
第三章 想象中的大学生活
那一年,村里我们一级的三人参加了高考,我和同村一位同姓的女同学被录取,另外一个同姓的坚持上私立高中的男同学没有被录取,打算复读。因为这个男同学自小学习成绩名列前茅,他父亲很骄傲,逢人便说他孩子以后有把握考入非清华北大,还说我跟女同学不一定能考上大学。实际情况是,这名女同学学习成绩向来也不错,但是她家里比较低调,即使有人问孩子学习情况,他父母也表示成绩一般不一定能考上大学,虽然没有反驳男同学父亲的讽刺的话,但心里也是憋着一股气。反观我,学习成绩确实不怎么优秀,属于那种在录取线上艰难求生的类型。
后来听家里说,女同学的父亲在得知我俩被录取的时候,在村里的广场上当着众人的面悻悻道“有把握考清华北大的没考上,这两个最没把握考大学的考上大学了”。
再后来就是亲朋好友发来祝贺,按照风俗父母决定买两只羊招待来人。席上,亲朋好后祝贺之余也羡慕父母能培养出个大学生来给家里树了个榜样,毕竟这一年我们村附近就我和另外一个同学考上本科学校,他们说这是我们老刘家祖坟冒烟了,更说我以后要是当上大官也别忘了家里这些弟弟妹妹们。那天父母很高兴,辛苦了这么多年,终于有了跳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机会。我记得,一向朴实的父亲在亲朋好友的羡慕和恭维中,喝地酩酊大醉,待亲朋离开后,父亲拉着我,口齿模糊地跟我说了很多话。后来,妹妹跟我说父母那天夜里高兴得没有睡着觉。
农村的孩子,不像有背景的城市孩子,除了上学还有很多农村娃求之不得的其他途径能飞黄腾达,农村孩子只有通过上学改变前途的一条捷径,而高考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一条独木桥,又有多少莘莘学子为了过这条独木桥而寒窗苦读多少个日夜。如今,命运之神眷顾了我,我,是幸运的。
招待席过后,还有十来天就是去学校报到的日子了,接下来的主要是买一些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调整心态,准备去上学。家里是普通的农村家庭,跟城市的孩子没法比,自己也尽可能得考虑周全,买一些性价比高的日用品,最大的开支,莫过于父亲花了接近一百块给我买的一个行李箱,这个不起眼的行李箱伴我读完四年大学,给我满满的回忆,直到后来工作两年后破旧的不像样子才换了一个新的行李箱。
自己没事的时候,就会不自觉的设计一下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中学老师曾不止一次得跟我们说过,到了大学学习就轻松了,除了上课就是个玩,离开父母业余时间自由支配:一周上几节课,剩下的时间可以参加各种协会,可以去网吧通宵玩游戏,可以去学校周边景区游玩,晚上可以在宿舍跟舍友侃大山,还有,可以谈女朋友······想想就来劲,真爽!暗地里给自己定了几个小目标:进入大学后拿奖学金、进学生会、谈一场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