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nnad吧 关注:260,196贴子:37,816,088
  • 5回复贴,共1

谈谈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贾樟柯导演的新作品《一直游到海水变蓝》时长112分钟,由十八个小单元组成。这使我降低了对它叙事深度方面的心理预期:毕竟一个小单元才几分钟,恐怕将它视为一篇由远及近的闲谈集锦来观看是比较合适的心态。


IP属地:上海1楼2021-09-30 16:09回复
    1:死了的马烽、老了的村民
    正片第一幕给我们近距离展现了很多贾家庄老人排队吃饭的镜头,他们脸上的皱纹、老年斑、口中残缺不齐的牙齿、头顶稀疏的头发无一不被放大,让人欣慰的是:现在他们已经能获得足够多的食物了。
    老人是历史的亲历者,然而这些亲历者要么已经死了,要么都太老了。作家马烽是他们的组织者,他在2004年逝世;村民宋树勋操着口齿不清的话语口述当年为了解决饥饿难题,和大伙组成生产队执行“治碱先治水”任务,连“贾家庄三宝”都漏介绍了一个,可我相信他已经是这儿最善于表述的那波人了;91岁的武士雄谈到53年婚姻法给他们村年轻人带来的巨大影响;马烽生前的很多个人经历也只能通过女儿段慧芳来陈述。我们的党没有忘记贾家庄,在那儿建了各种纪念馆和文化主题展区,本片则是从另一角度出发,坚持让还在世的老人发声,这不仅是想要重弹老调,也是想在人们心里留下这样一份感悟: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老一代人即将带着根植于记忆深处的年代烙印远去,同样离去的还有他们那充满了独特泥土气息的声音。如今人们早就习以为常的东西是如何慢慢从无到有的?或许再过十几年人们就只能在历史资料里读到、从讲解员字正腔圆的背稿中听到。同时,这些人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和已故作家马烽建立过某种联系,马烽是农村文化的记录者,也是农村变革的参与者。


    IP属地:上海2楼2021-09-30 16:10
    回复
      2:贾平凹的往事碎碎念
      如果有人想要在这部片子里看到关于贾平凹的新故事,那肯定是要失望的,片中唯一称得上比较新的东西大概只有他在老家棣花古镇喝茶的时候对女儿说了一段话,大致意思就是你首先得做好一个母亲、一个妻子,然后才是出诗集的事。这也直接引起了很多人的批判,其中也不乏“油腻”、“自以为是”、“封建落后”之类的词汇。
      这儿讲讲电影里没有提到的东西。如果我们稍微了解一番贾平凹的过去,有一个关键词是少不了的——“打击”。贾平凹从小就因为父亲被批斗而四处碰壁,在选择写家乡之前,他还涉足过很多领域,每一次新的尝试都会迎来劈头盖脸的打击,其中对他影响最深远的无疑是他的呕心沥血之作《废都》在国内遭到了长达十六年的封禁。如今《废都》回到了它应有的地位,贾平凹也早已经看惯了风浪,他在房间里挂起的那块写着“冷眼观世”的牌匾正是他这辈子对世事的态度。
      回到女儿跟他说要出诗集的片段。凭借贾浅浅的文学禀赋,她恐怕是走不到如今这番位置的。她在大学期间写了不少研究她爹的论文,获得了副教授的职称,而她写的诗,虽说水平上也不至于差,是否称得上高水平也是存在诸多争议的。有些话,外人没有这个立场跟她讲,只有贾平凹能讲。作为一个外人,我个人认为:如果贾浅浅主动脱离他父亲的光环靠自己的天赋努力得到了业界认可,那么她确实没必要管父亲说了啥甚至还可以怼两句,可事实并非如此。我在这对父女的对话里看到了这位老作家的基本素养:诚实。他没有在镜头前卖弄人设,没有去纠结这番话会不会被世人指责,因为这些对他都不重要。
      至于他的那些家乡往事,确实已经属于“老生常谈”的范围了,不过我不打算去苛责什么,相反我看到了“克制”,贾平凹其实这几年依然在出新书,他每天都会坐在书桌前写东西,想要了解的人自可以去读,而这部片子更多地是去“回忆”、“归纳”,而非“延伸”。


      IP属地:上海3楼2021-09-30 16:10
      回复
        3:听余华聊开心的事
        余华是我关注最多的中国作家,之前本人也写过《活着》和《在细雨中呼喊》的书评,不过在视频里看到他讲话却已经是今年他在新书《文城》发布会接受采访的时候了,那会他讲话还是略显拘束而严肃的,而此次发挥显得特别自然而开朗,我想了想,大概和镜头对面的老熟人贾樟柯有不少关系:著名作家也好普通人也好,对着一张熟面孔讲话总归免不了一些嘻嘻哈哈的成分。所以,我也是带着轻松的心情看这部分的。
        比较记忆深刻的一点是余华从小就对死亡有着与别人不同的泰然。他住在在父亲所在的省防疫站,天气炎热的时候连席子上都会印满他的汗水,只有公共厕所旁边的太平间里是凉爽舒适的。或许是这导致了他成年以后投的稿子往往不乏比较“阴间”的内容,用主编的话来讲,就是过于“灰暗”,需要“光明”一点。
        电影里出现了《在细雨中呼喊》的一句话:回首往事或者怀念故乡,其实只是在现实里不知所措以后的故作镇静,即便有某种情感伴随着出现,也不过是装饰而已。
        对于余华来说,对故乡的“土地”情结并没有老一辈作家那般强烈,他记忆中特别开心的是自己去北京改稿子顺带一路吃喝玩了一个月完事了回来还带了好几十块钱的事,而几年后那三封约稿来信更让他快乐无边,在家乡做牙医只会给他的心境增添惆怅。


        IP属地:上海4楼2021-09-30 16:11
        回复
          4:家人是梁鸿心中柔软的部分
          时隔多年,梁鸿还是无法平静地谈及自己的母亲,实际上,她谈到姐姐的时候也控制不住悲伤。
          梁鸿的母亲和姐姐一辈子都留在了故乡,母亲很早就因病去世,姐姐考上了大专本可以去大城市上班,却为了照顾家庭选择在本地的卫生院工作,艰辛岁月消磨了她的美貌,家里最小的梁鸿则一路在文学道路上越走越远,在北京结婚生子。事业有成后,她也开始把目光投回老家梁庄,诉说中国农民家庭的故事。
          她的儿子——名为王亦梁的少年在田野里思考着什么,在他眼里这片土地是陌生的,他立志成为一名物理学家,工作以后也不太可能再到这儿居住。然而梁鸿还是把他带过来,在一条小溪边教他用河南话做自我介绍。梁鸿在接受采访时讲:我觉得这就是一种基因,或者说是他记忆里的一部分,一旦被激发出来,不用刻意,他就能反应过来。这是潜移默化的东西。
          很多人会以劳动力流失为例子概括全貌,认为教小孩家乡话这种事是徒劳而无意义的,不过我相信总有那一些人会将故乡的历史传承下去,传承可能是通过文字的形式,也可能是以言传身教的方式进行,而他们死后,更有可能是被葬在自己出生的地方,这是一种回归。


          IP属地:上海5楼2021-09-30 16:11
          回复
            总结
            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其实不适合作为深入了解作家生平的材料,纪录片《文学的故乡》在这方面远胜于它。不过《一直游到海水变蓝》使观众在短时间内看到了四代作家不同的故乡情怀,其中还插播了2019年吕梁文学季里的大量作家感言片段,很多感言都没讲完一句话就切到了下一名作家,显然这不是“五分钟看完XX”之类的东西,我们不能抱着只看这一部作品能让自己了解多少多少知识点的心态去观影,我更愿意跟随着作家的脚步,探访他们的家乡,和他们一起看看社会进步带来的新变化,一起追溯根源,如同在海里游泳一样逐渐抛开受污染的地段前往最为朴实的蓝色区域。


            IP属地:上海6楼2021-09-30 16:1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