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古意文学吧 关注:4贴子:194
  • 9回复贴,共1

一句话背后的历史风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巢陨诸樊,阍戕戴吴,
这句话很简单,就是轻敌,但是后面的故事却是波澜壮阔,吴王诸樊攻打楚附属国巢,报仇心切而中计冲入城内,被射杀,继任者余祭俘虏越国人,将他收为看守,这看守在余祭上船查看的时候,这个曾经的俘虏将他杀了,这句话出在下面的故事里,喜欢古文史兵谋的看下去,
吴子使屈狐庸聘于晋,通路也。赵文子问焉,曰:「延州来季子其果立乎?巢陨诸樊,阍戕戴吴,天似启之,何如?」对曰:「不立。是二王之命也,非启季子也。若天所启,其在今嗣君乎!甚德而度,德不失民,度不失事,民亲而事有序,其天所启也。有吴国者,必此君之子孙实终之。季子,守节者也。虽有国,不立。」
吴王寿梦有四个儿子,诸樊,余祭,余眛,季札,最喜欢小儿子季札,想传王位给他,因此大儿子诸樊死的时候没有立太子公子光,由弟弟余祭继承王位,余祭死的时候由这个吴子余眛继承,屈狐庸是他的谋士,
晋国赵文子问屈狐庸,吴王两个儿子死去,没有立太子,那么按照这趋势,吴子余眛之后应该是季札继位,屈狐庸马上否认,说吴王余眛是天启之人,德度兼有,肯定是他的儿子僚继位,才能国泰民安,季札有德,但是就算轮到他,做国君也不合适,埋下伏笔,
屈狐庸的父亲是巫臣,前楚国名臣申公,他父亲干了荒唐事,和郑穆公之女私通逃到晋国,他的家族被楚国灭了,申公巫臣就写信给楚国子反子重,要他们疲于奔命而死,在晋提出扶吴抗楚,并留他的儿子屈狐庸在吴国四十年,看到这就明白了,正常吴国国君会传到季札手里,季札仁德,肯定不会贸然动武,屈狐庸就在吴国搞鬼,制造余眛儿子适合登基,而季札不合适的舆论,果然,季札死时并没传出遗嘱王位的事,而是死了后民立,问季札,季札应该是受到了威胁,逃离不受,因此余眛的儿子僚继任吴王,没有遗嘱立下,可能屈狐庸在做手脚,
曾经的长子诸樊的儿子公子光,一看三叔的儿子僚做了吴王,心里就不乐意了,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適嗣,当立。”就是按兄弟轮下来,应该四叔季札,按儿子传下来应该是公子光才是嫡传,埋下了专诸刺王僚的争夺王位伏笔,
伍子胥因为家里都受败于楚,让吴王僚攻楚,公子光就建议吴王,伍子胥是私愤,不是为了吴国好,吴王僚才止兵,伍子胥一计不成,发现公子光有野心,就找了专诸接近公子光,公子光在一次吴国出击的时候,派专诸鱼腹藏剑刺杀了王僚,并杀了府亲,自立吴王,并说,就算季札回来也不会有意见要废了自己,公子光就是吴王阖闾,重用伍子胥,孙武使得吴国无比强大,后其子吴王夫差继任,打败越国,勾践卧薪尝胆,又复败之,
感慨历史总会遗留下那么多的笔笔重痕,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1-11-22 15:43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1-11-22 16:48
    回复
      父位传子没有问题,但诸樊死没有立太子,由其弟继承王位,然后依次承续,也是可以的。如果不是屈狐庸离间,应由季札继承。季札本为仁德之人,如果继承王位,历史应有大的转折。而且季札有政治眼光,从他观周乐,做出的种种分析可以看出。
      吴国想争霸,压制楚国,取得中原国家的承认与协助是非常重要的,,季札出访中原各国是有此政治目的的,而通过对礼乐的理解则是拉近关系的重要手段。
      季札对于各国乐舞的分析非常到位,不仅说明他是位高雅的音乐爱好者,更是一名出色的外交家。
      本君非常敬慕这位德才兼备的季札,他没能继承王位实在可惜。
      至于余眛之子僚继承王位本是无可厚非,毕竟是父传子位,但如果没有遗嘱,则显得名不正言不顺。而诸樊之子光,派人刺僚取而代之,实际上同样是名不正言不顺,然而有嫡子这一身份,就显得尊贵了,古时还是很重视嫡传的。
      在王位及权利面前,亲情是淡薄的,为此兄弟残杀是冷血无情的,后人难论是非,只能是感慨人性的复杂与自私。(本君所论若有不当之处,还望楼主不吝赐教)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1-11-22 20:21
      收起回复
        学习中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1-11-22 20:51
        收起回复
          哙嘘!写这些小学生都懂的典装大师吗?平仄格律弄明白没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1-11-27 07: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