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2,豆瓣6分,微博标准7-7.5吧。
直接说结论:可看,但我无法喜欢,普通观众能得到情节满足和情绪满足,但经不起细想。
《误杀2》是翻拍自2002年的美国电影《迫在眉梢》,奥斯卡影帝丹泽尔华盛顿主演。原片原本就算不上一个悬疑电影,所以《误杀2》的悬疑成分比《误杀1》减弱了许多,也是可以预料的。
但毕竟《误杀》在观众认知中是一部悬疑电影,所以《误杀2》起码也要拉个悬疑的架子,于是在自行操刀做出的几重反转中,陈思诚团队的悬疑推理的设计水平暴露无遗。
那bug可真是太多了…………为了不剧透,咱们不细说。
但悬疑部分的bug还不是致命伤,要命的是主题的呈现。
该片两大主题。一是父爱,这个没毛病,打通上下,打通全年龄层,而且感谢肖央的表演,他的父爱表达是真的立住了。
二是控诉。原作《迫在眉梢》的主题其实是审视美国的医疗和保险制度,听到这里你也明白了,这故事不可能原样翻拍,制度不同不说,过审也困难。
于是《误杀2》改成了控诉权贵阶层和医院黑心管理者。
这其实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立一个这样的靶子既方便剧作展开又可讨好观众,顺理成章到不需要做任何深度的构建,只需要喊口号。
说难听点,鸡贼。
这两大主题的结合也是我觉得它会在下沉市场卖座的原因,一手亲情,一手愤怒,对儿子的爱和对权贵对社会不公的一腔怒火交织在一起,人物塑造上既有明确的共情目标,也有明确的憎恨目标,恰好是最能捅到下沉市场的简单、极端与强烈。
若仅仅如此,我可能会给高一点的分数,鄙视它的投机,但肯定它作为商业片的可看性。
但很遗憾,这片子的呈现手法处处呈现一种杂糅的糙感,从技术层面和浑然程度来说,比《误杀1》差了太多。
比如整体沉凝带悲的调性里,非要由警察猜测男主角的剧本,来一段拍飞了的剧本重现。
比如人质凑在一起,那个带着目的一直死盯着医生的男人,非要让他跟那对情侣来段无厘头搞笑。
干嘛呢?既不符合人物设定,也并不是剧情需要,完全娱乐性质,看着眼熟吗?唐探3就这个德性对不对?但唐探3好歹是喜剧闹剧打底,你们这不是在拍一个悬疑的亲情的甚至带着点惨痛的故事吗,搞这玩意儿是怎么想的呢?
我只能理解是陈思诚的本体露出来了。他忍不住,他非得搞这么几下!
那我也只能减分了。
总之想看个热闹不会失望,被打动也不用怀疑自己,在捅观众情绪这件事上,陈思诚团队是专业的。
直接说结论:可看,但我无法喜欢,普通观众能得到情节满足和情绪满足,但经不起细想。
《误杀2》是翻拍自2002年的美国电影《迫在眉梢》,奥斯卡影帝丹泽尔华盛顿主演。原片原本就算不上一个悬疑电影,所以《误杀2》的悬疑成分比《误杀1》减弱了许多,也是可以预料的。
但毕竟《误杀》在观众认知中是一部悬疑电影,所以《误杀2》起码也要拉个悬疑的架子,于是在自行操刀做出的几重反转中,陈思诚团队的悬疑推理的设计水平暴露无遗。
那bug可真是太多了…………为了不剧透,咱们不细说。
但悬疑部分的bug还不是致命伤,要命的是主题的呈现。
该片两大主题。一是父爱,这个没毛病,打通上下,打通全年龄层,而且感谢肖央的表演,他的父爱表达是真的立住了。
二是控诉。原作《迫在眉梢》的主题其实是审视美国的医疗和保险制度,听到这里你也明白了,这故事不可能原样翻拍,制度不同不说,过审也困难。
于是《误杀2》改成了控诉权贵阶层和医院黑心管理者。
这其实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立一个这样的靶子既方便剧作展开又可讨好观众,顺理成章到不需要做任何深度的构建,只需要喊口号。
说难听点,鸡贼。
这两大主题的结合也是我觉得它会在下沉市场卖座的原因,一手亲情,一手愤怒,对儿子的爱和对权贵对社会不公的一腔怒火交织在一起,人物塑造上既有明确的共情目标,也有明确的憎恨目标,恰好是最能捅到下沉市场的简单、极端与强烈。
若仅仅如此,我可能会给高一点的分数,鄙视它的投机,但肯定它作为商业片的可看性。
但很遗憾,这片子的呈现手法处处呈现一种杂糅的糙感,从技术层面和浑然程度来说,比《误杀1》差了太多。
比如整体沉凝带悲的调性里,非要由警察猜测男主角的剧本,来一段拍飞了的剧本重现。
比如人质凑在一起,那个带着目的一直死盯着医生的男人,非要让他跟那对情侣来段无厘头搞笑。
干嘛呢?既不符合人物设定,也并不是剧情需要,完全娱乐性质,看着眼熟吗?唐探3就这个德性对不对?但唐探3好歹是喜剧闹剧打底,你们这不是在拍一个悬疑的亲情的甚至带着点惨痛的故事吗,搞这玩意儿是怎么想的呢?
我只能理解是陈思诚的本体露出来了。他忍不住,他非得搞这么几下!
那我也只能减分了。
总之想看个热闹不会失望,被打动也不用怀疑自己,在捅观众情绪这件事上,陈思诚团队是专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