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明
由于前些年个别无良“专家”鼓吹和近些年一些营销号歪曲,在网络上形成了一股对早已有历史定论的事件翻案的不正之风。为了在可控范围内遏制这种风气,蜀汉吧、杨仪吧关于魏延事件(诸葛亮病逝后,汉高层内部发生的内乱事件)作出结论,本结论以正史《三国志》为依据。今后在吧内交流讨论时,如有吧友违反本结论的基本原则,则视为违反吧规,将给予相应处理。
二、《三国志·魏延传》关于魏延事件的记载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三国志·魏延传》
三、《三国志》其他关于魏延事件的有关记载
秋八月,亮卒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大赦。——《三国志·后主传》
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三国志·杨仪传》
十二年,亮卒于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三国志·王平传》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季汉辅臣赞》(汉·杨戏)
四、魏延事件全过程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原文记载,并结合《三国志》其他相关内容,现对魏延事件全过程概述如下:
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病重,于是秘密向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交代后事,令杨仪等率领大军撤退、魏延断后、姜维其次,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就不必理会他。诸葛亮病逝后,杨仪令费祎到魏延营中传达诸葛亮军令并试探他的意见,魏延以要继续北伐为由,而且不服杨仪,拒绝执行诸葛亮军令。杨仪于是遵照诸葛亮的军令,准备率领大军依次撤回。魏延抢先率领本部撤退,并且烧毁了所经过的栈道。同时,魏延上表成都诬陷杨仪谋反,杨仪也上表状告魏延谋反,在成都的蒋琬、董允都认为杨仪不会谋反,而魏延值得怀疑。杨仪率领大军砍树开辟山路,昼夜赶路,终于赶上了魏延。魏延又截住谷口,攻打大军。杨仪令王平去抵挡魏延,王平到后用言语劝说魏延的士兵不要跟随其造反,士兵们知道这件事情是魏延的错误,所以就纷纷散去了。魏延带着他的儿子等几个人逃回汉中。杨仪派遣马岱率军去追赶并杀了魏延,又诛杀了他的三族。
五、魏延事件结论
关于魏延事件,综上得出结论如下:
1.魏延事件。魏延事件是魏延发动的,目的是夺取汉军最高指挥权的一次未遂军事政变,或者说谋反行为,并非冤案。
2.魏延。魏延抗命不遵,自行撤军,烧毁栈道,截住谷口攻打大军,又上表诬陷杨仪。因此,魏延谋反铁证如山,被杀是罪有应得。
3.杨仪。杨仪完全在执行诸葛亮的军令,在大军受到魏延攻击时,被迫还击是无奈之举,追杀魏延也是确保其不再做出危害国家的事情。因此,杨仪在平定魏延谋反一事中是有大功的。
4.诸葛亮。诸葛亮临终做出的撤军部署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连魏延抗命不遵都预判到了。
六、基本原则
1.魏延事件不是冤案。
2.魏延谋反被杀罪有应得。
3.杨仪、王平、马岱等平乱有功。
4.魏延之前为大汉做得贡献不能否定。
5.诸葛亮不为此事负任何责任。
蜀汉吧 杨仪吧
2022年1月13日
由于前些年个别无良“专家”鼓吹和近些年一些营销号歪曲,在网络上形成了一股对早已有历史定论的事件翻案的不正之风。为了在可控范围内遏制这种风气,蜀汉吧、杨仪吧关于魏延事件(诸葛亮病逝后,汉高层内部发生的内乱事件)作出结论,本结论以正史《三国志》为依据。今后在吧内交流讨论时,如有吧友违反本结论的基本原则,则视为违反吧规,将给予相应处理。
二、《三国志·魏延传》关于魏延事件的记载
秋,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亮适卒,秘不发丧,仪令祎往揣延意指。延曰:“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因与祎共作行留部分,令祎手书与己连名,告下诸将。祎绐延曰:“当为君还解杨长史,长史文吏,稀更军事,必不违命也。”祎出门驰马而去,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延遣人觇仪等,遂使欲案亮成规,诸营相次引军还。延大怒,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所过烧绝阁道。延、仪各相表叛逆,一日之中,羽檄交至。后主以问侍中董允、留府长史蒋琬,琬、允咸保仪疑延。仪等槎山通道,昼夜兼行,亦继延后。延先至,据南谷口,遣兵逆击仪等,仪等令何平在前御延。平叱延先登曰:“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延士众知曲在延,莫为用命,军皆散。延独与其子数人逃亡,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於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延三族。初,蒋琬率宿卫诸营赴难北行,行数十里,延死问至,乃旋。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平日诸将素不同,冀时论必当以代亮。本指如此。不便背叛。——《三国志·魏延传》
三、《三国志》其他关于魏延事件的有关记载
秋八月,亮卒渭滨。征西大将军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争权不和,举兵相攻,延败走。斩延首,仪率诸军还成都。大赦。——《三国志·后主传》
十二年,随亮出屯谷口,亮卒于敌场。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至大,宜当代亮秉政,呼都尉赵正以《周易》筮之,卦得“家人”,默然不悦。而亮平生密指,以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三国志·杨仪传》
十二年,亮卒于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三国志·王平传》
文长刚粗,临难受命,折冲外御,镇保国境。不协不和,忘节言乱,疾终惜始,实惟厥性。——《季汉辅臣赞》(汉·杨戏)
四、魏延事件全过程
根据《三国志·魏延传》原文记载,并结合《三国志》其他相关内容,现对魏延事件全过程概述如下:
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军中病重,于是秘密向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交代后事,令杨仪等率领大军撤退、魏延断后、姜维其次,如果魏延不听从命令就不必理会他。诸葛亮病逝后,杨仪令费祎到魏延营中传达诸葛亮军令并试探他的意见,魏延以要继续北伐为由,而且不服杨仪,拒绝执行诸葛亮军令。杨仪于是遵照诸葛亮的军令,准备率领大军依次撤回。魏延抢先率领本部撤退,并且烧毁了所经过的栈道。同时,魏延上表成都诬陷杨仪谋反,杨仪也上表状告魏延谋反,在成都的蒋琬、董允都认为杨仪不会谋反,而魏延值得怀疑。杨仪率领大军砍树开辟山路,昼夜赶路,终于赶上了魏延。魏延又截住谷口,攻打大军。杨仪令王平去抵挡魏延,王平到后用言语劝说魏延的士兵不要跟随其造反,士兵们知道这件事情是魏延的错误,所以就纷纷散去了。魏延带着他的儿子等几个人逃回汉中。杨仪派遣马岱率军去追赶并杀了魏延,又诛杀了他的三族。
五、魏延事件结论
关于魏延事件,综上得出结论如下:
1.魏延事件。魏延事件是魏延发动的,目的是夺取汉军最高指挥权的一次未遂军事政变,或者说谋反行为,并非冤案。
2.魏延。魏延抗命不遵,自行撤军,烧毁栈道,截住谷口攻打大军,又上表诬陷杨仪。因此,魏延谋反铁证如山,被杀是罪有应得。
3.杨仪。杨仪完全在执行诸葛亮的军令,在大军受到魏延攻击时,被迫还击是无奈之举,追杀魏延也是确保其不再做出危害国家的事情。因此,杨仪在平定魏延谋反一事中是有大功的。
4.诸葛亮。诸葛亮临终做出的撤军部署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连魏延抗命不遵都预判到了。
六、基本原则
1.魏延事件不是冤案。
2.魏延谋反被杀罪有应得。
3.杨仪、王平、马岱等平乱有功。
4.魏延之前为大汉做得贡献不能否定。
5.诸葛亮不为此事负任何责任。
蜀汉吧 杨仪吧
2022年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