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恩:
今天早上咱们来聊聊“砍柴挑水”。这个说法应该出自东方的一个禅宗公案,故事的典型开头是:
行者问老和尚:“如何才能得道?”
老和尚答曰:“砍柴,挑水。”
意思是修行离不开生活,行为层面的事都有助于修行。换句话说,我们每天与世界的互动就是我们的灵修道场,对此,《课程》深以为然。我经常引用193课结尾的一句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上Z会亲自踏出最后的一步。不要拒绝祂要求你迈向祂的那一小步了。”
第161课指出我们只要看清一点点,学到的就不可限量了。除此之外,《课程》在很多章节都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真心想从梦中觉醒,解除对小我的认同,否认罪咎的真实性(这是否认的正面用法),就必须朝乾夕惕地观照自己的心灵,对所有的小我念头保持儆醒,随时当心自己是不是又在抗拒了,看清自己多么不想宽恕,多么不想放下评判。不仅如此,还要避免各式各样充满诱惑的灵性花招,比如:
Jesus昨天对我说……;
我得到一个启示,上Z亲自跟我说……;
我看到了光明,太美妙了;等等。
这些体验不一定是假的,但它们真有可能伤害你,使你脱离灵修旅程的正轨。
而真正的修持是:继续砍柴,挑水。
你要继续觉察自己在高速公路上,对别人多么吹毛求疵。你要继续觉察用餐时,服务员的表现只要稍有差池,你就火冒三丈了。或者家事、工作不顺时,你有多恼火。转眼之间,你就失去了平安,并诿罪于外境。
修行就在每天的生活中,从早到晚,每一分钟,甚至每一秒钟,对小我保持警醒,不放过任何妄想,《正文》开头Jesus正是这样提醒海伦的。
所谓妄想,是指我们放任自己的心灵跑到人间游荡。换句话说,就是投射。我们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的痛苦和疾病,归因于外在某个因素……完全忘了我们不爽,心烦,只因选错了老师。只因我的心灵选择了小我,而把Jesus或shengling弃置一旁。
心灵的选择,永远是,而且是我们唯一的苦因。
同理,只要我们重新选择了正确的老师,快乐与平安必会如期而至。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重新选择,怎样才能切入心灵中作抉择的那个部分呢?
唯有继续砍柴,挑水。不要把世界看重之物看得太重。或者总梦想着成为伟大的灵性导师或者疗愈师,却连最基本的功课都不屑做。
说到这儿,我不由想起《课程》传播中的一个现象,自从《课程》出版后,甚至从它刚刚出版开始,就有人一页没读,就开始教它。也许他们读过一两遍,却从未操练最基本的功课,也就是透过宽恕他人,而宽恕自己的小我。他们浑然不知我们多么热衷用评判和特殊性,来建立自我认同,也不知这一切都是我们的防卫措施,我们的心灵,就是靠防卫而拒绝忆起自己的本来面目。
我常说,一个人若想成为优秀的钢琴家,肯定不可能一碰琴键就能弹奏贝多芬、肖邦或者巴赫的。他必须勤奋练习。反复弹奏练习曲,从早到晚地修炼,才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演奏家。
纽约发生过这么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有人问一名演奏家他是怎么荣登卡内基音乐厅的,他回答练习,练习,再练习。
同理,你怎么才能从梦中醒来,回到上Z的天家?唯有练习,练习,再练习。也就是继续砍柴,挑水。继续觉察自己心内的小烦恼和大烦恼。
你不止需要宽恕持续一生的特殊关系,也需要宽恕那些萍水相逢的人,Jesus在《教师指南》前面的一课称此为第一层次的教学。宽恕那些与我们缘悭一面的人,比如某个卖给我们衬衫,与我们仅有一面之缘的人。
也就是说,由于外在的一切都是心灵幻化出来的,无论我们往外投射什么,不外乎某种形式的罪咎,而罪咎来自我们心灵所做的选择,也就是选择了那位错误的老师。
因此,万事万物,无论大小,轻重,都有益于我们的修行。一切事情都是我们学习宽恕,回归天家的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