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吧 关注:1,165,598贴子:12,510,667
  • 5回复贴,共1

谋划省域经济副中心是四川的优选路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华西都市报
2022-06-12 02:20:31.0

西南财经大学智库CEO兼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


嘉陵江畔的南充城。资料图
  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支持绵阳发挥科技城优势加快建成川北省域经济副中心、宜宾-泸州组团建设川南省域经济副中心、南充-达州组团培育川东北省域经济副中心。
  时光回溯至4年前。2018年6月召开的四川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并明确了绵阳、德阳、乐山、宜宾、泸州、南充、达州等7个区域中心城市,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
  由“7”到“3”,除了聚焦数量和“个头”的转变,从更深层次来看,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透露出怎样的信息?为何采用组团式发展?规划的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将承担怎样的责任?5月30日,西南财经大学智库CEO兼首席经济学家汤继强接受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对此进行了深入解读。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楼2022-06-15 18:11回复
    广安东站广安区、雷雷清风被楼主禁言,将不能再进行回复
    “独烛明而偶烛彰”
      “独烛明而偶烛彰。”这是汤继强对省域经济副中心组团式发展的概括,意思是一支蜡烛燃烧光亮比较微弱,两支蜡烛一起燃烧才会更明亮。
      “这是四川的伟大创新,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汤继强说,一个城市单独扛起省域经济副中心的担子很难,但两个城市抱团,可以增强区域之间的协调和联动,推进融合发展,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他进一步解释说,两个城市可在人才资源、市场资金、融资政策、区域交通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一方面这符合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另一方面也可以突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资源流动,使经济率先在省内活跃起来,从而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7个城市角逐,为何最终赋予5个城市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的使命?在汤继强看来,这是基于省内实际,综合各方考量得出的结果。
      首先,省域经济副中心需拥有靠前的省内经济梯队档次。统计数据显示,绵阳、宜宾、泸州、南充、达州5个城市2021年的GDP同比增速均超过8.2%的全省平均增速。其中,成都处于全省经济发展第一梯队,绵阳和宜宾处在第二梯队,南充、泸州和达州位列第三梯队,较强的经济实力是参与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的奠基石。
      同时,还需拥有较为突出的产业优势。汤继强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角度来看,科技创新成为时代主题,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产业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
      “绵阳作为中国科技城,‘牌子’‘面子’国家已经给了它。”汤继强举例说,绵阳科技资源丰富,创新氛围浓厚,有优越的产业基础;宜宾近年来也不断集聚科教资源,反哺城市转型,从传统的资源型城市一跃成为新兴战略型城市;南充将大力实施制造强市、创新驱动、绿色低碳“三大发展战略”,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从而为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提供产业支持。
      此外,城镇化水平也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数据显示,绵阳、南充、泸州、宜宾城市人口均已突破百万,市场规模和发展潜力较大,资源要素集聚能力较强,被赋予建设省域经济副中心的重任也在情理之中。
      统观组团式发展内核,汤继强表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绕不开的话题。“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任务的提出,对这个圈太有影响了。”他感叹说,绵阳、泸州、宜宾、达州和南充5座城市,都涵盖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的15个城市范围内,它们抱团发展能够从整体上带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进一步发展。同时能强化川渝互动、极核带动、干支联动,加快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成德眉资要捆到一起,做大成都都市圈。”汤继强说,成都都市圈也暗含抱团发展的理念。数据显示,2021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5万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为46.4%。四川省统计局的分析显示,成都都市圈内“四圈”建设正在提速,协作共兴的产业圈、开放合作的朋友圈、快捷高效的通勤圈、便利共享的生活圈正在形成。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以及成都都市圈都是抱团发展。”汤继强从专业的角度归纳,组团式发展符合现代经济发展要素匹配、市场联动、资源共享的理念和原则。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3楼2022-06-15 18:14
    回复
      “全省一盘棋”
        规划建设的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应承担什么使命?汤继强坦言,目前四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然存在,这赋予了省域经济副中心促进区域平衡和充分发展的使命。他用“苹果效应”互换苹果来比喻区域间的优势叠加,“你我各有一个优势,互相交流之后彼此就有两个优势。”
        “全省一盘棋”是汤继强对解决四川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状的期待。他认为,3个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的确立,能促进资源要素在全省范围流动,其中人才流动共享是他较为关注的方面。
        汤继强从两个角度展开了思考。一方面,省域经济副中心建设的确立可以吸引本地人才就近就业,一定程度上缓和当地人才流失、省内青年扎堆省会城市的局面;另一方面,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其他城市高端人才也能以灵活的方式到省域经济副中心开展工作。
        “有些人早上可以去外市上班,晚上下班又回到本市,人才的户口虽然不在当地,但智慧和生产力却留在了当地。”汤继强构想,模糊空间距离后,人才可在省内流动共享,这扩大了生产活动的交流半径。
        人才流动也需要良好的交通条件。在汤继强看来,交通基础设施条件较优越区域更容易形成产业经济聚集。区域经济活动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传导到整个大区域交通干线上,借助交通干线传送作用,实现区域内外间的产业经济联系。他进一步补充说,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使每个地方都能发挥自己的长项,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在交通条件优化的条件下,四川可以通过政府鼓励,市场主体进行综合施策,进而从各方面对这几个省域经济副中心提供保障,也让他们得到更多核心城市的辐射。
        汤继强总结说:“市场化的逻辑和政府的引导相结合,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的匹配与流动,最后达到动态均衡。”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赵奕


      IP属地:四川本楼含有高级字体4楼2022-06-15 18:15
      回复
        绵阳是川西北还是川北??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2-06-15 19:15
        收起回复
          俺来瞄一眼!


          IP属地:福建10楼2022-06-15 22: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