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语音从古至今发生了一系列复杂而又有一定规律的变化,“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尖团合流”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详。笔者在此讨论去声分阴阳的问题,因为普通话去声不分阴阳造成的损失是肉眼可见的。
正是因为普通话入声消失,平分阴阳上去不分,“四声”这一术语才得以古为今用。然而,“四”不过是数值上凑巧相等,其实质已变得面目全非。
入声不必多说,大多数方言都还以各种形式保留着,区分入声字对于语言能力健全者都并非难事。生活中常有入声的影子,包括但不限于平时对话、读诗、看报等。可以说,入声的概念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儿时即使可能叫不出它的名字,也知道有这么个与众不同的东西。由于民族融合等原因,它在普通话中销声匿迹了,笔者对此没有意见。
阴阳去则不然。看知乎上说,浊音清化后,通用语的去声也曾像平声根据清浊分过阴阳,然而兜兜转转又合并回去了,具体原因众说纷纭。至今部分方言仍分阴阳去,但是单个字拿出来就没入声、尖团那么容易了。
这里主要指普通话声母为不送气、擦音或零声母(er除外)等中古来源有清有浊的几类字,下文不再赘述。举两个例子吧。“旦”是阴去,“但”则为阳去,加个偏旁阴阳就变了;作为以“事”为声旁的唯一汉字,生僻文言字“剚”(音同自)查到它的粤拼为zi3竟然是阴去,要知道常用的“自”“字”包括“事”本身皆为阳去。由此可见,一个形声的去声字是阴是阳和它的声旁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根据别字推断有时也会失准。(剩余内容见2楼)
正是因为普通话入声消失,平分阴阳上去不分,“四声”这一术语才得以古为今用。然而,“四”不过是数值上凑巧相等,其实质已变得面目全非。
入声不必多说,大多数方言都还以各种形式保留着,区分入声字对于语言能力健全者都并非难事。生活中常有入声的影子,包括但不限于平时对话、读诗、看报等。可以说,入声的概念是自然而然就有的,儿时即使可能叫不出它的名字,也知道有这么个与众不同的东西。由于民族融合等原因,它在普通话中销声匿迹了,笔者对此没有意见。
阴阳去则不然。看知乎上说,浊音清化后,通用语的去声也曾像平声根据清浊分过阴阳,然而兜兜转转又合并回去了,具体原因众说纷纭。至今部分方言仍分阴阳去,但是单个字拿出来就没入声、尖团那么容易了。
这里主要指普通话声母为不送气、擦音或零声母(er除外)等中古来源有清有浊的几类字,下文不再赘述。举两个例子吧。“旦”是阴去,“但”则为阳去,加个偏旁阴阳就变了;作为以“事”为声旁的唯一汉字,生僻文言字“剚”(音同自)查到它的粤拼为zi3竟然是阴去,要知道常用的“自”“字”包括“事”本身皆为阳去。由此可见,一个形声的去声字是阴是阳和它的声旁没有固定的对应关系,根据别字推断有时也会失准。(剩余内容见2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