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吧 关注:301,672贴子:14,648,352
  • 7回复贴,共1

罗贯中写《华容道》的真实意图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华容道》是罗氏在《三国演义》中的精彩之笔,但翻遍《三国志》,无论在《关羽传》、《诸葛亮传》,还是《武帝纪》中,都找不到有关《华容道》的只言片语,想来在“七分史实、三分虚构”之《三国演义》中,《华容道》即属于“三分虚构”的部分。那么,罗氏为什么在《三国演义》中虚构出这一部分呢?其真实意图又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其原因有三:
    其一,为描述曹孟德之奸:罗氏之《三国演义》,“扬刘抑曹”之观点已被世人认同,然曹操毕竟是虎视天下、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和战略家,他奠定了一统天下之根基,为历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一历史事实是任何人都掩盖不了的。而罗氏“扬刘抑曹”的正统思想又根深蒂固,便生出曹操以“奸”取天下之心。围绕《华容道》一节展开来写的曹操赤壁之败后的“三笑一哭”便是其中之一。“三笑”是曹操在仓皇奔命、惶惶不可终日之时,在部属群僚面前表现其“处乱不惊”之奸;“一哭”是其在退居南郡,生命无忧之时,在部属群僚面前表现其“忧国忧民”之奸;特别是在“华容道”为关羽所阻一节,其滚落马下、哭跪求饶,更描绘出身为大汉丞相的曹操为求活命,不惜跪拜昔日下属之奸。这又和其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之时的英雄之论“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暗合,既不露丝毫斧凿痕迹,曹操之奸诈又跃然纸上。
    其二,为描述关云长之仁。关云长作为“智勇双全、超逸绝伦、义薄云天”的偶像,封建士大夫所尊崇的“仁义礼智信”是缺一不可的。“护嫂千里寻兄”为桃园三结义一句诺言,是说其“义”;“秉烛夜读春秋”既保护嫂嫂又避免同居之嫌,是述其“礼”;“降汉而不降曹”既保全自己及嫂嫂性命又不污名节,是表其“智”;“挂印封金离曹”兑现“土山约三事”之诺,是言其“信”;综合观之,独缺其“仁”,于是便有了“华容道”。关云长想到曹操从前对自己的种种恩遇,又不忍心看到曹操当时那种低声下气的可怜相,虽在军师、主公面前立了生死军令状,仍冒着违令杀头的危险将曹操放了,这和许田围猎时拔刀欲杀飞扬跋扈的曹操形成鲜明的对比,将关云长“欺强而不凌弱”之“仁”描绘的淋漓尽致。
    其三,是为了描述诸葛亮之智。看《三国演义》之人,常击案慨叹:“华容道”如派常山赵子龙、燕人张翼德,甚或刘封、关平等辈,曹操都难以逃脱;为何偏派受过曹操之恩而又有恩必报的关云长,致使留下千古遗憾?此诸葛亮用人失当也!殊不知,这正是描述诸葛亮之智高人一筹的地方。昔刘玄德三顾茅庐之时,诸葛亮即“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时曹操最强,孙权次之,刘备最弱;但曹操占据北方之地,是制衡孙权的唯一力量;而孙权又与刘备毗邻而居,如曹在则孙刘为友好邻邦,曹亡则孙刘必相互反目。凭当时刘备之兵力,绝难和历经三世、占据六郡八十一州的孙权相抗衡,故曹操是绝对杀不得的。不设“华容道”,则曹操所笑“周郎无谋、诸葛少智”之论成为现实,设“华容道”则曹操必亡。在这种形势下,罗贯中写出了诸葛亮派关云长守华容的妙笔。既道出了诸葛亮算定曹操必走华容小道的军事之智;又道出了诸葛亮算准关羽义薄云天必放曹操的用人之智,使之更加超凡入圣。为后来虽大业未成而中途星陨,但仍不逊“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向读者作了一个交代。



1楼2010-06-13 11:53回复
    顶了


    IP属地:河南2楼2010-06-13 11:58
    回复
      果然好贴,楼主真是熟读三国演义的人


      4楼2010-06-13 12:16
      回复
        应该加精啊


        5楼2010-06-13 12:17
        回复
          • 222.212.100.*
          还是罗惯中的三国演义精采


          6楼2010-06-15 19:31
          回复
                   曹操华容逢关羽而未遭戮一节,精彩之处当不可错失张辽一段。
                  书中语: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云长与张辽之情,可见白门楼下和土山之前。由土山约三事而降曹,今见张辽,复念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此处精彩一为可验程昱之言,二验曹操口才,三验张辽之情。以此三处反衬关羽乃信义之人。
                  曹操之不死,楼主已言诸葛之智。若论当时形式,曹操之死,实不利刘备。何也?
                  曹操一统北方,坐用荆襄,沿江而下,当此之时,有定天下之势。孙权若灭,其余诸侯一纸可平。此为曹操之势也。
                  然曹操新破袁绍,再拥荆襄,又欲平定江南,某借周瑜之言:夫以久疲之卒,御狐疑之众,其数虽多,不足畏也。此为曹操之实也。
                  古人吊民伐罪,秋毫无犯可得百姓箪食壶浆。新破一处,若无三年五载百姓实难以附心也。曹操破袁绍、拥荆襄,士卒久疲,民心狐疑,华容若丧,新定之地必乱。
                  此时尚且曹丕年幼,军中复有何人可安军心,镇百姓?庞统言:兼弱攻昧、逆取顺守,汤、武之道也。今日不取,终被他人取耳。以周郎之智,狭得胜之兵而北向,刘备何利可图?
                  诸葛假曹操之手以制孙权,深合隆中决策。   


            7楼2010-06-16 14:35
            回复
              太长了


              IP属地:江苏8楼2010-06-16 14: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