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成立的国家是蜀汉有什么疑问吗?不论是历史还是罗贯中演义都说的很明白了。刘备是打算继承汉,但他的汉是蜀汉。不知道为什么有蜀吹不承认呢?
我承认历史三国时期称蜀汉是客观求实的结果。因为三国志不是没有记载蜀汉有称蜀称汉的地方,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既然刘备传没有明确的国号记载,那么最公允的做法就是称之为蜀汉。三国志是魏蜀吴,内容也有蜀是汉的部分明确记载,也可以说明蜀汉是成立的。袁术称帝就明确了仲的国号,一些人说正因为刘备没明确才证明是汉,这样说的真是不看书,因为孙权称帝时史料也没明确是吴,还是旁证才知道的。而且三国志对刘备称呼是先主,足可以证明所谓的规避称呼是错误的。因为要真规避就没必要在书里一些记载说是汉,直接全是蜀就好了,既然能用蜀用汉就证明政权就是蜀汉。而且历史人物说刘秀时候都是汉光武,而非东汉光武,说刘备是蜀先主,并非是汉先主。演义更是直接国号大蜀来表明是蜀汉。
历史三国时期:
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未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历史隋唐时期:
朱敬则:蜀先主抱英济之器,无角逐之材。远窜荆蛮,畏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刘璋之政衰。国小人夷,风颓俗陋。
李德裕:蜀主之任孔明,苻坚之用景略,虽关羽不能移,樊世不能惑,蜀与秦皆君安国理,非专任之效欤?
历史宋金辽时期:
朱熹: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只有先主名分正。
我承认历史三国时期称蜀汉是客观求实的结果。因为三国志不是没有记载蜀汉有称蜀称汉的地方,两者兼而有之,所以既然刘备传没有明确的国号记载,那么最公允的做法就是称之为蜀汉。三国志是魏蜀吴,内容也有蜀是汉的部分明确记载,也可以说明蜀汉是成立的。袁术称帝就明确了仲的国号,一些人说正因为刘备没明确才证明是汉,这样说的真是不看书,因为孙权称帝时史料也没明确是吴,还是旁证才知道的。而且三国志对刘备称呼是先主,足可以证明所谓的规避称呼是错误的。因为要真规避就没必要在书里一些记载说是汉,直接全是蜀就好了,既然能用蜀用汉就证明政权就是蜀汉。而且历史人物说刘秀时候都是汉光武,而非东汉光武,说刘备是蜀先主,并非是汉先主。演义更是直接国号大蜀来表明是蜀汉。
历史三国时期:
权果狐疑,不时见芝,芝乃自表请见权曰:“臣今来亦欲为吴,非但为蜀也”。权乃见之,语芝曰:“孤诚愿与蜀和亲,然恐蜀主幼弱,国小势逼,为魏所乘,不自保全,以此犹豫耳。”芝对曰:“吴、蜀二国四州之地,大王命世之英,诸葛亮亦一时之杰也。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长。共为唇齿,进可并兼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大王今若委质于魏,魏必上望大王之入朝,下求太子之内侍。若不从命,则未辞伐叛,蜀必顺流见可而进。如此,江南之地非复大王之有也”。
历史隋唐时期:
朱敬则:蜀先主抱英济之器,无角逐之材。远窜荆蛮,畏曹公之神武;奄有庸蜀,乘刘璋之政衰。国小人夷,风颓俗陋。
李德裕:蜀主之任孔明,苻坚之用景略,虽关羽不能移,樊世不能惑,蜀与秦皆君安国理,非专任之效欤?
历史宋金辽时期:
朱熹: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只有先主名分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