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马村夫66 关于您21号有关翻译理论的回复,我当天已经在《老人与海》摘录贴回复过您了,因为贴吧系统延迟显示问题,至今没能正常显示,参考之前的帖子,应该要过阵子才能被看到。所以在这里开了一篇新帖说说我对翻译理论的看法,仅代表个人意见。
之前在《老人与海》摘录贴中我曾说明过,张炽恒先生的译本和陈岗龙先生的译本不存在翻译与被翻译关系(详见那篇帖子的2楼,20楼)。
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最近我又重新研究了一下陈岗龙老师译本的序言,并确定他译本的原稿是英文版,具体图片我发在之前的帖子中了。
所以您用其他汉语译本来评判这两位先生的译本逻辑上本就存在问题。就和用一副临摹画作为依据去评判另外一幅临摹画一个道理。
其次,您所谓的“信达雅”只是一个翻译标准,并不是翻译原则。最早是由严复先生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提到的,原文如下: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即便是严复先生的原话,也没有给“信达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只是他老人家的一个翻译心得罢了。也无法套用在所有的文本上。
通常来讲,中国翻译系的学生应该还接触过动态对等、归化异化、翻译目的论等等——这些理论全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中国根本就没有翻译理论,无论是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论还是许渊冲的三美论,都是一些个人感悟,还没有到理论的高度。
我不知道您是从哪里看出来两位老师的作品没有“忠于原文愿意”的,或者哪句话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立场,观点或者话语。
是凭张炽恒老师把“老人”翻译成“老头儿”,还是凭借张炽恒老师的这句话“Өвөө алгуурхан нүдээ нээгээд инээмсэглэх тэрхэн хоромд алс газар яваад буцаж ирсэн хүний харц гялалзав.”?
那原著中用在鱼身上的“Нe”翻译成汉语是不是也要用“他”来代替呢?
这里用“he”来称呼鱼,是因为老人的年老和孤独,也是因为他视天地万物为兄弟姐妹,也是因为他的生活一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翻译过程中为了求雅而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添油加醋、指鹿为马才是大忌。我自认为两位老师的译文中并没有出现以上情况。
从您发的那套翻译理论中看不出哪里不可以删字,加字,也没有说不可以转译。所以与其抠字眼,不如去想想怎么翻译才能更好地贴合原意。
下面这句话出自《想念青春》,作者玛拉沁夫,选自《民族文学》期刊。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1981年创刊,目前拥有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朝鲜文六种文版。每个文版都有上百位母语作家和翻译家参与其中。
不难看出蓝框中的文字,蒙文和汉文翻译出的意思有很大差别。那我们是否就可以说它随意增减意思了呢,是否违背了所谓的“信达雅”中的“信”呢,答案是否定的。
再看看下面的这段文字。
钱钟书先生所引页注中有这样一句话。法文的意思是“译事之难,先把拉丁文学好,再把拉丁文忘掉。”德文的意思是“译文若求忠实,译笔务必自由。”由是观之,钱先生的内心深处一定是不太主张“直译”的。
所以“转译”并不代表融合了自己的意见,作者只是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了适当加工,并没有背离作者原意。
您所发的“信达雅”那套长篇大论都是后人创作出来的。严复先生都没有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说它是翻译理论,或者翻译原则就夸大了,当然说它是翻译标准中的其中一个还是没问题的。
最后说下我摘录蒙汉双语《老人与海》译本的用意。
首先,这本书是有声小说,是由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乌仁苏都用蒙古语朗诵的,这对目前的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第二,蒙古语虽然是我的母语,但汉语才是我的第一语言,市面上的教材要么是《我爱蒙古语——蒙古语会话教程》(老蒙文)这类的直接用汉语标音的教材,要么是《蒙古语速成会话教程》(老蒙文),《蒙古语300句》(新蒙文)这类涉及一些基础语法的入门级别的教材,要么就是《蒙古语语法》(老蒙文)这样系统详尽但不太好懂的工具书,要么是《现代蒙古语教程》(新蒙文)这样需要老师辅助指导才能吃透的在语法方面相对系统的教材。
之前在《老人与海》摘录贴中我曾说明过,张炽恒先生的译本和陈岗龙先生的译本不存在翻译与被翻译关系(详见那篇帖子的2楼,20楼)。
本着认真学习的态度,最近我又重新研究了一下陈岗龙老师译本的序言,并确定他译本的原稿是英文版,具体图片我发在之前的帖子中了。
所以您用其他汉语译本来评判这两位先生的译本逻辑上本就存在问题。就和用一副临摹画作为依据去评判另外一幅临摹画一个道理。
其次,您所谓的“信达雅”只是一个翻译标准,并不是翻译原则。最早是由严复先生在《天演论》中的“译例言”提到的,原文如下:
“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即便是严复先生的原话,也没有给“信达雅”下一个准确的定义。这只是他老人家的一个翻译心得罢了。也无法套用在所有的文本上。
通常来讲,中国翻译系的学生应该还接触过动态对等、归化异化、翻译目的论等等——这些理论全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中国根本就没有翻译理论,无论是严复的信达雅、钱钟书的化境论还是许渊冲的三美论,都是一些个人感悟,还没有到理论的高度。
我不知道您是从哪里看出来两位老师的作品没有“忠于原文愿意”的,或者哪句话中融入了作者自己的立场,观点或者话语。
是凭张炽恒老师把“老人”翻译成“老头儿”,还是凭借张炽恒老师的这句话“Өвөө алгуурхан нүдээ нээгээд инээмсэглэх тэрхэн хоромд алс газар яваад буцаж ирсэн хүний харц гялалзав.”?
那原著中用在鱼身上的“Нe”翻译成汉语是不是也要用“他”来代替呢?
这里用“he”来称呼鱼,是因为老人的年老和孤独,也是因为他视天地万物为兄弟姐妹,也是因为他的生活一直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翻译过程中为了求雅而无中生有、偷换概念、添油加醋、指鹿为马才是大忌。我自认为两位老师的译文中并没有出现以上情况。
从您发的那套翻译理论中看不出哪里不可以删字,加字,也没有说不可以转译。所以与其抠字眼,不如去想想怎么翻译才能更好地贴合原意。
下面这句话出自《想念青春》,作者玛拉沁夫,选自《民族文学》期刊。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主办的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期刊,1981年创刊,目前拥有汉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和朝鲜文六种文版。每个文版都有上百位母语作家和翻译家参与其中。
不难看出蓝框中的文字,蒙文和汉文翻译出的意思有很大差别。那我们是否就可以说它随意增减意思了呢,是否违背了所谓的“信达雅”中的“信”呢,答案是否定的。
再看看下面的这段文字。
钱钟书先生所引页注中有这样一句话。法文的意思是“译事之难,先把拉丁文学好,再把拉丁文忘掉。”德文的意思是“译文若求忠实,译笔务必自由。”由是观之,钱先生的内心深处一定是不太主张“直译”的。
所以“转译”并不代表融合了自己的意见,作者只是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了适当加工,并没有背离作者原意。
您所发的“信达雅”那套长篇大论都是后人创作出来的。严复先生都没有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所以说它是翻译理论,或者翻译原则就夸大了,当然说它是翻译标准中的其中一个还是没问题的。
最后说下我摘录蒙汉双语《老人与海》译本的用意。
首先,这本书是有声小说,是由呼伦贝尔广播电视台乌仁苏都用蒙古语朗诵的,这对目前的我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
第二,蒙古语虽然是我的母语,但汉语才是我的第一语言,市面上的教材要么是《我爱蒙古语——蒙古语会话教程》(老蒙文)这类的直接用汉语标音的教材,要么是《蒙古语速成会话教程》(老蒙文),《蒙古语300句》(新蒙文)这类涉及一些基础语法的入门级别的教材,要么就是《蒙古语语法》(老蒙文)这样系统详尽但不太好懂的工具书,要么是《现代蒙古语教程》(新蒙文)这样需要老师辅助指导才能吃透的在语法方面相对系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