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吧 关注:12,861贴子:106,698
杂谈1-9链接不帖了。

这是什邡桂圆桥遗址的积石坑,两个坑相连,下部有土埂隔开,西部坑较大。 剖面呈筒形,坑壁有烧土结痂,底部较平,堆积有卵石。
这应该是制作石器的场所,一个坑用火加温石头,等石头受热一定程度后,迅速移到另外一个坑再用水降温,利用热胀冷缩原理把石头裂开,这样打制痕迹不清晰,选取器形好的进行磨制。


IP属地:四川1楼2022-10-04 20:25回复
    刚好最近有个老哥和我说什邡有没可能是三星堆铜器制作场地


    星座王
    点亮12星座印记,去领取
    活动截止:2100-01-01
    去徽章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2-10-04 23:56
    收起回复
      石器技术划分为5种模式1,分别为:模式1,石核-石片技术,或称奥杜维技术;模式2,阿舍利或称手斧技术;模式3,莫斯特技术;模式4,石叶技术;模式5,细石器技术。


      IP属地:四川17楼2022-10-06 00:22
      回复
        石片与砾石石器技术在我国及东亚地区分布的时间最久,范围也最为广泛。这两者皆属石器技术模式1。


        IP属地:四川19楼2022-10-06 00:24
        回复
          在南方的汉水流域、长江中游、岭南百色盆地到朝鲜半岛的全谷里等地,陆续有手斧等阿舍利技术产品的发现。百色盆地发现的两面加工的大型工具的时代可以早到距今80万年左右,是亚洲东部地区时代最早的阿舍利或类阿舍利技术的记录。近年来在东南亚如越南等地也有类似的发现。


          IP属地:四川20楼2022-10-06 00:27
          收起回复
            时代晚于阿舍利的莫斯特,即石器技术模式3,东亚北部的新疆至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也都发现典型的莫斯特技术遗存。(有人认为尼安德特人创造了“莫斯特文化”,石器技术在当时非常先进。)新近发现的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与内蒙古东乌珠穆沁金斯泰遗址的典型莫斯特文化,清楚地展示了莫斯特文化向东发展的路线与分布范围。


            IP属地:四川21楼2022-10-06 00:29
            回复
              石叶是一种特殊的石片。几乎遍及其他地区,甚至在东亚北部的朝鲜半岛与日本也都可以大量见到,然而在北方和南方却很少见到。在距今4万年前后分布在西北边疆地区,宁夏水洞沟与西藏的尼阿底。


              IP属地:四川24楼2022-10-06 00:36
              回复
                模式4与模式5之间表现出更多的连续性特点。尤其是处于出现阶段的细石器技术,往往都是和石叶技术同时出现。
                就北方地区的细石器技术而言,其最初以锥形细石核为主导的技术源头,显然是与以阿尔泰为中心的中北亚地区的石叶技术有关。受全球性气候变冷大环境的驱动,南下至华北地区逐渐取代了原有的石片石器传统。船形细石核技术在距今2.4万年前后,首先在华北南部出现。细石器技术可以划分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主要是中国华北及相邻地区;北系则包括东北、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及日本的东北部,乃至跨过白令海峡到达北美等广大区域。


                IP属地:四川25楼2022-10-06 00:39
                回复
                  与北方地区多种石器技术交替出现,旧石器文化面貌变化多样的情况相反,华南地区的旧石器文化一直保持较稳定的状态,自早更新世以来,一直是以砾石石器技术为主导,延续到晚更新世结束。期间虽有模式2出现在局部地区,如百色盆地、长江中游的湘西北、汉水上中游区等,但多是时代较晚,持续时间与分布范围有限。模式3的发现近年来也陆续有所报导,如云南富源大河等,但均未见到如北方地区的通天洞与金斯泰遗址完整莫斯特石器组合的发现。贵州黔西观音洞遗址的勒瓦娄哇技术的重新研究成果虽已发表,但对其技术属性的争论仍然存在。这些情况说明,至少到目前,尚不见有如北方地区携带莫斯特技术的人群在南方出现或展示出明显的影响。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标志着高流动性的狩猎采集人群的石叶/细石器技术,也没有跨过秦岭淮河一线,不见在本区留下明显的影响痕迹。


                  IP属地:四川26楼2022-10-06 00:43
                  回复
                    特别是在最后冰期最盛期间,受高纬地区环境剧烈变化影响,还是发生过北方人群与文化大规模南下事件。受此驱动,原分布在华北地区的石片工业,被南下的石叶/细石器工业所取代的石片石器,也发生明显向南方迁徙移动的情况。早在晚更新世早中期,华南地区的砾石工业已开始见到越来越多的石片毛坯及小型工具,但偏重应用砾石原料,通过修形加工的重型工具,仍占据者主导位置。
                    硅质岩小型石片石器在相同地理纬度,高海拔的西南云贵高原地区出现的时间更早。贵州黔西观音洞、盘县大洞等发现,从中更新世晚期开始,硅质岩类加工的石片石器就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IP属地:四川27楼2022-10-06 00:47
                    回复
                      石片与砾石石器技术使用的时间最久,范围也最为广泛。
                      最早的石片石器当属位于河北阳原泥河湾盆地的马圈沟遗址,时代可以早到距今170万年甚至更早。近年来在陕西蓝田地区的新发现,或将可能将其追溯到距今200万年以上。时代在距今200万年左右,或更早的发现在长江流域或更南也有报道,如云南元谋、重庆巫山等。


                      泥河湾遗址是寻找早期人类化石的一处重要地区。从100多万年到1万年旧石器时代早、中、晚期每个阶段的遗址都有,且内容十分丰富。其中百万年以上遗址就有18处,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


                      IP属地:四川29楼2022-10-06 22:49
                      回复
                        2018年,对白石崖溶洞遗址进行首次考古发掘,发现白石崖溶洞遗址保存有丰富的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古人类活动遗存,成功获取丹尼索瓦洞以外的首个丹尼索瓦人线粒体基因序列,结合地层测年结果,发现丹尼索瓦人DNA主要出现于距今10万年和距今6万年前后,可能晚至距今4.5万年,显示丹尼索瓦人在晚更新世长期生活在该洞穴。更有趣的是,白石崖溶洞遗址6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NA与来自俄罗斯阿尔泰山脉丹尼索瓦洞穴的晚期丹尼索瓦人(Denisova 3和Denisova 4)有最紧密的遗传联系。相反的,白石崖溶洞遗址光释光测年约10万年前的丹尼索瓦人DNA则更早的与晚期的丹尼索瓦人分离开来。

                        从石器制作技术方面看,白石崖溶洞遗址出土的石制品与丹尼索瓦洞的勒瓦娄哇技术产品和石叶技术产品有着明显差异,却与东亚从旧石器早期到晚期持续存在的简单石核-石片技术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此外,夏河人牙齿形态及牙釉质与牙本质接合面特征与泥河湾许家窑人化石具有一定相似性,其颌骨的粗壮程度也与澎湖人化石较为接近,反映了夏河人与东亚其他同期古老型人类化石可能存在密切联系。


                        IP属地:四川30楼2022-10-07 22:22
                        回复


                          IP属地:四川31楼2022-10-07 22:32
                          回复

                            水洞沟第1地点时代距今约4万年,石制品组合显示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Initial Upper Paleolithic,IUP)的文化特点。IUP遗存以同时存在勒瓦娄哇石叶技术和棱柱状石叶技术、石器类型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常见的类型等为主要技术特点。位于第1地点对面的第2地点的主体文化层距今约3.3-2.7万年,时代上紧接第1地点,却出土了与第1地点技术完全不同的石制品组合,为北方常见的石片石器组合。面对相同的石料资源、相近的环境特点,两个地点完全不同的石器技术体系暗示了他们可能是不同人群的文化遗存。第1地点的IUP石叶技术存在的时间短暂,仅在距今4.5-3.5万年间;而第2地点一直存在的石片技术体系。
                            在西藏的尼阿底、东亚北部的朝鲜半岛与日本也都可以见到。
                            在保加利亚巴柯基罗洞穴(Bacho Kiro)的5例距今45930到42580年前的全基因组样本,并伴随有旧石器时期晚期初段(IUP)器具组合。包含有单倍群C与单倍群F,两者很可能在旧石器晚期初段的迁徙浪潮中就已经是混合在一起的状态。
                            使用IUP人群可能包括单倍群C、D、F、Q等混合状态。


                            IP属地:四川32楼2022-10-10 17:35
                            回复
                              水洞沟第1地点使用石叶的人在3.5万年前消失了,在西藏、东北、朝鲜半岛、日本也发现有使用石叶人群,古DNA证实1.9万年前在东北有单倍群C人群活动。


                              IP属地:四川33楼2022-10-14 09:5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