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一:艺德。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中国老演员颇多,著名演员不胜枚举,若单凭演技各演员难分高低,单纯被某部剧演绎形象吸引来的影迷,与其说喜欢的是演员,更有可能是喜欢上了某部剧的角色,只能维持一时热衷,所以演技虽重要,但我觉得不是热衷于某个演员的忠实契机。究其根本,演技之外的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真实修身品德,才是我最后成为修宗迪老师影迷的根本。可谓受吸引是始于演技,终于人品。
因本人关注到修宗迪老师较晚,来到贴吧时已经找不到关于修老师的单独访谈的视频了,唯有从老师的留言和采访文章中获取信息,正可谓见字如面了吧。修宗迪老师于恰同学少年——北京人艺口述历史中提及,(1)受教于前辈尊重剧本,不赞成演员随意改剧本。(当代有些老演员大多数话语权还是有的,如宋丹丹老师也曾被曝现场改剧本,或许是剧本太烂了)(2)老一辈人艺人对舞台的热衷,心思都在演戏上,认真对待每一个龙套角色。修宗迪老师从1958年进人艺演话剧,到1980电影中的《丹心谱》的庄济生,花了近整整20年。在物质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在努力不知道最终结果的年代,譬如老师曾说过当初人艺的一些演过主角的演艺人员后面也不知道去哪了,什么时候故去的,都悄无声息了。20年这个时间,这让我想起《霸王别姬》中那个小癞子看京剧哭着说“我什么时候是个角儿呀”,之后就上吊自杀了。当今时间催人奋进的年代,真没多少人敢拿几十年赌热爱了,让我更感受到那个年代的人的纯朴和纯粹。幸运的是老师在自己的热爱下冒出了头。
修宗迪老师那之后也还时不时出演话剧,但不久后到了丹丹老师和冠华老师的年代,电影,影视的繁荣,使得人艺1.5代突然就变得无声无息了。这总让我寻思老师如果不是在人艺,而是去了香港发展,是否能像秦沛等老演员一样出现在更多作品里,更为人熟知,也能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呢?但这或许也就不能让老师深受最老一代人艺人的影响了吧——“上了台闪闪发光,下了台默默无闻”。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中国老演员颇多,著名演员不胜枚举,若单凭演技各演员难分高低,单纯被某部剧演绎形象吸引来的影迷,与其说喜欢的是演员,更有可能是喜欢上了某部剧的角色,只能维持一时热衷,所以演技虽重要,但我觉得不是热衷于某个演员的忠实契机。究其根本,演技之外的良好的职业操守和真实修身品德,才是我最后成为修宗迪老师影迷的根本。可谓受吸引是始于演技,终于人品。
因本人关注到修宗迪老师较晚,来到贴吧时已经找不到关于修老师的单独访谈的视频了,唯有从老师的留言和采访文章中获取信息,正可谓见字如面了吧。修宗迪老师于恰同学少年——北京人艺口述历史中提及,(1)受教于前辈尊重剧本,不赞成演员随意改剧本。(当代有些老演员大多数话语权还是有的,如宋丹丹老师也曾被曝现场改剧本,或许是剧本太烂了)(2)老一辈人艺人对舞台的热衷,心思都在演戏上,认真对待每一个龙套角色。修宗迪老师从1958年进人艺演话剧,到1980电影中的《丹心谱》的庄济生,花了近整整20年。在物质生活并不丰富的年代,在努力不知道最终结果的年代,譬如老师曾说过当初人艺的一些演过主角的演艺人员后面也不知道去哪了,什么时候故去的,都悄无声息了。20年这个时间,这让我想起《霸王别姬》中那个小癞子看京剧哭着说“我什么时候是个角儿呀”,之后就上吊自杀了。当今时间催人奋进的年代,真没多少人敢拿几十年赌热爱了,让我更感受到那个年代的人的纯朴和纯粹。幸运的是老师在自己的热爱下冒出了头。
修宗迪老师那之后也还时不时出演话剧,但不久后到了丹丹老师和冠华老师的年代,电影,影视的繁荣,使得人艺1.5代突然就变得无声无息了。这总让我寻思老师如果不是在人艺,而是去了香港发展,是否能像秦沛等老演员一样出现在更多作品里,更为人熟知,也能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呢?但这或许也就不能让老师深受最老一代人艺人的影响了吧——“上了台闪闪发光,下了台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