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研吧 关注:42贴子:3,705

{千秋、叹}【转载】法华经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转自 韩郄丝吧 由遥远的黑夜 发表。


1楼2010-06-24 16:37回复
    雨曼陀罗、 曼殊沙华, 栴檀香风, 悦可众心。
    以是因缘, 地皆严净, 而此世界、 六种震动。
    时四部众、 咸皆欢喜, 身意快然, 得未曾有。
    眉间光明, 照于东方, 万八千土, 皆如金色,
    从阿鼻狱、 上至有顶。 诸世界中, 六道众生,
    生死所趋、     善恶业缘、 受报好丑, 于此悉见。
    又睹诸佛、 圣主师子、 演说经典, 微妙第一。
    其声清净, 出柔软音, 教诸菩萨、 无数亿万,
    梵音深妙, 令人乐闻。 各于世界, 讲说正法、
    种种因缘。 以无量喻, 照明佛法, 开悟众生。
    若人遭苦, 厌老病死, 为说涅盘, 尽诸苦际。
    若人有福, 曾供养佛, 志求胜法, 为说缘觉。
    若有佛子、 修种种行, 求无上慧, 为说净道。
    文殊师利, 我住于此, 见闻若斯, 及千亿事,
    如是众多, 今当略说。 我见彼土, 恒沙菩萨,
    种种因缘、 而求佛道。 或有行施,     金银珊瑚、
    真珠摩尼、 砗磲玛瑙、 金刚诸珍, 奴婢车乘、
    宝饰辇舆, 欢喜布施。 回向佛道, 愿得是乘,
    三界第一, 诸佛所叹。 或有菩萨,      驷马宝车、
    栏楯华盖、 轩饰布施。     复见菩萨,      身肉手足、
    及妻子施, 求无上道。 又见菩萨, 头目身体、
    欣乐施与, 求佛智慧。 文殊师利, 我见诸王,
    往诣佛所、 问无上道, 便舍乐土、 宫殿臣妾,
    剃除须发、 而被法服。 或见菩萨, 而作比丘,
    独处闲静, 乐诵经典。 又见菩萨, 勇猛精进,
    入于深山, 思惟佛道。 又见离欲, 常处空闲,
    深修禅定, 得五神通。 又见菩萨, 安禅合掌,
    以千万偈、 赞诸法王。 复见菩萨, 智深志固,
    能问诸佛, 闻悉受持。 又见佛子, 定慧具足,
    以无量喻、 为众讲法, 欣乐说法、 化诸菩萨,
    破魔兵众、 而击法鼓。 又见菩萨, 寂然宴默,
    天龙恭敬, 不以为喜。 又见菩萨, 处林放光,
    济地狱苦, 令入佛道。 又见佛子, 未尝睡眠,
    经行林中, 勤求佛道。 又见具戒, 威仪无缺,
    净如宝珠, 以求佛道。 又见佛子, 住忍辱力,
    增上慢人,     恶骂捶打, 皆悉能忍, 以求佛道。
    又见菩萨, 离诸戏笑、 及痴眷属, 亲近智者,
    一心除乱, 摄念山林、 亿千万岁, 以求佛道。
    或见菩萨, 肴膳饮食、 百种汤药、 施佛及僧。
    名衣上服、 价值千万, 或无价衣, 施佛及僧。
    千万亿种、 栴檀宝舍、 众妙卧具、 施佛及僧。
    清净园林、 华果茂盛、 流泉浴池、 施佛及僧。
    如是等施, 种果微妙, 欢喜无厌, 求无上道。
    或有菩萨, 说寂灭法, 种种教诏,     无数众生。
    或见菩萨, 观诸法性、 无有二相, 犹如虚空。
    又见佛子, 心无所著, 以此妙慧、 求无上道。
    文殊师利, 又有菩萨, 佛灭度后, 供养舍利。
    又见佛子, 造诸塔庙、 无数恒沙, 严饰国界,
    宝塔高妙、 五千由旬, 纵广正等、 二千由旬。
    一一塔庙, 各千幢幡, 珠交露幔, 宝铃和鸣。
    诸天龙神、 人及非人, 香华伎乐, 常以供养。
    文殊师利, 诸佛子等, 为供舍利, 严饰塔庙,
    国界自然, 殊特妙好, 如天树王, 其华开敷,
    佛放一光。 我及众会, 见此国界, 种种殊妙,
    诸佛神力、 智慧稀有, 放一净光, 照无量国。
    我等见此, 得未曾有。 佛子文殊, 愿决众疑,
    四众欣仰、 瞻仁及我, 世尊何故, 放斯光明。
    佛子时答, 决疑令喜, 何所饶益、 演斯光明。
    佛坐道场、 所得妙法, 为欲说此, 为当授记,
    示诸佛土     众宝严净、 及见诸佛。 此非小缘,
    文殊当知。 四众龙神, 瞻察仁者、 为说何等。
    


    3楼2010-06-24 16:38
    回复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盘。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向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
      ‘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是时众中,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及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盘。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盘。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著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数劫, 有佛人中尊,      号日月灯明。
      世尊演说法, 度无量众生、 无数亿菩萨, 令入佛智慧。
      佛未出家时、 所生八王子, 见大圣出家, 亦随修梵行。
      时佛说大乘, 经名无量义, 于诸大众中, 而为广分别。
      佛说此经已, 即于法座上、 跏趺坐三昧, 名无量义处。
      天雨曼陀华, 天鼓自然鸣, 诸天龙鬼神, 供养人中尊。
      一切诸佛土, 即时大震动。 佛放眉间光, 现诸稀有事,
      


      4楼2010-06-24 16:38
      回复
        此光照东方     万八千佛土, 示一切众生, 生死业报处。
        有见诸佛土, 以众宝庄严, 琉璃玻璃色, 斯由佛光照。
        及见诸天人、 龙神夜叉众、 乾闼紧那罗, 各供养其佛。
        又见诸如来, 自然成佛道, 身色如金山, 端严甚微妙,
        如净琉璃中, 内现真金像。 世尊在大众, 敷演深法义。
        一一诸佛土, 声闻众无数, 因佛光所照, 悉见彼大众。
        或有诸比丘, 在于山林中, 精进持净戒, 犹如护明珠。
        又见诸菩萨, 行施忍辱等, 其数如恒沙, 斯由佛光照。
        又见诸菩萨, 深入诸禅定, 身心寂不动, 以求无上道。
        又见诸菩萨, 知法寂灭相, 各于其国土, 说法求佛道。
        尔时四部众, 见日月灯佛、 现大神通力, 其心皆欢喜,
        各各自相问, 是事何因缘。 天人所奉尊、 适从三昧起,
        赞妙光菩萨, 汝为世间眼, 一切所归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说法, 唯汝能证知。 世尊既赞叹, 令妙光欢喜,
        说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 不起于此座。 所说上妙法,
        是妙光法师、 悉皆能受持。 佛说是法华, 令众欢喜已,
        寻即于是日, 告于天人众, 诸法实相义, 已为汝等说,
        我今于中夜, 当入于涅盘。 汝一心精进, 当离于放逸,
        诸佛甚难值, 亿劫时一遇。 世尊诸子等、 闻佛入涅盘,
        各各怀悲恼, 佛灭一何速。 圣主法之王, 安慰无量众,
        我若灭度时, 汝等勿忧怖, 是德藏菩萨, 于无漏实相、
        心已得通达, 其次当作佛, 号曰为净身, 亦度无量众。
        佛此夜灭度, 如薪尽火灭, 分布诸舍利, 而起无量塔。
        比丘比丘尼, 其数如恒沙, 倍复加精进, 以求无上道。
        是妙光法师, 奉持佛法藏, 八十小劫中、 广宣法华经。
        是诸八王子, 妙光所开化, 坚固无上道, 当见无数佛。
        供养诸佛已, 随顺行大道, 相继得成佛, 转次而授记。
        最后天中天, 号曰燃灯佛, 诸仙之导师, 度脱无量众。
        是妙光法师, 时有一弟子, 心常怀懈怠, 贪著于名利,
        求名利无厌, 多游族姓家, 弃舍所习诵, 废忘不通利。
        以是因缘故, 号之为求名。 亦行众善业, 得见无数佛,
        供养于诸佛, 随顺行大道, 具六波罗蜜, 今见释师子。
        其后当作佛, 号名曰弥勒, 广度诸众生, 其数无有量。
        彼佛灭度后, 懈怠者汝是, 妙光法师者, 今则我身是。
        我见灯明佛, 本光瑞如此, 以是知今佛、 欲说法华经。
        今相如本瑞, 是诸佛方便, 今佛放光明, 助发实相义。
        诸人今当知, 合掌一心待, 佛当雨法雨, 充足求道者。
        诸求三乘人, 若有疑悔者, 佛当为除断, 令尽无有余。


        5楼2010-06-24 16:38
        回复
          佛告舍利弗:‘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诸有所作,常为一事,唯以佛之知见、示悟众生。舍利弗,如来但以一佛乘故,为众生说法,无有余乘,若二、若三。舍利弗,一切十方诸佛,法亦如是。’
          ‘舍利弗,过去诸佛,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诸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未来诸佛、当出于世,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现在十方无量百千万亿佛土中、诸佛世尊,多所饶益、安乐众生,是诸佛、亦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而为众生演说诸法,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是诸众生,从佛闻法,究竟皆得一切种智。舍利弗,是诸佛、但教化菩萨,欲以佛之知见、示众生故,欲以佛之知见、悟众生故,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故。舍利弗,我今亦复如是,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以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方便力、而为说法。舍利弗,如此,皆为得一佛乘、一切种智故。’
          ‘舍利弗,十方世界中,尚无二乘,何况有三。舍利弗,诸佛出于五浊恶世,所谓劫浊、烦恼浊、众生浊、见浊、命浊。如是舍利弗,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成就诸不善根故,诸佛以方便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舍利弗,若我弟子,自谓阿罗汉、辟支佛者,不闻不知诸佛如来、但教化菩萨事,此非佛弟子,非阿罗汉,非辟支佛。’
          ‘又、舍利弗,是诸比丘、比丘尼、自谓已得阿罗汉,是最后身,究竟涅盘,便不复志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知此辈皆是增上慢人。所以者何。若有比丘、实得阿罗汉,若不信此法,无有是处。除佛灭度后,现前无佛。所以者何。佛灭度后,如是等经、受持读诵解义者,是人难得。若遇余佛,于此法中、便得决了。舍利弗,汝等当一心信解受持佛语。诸佛如来、言无虚妄,无有余乘,唯一佛乘。’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比丘比丘尼, 有怀增上慢, 优婆塞我慢, 优婆夷不信,
          如是四众等, 其数有五千, 不自见其过, 于戒有缺漏,
          护惜其瑕疵。 是小智已出, 众中之糟糠, 佛威德故去,
          斯人鲜福德, 不堪受是法。 此众无枝叶, 唯有诸贞实。
          舍利弗善听, 诸佛所得法, 无量方便力, 而为众生说。
          众生心所念, 种种所行道, 若干诸欲性, 先世善恶业。
          佛悉知是已, 以诸缘譬喻、 言辞方便力, 令一切欢喜。
          或说修多罗、 伽陀及本事、 本生未曾有。 亦说于因缘、
          譬喻并只夜、 优波提舍经。 钝根乐小法, 贪著于生死,
          于诸无量佛, 不行深妙道, 众苦所恼乱, 为是说涅盘。
          我设是方便, 令得入佛慧, 未曾说汝等、 当得成佛道。
          所以未曾说, 说时未至故, 今正是其时, 决定说大乘。
          我此九部法, 随顺众生说, 入大乘为本, 以故说是经。
          有佛子心净, 柔软亦利根, 无量诸佛所, 而行深妙道。
          为此诸佛子, 说是大乘经。 我记如是人, 来世成佛道,
          以深心念佛, 修持净戒故。 此等闻得佛, 大喜充遍身,
          佛知彼心行, 故为说大乘。 声闻若菩萨, 闻我所说法,
          乃至于一偈, 皆成佛无疑。 十方佛土中, 唯有一乘法,
          无二亦无三。 除佛方便说, 但以假名字, 引导于众生,
          说佛智慧故。 诸佛出于世, 唯此一事实, 余二则非真,
          终不以小乘、 济度于众生。 佛自住大乘, 如其所得法、
          定慧力庄严, 以此度众生。 自证无上道, 大乘平等法,
          若以小乘化、 乃至于一人, 我则堕悭贪, 此事为不可。
          若人信归佛, 如来不欺诳, 亦无贪嫉意, 断诸法中恶。
          故佛于十方, 而独无所畏。 我以相严身, 光明照世间,
          无量众所尊, 为说实相印。 舍利弗当知, 我本立誓愿,
          欲令一切众、 如我等无异。 如我昔所愿, 今者已满足,
          


          8楼2010-06-24 16:39
          回复
            信解品 - 妙法莲华经 - 第四
                 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 从佛所、闻未曾有法, 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发稀有心, 欢喜踊跃, 即从座起, 整衣服, 偏袒右肩, 右膝著地, 一心合掌, 屈躬恭敬, 瞻仰尊颜、而白佛言, 我等居僧之首, 年并朽迈, 自谓已得涅盘, 无所堪任, 不复进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往昔说法既久, 我时在座, 身体疲懈, 但念空、无相、无作, 于菩萨法、游戏神通, 净佛国土, 成就众生, 心不喜乐. 所以者何. 世尊令我等出于三界, 得涅盘证, 又今我等年已朽迈, 于佛教化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生一念好乐之心. 我等今于佛前、闻授声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心甚欢喜, 得未曾有, 不谓于今, 忽然得闻稀有之法, 深自庆幸, 获大善利, 无量珍宝、不求自得. 世尊, 我等今者乐说譬喻、以明斯义, 譬若有人, 年既幼稚, 舍父逃逝, 久住他国, 或十、二十、至五十岁, 年既长大, 加复穷困, 驰骋四方、以求衣食, 渐渐you丨IIII行, 遇向本国. 其父先来、求子不得, 中止一城. 其家大富, 财宝无量, 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玻璃、珠、等, 其诸仓库, 悉皆盈溢, 多有僮仆、臣佐、吏民, 象马、车乘、牛羊、无数, 出入息利, 乃遍他国, 商估贾客、亦甚众多. 时贫穷子、游诸聚落, 经历国邑, 遂到其父所止之城. 父母念子, 与子离别五十余年, 而未曾向人说如此事, 但自思惟, 心怀悔恨, 自念老朽, 多有财物, 金银、珍宝, 仓库盈溢, 无有子息, 一旦终没, 财物散失, 无所委付, 是以殷勤、每忆其子. 复作是念, 我若得子、委付财物, 坦然快乐, 无复忧虑. 世尊, 尔时穷子、佣赁展转、遇到父舍, 住立门侧. 遥见其父、踞师子床, 宝几承足, 诸婆罗门、刹利、居士、皆恭敬围绕, 以真珠璎珞、价值千万, 庄严其身, 吏民、僮仆, 手执白拂, 侍立左右. 覆以宝帐, 垂诸华幡, 香水洒地, 散众名华, 罗列宝物, 出内取与, 有如是等种种严饰, 威德特尊. 穷子见父有大力势, 即怀恐怖, 悔来至此. 窃作是念, 此或是王、或是王等, 非我佣力得物之处, 不如往至贫里, 肆力有地, 衣食易得, 若久住此, 或见逼迫, 强使我作. 作是念已, 疾走而去. 时富长者于师子座, 见子便识, 心大欢喜. 即作是念, 我财物库藏、今有所付, 我常思念此子, 无由见之, 而忽自来, 甚适我愿, 我虽年朽, 犹故贪惜. 即遣傍人, 急追将还. 尔时使者, 疾走往捉. 穷子惊愕, 称怨、大唤, 我不相犯, 何为见捉. 使者执之愈急, 强牵将还. 于时穷子, 自念无罪, 而被囚执, 此必定死, 转更惶怖, 闷绝躄地. 父遥见之, 而语使言, 不需此人, 勿强将来, 以冷水洒面, 令得醒悟, 莫复与语. 所以者何. 父知其子、志意下劣, 自知豪贵、为子所难, 审知是子, 而以方便, 不语他人、云是我子. 使者语之, 我今放汝, 随意所趋. 穷子欢喜、得未曾有, 从地而起, 往至贫里、以求衣食. 尔时长者将欲诱引其子、而设方便, 密遣二人、形色憔悴、无威德者, 汝可诣彼, 徐语穷子, 此有作处, 倍与汝值. 穷子若许, 将来、使作. 若言、欲何所作, 便可语之, 雇汝除粪, 我等二人、亦共汝作. 时二使人即求穷子, 既已得之, 具陈上事. 尔时穷子先取其价, 寻与除粪. 其父见子, 愍而怪之. 又以他日, 于窗牖中、遥见子身, 羸瘦憔悴, 粪土尘坌, 污秽不净. 即脱璎珞、细软上服、严饰之具, 更著粗敝垢腻之衣、尘土坌身, 右手执持除粪之器, 状有所畏. 语诸作人, 汝等勤作, 勿得懈息, 以方便故, 得近其子


            19楼2010-06-24 17:11
            回复
              妙法莲华经     卷第三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药草喻品 - 妙法莲华经 - 第五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 善哉、善哉, 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 诚如所言, 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只功德, 汝等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迦叶, 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 若有所说, 皆不虚也. 于一切法, 以智方便而演说之, 其所说法, 皆悉到于一切智地. 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趋, 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 通达无碍, 又于诸法究尽明了, 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迦叶, 譬如三千大千世界、山川溪谷土地, 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 种类若干, 名色各异. 密云弥布,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一时等澍, 其泽普洽. 卉木丛林、及诸药草, 小根小茎、小枝小叶, 中根中茎、中枝中叶, 大根大茎、大枝大叶, 诸树大小, 随上中下、各有所受, 一云所雨, 称其种性而得生长, 华果敷实. 虽一地所生, 一雨所润, 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迦叶, 当知如来亦复如是、出现于世, 如大云起, 以大音声、普遍世界天、人、阿修罗, 如彼大云遍覆三千大千国土. 于大众中、而唱是言, 我是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未度者令度, 未解者令解, 未安者令安, 未涅盘者令得涅盘, 今世后世、如实知之. 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见者、知道者、开道者、说道者、汝等天、人、阿修罗众、皆应到此, 为听法故. 尔时无数千万亿种众生, 来至佛所、而听法. 如来于时, 观是众生诸根利钝, 精进、懈怠, 随其所堪、而为说法, 种种无量, 皆令欢喜、快得善利. 是诸众生、闻是法已, 现世安隐, 后生善处, 以道受乐, 亦得闻法. 既闻法已, 离诸障碍, 于诸法中, 任力所能, 渐得入道. 如彼大云、雨于一切卉木丛林、及诸药草, 如其种性, 具足蒙润, 各得生长. 如来说法, 一相一味, 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究竟至于一切种智. 其有众生、闻如来法, 若持读诵, 如说修行, 所得功德、不自觉知. 所以者何. 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 念何事, 思何事, 修何事, 云何念, 云何思, 云何修, 以何法念, 以何法思, 以何法修, 以何法得何法, 众生住于种种之地, 唯有如来、如实见之, 明了无碍. 如彼卉木丛林、诸药草等, 而不自知上中下性, 如来知是一相一味之法, 所谓解脱相、离相、灭相, 究竟涅盘、常寂灭相, 终归于空. 佛知是已, 观众生心欲、而将护之, 是故不即为说一切种智. 汝等迦叶、甚为稀有, 能知如来随宜说法, 能信能受. 所以者何. 诸佛世尊、随宜说法, 难解难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 出现世间,   随众生欲,
                   种种说法. 如来尊重,   智慧深远,
                   久默斯要,   不务速说. 有智若闻,
                   则能信解,   无智疑悔,   则为永失.
                   是故迦叶,   随力为说,   以种种缘、
                   令得正见. 迦叶当知,   譬如大云
                   起于世间,   遍覆一切,   慧云含润,
                   电光晃曜,   雷声远震,   令众悦豫.
                   日光掩蔽,   地上清凉,   叆叇垂布、
                   如可承揽. 其雨普等,   四方俱下
                   流澍无量,   率土充洽. 山川、险谷、
              


              20楼2010-06-24 17:11
              回复
                授记品 - 妙法莲华经 - 第六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 告诸大众, 唱如是言, 我此弟子摩诃迦叶, 于未来世、当得奉觐三百万亿诸佛世尊, 供养、恭敬, 尊重、赞叹, 广宣诸佛无量大法. 于最后身、得成为佛, 名曰光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国名光德, 劫名大庄严. 佛寿、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国界严饰, 无诸秽恶、瓦砾荆棘、便利不净. 其土平正, 无有高下、坑坎堆阜. 琉璃为地, 宝树行列, 黄金为绳、以界道侧, 散诸宝华, 周遍清净. 其国菩萨、无量千亿, 诸声闻众、亦复无数, 无有魔事, 虽有魔及魔民, 皆护佛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 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   我以佛眼,   见是迦叶.
                     于未来世、 过无数劫,   当得作佛.
                     而于来世、 供养奉觐    三百万亿
                     诸佛世尊,   为佛智慧,   净修梵行.
                     供养最上    二足尊已,   修习一切
                     无上之慧,   于最后身、 得成为佛.
                     其土清净,   琉璃为地,   多诸宝树
                     行列、道侧 金绳界道,   见者欢喜.
                     常出好香,   散众名华,   种种奇妙、
                     以为庄严. 其地平正,   无有丘坑.
                     诸菩萨众、 不可称计,   其心调柔,
                     逮大神通,   奉持诸佛    大乘经典.
                     诸声闻众、 无漏后身,   法王之子,
                     亦不可计,   乃以天眼、 不能数知.
                     其佛当寿、 十二小劫,   正法住世、
                     二十小劫,   像法亦住 二十小劫.
                     光明世尊,   其事如是.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摩诃迦栴延等, 皆悉悚栗, 一心合掌, 瞻仰尊颜, 目不暂舍, 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大雄猛世尊,   诸释之法王,
                       哀愍我等故,   而赐佛音声.
                       若知我深心,   见为授记者,
                       如以甘露洒,   除热得清凉.
                       如从饥国来,   忽遇大王膳,
                       心犹怀疑惧,   未敢即便食,
                       若复得王教,   然后乃敢食.
                       我等亦如是,   每惟小乘过,
                       不知当云何、 得佛无上慧.
                       虽闻佛音声,   言我等作佛,
                       心尚怀忧惧,   如未敢便食,
                       若蒙佛授记,   尔乃快安乐.
                       大雄猛世尊,   常欲安世间,
                       愿赐我等记,   如饥需教食.
                


                22楼2010-06-24 17:12
                回复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只劫,尔时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国名好城,劫名大相。诸比丘,彼佛灭度已来,甚大久远,譬如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地种,假使有人、磨以为墨、过于东方千国土、乃下一点,大如微尘,又过千国土、复下一点,如是展转尽地种墨,于汝等意云何,是诸国土,若算师,若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否?’‘不也、世尊。’‘诸比丘,是人所经国土,若点不点,尽抹为尘,一尘一劫,彼佛灭度已来,复过是数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只劫,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 无量无边劫, 有佛两足尊, 名大通智胜。
                  如人以力磨,    三千大千土, 尽此诸地种, 皆悉以为墨,
                  过于千国土, 乃下一尘点, 如是展转点, 尽此诸尘墨。
                  如是诸国土, 点与不点等、 复尽抹为尘, 一尘为一劫。
                  此诸微尘数, 其劫复过是, 彼佛灭度来, 如是无量劫。
                  如来无碍智, 知彼佛灭度, 及声闻菩萨, 如见今灭度。
                  诸比丘当知, 佛智净微妙, 无漏无所碍, 通达无量劫。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其佛本坐道场,破魔军已,垂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诸佛法不现在前,如是一小劫乃至十小劫,结跏趺坐,身心不动,而诸佛法犹不在前。’
                  ‘尔时忉利诸天、先为彼佛、于菩提树下、敷师子座,高一由旬,佛于此座、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适坐此座,时诸梵天王、雨众天华、面百由旬,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满十小劫供养于佛,乃至灭度、常雨此华。四王诸天、为供养佛,常击天鼓,其余诸天、作天伎乐,满十小劫,至于灭度、亦复如是。’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乃现在前,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佛未出家时,有十六子,其第一者、名曰智积。诸子各有种种珍异玩好之具,闻父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舍所珍,往诣佛所。诸母涕泣而随送之。其祖转轮圣王、与一百大臣、及余百千万亿人民,皆共围绕、随至道场。咸欲亲近大通智胜如来,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到已、头面礼足,绕佛毕已,一心合掌、瞻仰世尊,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 为度众生故, 于无量亿劫, 尔乃得成佛,
                  诸愿已具足, 善哉吉无上。 世尊甚稀有, 一坐十小劫,
                  身体及手足、 静然安不动。 其心常惔怕, 未曾有散乱,
                  究竟永寂灭, 安住无漏法。 今者见世尊    安隐成佛道,
                  我等得善利, 称庆大欢喜。 众生常苦恼、 盲瞑无导师,
                  不识苦尽道, 不知求解脱。 长夜增恶趣, 减损诸天众,
                  从冥入于冥, 永不闻佛名。 今佛得最上、 安隐无漏道,
                  我等及天人, 为得最大利, 是故咸稽首、 归命无上尊。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于fa丨IIII轮,咸作是言:‘世尊说法,多所安隐、怜愍、饶益、诸天人民。’重说偈言:
                  世雄无等伦, 百福自庄严, 得无上智慧。 愿为世间说,
                  度脱于我等、 及诸众生类, 为分别显示, 令得是智慧。
                  若我等得佛, 众生亦复然。 世尊知众生    深心之所念,
                  亦知所行道, 又知智慧力, 欲乐及修福, 宿命所行业。
                  世尊悉知已, 当转无上轮。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各五百万亿诸佛世界、六种震动,其国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而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咸作是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又其国界、诸天宫殿、乃至梵宫、六种震动,大光普照,遍满世界,胜诸天光。””
                  


                  25楼2010-06-24 17:20
                  回复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梵天宫殿,光明照曜,倍于常明。诸梵天王、各作是念:‘今者宫殿光明,昔所未有。以何因缘、而现此相?’是时诸梵天王、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此是何因缘, 宜各共求之。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而此大光明、 遍照于十方。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祴,盛诸天华,共诣西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fa丨IIII轮。
                    即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其所散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其菩提树、高十由旬,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稀有, 难可得值遇, 具无量功德, 能救护一切。
                    天人之大师, 哀愍于世间, 十方诸众生, 普皆蒙饶益。
                    我等所从来、 五百万亿国, 舍深禅定乐, 为供养佛故。
                    我等先世福, 宫殿甚严饰, 今以奉世尊, 唯愿哀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于fa丨IIII轮,度脱众生,开涅盘道。’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世雄两足尊, 惟愿演说法, 以大慈悲力、 度苦恼众生。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稀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是事何因缘、 而现如此相, 我等诸宫殿, 光明昔未有。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未曾见此相, 当共一心求。
                    过千万亿土, 寻光共推之, 多是佛出世, 度脱苦众生。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祴盛诸天华,共诣西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fa丨IIII轮。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圣主天中王, 迦陵频伽声, 哀愍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世尊甚稀有, 久远乃一现, 一百八十劫、 空过无有佛,
                    三恶道充满, 诸天众减少, 今佛出于世, 为众生作眼,
                    世间所归趋, 救护于一切, 为众生之父, 哀愍饶益者。
                    我等宿福庆, 今得值世尊。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哀愍一切,转于fa丨IIII轮,度脱众生。’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大圣转fa丨IIII轮, 显示诸法相, 度苦恼众生, 令得大欢喜。
                    众生闻此法, 得道若生天, 诸恶道减少, 忍善者增益。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各自见宫殿光明照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稀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此光曜?’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 光明甚威曜, 此非无因缘, 是相宜求之。 过于百千劫, 未曾见是相,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祴盛诸天华,共诣北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fa丨IIII轮。
                    


                    26楼2010-06-24 17:20
                    回复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难见, 破诸烦恼者, 过百三十劫 , 今乃得一见。
                      诸饥渴众生, 以法雨充满, 昔所未曾睹、 无量智慧者,
                      如优昙钵华, 今日乃值遇。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世尊大慈愍, 惟愿垂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作是言:‘惟愿世尊转于fa丨IIII轮,令一切世间、诸天、魔、梵、沙门、婆罗门,皆获安隐、而得度脱。’时诸梵天王,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惟愿天人尊、 转无上fa丨IIII轮, 击于大法鼓, 而吹大法螺,
                      普雨大法雨, 度无量众生。 我等咸归请, 当演深远音。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诸大梵王,皆悉自睹所止宫殿、光明威曜,昔所未有。欢喜踊跃,生稀有心,即各相诣,共议此事:‘以何因缘,我等宫殿,有斯光明?’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 我等诸宫殿、 威德光明曜, 严饰未曾有。
                      如是之妙相, 昔所未闻见, 为大德天生, 为佛出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与宫殿俱,各以衣祴盛诸天华,共诣下方、推寻是相。见大通智胜如来、处于道场菩提树下,坐师子座,诸天、龙王、乾闼婆、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等,恭敬围绕,及见十六王子请佛转fa丨IIII轮。
                      时诸梵天王头面礼佛,绕百千匝,即以天华而散佛上。所散之华、如须弥山,并以供养佛菩提树。华供养已,各以宫殿、奉上彼佛,而作是言:‘惟见哀愍、饶益我等,所献宫殿,愿垂纳受。’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善哉见诸佛, 救世之圣尊, 能于三界狱, 勉出诸众生。
                      普智天人尊, 哀愍群萌类, 能开甘露门, 广度于一切。
                      于昔无量劫, 空过无有佛, 世尊未出时, 十方常暗冥,
                      三恶道增长, 阿修罗亦盛, 诸天众转减, 死多堕恶道。
                      不从佛闻法, 常行不善事, 色力及智慧, 斯等皆减少,
                      罪业因缘故, 失乐及乐想, 住于邪见法, 不识善仪则,
                      不蒙佛所化, 常堕于恶道。 佛为世间眼, 久远时乃出,
                      哀愍诸众生, 故现于世间。 超出成正觉, 我等甚欣庆,
                      及余一切众, 喜叹未曾有。 我等诸宫殿, 蒙光故严饰,
                      今以奉世尊, 惟垂哀纳受。 愿以此功德, 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 皆共成佛道。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偈赞佛已,各白佛言:‘惟愿世尊转于fa丨IIII轮,多所安隐,多所度脱。’时诸梵天王而说偈言:
                      世尊转fa丨IIII轮, 击甘露法鼓, 度苦恼众生, 开示涅盘道。
                      惟愿受我请, 以大微妙音, 哀愍而敷演、 无量劫集法。
                      


                      27楼2010-06-24 17:20
                      回复

                        ‘譬如五百由旬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若有多众,欲过此道、至珍宝处。有一导师,聪慧明达,善知险道通塞之相,将导众人,欲过此难。所将人众、中路懈退,白导师言:“我等疲极、而复怖畏,不能复进,前路犹远,今欲退还。”导师多诸方便、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云何舍大珍宝而欲退还。作是念已,以方便力,于险道中,过三百由旬、化作一城。告众人言:“汝等勿怖,莫得退还。今此大城,可于中止,随意所作,若入是城,快得安隐。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叹未曾有:“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快得安隐。”于是众人前入化城,生已度想,生安隐想。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无复疲倦。即灭化城,语众人言:“汝等去来,宝处在近。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知诸生死烦恼恶道、险难长远,应去应度。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则不欲见佛,不欲亲近,便作是念:“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佛知是心、怯弱下劣,以方便力,而于中道为止息故,说二涅盘。若众生住于二地,如来尔时即便为说:“汝等所作未办,汝所住地、近于佛慧,当观察筹量所得涅盘、非真实也。但是如来方便之力,于一佛乘、分别说三。”如彼导师、为止息故,化作大城。既知息已,而告之言:“宝处在近,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 十劫坐道场, 佛法不现前, 不得成佛道。
                        诸天神龙王、 阿修罗众等, 常雨于天华, 以供养彼佛,
                        诸天击天鼓, 并作众伎乐, 香风吹萎华, 更雨新好者。
                        过十小劫已, 乃得成佛道, 诸天及世人, 心皆怀踊跃。
                        彼佛十六子, 皆与其眷属、 千万亿围绕, 俱行至佛所,
                        头面礼佛足, 而请转fa丨IIII轮。 圣师子法雨, 充我及一切,
                        世尊甚难值, 久远时一现, 为觉悟群生, 震动于一切。 东方诸世界、 五百万亿国, 梵宫殿光曜, 昔所未曾有。
                        诸梵见此相, 寻来至佛所, 散花以供养, 并奉上宫殿,
                        请佛转fa丨IIII轮, 以偈而赞叹。 佛知时未至, 受请默然坐。
                        三方及四维、 上下亦复尔, 散华奉宫殿, 请佛转fa丨IIII轮,
                        世尊甚难值, 愿以大慈悲、 广开甘露门, 转无上fa丨IIII轮。
                        无量慧世尊, 受彼众人请, 为宣种种法, 四谛十二缘,
                        无明至老死、 皆从生缘有。 如是众过患, 汝等应当知。
                        宣畅是法时, 六百万亿垓、 得尽诸苦际, 皆成阿罗汉。 第二说法时, 千万恒沙众, 于诸法不受, 亦得阿罗汉。
                        从是后得道, 其数无有量, 万亿劫算数、 不能得其边。
                        时十六王子、 出家作沙弥, 皆共请彼佛、 演说大乘法。
                        我等及营从, 皆当成佛道, 愿得如世尊、 慧眼第一净。
                        佛知童子心, 宿世之所行, 以无量因缘、 种种诸譬喻,
                        说六波罗蜜、 及诸神通事。 分别真实法、 菩萨所行道,
                        说是法华经, 如恒河沙偈。 彼佛说经已, 静室入禅定,
                        一心一处坐、 八万四千劫。 是诸沙弥等, 知佛禅未出, 为无量亿众、 说佛无上慧, 各各坐法座, 说是大乘经,
                        于佛宴寂后, 宣扬助法化。 一一沙弥等、 所度诸众生,
                        有六百万亿, 恒河沙等众。 彼佛灭度后, 是诸闻法者,
                        在在诸佛土、 常与师俱生。 是十六沙弥, 具足行佛道,
                        今现在十方, 各得成正觉。 尔时闻法者, 各在诸佛所,
                        其有住声闻, 渐教以佛道。 我在十六数, 曾亦为汝说,
                        是故以方便、 引汝趋佛慧。 以是本因缘, 今说法华经,
                        令汝入佛道, 慎勿怀惊惧。 譬如险恶道, 迥绝多毒兽, 又复无水草, 人所怖畏处。 无数千万众、 欲过此险道,
                        其路甚旷远, 经五百由旬。 时有一导师, 强识有智慧,
                        明了心决定, 在险济众难。 众人皆疲倦、 而白导师言,
                        我等今顿乏, 于此欲退还。 导师作是念, 此辈甚可愍,
                        如何欲退还, 而失大珍宝。 寻时思方便, 当设神通力,
                        化作大城郭, 庄严诸舍宅, 周匝有园林、 渠流及浴池,
                        重门高楼阁, 男女皆充满。 即作是化已, 慰众言勿惧,
                        汝等入此城, 各可随所乐。 诸人既入城, 心皆大欢喜, 皆生安隐想, 自谓已得度。 导师知息已, 集众而告言,
                        汝等当前进, 此是化城耳。 我见汝疲极, 中路欲退还,
                        故以方便力、 权化作此城, 汝今勤精进, 当共至宝所。
                        我亦复如是, 为一切导师。 见诸求道者、 中路而懈废,
                        不能度生死、 烦恼诸险道。 故以方便力, 为息说涅盘,
                        言汝等苦灭, 所作皆已办。 既知到涅盘, 皆得阿罗汉,
                        尔乃集大众, 为说真实法。 诸佛方便力, 分别说三乘,
                        唯有一佛乘, 息处故说二。 今为汝说实, 汝所得非灭, 为佛一切智, 当发大精进。 汝证一切智, 十力等佛法,
                        具三十二相, 乃是真实灭。 诸佛之导师, 为息说涅盘,
                        既知是息已, 引入于佛慧。


                        29楼2010-06-24 17:21
                        回复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后秦龟兹国三藏法师鸠摩罗什奉诏译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
                          尔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从佛闻是智慧方便、随宜说法,又闻授诸大弟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复闻宿世因缘之事,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得未曾有,心净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却住一面,瞻仰尊颜、目不暂舍。而作是念:‘世尊甚奇特,所为稀有。随顺世间若干种性,以方便知见、而为说法,拔出众生处处贪着。我等于佛功德,言不能宣,惟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
                          尔时佛告诸比丘:‘汝等见是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否。我常称其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亦常叹其种种功德,精勤护持,助宣我法,能于四众、示教利喜,具足解释佛之正法,而大饶益同梵行者。自舍如来,无能尽其言论之辩。’
                          ‘汝等勿谓富楼那但能护持助宣我法,亦于过去九十亿诸佛所、护持助宣佛之正法,于彼说法人中、亦最第一。又于诸佛所说空法,明了通达,得四无碍智,常能审谛清净说法,无有疑惑,具足菩萨神通之力。随其寿命,常修梵行,彼佛世人、咸皆谓之实是声闻。而富楼那以斯方便,饶益无量百千众生,又化无量阿僧只人、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作佛事,教化众生。’
                          ‘诸比丘,富楼那亦于七佛说法人中、而得第一,今于我所说法人中、亦为第一,于贤劫中当来诸佛、说法人中,亦复第一,而皆护持、助宣佛法。亦于未来、护持助宣无量无边诸佛之法,教化饶益无量众生,令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净佛土故,常勤精进、教化众生,渐渐具足菩萨之道。过无量阿僧只劫,当于此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曰法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其佛、以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为一佛土,七宝为地,地平如掌,无有山陵溪涧沟壑,七宝台观、充满其中,诸天宫殿,近处虚空,人天交接,两得相见。无诸恶道,亦无女人,一切众生,皆以化生,无有淫欲。得大神通,身出光明,飞行自在,志念坚固,精进智慧,普皆金色,三十二相、而自庄严。其国众生,常以二食,一者、法喜食,二者、禅悦食。有无量阿僧只千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众,得大神通、四无碍智,善能教化众生之类。其声闻众、算数校计所不能知,皆得具足六通、三明、及八解脱。其佛国土、有如是等无量功德庄严成就。劫名宝明,国名善净。其佛、寿命无量阿僧只劫。法住甚久,佛灭度后,起七宝塔、遍满其国。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谛听, 佛子所行道, 善学方便故, 不可得思议。
                          知众乐小法、 而畏于大智, 是故诸菩萨, 作声闻缘觉,
                          以无数方便、 化诸众生类。 自说是声闻, 去佛道甚远,
                          度脱无量众, 皆悉得成就, 虽小欲懈怠, 渐当令作佛。
                          内秘菩萨行, 外现是声闻, 少欲厌生死, 实自净佛土。
                          示众有三毒, 又现邪见相, 我弟子如是,    方便度众生。
                          若我具足说、 种种现化事, 众生闻是者, 心则怀疑惑。
                          今此富楼那, 于昔千亿佛、 勤修所行道, 宣护诸佛法。
                          为求无上慧, 而于诸佛所, 现居弟子上。 多闻有智慧, 所说无所畏, 能令众欢喜, 未曾有疲倦, 而以助佛事。
                          已度大神通, 具四无碍智, 知诸根利钝, 常说清净法,
                          演畅如是义, 教诸千亿众, 令住大乘法, 而自净佛土。
                          未来亦供养、 无量无数佛, 护助宣正法, 亦自净佛土。
                          常以诸方便, 说法无所畏, 度不可计众、 成就一切智。
                          供养诸如来, 护持法宝藏, 其后得成佛, 号名曰法明。
                          其国名善净, 七宝所合成, 劫名为宝明。 菩萨众甚多,
                          其数无量亿, 皆度大神通, 威德力具足, 充满其国土。
                          


                          30楼2010-06-24 17:23
                          回复
                            声闻亦无数, 三明八解脱, 得四无碍智, 以是等为僧。
                            其国诸众生, 淫欲皆已断, 纯一变化生, 具相庄严身。
                            法喜禅悦食, 更无余食想。 无有诸女人, 亦无诸恶道。
                            富楼那比丘, 功德悉成满, 当得斯净土, 贤圣众甚多。
                            如是无量事, 我今但略说。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心自在者、作是念:‘我等欢喜,得未曾有,若世尊各见授记、如余大弟子者,不亦快乎。’佛知此等心之所念,告摩诃迦叶:‘是千二百阿罗汉,我今当现前次第与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萨记。于此众中,我大弟子憍陈如比丘,当供养六万二千亿佛,然后得成为佛,号曰普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五百阿罗汉、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迦留陀夷、优陀夷、阿冕楼驮、离婆多、劫宾那、薄拘罗、周陀、莎伽陀、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尽同一号,名曰普明。’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憍陈如比丘, 当见无量佛, 过阿僧只劫, 乃成等正觉。
                            常放大光明, 具足诸神通, 名闻遍十方, 一切之所敬,
                            常说无上道, 故号为普明。 其国土清净, 菩萨皆勇猛,
                            咸升妙楼阁, 游诸十方国, 以无上供具、 奉献于诸佛。
                            作是供养已, 心怀大欢喜, 须臾还本国, 有如是神力。
                            佛寿六万劫, 正法住倍寿, 像法复倍是, 法灭天人忧。
                            其五百比丘, 次第当作佛, 同号曰普明, 转次而授记。
                            我灭度之后, 某甲当作佛, 其所化世间, 亦如我今日。
                            国土之严净, 及诸神通力, 菩萨声闻众, 正法及像法,
                            寿命劫多少, 皆如上所说。 迦叶汝已知, 五百自在者,
                            余诸声闻众, 亦当复如是。 其不在此会, 汝当为宣说。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受记已,欢喜踊跃,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悔过自责:‘世尊,我等常作是念,自谓已得究竟灭度,今乃知之、如无智者。所以者何。我等应得如来智慧,而便自以小智为足。’
                            ‘世尊,譬如有人至亲友家,醉酒而卧。是时亲友官事当行,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与之而去。其人醉卧,都不觉知。起已、you丨IIII行,到于他国。为衣食故,勤力求索,甚大艰难,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于后、亲友会遇见之,而作是言:“咄哉、丈夫,何为衣食乃至如是。我昔欲令汝得安乐,五欲自恣,于某年月日,以无价宝珠、系汝衣里,今故现在。而汝不知,勤苦忧恼,以求自活,甚为痴也。汝今可以此宝、贸易所需,常可如意,无所乏短。”’
                            ‘佛亦如是,为菩萨时,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既得阿罗汉道,自谓灭度,资生艰难,得少为足。一切智愿,犹在、不失。今者、世尊觉悟我等,作如是言:“诸比丘,汝等所得,非究竟灭。我久令汝等种佛善根,以方便故,示涅盘相,而汝谓为实得灭度。”’
                            ‘世尊,我今乃知实是菩萨,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以是因缘,甚大欢喜,得未曾有。’
                            尔时阿若憍陈如等,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等闻无上、 安隐授记声, 欢喜未曾有, 礼无量智佛。
                            今于世尊前、 自悔诸过咎, 于无量佛宝, 得少涅盘分,
                            如无智愚人, 便自以为足。 譬如贫穷人、 往至亲友家,
                            其家甚大富, 具设诸肴膳。 以无价宝珠、 系着内衣里,
                            默与而舍去, 时卧不觉知。 是人既已起, you丨IIII行诣他国,
                            求衣食自济, 资生甚艰难, 得少便为足, 更不愿好者。
                            不觉内衣里、 有无价宝珠。 与珠之亲友, 后见此贫人,
                            苦切责之已, 示以所系珠。 贫人见此珠, 其心大欢喜,
                            富有诸财物, 五欲而自恣。 我等亦如是, 世尊于长夜,
                            常愍见教化, 令种无上愿。 我等无智故, 不觉亦不知,
                            得少涅盘分, 自足不求余。 今佛觉悟我, 言非实灭度,
                            得佛无上慧, 尔乃为真灭。 我今从佛闻    授记庄严事,
                            及转次受决, 身心遍欢喜。


                            31楼2010-06-24 17:23
                            回复
                              妙法莲华经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尔时阿难、罗侯罗、而作是念:‘我等每自思惟,设得授记,不亦快乎。’即从座起,到于佛前,头面礼足,俱白佛言:‘世尊,我等于此、亦应有分,惟有如来,我等所归。又我等为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见知识,阿难常为侍者,护持法藏,罗侯罗是佛之子,若佛见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我愿既满,众望亦足。’
                              尔时学无学声闻弟子二千人,皆从座起,偏袒右肩,到于佛前,一心合掌,瞻仰世尊,如阿难、罗侯罗、所愿,住立一面。尔时佛告阿难:‘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六十二亿诸佛,护持法藏,然后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教化二十千万亿恒河沙诸菩萨等,令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国名常立胜幡,其土清净,琉璃为地,劫名妙音遍满。其佛、寿命无量千万亿阿僧只劫,若人于千万亿无量阿僧只劫中、算数校计,不能得知。正法住世、倍于寿命,像法住世、复倍正法。阿难,是山海慧自在通王佛,为十方无量千万亿恒河沙等诸佛如来、所共赞叹,称其功德。’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今僧中说, 阿难持法者, 当供养诸佛, 然后成正觉,
                              号曰山海慧    自在通王佛。 其国土清净, 名常立胜幡, 教化诸菩萨, 其数如恒沙。 佛有大威德, 名闻满十方。
                              寿命无有量, 以愍众生故。 正法倍寿命, 像法复倍是。
                              如恒河沙等、 无数诸众生, 于此佛法中, 种佛道因缘。
                              尔时会中新发意菩萨八千人、咸作是念:‘我等尚不闻诸大菩萨得如是记,有何因缘、而诸声闻得如是决?’
                              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而告之曰:‘诸善男子,我与阿难等,于空王佛所、同时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阿难常乐多闻,我常勤精进。是故我已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阿难护持我法,亦护将来诸佛法藏,教化成就诸菩萨众,其本愿如是,故获斯记。’
                              阿难面于佛前,自闻授记、及国土庄严,所愿具足,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时忆念过去无量千万亿诸佛法藏,通达无碍,如今所闻,亦识本愿。尔时阿难而说偈言:
                              世尊甚稀有, 令我念过去, 无量诸佛法, 如今日所闻。
                              我今无复疑, 安住于佛道, 方便为侍者, 护持诸佛法。
                              尔时佛告罗侯罗:‘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蹈七宝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当供养十世界微尘等数诸佛如来,常为诸佛而作长子,犹如今也。是蹈七宝华佛,国土庄严,寿命劫数,所化弟子,正法、像法,亦如山海慧自在通王如来无异,亦为此佛而作长子。过是已后,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为太子时, 罗侯为长子, 我今成佛道, 受法为法子,
                              于未来世中, 见无量亿佛, 皆为其长子, 一心求佛道。
                              罗侯罗密行, 惟我能知之, 现为我长子, 以示诸众生。
                              无量亿千万    功德不可数, 安住于佛法, 以求无上道。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二千人,其意柔软,寂然清净,一心观佛。佛告阿难:‘汝见是学无学二千人否。唯、然,已见。’‘阿难,是诸人等,当供养五十世界微尘数诸佛如来,恭敬、尊重,护持法藏。末后、同时于十方国、各得成佛,皆同一号,名曰宝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寿命一劫。国土庄严,声闻、菩萨、正法、像法、皆悉同等。’
                              尔时世尊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是二千声闻, 今于我前住, 悉皆与授记, 未来当成佛。
                              所供养诸佛, 如上说尘数, 护持其法藏, 后当成正觉。
                              各于十方国, 悉同一名号, 俱时坐道场, 以证无上慧,
                              皆名为宝相。 国土及弟子, 正法与像法, 悉等无有异。
                              咸以诸神通、 度十方众生, 名闻普周遍, 渐入于涅盘。
                              尔时学无学二千人、闻佛授记,欢喜踊跃、而说偈言:
                              世尊慧灯明, 我闻授记音, 心欢喜充满, 如甘露见灌。
                              


                              32楼2010-06-24 17: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