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10月29日漏签0天
巨型航母吧 关注:275贴子:5,729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巨型航母吧
>0< 加载中...

【小狗】有趣!美国原计划中的三代坦克

  • 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小狗2017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


  • 小狗2017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果冷战没有结束,美国的新一代坦克据说将采用这样的构型:
1、炮塔
无人炮塔,采用以色列“梅卡瓦3”炮塔那样的极大倾角正侧面装甲,有可能继续使用网状贫铀复合装甲。
2、装弹
看外形,它肯定会采用“勒克莱尔”式的炮塔尾舱自动装弹机,一个问题出现了,“勒克莱尔”式尾舱的穿甲弹最大容量只有20发,那么这种美国新一代坦克势必要让乘员可以进入无人炮塔中,向尾舱的传送带弹架上人力补弹。当然,在一轮高强度战斗中也许20发炮弹够用了,下一轮战斗前,坦克乘员总能找到机会向尾舱中人工补弹。
这种人工补弹的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是,下一代140毫米左右的穿甲弹,其总重量有可能是现役120毫米穿甲弹的1.5-2倍,这已经明显超出了人类臂力的上限,美国的大部分黑叔叔装填手恐怕也难以频繁举起如此重的140毫米整装穿甲弹。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将整装穿甲弹一分为二,学苏联冷战中坦克穿甲弹的构型,将穿甲弹分成穿甲弹头和发射药筒两个部分,美国学这种做法,将炮弹一分为二将会让人工补弹变得更繁琐,车内补弹速度下降。
如果设计师要想让70吨以下的坦克所有40发炮弹都能自动备弹,自动装填,势必只能采用俄罗斯T-14那样导致车体超高的炮塔下方立式环形弹架,如果设计师还想控制一下坦克总高度,又不想让乘员人工补弹,那就只能使用双路自动装弹机,尾舱中装20发超长整装穿甲弹,炮塔吊篮中再装20发苏式分装炮弹。
3、乘员位置
令人感兴趣的是,据说美国原计划的下一代坦克将可能采用动力前置构型,学“梅卡瓦”,用发动机来增加正面防护厚度,假如坦克发动机被击毁,后面的乘员也有机会逃生......从图片上看,这种未来坦克车体前部左侧只有一个驾驶员座位,那么第二和第三名乘员只能待在车体中部炮塔下方,车长和炮手将只能用炮塔上的摄像头、观瞄设备、夜视仪、液晶屏幕观察外部情况,他们的位置高度将和驾驶员一样,如果敌穿甲弹芯穿透炮塔装甲,只要没有引发火灾,他们将因为较低的位置而生还。
这就是在冷战末期被热烈讨论的一种未来坦克布局,驾驶员在车体前方,车长和炮手在车体中部躺卧,保持较低位置,然后他们上方是尾舱自动装弹的无人炮塔,大概在车体中部两名乘员头顶会有隔板,将他们和头顶的主炮、装填系统分隔开,也就是说,这种无人炮塔的吊篮部分是有人的,但是上部确实无人,可以使用取消抽烟装置的更大威力主炮。


  • 小狗2017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如果冷战没有结束,美国的新一代坦克据说将采用这样的构型:
1、炮塔
无人炮塔,采用以色列“梅卡瓦3”炮塔那样的极大倾角正侧面装甲,有可能继续使用网状贫铀复合装甲。


  • 小狗2017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2、装弹
看外形,它肯定会采用“勒克莱尔”式的炮塔尾舱自动装弹机,一个问题出现了,“勒克莱尔”式尾舱的穿甲弹最大容量只有20发,那么这种美国新一代坦克势必要让乘员可以进入无人炮塔中,向尾舱的传送带弹架上人力补弹。当然,在一轮高强度战斗中也许20发炮弹够用了,下一轮战斗前,坦克乘员总能找到机会向尾舱中人工补弹。


  • 小狗2017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这种人工补弹的方式有优点也有缺点,最大的缺点是,下一代140毫米左右的穿甲弹,其总重量有可能是现役120毫米穿甲弹的1.5-2倍,这已经明显超出了人类臂力的上限,美国的大部分黑叔叔装填手恐怕也难以频繁举起如此重的140毫米整装穿甲弹。解决的办法只能是将整装穿甲弹一分为二,学苏联冷战中坦克穿甲弹的构型,将穿甲弹分成穿甲弹头和发射药筒两个部分,美国学这种做法,将炮弹一分为二将会让人工补弹变得更繁琐,车内补弹速度下降。
如果设计师要想让70吨以下的坦克所有40发炮弹都能自动备弹,自动装填,势必只能采用俄罗斯T-14那样导致车体超高的炮塔下方立式环形弹架,如果设计师还想控制一下坦克总高度,又不想让乘员人工补弹,那就只能使用双路自动装弹机,尾舱中装20发超长整装穿甲弹,炮塔吊篮中再装20发苏式分装炮弹。


  • 小狗2017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3、乘员位置
令人感兴趣的是,据说美国原计划的下一代坦克将可能采用动力前置构型,学“梅卡瓦”,用发动机来增加正面防护厚度,假如坦克发动机被击毁,后面的乘员也有机会逃生......从图片上看,这种未来坦克车体前部左侧只有一个驾驶员座位,那么第二和第三名乘员只能待在车体中部炮塔下方,车长和炮手将只能用炮塔上的摄像头、观瞄设备、夜视仪、液晶屏幕观察外部情况,他们的位置高度将和驾驶员一样,如果敌穿甲弹芯穿透炮塔装甲,只要没有引发火灾,他们将因为较低的位置而生还。
这就是在冷战末期被热烈讨论的一种未来坦克布局,驾驶员在车体前方,车长和炮手在车体中部躺卧,保持较低位置,然后他们上方是尾舱自动装弹的无人炮塔,大概在车体中部两名乘员头顶会有隔板,将他们和头顶的主炮、装填系统分隔开,也就是说,这种无人炮塔的吊篮部分是有人的,但是上部确实无人,可以使用取消抽烟装置的更大威力主炮。


  • 小狗2017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当然,还有一种更大胆的乘员布局,车长炮长坐在车体尾部原来发动机的位置,在这里可以得到正面方向几乎整个车体和炮塔吊篮的保护,人员正面防护最佳,假如驾驶员也搬到车体尾舱,通过观瞄系统遥控驾驶,那么人员的正面防护就完善到极限了,没错,这种乘员布局就是一个苏式坦克方案的关键。


  • 小狗2017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1、车体中前部低位三人布局
——

2、车体尾部三人并排布局
——


  • 小狗2017
  • 知名人士
    1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假如这种冷战末期美国规划中的未来坦克真的在乘员布局上采用了“车体中前部低位三人布局”,
那就等于是一辆动力前置的美版477工程。





关于477工程车体高度一高一低这两个版本,我更看好低高度版的477,如果在T-90基础上改装,使用部分电子控制系统,扩大无人炮塔尾部体积,采用炮塔尾舱自动装弹机,那么T-90-477单人坦克或双人坦克将能很快问世。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8回复贴,共1页
<<返回巨型航母吧
分享到:
©2024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