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就不全程完整复述了,这次想从设定、故事(伏笔)设置、世界观设置、情感描写这些入手
我觉得新海诚两部电影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设定有意思,是那种眼前一亮的设定,而且又足够吸引人,就算能猜到一点,也不知道是怎么把这个写出悬念来的。
就比如君名,你明明知道两个人是“梦中”交换了身体,但是如果仅仅是这样的话,那么两人想要联系、想要直接走到一起的方法有很多,可是为什么偏偏没有马上相遇呢?原来除了这一点,两人在时间上也是错开的,时间的不同步导致了很多误会,也直接导致了两人无法直接联系,直到逐渐发现真相,直到修改历史。
天气之子,印象中看这部的时候我正好在寝室里,一开始是觉得阳莱能驱散阴霾的能力很强大,她也确实凭借这个为她自己和弟弟以及男主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以及现实的支撑。这里比较有意思的设定更多的是对于天气的解释,雨中生物什么的看着就很神奇。
两部似乎都有一个隐隐约约的主旨,那就是爱,是可以克服“命运”的。君名里的命运是时间,是陨石,天气之子里的命运是天气,是让科学人不会相信的解释
伏笔上,天气之子我有点记不清了,但是君名这个伏笔是真的处处扣人心弦,因为设定,它不得不设置各种各样的伏笔,暗喻两人的相遇,暗喻两人的重逢。以下剧透,看完全番以后,大概事件线是:三叶和泷交换身体(三叶时间)→三叶去找泷(还不认识三叶但是最后一瞬问了名字)→陨石事件→3年后→三叶和泷交换身体(泷时间)→泷想反过来找三叶→查资料得知陨石事件以及三叶遇难→改写时间线→互相忘却名字,但是没有忘记感觉
最让我感觉巧妙的设计就是三叶去找还不认识她的泷的那一段。这个场景贯穿头尾,在泷交换身体之前就经历了,但是就因为这一下偶遇,泷将捆绑两人命运的丝线作为护身符戴在手腕上,为后来两人命运交织埋了很深的伏笔。也许没有三叶这次寻找,泷就不会戴上手环,没有这个信物,也许之后的一切联系也就不会发生?不会发生的话,三叶又不会去找泷,这一切就像一个自洽的时间悖论,因为有了我,我才要找到你,看似时间的安排,其实是自己的安排,就通过这样一件事情把爱写成了更具有主观能动的东西,让我感觉十分巧妙。
世界观上,两部作品都融入了浓浓的传统日本审美。那就是人的居所是神赐予的,但是神不在乎,人们只能在湍急的时间河流中寻找那么一小块陆地,一小块静止不动的、供自己生存的陆地。君名主要还是有点世外桃源一般的“冥界”的设定,和对于“黄昏”的解读,非黑非白,交错之间;这个生存论更多体现在了天气之子里面,你以为你是能改变世界、改变神明心意,其实神并不在乎,你做的选择,其实对“世界”没有什么影响,所以,你的选择更加应该为“人”而做。(小小夹带私货,作者不一定真想表达这个)
情感描写,我用细腻来形容。我最喜欢的是那种两人之间有些青涩的感觉,无论是君名里两人都以对方的身份积极向上地好好生活着然后在对方各自的生活里留下有趣又让人恼怒的印记,还是天气之子里那种互相“是大人”、互相想要承担起更多责任的担当,都让人心悸不已,有一点网恋VS老夫老妻的感觉(或者可以说两边其实都是从网恋到老夫老妻?)。君名最让我为爱情感动的一幕是泷没有写下自己的名字,而是写了“喜欢你”,或许是明白就算写了名字也会被时间线抹去,或许是知道了,虽然他们因名字相识,因名字打开了话题、明白了情况,但是最后,名字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空壳,真正他们渴望的是名字背后、名字代表的那个“人”,不关乎她/他到底叫什么,因为“只要能见到ta就一定能认出”。名字是线索,而不是感情的内核,这里又通过这么个小手法把爱情崇高化、神圣化了。天气之子现在想来的话,感觉可能要稍稍俗套一点,因为它是少年放弃让世界放晴,选择要让少女待在身边,甚至为此不惜与jing、与天作斗争,剧情情感最高峰在男生拿起枪的那里,从一开始的害怕,到后来的坚定,从一开始的胡乱威慑,到后来的明白自己到底要干什么,这个是天气之子的线索,它讲述的是成长,是两人互相为了对方改变。阳莱坚强,但是在她认为的生与世界美好中,她决定选择世界美好;凡高鲁莽,但是在他明白自己该担负责任后,他给了阳莱选择自己的勇气。不得不说,我们会为了他们的爱情感到美好,会为了剧情哭泣,是因为塑造得太成功了,两部都是两人互相为了对方改变了自己,这种改变才是青春的爱情中最大的看点。两个都是不经世事的人,却因为那份喜欢、那份感受而决定好了自己要成为怎样的人,这才是青春该有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