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4月,由丁赛君领衔的天鹅越艺社在长江剧场上演《孔雀东南飞》,连演近半年,营业盛极一时。在丁赛君故去的几十年中,当时的老观众仍念念不忘此剧,向笔者这样的后辈描述演出时的场景,令人遐想,神往。可喜的是我们寻觅到了1953年“雀离”一折的实况录音,在该剧上演整整70年后的今天,也是丁赛君逝世将近40周年之际,分享给大家,使之不再是一个传说。
天鹅的《孔雀》沿用了南薇于1950年创作的剧本,并由南薇、朱铿导演,连波作曲,郑传鑑担任技导。丁赛君也亲自参与研究创作,探讨整个舞台的设计和艺术处理等,该剧在各个方面都创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整出戏来讲,在舞台处理方面,全剧通过幕后合唱来推进剧情发展和描述人物内心,使剧情紧凑连贯,台上演员的情感一气呵成,犹如运用电影艺术上的蒙太奇手法,把人物间、场景间的转换衔接流畅完美。例如“雀离”的开头,大段的重复旁白,表达了焦母对兰芝的不满,紧接着的合唱“七出之条犯一生……”,唱出了她对兰芝的绝情,接下又是旁白“焦家大不幸,乌鸦飞进门,焦家大不幸,乌鸦飞进门……”这几句重复的旁白由重至轻,焦母冷酷的语气愈发使人心惊胆寒。又如兰芝拜辞婆母那段合唱:
“这一旁,嫂嫂将离家,
那边厢,婆婆已出房。
但只见一个深深地拜在地,
一个淡淡地面向梁。
一个是抽抽噎噎泪满眶,
一个是躲在一旁,毫无声响,
有话难说,有口难张,
痴痴呆呆意彷徨。”
生动地描述出每个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即便只是录音,也能让听者脑海里浮现出当时舞台上的画面。
音乐方面,天鹅的这段“雀离”,没有旋律优美、音乐性较强的主题音乐,但是乐队擅用一些短乐汇甚至单音符来烘托人物情绪,强化氛围。比如仲卿回到家中,见兰芝情绪低落便心生疑虑,表示要问明缘由不让妻子委屈,乐队以弦乐紧拉和单音弹拨来烘托两人的对话,特别强化出仲卿内心的犹疑。气氛逐渐紧张,兰芝直言“你怎敢?”音乐强收煞停,使焦母这个人物还未出场,肃杀的气息就已经开始笼罩舞台。在仲卿支支吾吾且委婉地问道“天明你能否回转娘家”时,焦母急切切补了一刀“仲卿将你休了”,随着小姑的哭喊,乐队一记重锤,如同一个霹雳砸在每个人心上。同样的手法,还出现在焦母逼迫仲卿言明休妻后与兰芝的对话中,焦母表示要回房小歇,芝兰“送婆母”,仲卿“送母亲”,渐强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夫妻俩在母亲面前压抑的情绪终于有机会释放,为后面两人宣泄性的唱段打开了缺口。当时虽然没有旋律优美的背景音乐,但是在加强人物语气、带动观众情绪方面,这种听似简单的乐队衬托,起到了恰到好处的助推作用。
对新婚的回忆和产生的幻觉,是这折戏的又一个特色。兰芝回房收拾行装,恍惚中的仲卿面对着空房,这时响起了合唱声“先拜天,再拜地,夫妻行过交拜礼”,新婚的场景再次展现在眼前。这里,叠入了河东大娘和焦母的对话“就不是凤凰,至少也是一对孔雀”“比孔雀还是不妥”,紧接一句“今宵孔雀共双栖,他年孔雀东南飞!”,斩钉截铁的合唱,直击仲卿心坎,悲切地道出:“兰芝,兰芝,想不到你我夫妻一场,竟断送在这一纸休书上也”。远远传来兰芝在洞房之夜的心声:“我和你结发共甘苦,贫富安危随君度,不求同生求……但求不把我辜负。”唱声由远及近,由轻而重,犹如空谷回声,渗透到了仲卿的心里:“啊!兰芝,仲卿岂愿负你啊,怎奈我母亲……”根据看过该剧的老戏迷回忆,此时舞台利用灯光的变化,使仲卿犹如回到了新婚的梦幻之中,“顺手取过银红照……”,合唱紧接唱出仲卿的心声“娘子,你生得美也”,此时的仲卿,顿然回到现实中来,情不自禁地痛哭失声。这一小段的新房梦幻和残酷现实融合紧密、节奏起伏转换自然,也是运用了电影中声、情、影交融叠化等一系列的技巧和手法,使感情升华,使剧情深化,起到了戏剧性的催化作用。
从人物角度而言,焦母蓄谋已久,早就成竹在胸,无论你们如何辩驳反抗,她都不会改变主意。所以焦母的语气始终都很笃定沉稳,污蔑兰芝时恶言恶语顺口而出,兰芝拜别以后她也是淡漠地:“去吧。”正是这样一种不咸不淡的漠然,更显出她的冷血,并没有把儿子媳妇当作有独立思想的人来看待,婚姻在她看来也是可以随意推翻重来的。应菊芬当时在天鹅任二肩旦,但已有多年的舞台经验,她的焦母没有通常意义上老旦的衰迈之感,倒是多了一份不怒自威,闻之不寒而栗。
兰芝从日常生活和小姑口中也对婆母下一步的决定有了数,心里已经料到了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她忐忑的同时,心理做好了一定的建设。筱月英的兰芝好在没有过多的哭哭啼啼,只有仲卿追问她缘由的时候委屈哭泣,因为在仲卿面前可以不加掩饰,而在婆母面前啼哭只会徒增屈辱。兰芝出堂与婆母的那段对话从容不迫,不卑不亢,两人的对白对唱节奏也是以紧凑为主,这一点在整折“雀离”中多有体现。面对小姑的痛哭,兰芝反过来安慰道“事已如此,哭亦无益”,深深地把自己的苦楚埋到心底,否则眼前的妹妹会愈加伤心。最后与婆母告别的一段唱“兰芝生在穷僻乡”,讽刺得丝毫没有犹豫的意味,这是她对婆母最后的嘲弄和不屑,语气坚毅,节奏快,以至于婆母只能说“你可知天色已明亮,但请及早回故乡”。转而与仲卿告别时,兰芝的语气顿趋缓和、不舍,因为她是真心不愿与仲卿分开,但也只能接受眼前的现实。兰芝有一句唱词:“我要把我的妆奁带”,现在上越流传的版本已经改为“我把妆奁全留下”。俞振飞曾撰文表示赞同后者,因为和原文的意思相符。这里我有一点个人的看法,婆母嫌弃兰芝妆奁薄,辱了焦家门楣,那么从兰芝的角度讲,既然你这样鄙夷,那我自己要爱惜娘家给的东西,留下必定是不会被善待的,赠与新人更是没有必要,带走才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虽然这样和原文的意思背道而驰,但是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讲,能够有几分解气之感吧。如果把兰芝塑造成一个纯粹的逆来顺受的小媳妇,这个角色就毫无可取之处,但是表现过硬又不符合这个人物的基本性格,筱月英的兰芝恰到好处,倒有一种无为而为的境界。
对变故最为意外的是仲卿。他常年忙碌不着家,对婆媳之间的矛盾有些许觉察,但是在他看来,只要夫妻恩爱,并对母亲忍让几分,这种矛盾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至于要逼他休妻另娶是想不到的,这完全是一场事变。所以仲卿的感情起伏较大,戏的节奏也是由这个角色在拉动。丁赛君的仲卿胜在对兰芝爱得真切、诚挚,回到家中与兰芝嘘寒问暖,语言很简单,但是语气中充满温存怜爱,又带一丝自责无奈的意味。在把兰芝问哭以后,心急慌忙地解释“好兰芝我不是说你呀,我几曾说过你来”,语速之快,似乎恨不得一口气讲完,接着语速又放缓,劝慰道“我你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你有什么话不能与我说,我有什么事却要如此说”,面对这样真心诚意的询问,兰芝自然是和盘托出。在兰芝的每一句唱后面,仲卿都有相应的反应,而且是层层递进的。“你我结发二三年”这段唱,节奏也是拉快的,听上去他比兰芝还着急,而且觉得自己一定有这个把握说动老母。与母亲辩理的这段戏,丁的演唱很有层次,始而恭敬,语气缓和,继而晓之以理,据理力争,随着焦母话越说越明,仲卿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节奏开始催快,并冲动地打了妹妹,矛盾正式激化。对于焦母凤凰乌鸦的尖锐比喻,丁并没有急着去反驳,而是稍稍停顿,轻轻地笑了一下“呵……母亲,此言差矣”,在他看来这种说法简直是无中生有,荒唐可笑的,接着两人是大段的清板对唱,这部分对唱应该说是焦仲卿反抗最集中的地方,丁的对抗并不是要跟母亲吵架,还是重于明理,自始至终没有脱离到情理之外。两位演员对于语气和节奏的驾驭可以说是精准自如,同样的唱段,这方面即使是很细微的差别,也能使效果大大不同。最后仲卿敌不过焦母寻死觅活的杀手锏,也只能“进退两难认了错”,这段戏的台词富含多重意思,既要让母亲听着满意,又不想让兰芝伤心难过:
“婆母觉得你待她不好,你实是待她不好,待我虽然尽心,
尽心也还不好。小姑不好……你待小姑也不好。
兰芝,我,我就要与你说明了,我要说了,说了,说了……
你听了也不用难受,难受也无用,原是自己不好。就在天明……
天明……天明我想……我想你……你能否回转娘家?”
丁用了很多重复和停顿来表现说违心话的艰难,进一步怕伤了兰芝,退一步怕触怒了母亲,就一直在这种进退维谷中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地把话讲了出来,没有背台词的机械感,就是焦仲卿在讲话。话摊开来讲明之后,他能做的就只有哭,对兰芝吐露心声时哭,哀求母亲时哭,与兰芝告别时也是哭。这种毫无掩饰的哭告无门,恰恰和焦母的冷酷、兰芝的冷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不知所措的窘迫和无助。丁赛君的哭没有歇斯底里的嚎啕,更多的是由自然呼吸带出来的抽泣声,甚至常有静音留白的地方,声断但情绪不断,用无声来反衬内心的痛不欲生,竭尽全力却仍然走投无路,这种绝望和心力交瘁能感染到剧场里的每一个人。最后在妹妹的提醒下猛然醒悟,前去追赶兰芝,压抑的情绪集中爆发在那句“来人,与我带马!”让人对这个角色少了几分怨恨,多了几分谅解和同情。虽然我们看不到当时演出的影像资料,但是这段录音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她的投入,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话大家似乎常常挂在嘴边,但是真正能落实到表演中的人却是为数不多。丁赛君的表演以朴素自然为主,用现在通俗的讲法来说就是走心,唱就如同讲话一样自然,并且唱念转换自如,她的声音随人物情绪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层次,比如剧中多次呼唤“兰芝”,回家嘘寒问暖时是温存体贴的,休妻后是内疚心痛的,告别时是伤心欲绝的,听上去不是在演,就是焦仲卿本人。
剧中的小姑由初出茅庐的孟莉英扮演,她原在国光随姚水娟等老艺人演剧,后因国光去杭州,她准备留在上海之际,由丁赛君和朱铿偶然间发掘,受邀加盟天鹅。当时孟莉英还不到20岁,声音稚嫩(特别喊的几声“娘”),有一种乳莺出谷之感,和小姑的年龄倒是大致相仿,听上去非常本色。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但是小姑很重情义,孟的唱清丽婉转,形象也可爱讨喜,为该剧增色不少。
独木难成林,一部好的戏无论大小角色都应该认真到位,当时天鹅的这些演员都只有二十多岁,今天看来是非常非常年轻的,但是她们能用最质朴的表演把一出复杂的戏演绎得如此有感染力,依托的是整个剧组的通力合作,演员间的相互激发,乐队和合唱的衬托,以及主要演员的个人魅力。
上世纪80年代丁赛君曾欲两度复排此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她本人也表示过遗憾,55年之前的演出没有录音留存。1982年丁筱二人在筱家花园拍了一组孔雀的照片,以作留念。非常巧的是,笔者撰文期间,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两张1953年丁赛君、筱月英《孔雀东南飞》的剧照,小生俊朗,花旦秀美,布景精致,今天看来实属珍贵,元旦之日与这段录音一并分享给大家,想来也足以告慰逝者了。
1953年“雀喻”
1953年“雀盟”
天鹅的《孔雀》沿用了南薇于1950年创作的剧本,并由南薇、朱铿导演,连波作曲,郑传鑑担任技导。丁赛君也亲自参与研究创作,探讨整个舞台的设计和艺术处理等,该剧在各个方面都创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从整出戏来讲,在舞台处理方面,全剧通过幕后合唱来推进剧情发展和描述人物内心,使剧情紧凑连贯,台上演员的情感一气呵成,犹如运用电影艺术上的蒙太奇手法,把人物间、场景间的转换衔接流畅完美。例如“雀离”的开头,大段的重复旁白,表达了焦母对兰芝的不满,紧接着的合唱“七出之条犯一生……”,唱出了她对兰芝的绝情,接下又是旁白“焦家大不幸,乌鸦飞进门,焦家大不幸,乌鸦飞进门……”这几句重复的旁白由重至轻,焦母冷酷的语气愈发使人心惊胆寒。又如兰芝拜辞婆母那段合唱:
“这一旁,嫂嫂将离家,
那边厢,婆婆已出房。
但只见一个深深地拜在地,
一个淡淡地面向梁。
一个是抽抽噎噎泪满眶,
一个是躲在一旁,毫无声响,
有话难说,有口难张,
痴痴呆呆意彷徨。”
生动地描述出每个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即便只是录音,也能让听者脑海里浮现出当时舞台上的画面。
音乐方面,天鹅的这段“雀离”,没有旋律优美、音乐性较强的主题音乐,但是乐队擅用一些短乐汇甚至单音符来烘托人物情绪,强化氛围。比如仲卿回到家中,见兰芝情绪低落便心生疑虑,表示要问明缘由不让妻子委屈,乐队以弦乐紧拉和单音弹拨来烘托两人的对话,特别强化出仲卿内心的犹疑。气氛逐渐紧张,兰芝直言“你怎敢?”音乐强收煞停,使焦母这个人物还未出场,肃杀的气息就已经开始笼罩舞台。在仲卿支支吾吾且委婉地问道“天明你能否回转娘家”时,焦母急切切补了一刀“仲卿将你休了”,随着小姑的哭喊,乐队一记重锤,如同一个霹雳砸在每个人心上。同样的手法,还出现在焦母逼迫仲卿言明休妻后与兰芝的对话中,焦母表示要回房小歇,芝兰“送婆母”,仲卿“送母亲”,渐强的音乐营造出一种山雨欲来的感觉,夫妻俩在母亲面前压抑的情绪终于有机会释放,为后面两人宣泄性的唱段打开了缺口。当时虽然没有旋律优美的背景音乐,但是在加强人物语气、带动观众情绪方面,这种听似简单的乐队衬托,起到了恰到好处的助推作用。
对新婚的回忆和产生的幻觉,是这折戏的又一个特色。兰芝回房收拾行装,恍惚中的仲卿面对着空房,这时响起了合唱声“先拜天,再拜地,夫妻行过交拜礼”,新婚的场景再次展现在眼前。这里,叠入了河东大娘和焦母的对话“就不是凤凰,至少也是一对孔雀”“比孔雀还是不妥”,紧接一句“今宵孔雀共双栖,他年孔雀东南飞!”,斩钉截铁的合唱,直击仲卿心坎,悲切地道出:“兰芝,兰芝,想不到你我夫妻一场,竟断送在这一纸休书上也”。远远传来兰芝在洞房之夜的心声:“我和你结发共甘苦,贫富安危随君度,不求同生求……但求不把我辜负。”唱声由远及近,由轻而重,犹如空谷回声,渗透到了仲卿的心里:“啊!兰芝,仲卿岂愿负你啊,怎奈我母亲……”根据看过该剧的老戏迷回忆,此时舞台利用灯光的变化,使仲卿犹如回到了新婚的梦幻之中,“顺手取过银红照……”,合唱紧接唱出仲卿的心声“娘子,你生得美也”,此时的仲卿,顿然回到现实中来,情不自禁地痛哭失声。这一小段的新房梦幻和残酷现实融合紧密、节奏起伏转换自然,也是运用了电影中声、情、影交融叠化等一系列的技巧和手法,使感情升华,使剧情深化,起到了戏剧性的催化作用。
从人物角度而言,焦母蓄谋已久,早就成竹在胸,无论你们如何辩驳反抗,她都不会改变主意。所以焦母的语气始终都很笃定沉稳,污蔑兰芝时恶言恶语顺口而出,兰芝拜别以后她也是淡漠地:“去吧。”正是这样一种不咸不淡的漠然,更显出她的冷血,并没有把儿子媳妇当作有独立思想的人来看待,婚姻在她看来也是可以随意推翻重来的。应菊芬当时在天鹅任二肩旦,但已有多年的舞台经验,她的焦母没有通常意义上老旦的衰迈之感,倒是多了一份不怒自威,闻之不寒而栗。
兰芝从日常生活和小姑口中也对婆母下一步的决定有了数,心里已经料到了将有不好的事情发生,所以她忐忑的同时,心理做好了一定的建设。筱月英的兰芝好在没有过多的哭哭啼啼,只有仲卿追问她缘由的时候委屈哭泣,因为在仲卿面前可以不加掩饰,而在婆母面前啼哭只会徒增屈辱。兰芝出堂与婆母的那段对话从容不迫,不卑不亢,两人的对白对唱节奏也是以紧凑为主,这一点在整折“雀离”中多有体现。面对小姑的痛哭,兰芝反过来安慰道“事已如此,哭亦无益”,深深地把自己的苦楚埋到心底,否则眼前的妹妹会愈加伤心。最后与婆母告别的一段唱“兰芝生在穷僻乡”,讽刺得丝毫没有犹豫的意味,这是她对婆母最后的嘲弄和不屑,语气坚毅,节奏快,以至于婆母只能说“你可知天色已明亮,但请及早回故乡”。转而与仲卿告别时,兰芝的语气顿趋缓和、不舍,因为她是真心不愿与仲卿分开,但也只能接受眼前的现实。兰芝有一句唱词:“我要把我的妆奁带”,现在上越流传的版本已经改为“我把妆奁全留下”。俞振飞曾撰文表示赞同后者,因为和原文的意思相符。这里我有一点个人的看法,婆母嫌弃兰芝妆奁薄,辱了焦家门楣,那么从兰芝的角度讲,既然你这样鄙夷,那我自己要爱惜娘家给的东西,留下必定是不会被善待的,赠与新人更是没有必要,带走才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虽然这样和原文的意思背道而驰,但是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讲,能够有几分解气之感吧。如果把兰芝塑造成一个纯粹的逆来顺受的小媳妇,这个角色就毫无可取之处,但是表现过硬又不符合这个人物的基本性格,筱月英的兰芝恰到好处,倒有一种无为而为的境界。
对变故最为意外的是仲卿。他常年忙碌不着家,对婆媳之间的矛盾有些许觉察,但是在他看来,只要夫妻恩爱,并对母亲忍让几分,这种矛盾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至于要逼他休妻另娶是想不到的,这完全是一场事变。所以仲卿的感情起伏较大,戏的节奏也是由这个角色在拉动。丁赛君的仲卿胜在对兰芝爱得真切、诚挚,回到家中与兰芝嘘寒问暖,语言很简单,但是语气中充满温存怜爱,又带一丝自责无奈的意味。在把兰芝问哭以后,心急慌忙地解释“好兰芝我不是说你呀,我几曾说过你来”,语速之快,似乎恨不得一口气讲完,接着语速又放缓,劝慰道“我你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你有什么话不能与我说,我有什么事却要如此说”,面对这样真心诚意的询问,兰芝自然是和盘托出。在兰芝的每一句唱后面,仲卿都有相应的反应,而且是层层递进的。“你我结发二三年”这段唱,节奏也是拉快的,听上去他比兰芝还着急,而且觉得自己一定有这个把握说动老母。与母亲辩理的这段戏,丁的演唱很有层次,始而恭敬,语气缓和,继而晓之以理,据理力争,随着焦母话越说越明,仲卿的情绪也越来越激动,节奏开始催快,并冲动地打了妹妹,矛盾正式激化。对于焦母凤凰乌鸦的尖锐比喻,丁并没有急着去反驳,而是稍稍停顿,轻轻地笑了一下“呵……母亲,此言差矣”,在他看来这种说法简直是无中生有,荒唐可笑的,接着两人是大段的清板对唱,这部分对唱应该说是焦仲卿反抗最集中的地方,丁的对抗并不是要跟母亲吵架,还是重于明理,自始至终没有脱离到情理之外。两位演员对于语气和节奏的驾驭可以说是精准自如,同样的唱段,这方面即使是很细微的差别,也能使效果大大不同。最后仲卿敌不过焦母寻死觅活的杀手锏,也只能“进退两难认了错”,这段戏的台词富含多重意思,既要让母亲听着满意,又不想让兰芝伤心难过:
“婆母觉得你待她不好,你实是待她不好,待我虽然尽心,
尽心也还不好。小姑不好……你待小姑也不好。
兰芝,我,我就要与你说明了,我要说了,说了,说了……
你听了也不用难受,难受也无用,原是自己不好。就在天明……
天明……天明我想……我想你……你能否回转娘家?”
丁用了很多重复和停顿来表现说违心话的艰难,进一步怕伤了兰芝,退一步怕触怒了母亲,就一直在这种进退维谷中吞吞吐吐语无伦次地把话讲了出来,没有背台词的机械感,就是焦仲卿在讲话。话摊开来讲明之后,他能做的就只有哭,对兰芝吐露心声时哭,哀求母亲时哭,与兰芝告别时也是哭。这种毫无掩饰的哭告无门,恰恰和焦母的冷酷、兰芝的冷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夹在中间进退两难,不知所措的窘迫和无助。丁赛君的哭没有歇斯底里的嚎啕,更多的是由自然呼吸带出来的抽泣声,甚至常有静音留白的地方,声断但情绪不断,用无声来反衬内心的痛不欲生,竭尽全力却仍然走投无路,这种绝望和心力交瘁能感染到剧场里的每一个人。最后在妹妹的提醒下猛然醒悟,前去追赶兰芝,压抑的情绪集中爆发在那句“来人,与我带马!”让人对这个角色少了几分怨恨,多了几分谅解和同情。虽然我们看不到当时演出的影像资料,但是这段录音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她的投入,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种话大家似乎常常挂在嘴边,但是真正能落实到表演中的人却是为数不多。丁赛君的表演以朴素自然为主,用现在通俗的讲法来说就是走心,唱就如同讲话一样自然,并且唱念转换自如,她的声音随人物情绪的变化而有不同的层次,比如剧中多次呼唤“兰芝”,回家嘘寒问暖时是温存体贴的,休妻后是内疚心痛的,告别时是伤心欲绝的,听上去不是在演,就是焦仲卿本人。
剧中的小姑由初出茅庐的孟莉英扮演,她原在国光随姚水娟等老艺人演剧,后因国光去杭州,她准备留在上海之际,由丁赛君和朱铿偶然间发掘,受邀加盟天鹅。当时孟莉英还不到20岁,声音稚嫩(特别喊的几声“娘”),有一种乳莺出谷之感,和小姑的年龄倒是大致相仿,听上去非常本色。这个角色戏份不多,但是小姑很重情义,孟的唱清丽婉转,形象也可爱讨喜,为该剧增色不少。
独木难成林,一部好的戏无论大小角色都应该认真到位,当时天鹅的这些演员都只有二十多岁,今天看来是非常非常年轻的,但是她们能用最质朴的表演把一出复杂的戏演绎得如此有感染力,依托的是整个剧组的通力合作,演员间的相互激发,乐队和合唱的衬托,以及主要演员的个人魅力。
上世纪80年代丁赛君曾欲两度复排此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都未能如愿,她本人也表示过遗憾,55年之前的演出没有录音留存。1982年丁筱二人在筱家花园拍了一组孔雀的照片,以作留念。非常巧的是,笔者撰文期间,在网上偶然发现了两张1953年丁赛君、筱月英《孔雀东南飞》的剧照,小生俊朗,花旦秀美,布景精致,今天看来实属珍贵,元旦之日与这段录音一并分享给大家,想来也足以告慰逝者了。
1953年“雀喻”
1953年“雀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