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艺术都来源与现实生活,离不开生活实践,书法也是如此。搞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丰富的养料。研究和学习书法,又何尝不是这样。佛教上讲“悟”,书法也有“悟”。书法上的“悟”并不像佛教中的“悟”那么玄妙、神秘。它就是人们经常所说的“功夫在书外”,即书法家通过对现实生活中万事万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把它们化入书法创作,从而使书艺大为长进。这便是书法中的“妙悟”。
我国书法史上,有许多“悟”的实例:有悟出笔法的,有悟出结构的,也有悟出气势的,还有悟出创新的,个有所得。
宋代书法家黄庭坚,早年写字多“随意曲折,笔意迟钝”,意到笔不到。晚年入峡见长年荡桨,群丁拔棹,力送到端,向背分明,这样舟才行得稳,驶得快。他立时顿悟:“书法用笔不也和行船一样吗?”从此,他悟出了自己早年用笔不到的毛病,在于力未送到。于是,他细心琢磨,力求笔到力到,破“迟钝”为“飘逸”,写出的字苍劲有力,又流动洒脱。怪不得清代大书法家李瑞卿赞扬黄庭坚的书法时说:“鲁直(庭坚)书无一笔不自空中荡漾。”
元代书法家鲜于枢早年学书,不入古人堂奥,感到很惭愧。有一次,他到野外去,在路上看到两个人在烂泥里拉车,只见那两个人满头大汗,气喘嘘嘘,但车只移动了一点点。鲜于枢从这件小事上悟出了书法用笔,即用笔不要轻滑飘浮,而要凝重遒劲。后来他的书法便以“用笔遒劲”取胜。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有一次看到屋漏痕迹,便悟出了书法的用笔,即“屋漏痕”笔法。即在用笔时,宜趁势注重腕指的活动,下笔应微带曲状,要以“涩”势取胜。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为了掌握字的结构,经常去观看别人杀牛剥羊,研究和琢磨牛羊的骨架筋络和书法结构的借用关系。他还注意观看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奔驰的麋鹿,脱缰的烈马,从而把这些自然界中的意境融到自己的书法创作中去。所以他的字具有骨力,结构严谨又流动飘逸,人们称他的书法为“柳骨”。
张旭是唐代的草书大家。相传有一次,他看到公主与担夫争道,便悟出了书法的结构。担夫与公主在一条路上相遇,如果谁也不让谁,那最终谁也过不去。如果两人相互避让,那就会顺利通过。这正如写字的偏旁结构一样,要小让大,窄让宽,短让长,疏让密。这样字才能写得端庄、大方、美观。
从现实生活中悟出书法气势的也不乏其人。唐代草书家怀素和尚说他看见夏云多奇峰,便悟到了书法的气势。宋代草书家文同看见路边蛇斗而草书大为长进。雷简夫说他有一次白天躺在床上,听见江水涨潮的声音,想象出翻驶掀磕高下奔逐之状,书兴大发,便起身下床,挥毫作书,心中想的,皆出于笔下。张旭更是悟得深,他看见弧蓬自振,惊沙坐飞,便受到启发,马上运用到书法上。写出的字气势横逸,连他自己也感到惊异。最为人传颂的是他看到公孙大娘舞剑而受启迪,写出的草书,豪荡感激,妙趣横生。
纵观我国的书法历史,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源泉。书法艺术产生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现实生活,从生活中来“悟”书理,是书法创新的突破口。众多的古带书法家为我们作出了榜样,让我们为继承和发扬古老的书法艺术遗产一起走向社会,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