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江离岸,渡过浅浅的夹江,轮船轻轻地靠上了焦山码头。一路躁动的心绪,早已飞向不远处的碑林。那里有我日思夜想的几块国宝级碑石。虽说时光过去了一千多年,包括在江水中沉没了好几百年,它的吸引力非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更加引人注目。碑体早已碎成几截,但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册上依然熠熠发光,特别在书法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至今闪耀着傲人的光辉。
话说南北朝时期,华阳真逸有个隐士在华亭得到一只仙鹤,欣喜不已,随后带着它云游四方,直到焦山定慧寺驻脚,托一僧人代为照管一阵,以便外出办事。谁知仙鹤恋主心切,不日病死。隐士回来闻知此事,甚为悲切,就用一块玄黄色的丝绸,包裹遗骸,葬入焦山脚下。随后痛定思痛,意犹未尽,遂选定岛内西侧的一块崖壁,大笔一挥,写下《瘗鹤铭 》,回顾此事的始末,并命石工刻录。铭文不长,只有区区一百多字,但字体浑厚古朴,灵动飘逸,既像楷书,又带隶书和行书的意趣。字里行间,既丰腴大气,又潇洒舒张,不受约束,在几百年里,名声大动,至今号称“大字之祖”,引得无数的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探访,或拓片,或观赏。踏足者不乏陆游、米芾、郑板桥之类的名人,书法界的大佬更是从未缺席。其影响力甚至跨越扶桑,影响到日本的书道。有人认为从气势上看,应是书圣王羲之之手迹,也有人认为是茅山道士陶弘景所书,另有五名名士,也在候补之列。众说不一,纷纷穰穰,此事竟成书法界的一段公案。
时间来到大唐王朝,因一次雷击,刻有《瘗鹤铭 》的碑石骤然分裂,滑落江底而不知所踪,在300年间,任凭江水滔滔,隐身不语。直到北宋年间的一次疏浚运河,成为出现在江中的一块残石。当时的工头略通书法,立即妥善保管并上报郡守。这个郡守知书达理,也是有心人,为此残石专门建起了宝墨亭。不久《瘗鹤铭 》的上半部分相继出水。郡守为了便于众人观赏,就比照残碑重新刻制了一块,不料此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后朝的文人只认新碑,不认残石,拓片者纷至沓来,一时洛阳纸贵,拓片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珍贵礼品。仿冒的石刻碑文乘机鱼龙混杂,大行其道。
可惜所有的拓片都是《瘗鹤铭 》残文,完整的原文早已不知去向。唯一流传至今的铭文,是大唐时期金山寺一位无名僧人在诵经念佛的空闲之时,写在一页经文的背面,而后被一位北宋学者发现,从而得以传存。但它的真实性也始终疑云密布:谁能保证这名僧人所写所录就一定是《瘗鹤铭 》原文呢?这也成了《瘗鹤铭 》的另一段公案。
明朝开国后,残碑竞莫名其妙不见了踪影。有人说是再次跌入江中,也有人说被书法痴迷者暗中窃走,各种传说莫衷一是,反正在从此往后的700年间,一直无声无息,很多人以为世间再无《瘗鹤铭 》的碑文了。谁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机竟会出现在大清王朝。那一年,苏州知府陈鹏年带着家人从水路赶往镇江,途径焦山夹江,猛然想起此滔滔江水之下,正是《瘗鹤铭 》石碑跌落之处,心中顿时泛起阵阵波涛。作为一名书法家和金石爱好者,他完全知道《瘗鹤铭 》碑石所蕴藏的历史价值,于是下定决心,奋力一搏,看看有无可能使石碑重见天日。为此不惜花费重金,雇上足够民工,乘冬季枯水之际,用了足足3个月的时间,在江底来来回回仔细搜寻。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距离焦山崖壁3里处的长江下游,终于从江底陆续捞出了5块残石。经反复辨认,对照史书,证实确为《瘗鹤铭 》残碑,上有完整文字81字,另有残缺受损字体12个。陈鹏年将残石移至焦山并重立碑文,委托定慧寺妥为保管。(未完待续)
话说南北朝时期,华阳真逸有个隐士在华亭得到一只仙鹤,欣喜不已,随后带着它云游四方,直到焦山定慧寺驻脚,托一僧人代为照管一阵,以便外出办事。谁知仙鹤恋主心切,不日病死。隐士回来闻知此事,甚为悲切,就用一块玄黄色的丝绸,包裹遗骸,葬入焦山脚下。随后痛定思痛,意犹未尽,遂选定岛内西侧的一块崖壁,大笔一挥,写下《瘗鹤铭 》,回顾此事的始末,并命石工刻录。铭文不长,只有区区一百多字,但字体浑厚古朴,灵动飘逸,既像楷书,又带隶书和行书的意趣。字里行间,既丰腴大气,又潇洒舒张,不受约束,在几百年里,名声大动,至今号称“大字之祖”,引得无数的文人墨客,纷纷前来探访,或拓片,或观赏。踏足者不乏陆游、米芾、郑板桥之类的名人,书法界的大佬更是从未缺席。其影响力甚至跨越扶桑,影响到日本的书道。有人认为从气势上看,应是书圣王羲之之手迹,也有人认为是茅山道士陶弘景所书,另有五名名士,也在候补之列。众说不一,纷纷穰穰,此事竟成书法界的一段公案。
时间来到大唐王朝,因一次雷击,刻有《瘗鹤铭 》的碑石骤然分裂,滑落江底而不知所踪,在300年间,任凭江水滔滔,隐身不语。直到北宋年间的一次疏浚运河,成为出现在江中的一块残石。当时的工头略通书法,立即妥善保管并上报郡守。这个郡守知书达理,也是有心人,为此残石专门建起了宝墨亭。不久《瘗鹤铭 》的上半部分相继出水。郡守为了便于众人观赏,就比照残碑重新刻制了一块,不料此举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后朝的文人只认新碑,不认残石,拓片者纷至沓来,一时洛阳纸贵,拓片成为当时最炙手可热的珍贵礼品。仿冒的石刻碑文乘机鱼龙混杂,大行其道。
可惜所有的拓片都是《瘗鹤铭 》残文,完整的原文早已不知去向。唯一流传至今的铭文,是大唐时期金山寺一位无名僧人在诵经念佛的空闲之时,写在一页经文的背面,而后被一位北宋学者发现,从而得以传存。但它的真实性也始终疑云密布:谁能保证这名僧人所写所录就一定是《瘗鹤铭 》原文呢?这也成了《瘗鹤铭 》的另一段公案。
明朝开国后,残碑竞莫名其妙不见了踪影。有人说是再次跌入江中,也有人说被书法痴迷者暗中窃走,各种传说莫衷一是,反正在从此往后的700年间,一直无声无息,很多人以为世间再无《瘗鹤铭 》的碑文了。谁知“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转机竟会出现在大清王朝。那一年,苏州知府陈鹏年带着家人从水路赶往镇江,途径焦山夹江,猛然想起此滔滔江水之下,正是《瘗鹤铭 》石碑跌落之处,心中顿时泛起阵阵波涛。作为一名书法家和金石爱好者,他完全知道《瘗鹤铭 》碑石所蕴藏的历史价值,于是下定决心,奋力一搏,看看有无可能使石碑重见天日。为此不惜花费重金,雇上足够民工,乘冬季枯水之际,用了足足3个月的时间,在江底来来回回仔细搜寻。皇天不负有心人,在距离焦山崖壁3里处的长江下游,终于从江底陆续捞出了5块残石。经反复辨认,对照史书,证实确为《瘗鹤铭 》残碑,上有完整文字81字,另有残缺受损字体12个。陈鹏年将残石移至焦山并重立碑文,委托定慧寺妥为保管。(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