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的消失导致汉民族舞蹈的消亡
由于汉服的消失,汉族的各种艺术形式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损失最大的是汉族舞蹈,其次是汉服人物画和汉语言文学。复兴汉服不但能够使这些传统艺术形式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而且会对其他的现代艺术形式(如现代雕刻,摄影,电影,电视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的人们一谈起民族服装就首先想到少 数民族服装,一谈起民族舞蹈就首先想到少 数民族舞蹈,好像汉族人从来就是既不穿衣服也不懂唱歌跳舞的民族。而事实则完全相反,汉族人不但有美轮美奂的汉服,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汉服在三百多年前被野蛮剥夺,汉民族舞蹈也就无可挽回地销声匿迹了。
民族舞蹈离不开民族服装,自从黄帝制衣以来,汉族舞蹈就同汉服相得益彰,形影不离。汉族舞蹈将汉服长袖飘逸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长袖善舞的汉族舞传统在西周就已经完全形成。
“礼”、“乐”是汉族儿童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西周有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乐”和“礼”紧密相联、互为表里,其教育作用也各有侧重。《礼记.文王世子》云:“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意思是说: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的情感,使人们潜移默化。《礼记.内则》云:“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勺”就是“龠”,十三岁舞“勺”,是文舞,即学习礼仪节奏;十五岁舞“象”,是武舞,手持干戈兵器以锻炼身体。
而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孔子为教育学生而编定的“六艺”之一。《墨子.公孟》云:“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诗经.陈风.宛丘》描述陈国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男女无冬无夏地在宛丘(今淮阳尚存小小丘陵)欢娱歌舞。
汉代舞者多是长袖善舞,腰身轻盈,作“翘袖折腰”之舞。
汉族不但有宫廷舞蹈,祭祀舞蹈,还有大量民间舞蹈。
历朝历代人们对汉族舞蹈的热爱只能用狂热来形容。从古到今,大概只有现在古巴的狂欢节可以媲美。
在节日里,上至宫廷下至朝野,不分男女老少,围成一圈手牵着手盘旋进退,踏地为节,联袂起舞,称为“踏歌”。据唐张鷟《朝野佥载》说:“睿宗先天元年(712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夜,于京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宫女千数,一花冠一巾帔,皆至万钱;装束一,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
除了编排的舞蹈以外,即兴歌舞也是汉族舞蹈的一大特色。这是因为汉服本身就非常适合于舞蹈,汉服的宽袍大袖给人一种舞蹈的冲动。《诗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虽然寂寞,一个人独舞却也有一种诗意在其中。我们有理由想象在剃发易服之后必然有这样一个场景曾经出现过:月圆之夜,诗人独自在后花园里饮酒,于半醉半醒之间诗兴大发,想起了李白的《月下独酌》,不禁也手舞足蹈起来,可舞起来的不是长袖,而是长辫。在惨淡的月光下,辫与影宛如两条黑色的长蛇纠缠撕咬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阴森与诡异。诗人悚然一惊,诗兴全无,唯有伏案痛哭,直至天明,从此不再歌舞。
服装对舞蹈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和服下摆拘束,舞蹈时腿部动作就不大,而芭蕾舞的腿部动作就丰富得多。汉服袖长,就有许多舞袖的动作,正如藏族民族服装的袖子很长,所以舞蹈有很多甩袖的动作一样。汉服下摆宽大,就必然会有旋转的动作,象新疆舞和蒙古舞一样,旋转时象花一样绽放,急停时徐徐落下,美不胜收,马褂和旗装下摆窄小,不可能有这些动作。
由于失去了汉服,现在广大热爱舞蹈的汉族同胞只能身着西式服装在舞厅里跳西洋舞蹈,在舞台上穿着少数民族服装跳少 数民族舞蹈。到了汉服复兴的那一天,公园里,马路边,青年男女联袂踏歌,才是一幅真正的中华盛世景象。
由于汉服的消失,汉族的各种艺术形式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打击。其中损失最大的是汉族舞蹈,其次是汉服人物画和汉语言文学。复兴汉服不但能够使这些传统艺术形式重新焕发勃勃生机,而且会对其他的现代艺术形式(如现代雕刻,摄影,电影,电视等)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现在的人们一谈起民族服装就首先想到少 数民族服装,一谈起民族舞蹈就首先想到少 数民族舞蹈,好像汉族人从来就是既不穿衣服也不懂唱歌跳舞的民族。而事实则完全相反,汉族人不但有美轮美奂的汉服,而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汉服在三百多年前被野蛮剥夺,汉民族舞蹈也就无可挽回地销声匿迹了。
民族舞蹈离不开民族服装,自从黄帝制衣以来,汉族舞蹈就同汉服相得益彰,形影不离。汉族舞蹈将汉服长袖飘逸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长袖善舞的汉族舞传统在西周就已经完全形成。
“礼”、“乐”是汉族儿童早期教育中最重要的课程。“乐”包括声乐、器乐和舞蹈。西周有乐德之教,乐语之教和乐舞之教。“乐”和“礼”紧密相联、互为表里,其教育作用也各有侧重。《礼记.文王世子》云:“乐,所以修内也;礼,所以修外也。”意思是说:礼的作用在于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乐则重在陶冶人们内心的情感,使人们潜移默化。《礼记.内则》云:“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 “勺”就是“龠”,十三岁舞“勺”,是文舞,即学习礼仪节奏;十五岁舞“象”,是武舞,手持干戈兵器以锻炼身体。
而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是孔子为教育学生而编定的“六艺”之一。《墨子.公孟》云:“歌诗三百,舞诗三百。”意谓《诗》三百余篇,均可诵咏、用乐器演奏、歌唱、伴舞。《诗经.陈风.宛丘》描述陈国都城宛丘(今河南淮阳)男女无冬无夏地在宛丘(今淮阳尚存小小丘陵)欢娱歌舞。
汉代舞者多是长袖善舞,腰身轻盈,作“翘袖折腰”之舞。
汉族不但有宫廷舞蹈,祭祀舞蹈,还有大量民间舞蹈。
历朝历代人们对汉族舞蹈的热爱只能用狂热来形容。从古到今,大概只有现在古巴的狂欢节可以媲美。
在节日里,上至宫廷下至朝野,不分男女老少,围成一圈手牵着手盘旋进退,踏地为节,联袂起舞,称为“踏歌”。据唐张鷟《朝野佥载》说:“睿宗先天元年(712年)正月十五十六十七夜,于京安福门外作灯轮,高二十丈。宫女千数,一花冠一巾帔,皆至万钱;装束一,皆至三百贯;妙简长安少女妇千余人,衣服、花钗、媚子、亦称是。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
除了编排的舞蹈以外,即兴歌舞也是汉族舞蹈的一大特色。这是因为汉服本身就非常适合于舞蹈,汉服的宽袍大袖给人一种舞蹈的冲动。《诗经.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李白《月下独酌》:“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虽然寂寞,一个人独舞却也有一种诗意在其中。我们有理由想象在剃发易服之后必然有这样一个场景曾经出现过:月圆之夜,诗人独自在后花园里饮酒,于半醉半醒之间诗兴大发,想起了李白的《月下独酌》,不禁也手舞足蹈起来,可舞起来的不是长袖,而是长辫。在惨淡的月光下,辫与影宛如两条黑色的长蛇纠缠撕咬在一起,有一种说不出的阴森与诡异。诗人悚然一惊,诗兴全无,唯有伏案痛哭,直至天明,从此不再歌舞。
服装对舞蹈的影响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和服下摆拘束,舞蹈时腿部动作就不大,而芭蕾舞的腿部动作就丰富得多。汉服袖长,就有许多舞袖的动作,正如藏族民族服装的袖子很长,所以舞蹈有很多甩袖的动作一样。汉服下摆宽大,就必然会有旋转的动作,象新疆舞和蒙古舞一样,旋转时象花一样绽放,急停时徐徐落下,美不胜收,马褂和旗装下摆窄小,不可能有这些动作。
由于失去了汉服,现在广大热爱舞蹈的汉族同胞只能身着西式服装在舞厅里跳西洋舞蹈,在舞台上穿着少数民族服装跳少 数民族舞蹈。到了汉服复兴的那一天,公园里,马路边,青年男女联袂踏歌,才是一幅真正的中华盛世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