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谁吧 关注:2,155贴子:21,202
  • 14回复贴,共1

人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人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人的意识,这是大家都确定的,人类有意识的存在。这也是哲学和科学都在研究的。人的一个特征,就是人“知道”,这里所说的“知道”,不是我知道怎样做某个事情的知道,而是我知道我自己存在,我也知道外界
事物的存在。人这样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存在,人们很需要研究清楚,人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甘肃省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顾祖钊主编),书中提出,人的精神的本质
是明确是谁的有知道功能的一个个体,即“我”,因为“我”有知道的功能,即形成了人类的意识。也就是人的意识是由个体的“我”形成的,个体的“我”的生命只有一次,但是,正是个体的“我”,形成了人类的意识。
一个明白的知道自己的存在的东西是唯一的一个存在。这个说法是一个人的精神与人的身体的二元论的说法。在人学理论研究上,为什么提出精神与身体的二元论?因为科学已经确定,“心不等于脑子,脑子分析到最终,
就是原子构造”《关于心的研究——新科学的启示》,《西北民族学院学报》1997.2,作者,窦宗仪。《关于心的研究——新科学的启示》这篇文章还谈到“心的功能是全体大用,以简驭繁,应变万千”。而在哲学研究的
方面,也谈到“自我显然不是人的身体的存在,但却离不开人的身体存在”《人的存在、本质和解放的三重性》,《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8.4,作者:武天林。“意识或精神存在于什么地方?科学家们很早就发现,在
人的大脑细胞中,是找不到这些内容的”(《人学十难》,《求索》,2003.1,作者:黄正泉),可以看到,从科学方面研究,从哲学方面研究,都要提出人的精神与人的身体的二元论。《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甘肃省
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提出,“我”在生存的现实,生存的意义上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我”在构成上是由我的大脑形成。人睡眠不足,或者人喝了一些酒,人就会意识不清,这就证明“我”在形成上要由我的
大脑形成。“我”是明确是谁的一个个体,“我”有知道的功能,因而形成了人类的意识。


IP属地:河北1楼2023-07-07 20:43回复
    研究我是谁,连带着,也把一个重要的题目,“人的意识是如何形成的”,给研究清楚了。人的意识,是由个体的,唯一的,有生命本质的“我”形成的。另参阅《意识科学的第一人称方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2.《意识的科学研究途径》,光明日报,2004.06.29.


    IP属地:河北2楼2023-07-07 21:11
    回复
      你是对的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7-10 04:57
      回复
        为什么说“我”是一个生命本体?
        科学研究认为,人的“心”是“智、情、意三位一体”,(《关于心的研究》),智,不是智能,智能是人的大脑的机能,智是指人的意识,意识是心的功能。人的心还有这个功能,就是人每时都要感知到大量的信息,人必须
        确定出哪一个信息是需要注意的,哪些信息是不必注意的。情是情感。意,不是意识,而是人的目的、希望、愿望、要求、动机等等。
        人的意识是由“我”形成的,那么“我”形成了意识,目的又是为了什么?人不是一架摄像机,在那里产生意识。“人不是一架无根由的机器”(《审美的根底是在于人的生命》,《学术月刊》,2000年11期,作者:封孝伦)。“我”形成了意识,“我”还知道,“我”在度过一生后,永远不会再来了,那么,“我”不正是生命的本质么?我们可以直接确定这个逻辑,“知道”是为了什么?“知道”(意识)就是为了生命,没有生命,“知道”就是没有意义的。
        “我”是一个生命本体,我是什么?这是很不容易研究清楚的,“人类的心灵含有最深的奥秘”(梅俭华主编《自我问题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年6月,184页),我是什么不容易研究,但是,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对“我”有多方面的认识。为什么“我”是唯一的一个存在?因为“我”有知道的功能,而“知道”是很深奥的东西,“我”不能设定形成,也不能创造形成,“我”自己也不能对我自己设定,“我”就是一个可能的存在。“人出生时即有心的机能存在着”(严春友,《心之存在的证明》,《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甘肃省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397页)。而“我”能来到世上,就是“我”的大脑形成了“我”,并且“我”的生命只有这一次,所以,每一个人都要爱自己的身体,我的身体不存在,“我”就永远不会再来了。“每一个个体的我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的。是一个奇迹”(蓝劲松,《我是谁——论人的本质、结构和特征》)
        人的知道,这是很深奥的,我们可以确定,知道的东西是生命的本质。人类社会创造了这么精密的产品、设备,这并不是为了创造而创造,这一切都是为了生命。人类社会生活井然有序,人类还创造了卓越的文化,这都是由于有“我”的存在。“我”是唯一的一个个体,而人类的意识,就是由个体的“我”形成的。
        有一个说法,说通过现象看本质,人类社会这样有序,人类占用、使用自然资源,这一切都是为了“我”的需求。“我”有自古以来的生存需求,那么“我”是一个个体。人们还说,人的生命是最珍贵的。“我”是一个有特定的构造的一个个体,“我”知(知道、知觉)即我在。“我”是唯一的,有知道功能的,有生命本质的明确是谁的一个个体。“我”有生命的本质,“我”也是一个客观存在,“我”还是有人格的东西,“我”是什么,还需要慢慢领悟。


        IP属地:河北4楼2023-07-10 17:55
        回复
          再谈“我”为什么是生命本体
          “我”很明白的知道自己的存在,“我”还知道“我”的生命是有限的,“我”在度过一生以后永不再来,那么“我”存在的本质就是生命的本质。总之我们确定,人的知道是由“我”形成的,因为“我”有知道的功能,那么“我”存在的目的没有其他的目的,就是生存、生活的本质。
          人学研究的提问:
          “我从哪里来”?
          因为“我”有知道的功能,“我”不可以设定形成,也不可以创造形成,“我”是一个可能的存在,“我”的大脑形成了我“我”。
          “我到哪里去”?
          我”明白的知道自己的存在,“我”就是生活、生存的目的。


          IP属地:河北5楼2023-07-15 08:19
          回复
            那么,人的意识到底是什么呢?意识就是记忆吗?人的行为有规律吗,他所做的一切是根据他的记忆来的吗,如果是,那是否意味着人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有规律那他就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复杂的机器人罢了,如何证明这个问题,我想的是,如果我们能创造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个体,记忆和身体都一模一样,然后让他们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是否会做同样的选择,如果是,是不是可以证明人只是依托于记忆做选择的机器人?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07-23 21:55
            回复
              回复楼上作者,意识不是本体,意识是一种功能。存在的本体,是“我”,就是我们这个贴吧的主题“我是谁”。“我是谁”,这才是一切,包括意识,目的,需要,动机的本源。人产生意识,就是为了“我”能存在,而不是消失(去世),“生”,“生命”,这才是人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我”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和外界事物的存在,同时,人有意识,这也证明有一个唯一的“我”的存在,大家都清楚,人有明明白白的意识,但是,人的意识后面的那个东西是什么,就是我们这个贴吧的主题“我是谁”。人的意识都一样,都是明白的知道,但是,“我”是唯一的,一个人有房子住,不代表另一个人有房子住,没有原因,我的黄金不会无缘的给他人,那 么,这个唯一的“我”是怎样确定出来的?因为,“我”有知道的功能,而“知道”,这是最深奥的,这是不可以创造形成的,也不可以设定形成,“我”是一个可能的存在,即“人出生时即有心的 机能存在着”(《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甘肃省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4月出版,259页,作者严春友),另一方面,是人的大脑非常复杂,“我”的大脑形成了“我”。因为“我”是不可以创造形成的,“我”是一个可能的存在,这就是为什么“我”自己也不知道“我”是什么,但是“我”却能很明白的来到世上。
              你说,两个人的记忆都一样,他们面对同一个问题,会不会有一样的选择?这是不一定的,因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主体,每一个人的“我”都是唯一的存在,蓝劲松教授在《我是谁——论人的本质、结构和特征》中谈到,即使兄弟、姐妹的身体相同,但是每个个体的“我”也是不同的,都是唯一的存在,形同路人。因为“我”有知道的功能,这是很深奥的,一个知道自己的存在的东西是唯一的存在。
              现在,人们创造了这么精密的产品,这是由于,首先有“我”的物质需求,同时,人有意识,因而人们创造了这么精密的产品。如何证明有“我”的存在?可以从人的大脑这方面证明,人的大脑这么复杂,就证明有“我”的存在。“我”的大脑这么复杂,形成了唯一的“我”。


              IP属地:河北7楼2023-07-25 17:10
              回复
                关于意识的研究,人们提出与记忆密不可分的全新的意识理论。
                人怎样知道自己记忆了什么样的东西?所以,意识的过程就是知道的过程。
                我们从人的思维过程看一下,一个人在思想什么,他人是不知道的,而这个人却很清楚知道自己在思想什么,这说明,人的本质就是知道的特征,人在思想时,进行推理,分析,同时,人还知道自己在思想什么, 因而,人的意识的过程就是知道的过程。而人的知道,是由个体的、唯一的“我”形成的,“我”有知道的功能。
                人的精神与人的身体是两个方面,但是“我”是由“我”的大脑形成的。人如果喝了酒,人就会感觉到意识不清,这说明,“我”是由“我”的大脑形成的。人的快感、痛感是怎样形成的?人的快感、痛感是人的身体通过神经传导过程,使身体的适与不适形成人的精神、“我”的快感与痛感。在我们的感觉上,是身体感觉到寒冷,干渴,实际是人的精神、“我”感觉到寒冷,干渴,苦、辣、酸、甜等等,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当我 们感觉干渴时,实际是人的精神、“我”感觉到干渴。这里也说的是,人的身体非常复杂,非常精密,但是,人的身体是没有感觉的,感觉、快感、痛感实际是人的身体将身体的情况形成为人的精神、“我”的感觉、快感、痛感。人要有知道的功能,才能有快感、痛感,以及各种感觉。
                总之,人的意识的形成过程是知道,是由唯一的“我”形成的。


                IP属地:河北8楼2023-07-31 20:24
                回复
                  人看见外界事物的过程是怎样的?人是用眼睛看见外界事物,实际是,人的眼睛,人的视神经系统,看见的外界的物体,只是形成一种图像,与照相机镜头显示物体的图像是相同的,人看见物体,是“我”将人的视神经系统形成的图像,知道那里存在那样的一个物体,也就是,是“我”看见外界物体,是“我”知道外界有那样的物体,同时确切知道外界物体的立体形状,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速度。“我能看见外界的物体,就 确证有我的存在”(《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365页)
                  人类不形成社会,“我”也不能这样明白的存在,人的本质是不是在于社会的本质?《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把个体的“我”的形成的过程比作与人打好乒乓球是一样的过程,一个人要打好乒乓球,必须与其他的人一起练习打球,这个人才能有很高的打球的技术水平,但是这个人有很高的打乒乓球的技术,根本的是在于他有很快的反应能力,在于他有很快、很灵活、很准确的动作,同样“我”能很明白的存在,根本是在于“我”是一个可能的存在,“我”必须与他人一起生活,“我”才能明白地形成。
                  “首先有了人的个体生命存在,才可能有人类社会” 苗启明 许鲁洲 《论马克思人本理性哲学的本体论——人的个体生命本体论》,《昆明学院学报》 2009年01期。
                  “仅把人的本质确定为社会的本质,与事实不符”张宝英,《关于人的本质的再思考》,《烟台大学学报》,2001(4)
                  《人学研究的本体论基础:现实的个人及其生活世界----兼论生存论人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功能》,《甘肃社会科学》,2005(4)
                  “生存虽不能脱离社会,但其本质却是个体性的”(杨春时:《21世纪中国美学:抵抗“散文化”》,《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敦煌文艺出版社,2023年,67页,原载《北京社会科学》,2001(4),91—93页)
                  “原来,我一直在场。我是活生生的生活于当下的我。我有限,有死。个人本体论的研究对象是我。个人本体论达到了人类哲学史上新的高度”,张龙革著,《个人本体论研究——对科学哲学根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11月出版,63页,115页,233页。
                  科学研究也说,自然界的生物是生命,但是自然生物,不包括动物,仅是自然界原子物理、化学过程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形成有活力的物质构造,自然生物并没有生命的意志,一些有害的微生物,夺去了很多人的生命,
                  这是生物的现象,它不知道给人类造成很大危害。“我”虽然不是物质实物存在,但是“我”是由“我”的大脑形成的,“我”却是一个生命的个体,“我”还是有意志的一个个体。人类形成意识,是由于有个体的 “我”的存在,没有个体的“我”的存在,人的大脑不论如何复杂,也不能形成意识,因为意识的过程是知道,而自然物质能形成电场等,仍然不能形成知道,所以物质构造不能直接形成知道,然而,人的大脑形成一个“我”,一个唯一的“我”,“我”有知道的功能,形成意识。
                  “心灵一经产生,便对人的生存具有无穷的妙用”(高新民:《人心与人生——生存哲学的心灵哲学维度》,《天津社会科学》,2003(1),48—52页)
                  “那个清楚地看见眼前的电脑,并操作电脑的我在哪里,难道我是细胞吗” 作者:汪云久
                  《自我的本质》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0.2
                  《心灵导论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9.7
                  《中国心灵哲学论稿 》 科学出版社 2020.4
                  人的精神还有驱动人的身体的功能,人有时是不行动的,有时是行动的,这必然有一个东西驱动、静止,人的行动是由“我”驱动的,因为“我”是由我的大脑形成的,我的大脑形成“我”是消耗能量的过程,因而 使“我”保持清醒的状态,这样,通过“我”的振作与抑制,就会使“我”的大脑形成“我”的能量发生变化,因而“我”可以驱动、静止我的身体。而“我”是明确是谁的一个个体,“我”可以振作,抑制,驱动身体。
                  人的精神有这些功能,1,“我”有知道的功能,形成人的意识。2,人每时都会感知到大量的信息,由“我”确定,要注意哪些信息,哪些信息不需注意,如果人不随时确定注意哪些信息,人形成了意识也是不能 进行活动的。3,人的快感、痛感不是人的身体的快感、痛感,是“我”的快感、痛感,人的各种感觉,苦辣酸甜都是“我”的感觉。4,人的身体的行动是“我”驱动的,“我”驱动、调整我的身体,因而做出准确的动作。5,“我”还是人生意义的本体,“我”是一个生命的个体。
                  “我”不仅形成人的意识,“我”还是人生意义的本体,“哲学还要说明,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从意义的观点看人生》,《安徽大学学报》,1997(4))。“我”是明确是谁的有知道功能的一个个体, “我”的存在有“我”自己存在的意义。人形成意识的意义、目的,是为了生命。个体的“我”也不是唯利是图的,“正确的价值导向应该是提倡一种既在功利追求上有竞争精神,又同时具有远大目标和旷达胸怀的 理想人格”(《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


                  IP属地:河北9楼2023-08-20 23:40
                  回复
                    以审美方式探寻人类精神体系之根 》,作者, 庞井君,《学术前沿》(京),2017(5)
                    “人类精神是一个独特的时空世界,探寻这个时空世界的内容、特性、结构和运行规律,是人类主体觉醒和文化自觉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当代人类前途命运的紧迫课题。”
                    美学理论研究也可以说明“我是谁”。
                    地球上的温度过高、过低,人会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以20-30℃为最佳?
                    自然降水为什么过多不好,但过少同样不好。等等,就是由于,人类有存在的本质,有了人类的存在,才有自然事物的美与不美的不同。
                    近期学者关于美学理论研究的论述:
                    “美,是人类生存的阳光。美学走进人的生存世界,美学走进人的生命世界,美学走向人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然的”,(《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131页,《美学大势与人学》,作者,欧阳友权,原载《湘潭大学学报》,1998.4 )
                    “仅在审美对象上,永远也找不到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审美对象契合审美的人的内在生命尺度”,“各类审美对象契合审美主体内在审美尺度的益我、悦我价值,就是人类寻觅了千年之久的美本身”(《“美究竟是什么”最后谈》,作者,常谢枫,《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5))。
                    生命美学的阐述“猝然打破了美的本质问题无法解决的神话”,“悬空的美学已经踩到坚实的大地”(骆弘:《美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评常谢枫先生〈“美究竟是什么”最后谈〉》,《云南社会科 学》,1996(6))
                    “美是为人而存在的。这是把美归为价值的重要的理由”,潘必新著,《审美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164页。
                    经过人们长期的研究,经过学者们近几十年的集中研究,学者们从璀璨的自然宝石上,从云蒸霞蔚的自然景观上,从浩瀚的云海上,从辽阔的土地上,研究出了“美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138页,《爱便是美》,作者,杨修品,原载《云南师范大学学报》,1998.4)。人们通过广泛的、深入的研究,提出“仅在审美对象上,不能找出美的本质,美的本质是在于审美对象的益我、悦我价值”(《“美究竟是什么”最后谈》,《云南社会科学》,1995年(5));“美就是有价值的乐感”(祁志祥著《乐感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3月)。“美不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但是人们又说客观事物是美的,比如迷人的、令人神往的海滨风景,等等,美是在于人还是在于自然事物?“人是美的需求者,设想者,自然事物是美的形成者”(《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356页),因为自然事物是人类不可以创造的,比如地球上对人类适宜的温度,这是人类根本不能创造的,等等,所以人们说自然事物是美的,而实际上,是因为有人,自然事物对人产生利益,才有自然事物的美可谈。自然宝石,对人没有功利价值,但是,自然宝石对人有观赏的价值,所以,自然宝石的美仍然是在于令人产生乐感,“美是广义的功利价值”(《“美究竟是什么”最后谈》,作者,常谢枫)。实际上自然宝石它仅是自然存在 的一种形态,如果没有人,这种形态无美可言,而有了人,自然宝石能给人以观赏的、感觉的快感。总之,必须确定人的生命本体,我们才能找出美的本质,才能找出各类美的事物的美的规定性,这样,以人 的生命为本体,才可以给美做出一个定义。“当明确了人对自然事物的审美视角,以人的生存为审美视角,自然美的解释就不是那么复杂了”(作者,封孝伦)。沙尘暴,泥石流为什么不美?它使环境迷茫,泥泞,对人不利,所以是不美的。美学理论不容易研究,是由于从主观、客观上不容易研究清楚美是在于什么,而现在人们确定“人的审美并不是人的主观性,而是人类自身的生命存在的本质”(《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391页),人是美的需求者、设想者,自然事物是美的形成者,这样,生命美学即说明“无人无美可言”,又说明美是由人类根本不能创造的自然形成。由于生命美学以人的生存为美的本质,这样,生命美学就可以明白的说明自然之美,认为自然美是“天地之大美”,而不再把自然美归结为形式美,“因为自然世界是真实的、现实的实物存在,这是人类永远不能创造的,必须有真实的自然存在,人类才可以存在”(《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403页),“自然是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所,没有自然,人类的文明、发展,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然美是最伟大、最不可超越的美”(倪国栋,《美玉不琢的哲思》,人民日报,2008年9月8日)。总之,学者们确定“美的本质不是仅在审美对象上,美是审美对象的益我、悦我价值”(《“美究竟是什么”最后谈》,作者,常谢枫)。
                    美学研究说明,“美是为人而存在的。这是把美归为价值的重要的理由”(潘必新著,《审美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必须确定人是生命的本质,才能说明美为什么是重要的,才能说明为什么有的事物是美的,比如大海的辽阔的美,是由于大海的辽阔能给人宽广的乐感,使人感到有气势、壮观,如果没有人,大海无论有什么景象,大海的美是无从谈起的,“审美的根底是在于人的生 命”(作者,封孝伦),但是,生命美学即认为“无人无美可言”,又由于生命美学以人的存在为审美的本质,生命美学不把自然美归结为形式美,而认为自然美是天地之大美,认为“自然是人类的安身立 命之所,自然美是最伟大、最不可超越的美”(作者,倪国栋)
                    这里关于美学的说明繁琐一些,但是经过学者们几十年的集中讨论、研究,出版了很多的美学学术著作,现在说明“人的审美并不是人的主观性,而是人类自身的生命存在的本质”,“美学有 重大战略意义的转移”(《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159页,《美学研究的新进展》,作者,王世德),“人的审美并不是认识的过程,而是客体与主体想通,是客体满足人的生命需要”(骆弘:《美本质研究的重要突破——评常谢枫先生〈“美究竟是什么”最后谈〉》,《云南社会科学》,1996(6))。学者们确定“美与生命同在”,“个体生命是美学思想唯一关注的对象”(《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296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美学》,作者,王洪琛,原载 《中州学刊》2009.1)。
                    生命美学的生命是什么?“生命美学研究人,不是浅层的人的生物性”(《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195页,《生命的宣言与告白——“生命美学”述评》,作者,肖祥彪,原载《荆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3))。生命美学的生命本体是“我”,“问题转向对于我是谁的追问,一种全新的美学(生命美学)就通过这一追问而深刻展示着自己”(潘知常著,《头顶的星空:美学与终极关怀》,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
                    通过美学理论研究,必须确定“我”是生命的本质,才能说清楚自然事物为什么是美的,才能说明美为什么是这样的重要。而确定“我”是生命的本质,这在人学研究上又是很重要的,因为,“我”虽然不是物质的存在,但是,“我”却是一个生命的个体,“生命就是个体,而个体就是生命”(《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296页,《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美学》,作者,王洪琛)。我们确定“我”是一个生命的个体,我们就可以认识到“我”是一个个体,“我”是唯一的、独立的一个个体,“我”必须是独立的一个个体,“我”才能有知道的功能。“我”有知道的功能,“我”才能看见外界的事物,“我”才能有“我”自己存在的意义。通过美学理论研究,明确“我”是一个生命的个体,而人的意识是“我”的功能。
                    “我”是谁?“我”是明确是谁的有知道功能的,有存在的意义的唯一的一个个体,这里的“明确是谁”是什么?就是“我”是唯一的个体存在,并且“我”是由“我”的大脑形成的现实上的一个实体存在,其他的人不能代替“我”的生存。“我必须是实体存在,我才能有很明白的知道的功能,而概念的属性不能具有知道的功能”(《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399页)
                    由于生命美学的生命本体是“我”,这样,生命美学又可以说明人类为什么创作艺术,人们创作了很多的美的艺术作品。


                    IP属地:河北12楼2023-09-25 01:33
                    回复
                      《阳明心学美学的心本立场及其再评价》 作者:潘立勇 《中原文化研究》(郑州),2016.2.33-39
                      从价值体验的角度说,具有实际意义的是每个独特的、具体的、精神的个体。离开了独特的具体的个体,所谓群体社会也是理论上的虚设;离开了精神的个体,所谓意义世界又何从感受?世界是个群体,而对于世界的感受来自每个独特的个体。人与世界的关系其实是每个独特的个体与整个对象世界的关系。生命的存在,价值的存在,不仅是主体性的,更是个体性的,只有落实在个体性上,生命才不至于被约化为概念性的存在。
                      "我是谁?"——论人的本质、结构与特征 作者 蓝劲松
                      人的唯一性
                      无论一个人是身在繁华都市,还是地处偏僻乡村;无论他是在北美淘金,还是在非洲耕作,证明人的唯一性的一个基本事实是: 作为一个人,他(她)来到天地间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因为无论何时何地,没有任何人——也不可能有任何人——会和他相同,更没有任何人会和他重复。每一个“自我”都是真正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便孪生兄弟相像,即便有人同名,亦即便我被克隆,然而所有这些其他“我”都不是真正的我----他们最多也仅是某一方面与我相同或相似。他们不是我----既不可能是我,更代替不了我。
                      人的唯一性意味着,人是唯一的,这种唯一性不仅是一个人间奇迹,也是一个世界奇迹,因为“我”与众不同,众也与“我”不同。推而广之,“你”也是唯一的,“他(她)”也是唯一的,世界上其他人也是唯一的。人 的唯一性是一个奇迹,但是也正是人类本身最容易忘记人的唯一性。
                      人的独特性
                      人是唯一的,故必然是独特的。独特性对应于普遍性。每个具体的“我”都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不是植物,也不是动物;不是你,也不是他。换言之,“我就是我”。
                      人是唯一的、独特的,自然也是珍贵的。物以稀为贵,而人不仅是“稀”,更是世界上的唯一独特的存在,这就决定了人的珍贵性。总之,人的唯一性意味着人是唯一的、独特的、珍贵的,因而是不可重复、不可替代、不可藐视的。
                      “正确的价值导向应该是提倡一种既在功利追求上有竞争精神,又同时具有远大目标和旷达胸怀的理想人格”(《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这段话说明,“我”有利益 的需求,但“我”又是有品格、有意志的,那么“我”就是一个独立的实体,是明确是谁的唯一的一个个体,因而“我”是有意志的。科学认为人的“心的功能是全体大用”,就是由于“我”是一个很明白的知道的东西。


                      IP属地:河北13楼2023-09-25 01:41
                      回复
                        美学与生命 发表于知乎论坛 2022-07-09
                        自然周
                        一切有利于生命生存和延续的事物称之为美,包括主观感受,客观存在,群体认同。
                        我将从生命的角度来分析什么是“美”。
                        我们喜欢的事物,正是有利于我们生存的;我们不喜欢的事物,是对我们生存不利的。
                        因为喜欢与不喜欢的存在,所以诞生了美学。美学是基于有利于生命生存延续而诞生的,并在千百年来的人类文明史上不断演变成如今繁杂的体系。也正因为美学与生命密不可分,所以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审美,美也在左右着每个人的生活。
                        关于美学与生命的例子无法穷尽,但在我们身边一切跟美有关的事物都是有利于生命生存延续的。
                        -------------------------------------------------------------------------
                        从上面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美学是会为人们普遍认同的。
                        人类社会为什么这样井然有序?不就是为了人们能够好好地生活么?美的本质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即“无人无美可言”,美学以人类生命存在为本体,因为人类是有确定的存在的本质的,所以“美是必然有一个定义的,美是一种意义的本质”(《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341页)。生命美学的生命本体是“我”,“生命美学研究人,不是人的生物性”(《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195页,《生命的宣言与告白--生命美学述评》,作 者肖祥彪).因为生命美学的生命是“我”,所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应该是提倡一种既在功利追求上有竞争精神,又同时具有远大目标和旷达胸怀的理想人格”(《天津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终极关怀与现实关切》)。
                        生命美学即认为“无人无美可言”,又认为“自然美是最伟大、最不可超越的美”(作者,倪国栋)。因为人是美的需求者,自然世界是美的形成者。


                        IP属地:河北14楼2023-10-06 22:43
                        回复
                          《走向生命美学:后美学时代的美学思考》 潘知常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出版
                          《我审美故我在:生命美学论纲》 2023年9月 潘知常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2022年岁末,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潘知常生命美学系列”,其中包括:《生命美学》《美的冲突》《众妙之门》《反美学》《美学的边缘》《美学课》《美学导论》以及《潘知常美学随笔》,共八册。
                          贵州省美学学会2023年年会暨“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大学召开
                          2023年10月14日,贵州省美学学会2023年年会暨“生命美学与中国当代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学术研讨会在贵州大学召开。本次研讨会由贵州省美学学会主办,贵州大学哲学学院承办,来自贵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民族大学等省内高校的5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会,来自南开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湖北工业大学等10余位学者受邀参加研讨会。会议围绕生命美学、中国当代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等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会议开幕式及主旨演讲在中国文化书院勉学堂举行,贵州大学哲学学院、阳明学院院长陈艳波教授主持。
                          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致辞。她向各位与会者表示诚挚欢迎和衷心感谢,期待各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进行深入交流,以生命美学为个案,总结研究和进一步探索中国美学的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继续推进生命美学和中国美学研究取得更多成果,并预祝此次学术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
                          贵州省美学学会会长方英敏教授作工作报告,对此次年会的主题进行了解读,总结了近年贵州省美学学会的工作成绩,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的工作设想。
                          在主旨演讲环节,贵州省美学学会荣誉会长封孝伦教授、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袁鼎生教授、南开大学哲学院薛富兴教授等分别作题为《美学与生命美学》《从“是”到“在”——封孝伦学术生态》《生命美学:时代的华章》的学术报告。
                          ---------------------------------
                          生命美学会为人们认同的。
                          美学不仅是一些论著,美学要能说明人类的审美。
                          生命美学可以说明自然的美,认为自然美是天地之美,而不认为自然美是形式美。
                          1,宇宙物质是真实的,现实的存在,必须有真实的自然物质的存在,才可以有人类存在。宇宙物质要有极大的质量,没有极大的质量,就不能形成太阳这样大的天体,太阳就不能以近百亿年的时间稳定地燃烧,给地球 送来光和热。
                          2,自然物质还有要万有引力,经过物质的万有引力,不仅能够形成地球,太阳,而且,地球以每秒种36公里的速度围绕太阳转动,这样,地球就不会远离太阳,使地球上的温度过低。由于物质的万有引力,还使 地球上有空气,使人自由地呼吸。
                          3,地球上的空气含氧量过低,会使人呼吸困难,但是,如果含氧量过高,又会使一些物品容易燃烧,也是不利的,而地球上的空气含有70%的对人无害的氮气。
                          “生命美学对自然美有两个方面的概括,一是自然奇观的美;二是自然界形成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比如辽阔的土地,清洁的淡水等”(《美学、人学研究与探索》,343页)
                          “原生态自然美是由大自然创造的,原生态自然美一旦遭到人为的损坏就再也难以复原”(王柳丽著,《转角遇见美》,上海,文汇出版社,2018年5月)。“人类不是自然的征服者,而是依赖自然”(胡友峰,《生态美学对自然美理论的批判与超越》,《内蒙古社会科学》,2019.4)。
                          近期,学术界还对生活美学作了很多的研究,还有一些学者作了身体美学的研究,还对“人生论美学”召开了几次全国美学理论研究会议,等等,这些美学理论研究都是与生命美学理论研究相同的。


                          IP属地:河北15楼2023-12-22 15:20
                          回复
                            《我审美故我在:生命美学论纲》 2023年9月 潘知常 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因为有“我”的存在,才有自然美可言。没有人和动物的存在,自然世界无论有什么景象,美也无从谈起,所以,通过美学理论研究,也可以说明我是什么。
                            我们还要看到,因为有人存在,自然美才是这么重要,比如,自然界有清洁的淡水,自然界环境温度宜,太阳以近百亿年时间稳定地燃烧。
                            那么,我们就要研究,“我”是什么,使美这么重要?“我”是明确是谁的有知道功能的唯一的一个个体。因为“知道”是很深奥的,一个人的大脑形成一个人的精神,因而, “我”是唯一的一个存在,所以,“我”的生命只有一次。


                            IP属地:河北16楼2023-12-24 19:40
                            回复
                              《美学课》,潘知常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2 ,410页 , “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它出于生命的内在根本需要”
                              “美是为人而存在的。这是把美归为价值的重要的理由”,潘必新著,《审美学引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10月,164页。
                              生命美学的内涵十篇
                              来源 互联网 2023,10.9
                              生命美学的内涵篇1
                              高中语文教学主要体现为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感悟、分析鉴赏能力,同时以阅读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为了更深入地展开阅读教学,进一步把握语文教材文学作品的内涵,我们有必要探究文学创作的生命意识与美学指向。大凡有所贡献的艺术家,其心灵无不上通天宇,下达人性;为高扬自然生命精神和人性生命精神的和谐而努力;为建造人类真善美的精神家园而献身。文学创作都呈现出一种向个人心灵回归,向生命回归,向人类精神领地回归的总趋势。生命活动,文学的存在之维。我们可以从生命和美学的视角来阐释语文教材。
                              一、高中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生命意识
                              每一种文化形式一经创造出来,便在各种不同的程度上成为生命力量的磨难。作家心性的灵明,表达出对人的生命关怀和生存关怀的冲动。它常常以直接的生命体验昭示着个体独有的生命历程。文学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个体展现在读者面前,表达着对人生、对生命的独到理解和独特情感,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世界,并对人的命运和灵魂进行深切关注。
                              --------------------------------------------
                              感悟大自然的“生命美学”
                              发布于:2021-11-17 15:29 来源:陕西网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时光匆匆,繁华落尽,沧海桑田,有太多事情。都是让人无能为力的。自然界的强大力量,更加衬托出生命的脆弱和渺小。然而保持一颗对于自然和生命敬畏的心灵,就是在尊重生命,尊重自然,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自然界中有生灵无数,从古至今,中国人都对生命抱有敬畏之心。生命可贵,草木无情,却有心。中国古代许多文人就抱着一颗对自然和生命的赤子之心,以诗歌来保护生灵,守望自然。“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园林自在啼。”对生灵的爱和尊敬,是放手,是自由,是用一颗无私而博大的心面对所有强大或弱小的生命。
                              自然的美,为我们带来生命中的诗意。生命的蓬勃力量也让我们在艰辛的生活中不畏困难,奋发向上。窗前一棵在风雨中愈发坚韧茂盛的小树,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顽强。窗边架起的小小鸟巢,让我们看到宽容慈爱之心和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生命美学。
                              万物可爱,众生平等。从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庄子,到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态自然和谐共生。生命就像是一种跨越时代与空间的永恒力量,在成长中呈现出愈发顽强坚韧的美丽和希望。生命在风雨中萌芽,在自然的抚慰和滋养中成长,也在成长中充实。珍爱生命,体会自然中的美和幸福,才能于细微之处,感受那一份美妙的生命美学。黄金虎 责任编辑:代梦妍
                              ---------------------------------------------
                              生命美学,这是描绘未来美学蓝图的愿景。我们认为,生命美学是下一个美学形态,这是一个建构未知的大工程,过程充满了挫折与挑战,但我们坚信,那会是一个更加美丽的世界 来源 互联网
                              ------------------------------------------------------------------------------------
                              生命美学研究出了什么理论?“审美活动不是认识活动,它出于生命的内在根本需要”(《美学课》,潘知常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3.2 ,410页 ),这是学者们几十年的研究,进行广泛的研究,在世纪之交提出的美学理论。美学理论研究出来,大家都能看得明白,因为“美”本来就是人人都知道的,谁都知道“生命至上”。美学理论不容易研究,是由于“主观论”美学不能说明人类为什么会审美,而生命美学就可以说明人为什么会审美,这是因为生命有确定的生存的本质。而生命美学的生命本体是“我”,这样可以说明人类的审美是这样的纷繁,人类为什么会创作文学艺术。


                              IP属地:河北17楼2024-01-19 20:0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