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谈
“30岁的我开始每天坐轮椅通勤……”最近,“开电动轮椅上下班”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在不少商家眼中,一些年轻顾客正成为轮椅的潜在购买人群。据媒体报道,当下,电动轮椅已经不再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专属的代步工具。一些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年轻人乘坐电动轮椅频频出现在高校、食堂、商场,甚至还成群结队,在一些道路上“赛轮椅”。
电动轮椅是否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受欢迎?从电商销售数据上看,京东的数据显示,仅仅2023年上半年,电动轮椅的成交订单量增长率就超过60%。看数据似乎不错,但由于没有提供具体的基数,因此很难明确相应的消费者规模。而且,电动轮椅的消费群体中,不少是***,相对手动轮椅,电动轮椅让他们的行动更自由,这部分群体对电动轮椅有着刚性需求,他们的增量消费需求不可忽视。
抛开***群体的需求,有多少身体健康的人会购买电动轮椅?社交媒体上流传“开电动轮椅上下班”的视频,是否反映了真实的生活场景?有网友就质疑,这类视频其实是自媒体摆拍的。那么,一种自然而然的推测就是,这可能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毕竟它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不排除有的人看到这类视频后会对电动轮椅感兴趣——在这个年轻人热衷讨论养老、渴望减压的时代,那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都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年轻人开着电动轮椅上班,无疑符合多数人的想象与期待。
电动轮椅似乎走红了,但如果说已经形成一种消费风潮,恐怕让人怀疑,原因很简单,这样一种产品只会让人获得有限的舒适,而它所牺牲的效率却显而易见。
围绕电动轮椅的种种争议,最开始人们关注的是这种产品的合规性,即开着它上路是否违规。现在答案很明确,北京交管的答复是,“电动轮椅并不属于交通工具,因此并不会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管理。”按照一种主流的解读,开着电动轮椅上班,会占据更多的道路资源,影响了道路畅通,因此不是一种被鼓励的出行方式。换言之,舆论对这种操作倾向于负面评价,如果一个健康的人这样上路,会承担一定的道德压力。
道理当然说得通,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开着电动轮椅上下班,那么对城市交通无异于一种灾难。有的人可能会想到电动自行车,一旦不被禁止,结果就是人手一辆,如今各地为此伤透脑筋,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岂能让电动轮椅重蹈覆辙?
然而,电动轮椅与电动自行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从出行效率上看,由于城市人行道不如机动车道那么平坦,加上要避开行人,行驶过程面临的路况比较复杂,电动轮椅速度不至于太快,它的出行效率并不高,甚至不如步行。而从体验看,所谓“开电动轮椅上下班”这种操作我是很怀疑的,毕竟,很多人上班的地方离住处较远,一顿操作下来也不轻松,尤其是在炎炎夏日,上班高峰期温度已经不低,很难想象满头大汗的年轻人,驾驶着他的电动轮椅能获得多少舒适。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你没有得到多少方便,对于***的出行困境,倒是能有几分体会。
要说代步车,电动自行车才是真正的王者,所以如今很多城市在制定相应政策的时候都较为保守,毕竟市民的需求摆在这。反观电动轮椅,尽管不被禁止,但考虑到它的种种局限性,恐怕很难受到广泛欢迎。所谓“开电动轮椅上下班”,可能只是一个营销故事,或者说,它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其实并不能反映人们的真实需求
“30岁的我开始每天坐轮椅通勤……”最近,“开电动轮椅上下班”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关注。在不少商家眼中,一些年轻顾客正成为轮椅的潜在购买人群。据媒体报道,当下,电动轮椅已经不再是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专属的代步工具。一些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年轻人乘坐电动轮椅频频出现在高校、食堂、商场,甚至还成群结队,在一些道路上“赛轮椅”。
电动轮椅是否如媒体报道的那样受欢迎?从电商销售数据上看,京东的数据显示,仅仅2023年上半年,电动轮椅的成交订单量增长率就超过60%。看数据似乎不错,但由于没有提供具体的基数,因此很难明确相应的消费者规模。而且,电动轮椅的消费群体中,不少是***,相对手动轮椅,电动轮椅让他们的行动更自由,这部分群体对电动轮椅有着刚性需求,他们的增量消费需求不可忽视。
抛开***群体的需求,有多少身体健康的人会购买电动轮椅?社交媒体上流传“开电动轮椅上下班”的视频,是否反映了真实的生活场景?有网友就质疑,这类视频其实是自媒体摆拍的。那么,一种自然而然的推测就是,这可能是商家的一种营销手段,毕竟它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不排除有的人看到这类视频后会对电动轮椅感兴趣——在这个年轻人热衷讨论养老、渴望减压的时代,那种慢节奏的生活方式,都容易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年轻人开着电动轮椅上班,无疑符合多数人的想象与期待。
电动轮椅似乎走红了,但如果说已经形成一种消费风潮,恐怕让人怀疑,原因很简单,这样一种产品只会让人获得有限的舒适,而它所牺牲的效率却显而易见。
围绕电动轮椅的种种争议,最开始人们关注的是这种产品的合规性,即开着它上路是否违规。现在答案很明确,北京交管的答复是,“电动轮椅并不属于交通工具,因此并不会按照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进行管理。”按照一种主流的解读,开着电动轮椅上班,会占据更多的道路资源,影响了道路畅通,因此不是一种被鼓励的出行方式。换言之,舆论对这种操作倾向于负面评价,如果一个健康的人这样上路,会承担一定的道德压力。
道理当然说得通,如果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开着电动轮椅上下班,那么对城市交通无异于一种灾难。有的人可能会想到电动自行车,一旦不被禁止,结果就是人手一辆,如今各地为此伤透脑筋,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岂能让电动轮椅重蹈覆辙?
然而,电动轮椅与电动自行车有着非常大的区别。从出行效率上看,由于城市人行道不如机动车道那么平坦,加上要避开行人,行驶过程面临的路况比较复杂,电动轮椅速度不至于太快,它的出行效率并不高,甚至不如步行。而从体验看,所谓“开电动轮椅上下班”这种操作我是很怀疑的,毕竟,很多人上班的地方离住处较远,一顿操作下来也不轻松,尤其是在炎炎夏日,上班高峰期温度已经不低,很难想象满头大汗的年轻人,驾驶着他的电动轮椅能获得多少舒适。真实的情况可能是,你没有得到多少方便,对于***的出行困境,倒是能有几分体会。
要说代步车,电动自行车才是真正的王者,所以如今很多城市在制定相应政策的时候都较为保守,毕竟市民的需求摆在这。反观电动轮椅,尽管不被禁止,但考虑到它的种种局限性,恐怕很难受到广泛欢迎。所谓“开电动轮椅上下班”,可能只是一个营销故事,或者说,它更像是一种行为艺术,其实并不能反映人们的真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