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气精义论》与《茅山贤者服内气诀》的方法,应该都是一套的,茅山贤者自称唐贞观时人,《服气论》作者司马承祯亦为唐时茅山派名道,两篇内容的服气法也是相当的接近,像《服气论》提及的“竖两膝”的鼓腹操作,细节不太明了,在《茅山诀》中则有了进一步的细节:“竖膝坐,两手相叉抱膝,闭气,鼓腹二七或三七,气满即吐”
再则,《服气论》里有许多观想和行气的细节,而《茅山诀》提及“夫旧经皆存想,恐为烦劳,却使心意难行”,明显降低了学习难度。
咽的次数,《服气论》没有说一次多久,《茅山诀》则明确“四十咽”,这里应理解为以“七咽一吐”为一次,共练40个呼吸,估摸总时长可能有一小时上下了,最后的“竖膝鼓腹”要多久呢,这里应该是按个人感受了,“使腹调适乃休”。
服气有什么效果呢“三关百节,宣通畅适”,“常行之不倦,精神充满”,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是首先精神充盈是一定的,短时间练得夜半生阳不断也是一定的。
《服气精义论》
安坐定息,乃西首而卧(本经皆云东首,然面则向西,于存息吸引,殊为不便),床须厚暖,所覆适温,自得,稍暖为佳,腰脚已下左右宜暖,其枕宜令低下,与背高下平,使头颈顺身平直,解身中衣带,令阔展,两手离身三寸,仍握固,两脚相去五六寸,且徐吐气,息令调。然后想之东方初曜之气,共日光合丹于流晖,引此景而来至于面前,乃以鼻(先拔鼻孔中毛,初以两手大指下掌按鼻左右,上下动之十数过,令通畅)微引吸,而咽之(久久乃不须引吸,但存气而咽之,其气自入,此便为妙)。咽之三,乃入肺中。小开唇,徐徐吐气,入气有缓急,宜在任性调息,必不得顿引,至极则气粗,粗则致损。
又引咽之三,若气息长,加至五六咽,得七尤佳。如此,以觉肺间大满为度,且停咽,乃闭气,存肺中之气,随两肩入臂至手握中入,存下入于胃,至两肾中,随髀至两脚心中,觉皮肉间习习如虫行为度。讫,任微喘息少时,待喘息调,依法引导送之,觉手足润温和调畅为度(诸服气方,直存入腹,不先向四肢,故致四肢送冷,五脏壅滞)。是以必须先四肢,然后入腹,即气自然流宣也。此后不复须存在肺,直引气入大肠、小肠中,鸣转通流脐下为度,应如此,以肠中饱满乃止。则竖两膝,急握固闭气,鼓腹九度,就鼓中仍存其气散入诸体,闭之欲极,徐徐吐之,慎勿长。若气急,稍稍并引而吐之若觉腹中阔,此一极则止,如腹犹满急,但闭气鼓之。讫,舒脚,以手摩面,将胸心而下数十度,并摩腹绕脐,手十数度,展脚趾向上,反偃数度,乃放手纵体,忘心遗形,良久,待气息关节调平,讫,乃起。若有汗,以粉摩拭头面颈项。平坐,稍动摇关节,体和如常,可起动。其中随时消息,触类多方,既不云烦述,善以意调适之。
《茅山贤者服内气诀》
侧卧,右胁著地,微缩两足,著头向南面东,两手握固,傍其颐,闭取内气,极力开喉咽之,如此七咽一吐气,若病时服气,一咽两咽一吐,然后一七咽一吐气可也;又调息令出入气匀,准前又咽,都四十咽;乃起坐炼之;竖膝坐,两手相叉抱膝,闭气,鼓腹二七或三七,气满即吐,更调息,特不得令喘粗,调讫,又闭气二七或三七一吐气,使腹调适乃休,或汗出头足皆热,此气遍也,即当饱满,三关百节,宣通畅适,行之十年登仙,老容返少。
再则,《服气论》里有许多观想和行气的细节,而《茅山诀》提及“夫旧经皆存想,恐为烦劳,却使心意难行”,明显降低了学习难度。
咽的次数,《服气论》没有说一次多久,《茅山诀》则明确“四十咽”,这里应理解为以“七咽一吐”为一次,共练40个呼吸,估摸总时长可能有一小时上下了,最后的“竖膝鼓腹”要多久呢,这里应该是按个人感受了,“使腹调适乃休”。
服气有什么效果呢“三关百节,宣通畅适”,“常行之不倦,精神充满”,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是首先精神充盈是一定的,短时间练得夜半生阳不断也是一定的。
《服气精义论》
安坐定息,乃西首而卧(本经皆云东首,然面则向西,于存息吸引,殊为不便),床须厚暖,所覆适温,自得,稍暖为佳,腰脚已下左右宜暖,其枕宜令低下,与背高下平,使头颈顺身平直,解身中衣带,令阔展,两手离身三寸,仍握固,两脚相去五六寸,且徐吐气,息令调。然后想之东方初曜之气,共日光合丹于流晖,引此景而来至于面前,乃以鼻(先拔鼻孔中毛,初以两手大指下掌按鼻左右,上下动之十数过,令通畅)微引吸,而咽之(久久乃不须引吸,但存气而咽之,其气自入,此便为妙)。咽之三,乃入肺中。小开唇,徐徐吐气,入气有缓急,宜在任性调息,必不得顿引,至极则气粗,粗则致损。
又引咽之三,若气息长,加至五六咽,得七尤佳。如此,以觉肺间大满为度,且停咽,乃闭气,存肺中之气,随两肩入臂至手握中入,存下入于胃,至两肾中,随髀至两脚心中,觉皮肉间习习如虫行为度。讫,任微喘息少时,待喘息调,依法引导送之,觉手足润温和调畅为度(诸服气方,直存入腹,不先向四肢,故致四肢送冷,五脏壅滞)。是以必须先四肢,然后入腹,即气自然流宣也。此后不复须存在肺,直引气入大肠、小肠中,鸣转通流脐下为度,应如此,以肠中饱满乃止。则竖两膝,急握固闭气,鼓腹九度,就鼓中仍存其气散入诸体,闭之欲极,徐徐吐之,慎勿长。若气急,稍稍并引而吐之若觉腹中阔,此一极则止,如腹犹满急,但闭气鼓之。讫,舒脚,以手摩面,将胸心而下数十度,并摩腹绕脐,手十数度,展脚趾向上,反偃数度,乃放手纵体,忘心遗形,良久,待气息关节调平,讫,乃起。若有汗,以粉摩拭头面颈项。平坐,稍动摇关节,体和如常,可起动。其中随时消息,触类多方,既不云烦述,善以意调适之。
《茅山贤者服内气诀》
侧卧,右胁著地,微缩两足,著头向南面东,两手握固,傍其颐,闭取内气,极力开喉咽之,如此七咽一吐气,若病时服气,一咽两咽一吐,然后一七咽一吐气可也;又调息令出入气匀,准前又咽,都四十咽;乃起坐炼之;竖膝坐,两手相叉抱膝,闭气,鼓腹二七或三七,气满即吐,更调息,特不得令喘粗,调讫,又闭气二七或三七一吐气,使腹调适乃休,或汗出头足皆热,此气遍也,即当饱满,三关百节,宣通畅适,行之十年登仙,老容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