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吧 关注:17,534贴子:628,710
  • 16回复贴,共1

吴质和司马懿的关系挺好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引用严谨一些,一楼祭贴吧。
一楼不能修改有点发麻烦


IP属地:浙江1楼2023-08-26 15:11回复
    吴质、陈群、朱铄和司马懿,是帮助曹丕夺嫡的“四友”,司马懿的记载就感觉他是交际达人,和其他三个其实都还关系好,也没有关系矛盾记载,吴质个人记载就比较有特点,和文帝十分相似个性分明“爱恨分明”了。
    曹氏夺嫡之争,我是从208年曹冲去世开始看,我觉得曹丕、曹植两兄弟争嗣得大概率从208年到220年才算真正的落定结束吧,在220年,曹丕才算正式掌权。
    曹丕上位的时候给自己的夺权支持的“四友”吴质、陈群、朱铄和司马懿都厚待了。
    其中陈群资历不浅,他和司马懿被留在中枢层辅佐曹丕自己,司马懿算是文帝个人心腹,感觉司马懿是和曹丕相互扶持相辅相成。
    人总是对自己艰难的时候真心帮助自己的优待,我觉得这很正常。
    吴质督河北军事,朱铄在黄初年间担任中领军将军,执掌曹魏禁军(不过朱铄他记载不多很难判断其他)。
    感觉吴质有点脾气不好,孤傲叛逆,得罪的人挺多,光记载的吴质得罪的曹魏重臣就有:曹真、朱铄、陈群、崔林、董昭……
    曹丕226年去世,曹睿继位,曹睿政治需要改动了一些权力中枢的人员位置,吴质面对曹睿的询问还夸司马懿处事好,说陈群华而不实……
    曹睿上位,给吴质“加侍中”这个职位就是为了让吴质进中枢做事吧?
    之后司马懿接替曹真都督雍、凉二州诸军事,统率关中、陇右各军。
    而太和四年(230年)吴质进权力中枢辅佐曹睿,同年吴质去世。
    史料大概【太和四年,(吴质)入为侍中。时司空陈群录尚书事,帝初亲万机,质以辅弼大臣,安危之本,对帝盛称“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帝(曹叡)甚纳之。明日,有切诏以督责群,而天下以司空不如长文,即群,言无实也。(吴)质其年夏卒。】
    吴质之前仗着曹丕的宠信,嘲笑曹真胖,又喷朱铄瘦,甚至到拔剑相向的地步,我感觉这是性格使然也是政治利益需要,吴质他像是文帝的刀,帮曹丕清理障碍,可得罪的人太多了,他后来没有曹丕的庇护,还得罪了陈群,陈群在权力中枢做事多年,多半是有自己的权力圈子的,魏文帝一去世,曹睿新上位君主权力也还不稳定,吴质本身孤傲,进中枢更势单力孤(加侍中),同年230年就去世了。
    从军很苦,吴质能驻守多年,做事大概率是没什么问题的,估计就是他性格不好,而得罪的人太多了,在外驻守有利有弊,而吴质这个性格去了中枢很难混。
    吴质死后,记载【(吴)质先以怙威肆行,谥曰丑侯】
    吴质辅佐曹氏三代人,资历很老,又是前朝的重臣,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辅佐君王上位也算当时朝廷的功劳),按照正常情况,将由朝廷颁赐一个比较客观的谥号概括生平,可吴质得到的谥号是“丑”,不管是汉末还是后世,“丑”这个谥号无疑是一个贬低性的恶谥。而吴质的儿子吴应一直上书为吴质申辩,都不得被允许改正。
    很显然,从吴质生前的事可以窥见一二,人无权无势庇护,吴质去世后,这是人走茶凉了。
    但这里很有意思的一点,吴质去世人走茶凉后,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才娶了吴质的女儿,虽然后来又废黜了,可是司马懿这里却要和吴质的儿子联姻,很难不说很微妙。
    至正元中(254年以后),司马氏掌权,中枢权力结构大变动,吴质的儿子吴应的要求才被允许,吴质被改谥为威侯。
    “威”的谥号
    【猛以刚果曰威;强毅信正曰威;服叛怀远曰威;强毅执政曰威;赏劝刑怒曰威;以刑服远曰威;蛮夷率服曰威;信赏必罚曰威;德威可畏曰威;声灵震叠曰威;庄以临下曰威;】
    威还是比较客观概括吴质做事生平的。
    从吴质的生平和谥号变化来看,他和司马懿关系应该挺好的,
    宣王是实干性格像交际花吧,对辅佐曹丕夺嫡的“四友”交际圈,司马懿属于曹丕的亲信辅佐大臣,司马懿也是能包容受委屈跟谁都能处那种,司马懿和陈群也是应该没有什么矛盾的……而吴质也是同辅佐曹丕的亲信,可吴质人性格比较暴躁不受任何委屈,像快刀,所以他得罪的人也多。宣王的脾气好,能和他处。
    从记载整体看,我的感觉就是这样。


    IP属地:浙江2楼2023-08-26 15:20
    回复
      《三国志 魏书二十一 吴质传》
      【吴质,济阴人,以文才为文帝所善,官至振威将军,假节都督河北诸军事,封列侯。】
      【质别传曰:帝尝召质及曹休欢会,命郭后出见质等。帝曰:“卿仰谛视之。”其至亲如此。质黄初五年朝京师,诏上将军及特进以下皆会质所,大官给供具。酒酣,质欲尽欢。时上将军曹真性肥,中领军硃铄性瘦,质召优,使说肥瘦。真负贵,耻见戏,怒谓质曰:“卿欲以部曲将遇我邪?”骠骑将军曹洪、轻车将军王忠言:“将军必欲使上将军服肥,即自宜为瘦。”真愈恚,拔刀瞋目,言:“俳敢轻脱,吾斩尔。”遂骂坐。质案剑曰:“曹子丹,汝非屠几上肉,吴质吞尔不摇喉,咀尔不摇牙,何敢恃势骄邪?”铄因起曰:“陛下使吾等来乐卿耳,乃至此邪!”质顾叱之曰:“硃铄,敢坏坐!”诸将军皆还坐。铄性急,愈恚,还拔剑斩地。遂便罢也。及文帝崩,质思慕作诗曰:“怆怆怀殷忧,殷忧不可居。徙倚不能坐,出入步踟蹰。念蒙圣主恩,荣爵与众殊。自谓永终身,志气甫当舒。何意中见弃,弃我归黄垆。茕茕靡所恃,泪下如连珠。随没无所益,身死名不书。慷慨自黾勉,庶几烈丈夫。”太和四年,入为侍中。时司空陈群录尚书事,帝初亲万机,质以辅弼大臣,安危之本,对帝盛称“骠骑将军司马懿,忠智至公,社稷之臣也。陈群从容之士,非国相之才,处重任而不亲事。”帝甚纳之。明日,有切诏以督责群,而天下以司空不如长文,即群,言无实也。质其年夏卒。质先以怙威肆行,谥曰丑侯。质子应仍上书论枉,至正元中乃改谥威侯。应字温舒,晋尚书。应子康,字子仲,知名於时,亦至大位。】
      司马师娶吴质女是这条:
      【《晋书后妃传》景怀皇后崩,景帝更娶镇北将军濮阳吴质女。】
      (青龙二年233年之后)司马师娶了吴质的女儿。
      吴质“单家”记载:
      【初,曹真、曹休亦与质等俱在渤海游处,时休、真亦以宗亲并受爵封,出为列将,而质故为长史。王顾质有望,故称二人以慰之。始质为单家,少游遨贵戚间,盖不与乡里相沈浮。故虽已出官,本国犹不与之士名。及魏有天下,文帝徵质,与车驾会洛阳。到,拜北中郎将,封列侯,使持节督幽、并诸军事,治信都。太和中,入朝。质自以不为本郡所饶……】
      人走茶凉,确实是这样。


      IP属地:浙江3楼2023-08-26 15:22
      回复
        吴质在曹睿时代230年去世,看记载像被人gao了。
        谥丑,
        吴质“单家”,人走茶凉,吴质儿子一直上书求改正吴质的谥号,并没有被应允。
        青龙二年(233年)之后,司马师才娶了吴质女。
        吴质谥号更改直到司马氏掌权的254年以后。说明很大程度因为司马氏这层关系得以申辩。
        势单力孤做事耿直没有庇护伞有时候就可能确实可悲,
        其实我感觉司马懿的处事就是利他、互利互惠实干而上升……走一步看一步,扩大交际圈而最终成了世人眼里的“大器晚成”……
        司马懿圆滑宽钝跟谁都能处也不是坏事,要养家糊口,在名利中枢保命是第一位,
        人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活下去。


        IP属地:浙江4楼2023-08-26 15:27
        回复
          同感,终于有说这俩的了


          IP属地:吉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10-11 10:55
          收起回复
            唉,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3-12-29 00:53
            回复
              29岁之前的司马懿,记载他的特点“刚断英特”,
              他身上的几个事件:
              和杨俊等人结交,求学,被周生霸凌欲杀,胡昭冒险救助司马懿,
              “不欲屈节曹氏”称病在家,
              曹洪上门求学,被他拒绝。
              29岁,司马懿有了第一个孩子,去曹氏上班,教曹丕文学,随后步步高升,这时候,他也是挺会进言献策。
              33岁时,荀彧死亡。
              司马懿:“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41岁时,曹丕禅代,司马懿作为曹丕心腹辅臣,进言献策,开始还是会自以为是地去直谏的。
              比如【帝以达言行倾巧,不可任,骤谏,不见听,乃以达领新城太守,封侯,假节。】
              对于曹丕任用孟达,一时风光的司马懿,屡次进谏,告诉曹丕孟达不可重用。曹丕没听。
              又比如【魏文帝即位,封河津亭侯,转丞相长史。会孙权帅兵西过,朝议以樊、襄阳无谷,不可以御寇。时曹仁镇襄阳,请召仁还宛。帝曰:"孙权新破关羽,此其欲自结之时也,必不敢为患。襄阳水陆之冲,御寇要害,不可弃也。"言竟不从。仁遂焚弃二城,权果不为寇,魏文悔之。】
              对司马懿不可放弃襄阳的进言,曹丕没听,事后曹丕又后悔。
              43岁的时候,司马懿进权力中枢,“辅翼权重”,不过,叩头流血地为故人杨俊求情,也没什么用。
              46岁225年的时候,面对鲍勋被下狱,三官叛逆,君主施压。
              推荐鲍勋做御史中丞的 司马懿没被记载上史书,可能这时候他已经学会了沉默,在没有实力的情况下,觉得说得再多,也没用了吧。
              往后他上谏给曹叡不要修宫室的时候,第一次记载他的 语气很委婉,向曹叡阐述民间穷困。第二次记载是曹叡去世后,司马懿的功勋地位已经无可撼动,他多次奏请罢修宫室——感觉这时候可能显得比较有底气。建设性处事的人,也确实是会在被生活毒打以后,也渐渐学会在做事中沉默。


              IP属地:浙江7楼2024-01-05 20: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