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离开水,就生存不下去。而水又可以生湿,中医里讲:湿为百病之祖。很多疑难杂症都是因为水液的无规律疏布造成的。这样听起来似乎很矛盾,其实毫不夸张的说,正确理解了水液气化和疏布原理,其实就是为中医学打开了一道新的大门。
什么是“湿气”?
不少朋友一听到“湿气”这个词,往往如临大敌。认为这就是身体的敌人,要想尽办法把这个逆贼从身体里祛除出去。但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每一寸组织都在无时无刻的接受“湿气”的滋养。喝进去的水,被气化成蒸汽。通过蒸汽游走全身起到滋养细胞组织的作用。如果一味的用各类药物如发汗、利小便等手段强行的祛湿,无疑会破坏身体的水液平衡,长此以往,身体会伤血伤津。反而进入阴虚血燥的环境,对于元气的损伤不言而喻。
中医又说,湿能生热。久而久之变成湿热体质,一样对于健康的危害很大。可是,我们气化后的水,本身就是又湿又热啊?不湿如何滋养身体,不热如何传导能量呢?所以,不彻底搞清楚水液疏布原理,完全按教科书照本宣科的结果就是自相矛盾。最后弄得脑子里是一团浆糊。
古代名医著书立传喜欢精简文字,描述一件事物往往抽象化。往往让现代后学之人摸不着头脑。就比如说这个“湿能生热”,这里的热,指的是邪热。和身体自然产生的热能量不同。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被气化的水是在全身不断的循环流动,这叫活水。活水就是长流水。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古时候出门在外,喝水就要喝长流水。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水质是干净的。可如果一场大雨后,某一处洼地积水而成的小水塘,过不了多久就会蚊蝇遍地,恶臭扑鼻。这就是死水。
中医所谓的“湿能生热”,指的就是死水,腐败变质而形成的邪气。表现出来的也确实是热,但却和我们身体自然的热能量完全不同。为了对抗这种腐败发炎的邪热,身体会分泌很多津液来抵消这种热。于是久而久之,津液就被耗干了。形成了很严重的阴虚表象,阴阳是互根互助的两兄弟,有阴才有阳。当阴液被熬干,阳气也会同步消耗。长此以往,小病就变成了大病。所以张仲景在创立三种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时,核心的思路就是“急下存阴”。通过大黄、芒硝泻腑通肠,把这些腐败发炎的东西通过大便拉出来,身体就恢复正常了。
由此可见,古代先贤所说的“湿”为百病之祖,“湿”,其实指的就是死水。而所说的“湿能生热”,就是说死水会腐败发炎,产生热邪。那么,究竟身体经历了什么?才会把源源不断的活水(水蒸气)变成死水呢?
因寒而变死水、生湿气
如果我们把前后的几句话连贯起来,各位朋友一定会骂娘。中医说:湿为百病之祖;又说:湿能生热;还说:因寒而生湿气。他奶奶的,到底要表达什么? 如果湿气都是因为寒,我用热药就好了嘛,但是又说湿要生热,那热药会加重病情,简直无解。
其实古代先贤是没错的。历史上的名医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人,对于概念的理解抽象而模糊,然而通过这样模糊的概念,却真的诞生出正确的结果,治好了病。
这一切,其实要从中医起源说起。众所周知,最早的中医是道家。而道家通过吐纳功法获得了人体内观图,这才搞清楚了奇经八脉、脏腑运作原理。而很多原理被编辑成书籍文化,代代相传。后学者根据前人的提出概念来治病。虽然不能完全搞懂原理,却总能获得成功。等着这些后来的名医著书时,他们对于先贤的原理,各自有各自的解释。于是形成了五花八门的中医理论。就比如说《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虽然很多后世学者没有完全弄懂,脾如何管理湿气、水肿,脑海里只不过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但只要按照内经所说,一味的专心调理脾胃。往往病情就能迎刃而解。
关于“湿气”产生的原因,也是如此。至今为止,我还没发现哪个老中医把这个问题解释明白。或许不少心里清楚明白,但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出来。今日,我就试着为大家解其惑。
什么是“湿气”?
不少朋友一听到“湿气”这个词,往往如临大敌。认为这就是身体的敌人,要想尽办法把这个逆贼从身体里祛除出去。但事实上,我们的身体每一寸组织都在无时无刻的接受“湿气”的滋养。喝进去的水,被气化成蒸汽。通过蒸汽游走全身起到滋养细胞组织的作用。如果一味的用各类药物如发汗、利小便等手段强行的祛湿,无疑会破坏身体的水液平衡,长此以往,身体会伤血伤津。反而进入阴虚血燥的环境,对于元气的损伤不言而喻。
中医又说,湿能生热。久而久之变成湿热体质,一样对于健康的危害很大。可是,我们气化后的水,本身就是又湿又热啊?不湿如何滋养身体,不热如何传导能量呢?所以,不彻底搞清楚水液疏布原理,完全按教科书照本宣科的结果就是自相矛盾。最后弄得脑子里是一团浆糊。
古代名医著书立传喜欢精简文字,描述一件事物往往抽象化。往往让现代后学之人摸不着头脑。就比如说这个“湿能生热”,这里的热,指的是邪热。和身体自然产生的热能量不同。在正常情况下,我们被气化的水是在全身不断的循环流动,这叫活水。活水就是长流水。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古时候出门在外,喝水就要喝长流水。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水质是干净的。可如果一场大雨后,某一处洼地积水而成的小水塘,过不了多久就会蚊蝇遍地,恶臭扑鼻。这就是死水。
中医所谓的“湿能生热”,指的就是死水,腐败变质而形成的邪气。表现出来的也确实是热,但却和我们身体自然的热能量完全不同。为了对抗这种腐败发炎的邪热,身体会分泌很多津液来抵消这种热。于是久而久之,津液就被耗干了。形成了很严重的阴虚表象,阴阳是互根互助的两兄弟,有阴才有阳。当阴液被熬干,阳气也会同步消耗。长此以往,小病就变成了大病。所以张仲景在创立三种承气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时,核心的思路就是“急下存阴”。通过大黄、芒硝泻腑通肠,把这些腐败发炎的东西通过大便拉出来,身体就恢复正常了。
由此可见,古代先贤所说的“湿”为百病之祖,“湿”,其实指的就是死水。而所说的“湿能生热”,就是说死水会腐败发炎,产生热邪。那么,究竟身体经历了什么?才会把源源不断的活水(水蒸气)变成死水呢?
因寒而变死水、生湿气
如果我们把前后的几句话连贯起来,各位朋友一定会骂娘。中医说:湿为百病之祖;又说:湿能生热;还说:因寒而生湿气。他奶奶的,到底要表达什么? 如果湿气都是因为寒,我用热药就好了嘛,但是又说湿要生热,那热药会加重病情,简直无解。
其实古代先贤是没错的。历史上的名医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人,对于概念的理解抽象而模糊,然而通过这样模糊的概念,却真的诞生出正确的结果,治好了病。
这一切,其实要从中医起源说起。众所周知,最早的中医是道家。而道家通过吐纳功法获得了人体内观图,这才搞清楚了奇经八脉、脏腑运作原理。而很多原理被编辑成书籍文化,代代相传。后学者根据前人的提出概念来治病。虽然不能完全搞懂原理,却总能获得成功。等着这些后来的名医著书时,他们对于先贤的原理,各自有各自的解释。于是形成了五花八门的中医理论。就比如说《黄帝内经》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虽然很多后世学者没有完全弄懂,脾如何管理湿气、水肿,脑海里只不过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但只要按照内经所说,一味的专心调理脾胃。往往病情就能迎刃而解。
关于“湿气”产生的原因,也是如此。至今为止,我还没发现哪个老中医把这个问题解释明白。或许不少心里清楚明白,但很难通过语言描述出来。今日,我就试着为大家解其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