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确实蛮多人加到我,聊到企业的舆情风险该怎么预防?如果发生了负面舆情该怎么去应对?公司处于IPO阶段该怎么去做舆情管理?等等,今天就借这个机会来聊聊:如何掌控和管理企业舆情。
这个话题比较大,要聊的也会比较多,所以会分为2期来讲完,这一期主要分享的内容有:
1、企业负面舆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2、负面舆情传播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3、企业最常见易发的4类负面舆情是哪些?
下一期将从负面舆情防范、舆情团队搭建、有害舆情识别、舆情数据解读、负面舆情应对、舆情分析报告撰写等方面和大家详细聊一聊:企业该如何做好舆情管理?
下面正式开始:
企业品牌的建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打磨,但是它的倒塌也许就在一瞬间,往往仅仅因为一次小的舆情危机。所以,企业非常有必要了解负面舆情频发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第一章 企业负面舆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一、外部原因
1、国际环境
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影响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舆论斗争日益复杂,国际传播格局加速重塑。当前全球传播依然是“西强东弱”的基本格局,西方在议题设置、传媒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占有先机和优势,在国际话语权上依旧处于主导和垄断地位。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国际竞争等目的,西方媒体报道中国时习惯“戴上有色眼镜”。中国企业海外业务容易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产生误解或纠纷,少数企业海外项目依然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易引起西方媒体刻意放大与攻击。
2、国内政策改革
政策关乎下一步发展战略方向,而法规决定了企业合法规范经营的边界,任何一项变动都会对涉及的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影响。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政策法规也会不断变革完善。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在前期野蛮生长,带来了许多问题,被重点整治,以促进产业规范有序发展。企业只有走上正确的价值轨道,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在道德的底线之上才能长久运行。
3、舆论环境的变化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舆情传播也变得无远弗届。信息传播更快速、影响更大、影响者更广泛。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人人可以评价,信息真伪难辨,全媒体的发展对政府与企业的运作造成影响颇为严重。
4、产业竞争加剧
有市场就有竞争,尤其是商场上向来奉行胜者为王。为了击败对手,可能出现一些恶性竞争、恶意炒作等现象。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部分互联网企业做大后有了充分的资本积累、用户积累、数据积累,通过并购、投资,或通过直接开设新业务进入新赛道,几乎没有边界。而多重优势之下,对于其他的产业也带来不少冲击甚至是破坏。
5、灾害和突发事件
灾难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灾难信息在传播中,某些细节可能会被公众情绪放大。若研判不准、处置不力,将使得灾难与负面舆论相互叠加,甚至被有些别有用心的群体利用,引发舆情危机,扩大灾难事件的影响。非常考验政府和企业面对重大不可抗力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
二、内部原因
1、企业是否合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规范企业运营管理,近年来国家对企业主体的监管愈发密集,约谈、入驻调查、处罚、下架、通报等行政指导动作不断,深度也在不断加强,为企业划底线,设红灯。
如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由算法推荐、强制二选一、内容审核、控评、数据收集与泄露等引发的平台机制、垄断、数据安全、道德伦理、企业价值观等问题成为国家重点监管领域和网络持续关注热点。
2、产品和服务是否达标
产品与服务问题是企业主要危机类型。因安全故障、无法正常使用、造假、抄袭等而面临质疑,或威胁到消费者安全等,是企业舆论危机的主要来源,企业产品和服务安全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底线。
3、内部管理是否得当
企业的价值观本质上就是企业怎么看待自身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问题。虽然大多数企业的价值观表述是利他的,但实际行动中更多的是利己。一旦过度利己或在重大问题上与公众利益相反,就会引发危机。企业在员工管理、产品设计、生产与营销的过程中,对当地文化民俗、价值观、圏层文化等缺乏了解或尊重,很容易出现品牌价值坍塌式危机。
三、对企业的影响
1、损害品牌声誉
负面舆情不管大小,都有可能危及到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一旦失去了用户对企业的信任,则难以获得更好地发展。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公众的赞誉,需要长期积累,特别是在销售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品牌“滤镜”对消费决策有很大的影响。
2、影响销售业绩
企业一旦发生负面舆情,通过互联网等媒介传播,相关的负面舆情信息会被传递给广大消费者。受此影响,一些消费者将选择“避雷”,长时间不购买其产品和服务,必然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损害公司的经济利益。
第二章 负面舆情传播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负面危机传播的规律主要遵从于舆情传播的规律,危机的传播和扩散遵循传播学的理论特征。
一、传播要素
传播要素是任何一次完整的传播活动都必须包含的因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过程构成了传播过程。传播过程通常被认为是由六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分别是:信息源、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
这个话题比较大,要聊的也会比较多,所以会分为2期来讲完,这一期主要分享的内容有:
1、企业负面舆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2、负面舆情传播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3、企业最常见易发的4类负面舆情是哪些?
下一期将从负面舆情防范、舆情团队搭建、有害舆情识别、舆情数据解读、负面舆情应对、舆情分析报告撰写等方面和大家详细聊一聊:企业该如何做好舆情管理?
下面正式开始:
企业品牌的建立可能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持续打磨,但是它的倒塌也许就在一瞬间,往往仅仅因为一次小的舆情危机。所以,企业非常有必要了解负面舆情频发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第一章 企业负面舆情频发的原因有哪些?
一、外部原因
1、国际环境
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影响下,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国际舆论斗争日益复杂,国际传播格局加速重塑。当前全球传播依然是“西强东弱”的基本格局,西方在议题设置、传媒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占有先机和优势,在国际话语权上依旧处于主导和垄断地位。出于意识形态偏见、国际竞争等目的,西方媒体报道中国时习惯“戴上有色眼镜”。中国企业海外业务容易在资源和环境等方面产生误解或纠纷,少数企业海外项目依然存在管理粗放的问题,易引起西方媒体刻意放大与攻击。
2、国内政策改革
政策关乎下一步发展战略方向,而法规决定了企业合法规范经营的边界,任何一项变动都会对涉及的整个产业链产生巨大的影响。行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应的政策法规也会不断变革完善。尤其是一些新兴产业在前期野蛮生长,带来了许多问题,被重点整治,以促进产业规范有序发展。企业只有走上正确的价值轨道,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在道德的底线之上才能长久运行。
3、舆论环境的变化
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舆情传播也变得无远弗届。信息传播更快速、影响更大、影响者更广泛。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媒体,人人可以评价,信息真伪难辨,全媒体的发展对政府与企业的运作造成影响颇为严重。
4、产业竞争加剧
有市场就有竞争,尤其是商场上向来奉行胜者为王。为了击败对手,可能出现一些恶性竞争、恶意炒作等现象。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部分互联网企业做大后有了充分的资本积累、用户积累、数据积累,通过并购、投资,或通过直接开设新业务进入新赛道,几乎没有边界。而多重优势之下,对于其他的产业也带来不少冲击甚至是破坏。
5、灾害和突发事件
灾难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灾难信息在传播中,某些细节可能会被公众情绪放大。若研判不准、处置不力,将使得灾难与负面舆论相互叠加,甚至被有些别有用心的群体利用,引发舆情危机,扩大灾难事件的影响。非常考验政府和企业面对重大不可抗力事件的应变处理能力。
二、内部原因
1、企业是否合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规范企业运营管理,近年来国家对企业主体的监管愈发密集,约谈、入驻调查、处罚、下架、通报等行政指导动作不断,深度也在不断加强,为企业划底线,设红灯。
如蓬勃发展的互联网行业,由算法推荐、强制二选一、内容审核、控评、数据收集与泄露等引发的平台机制、垄断、数据安全、道德伦理、企业价值观等问题成为国家重点监管领域和网络持续关注热点。
2、产品和服务是否达标
产品与服务问题是企业主要危机类型。因安全故障、无法正常使用、造假、抄袭等而面临质疑,或威胁到消费者安全等,是企业舆论危机的主要来源,企业产品和服务安全是危机管理的关键底线。
3、内部管理是否得当
企业的价值观本质上就是企业怎么看待自身和利益相关者关系的问题。虽然大多数企业的价值观表述是利他的,但实际行动中更多的是利己。一旦过度利己或在重大问题上与公众利益相反,就会引发危机。企业在员工管理、产品设计、生产与营销的过程中,对当地文化民俗、价值观、圏层文化等缺乏了解或尊重,很容易出现品牌价值坍塌式危机。
三、对企业的影响
1、损害品牌声誉
负面舆情不管大小,都有可能危及到企业的声誉和品牌形象。一旦失去了用户对企业的信任,则难以获得更好地发展。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公众的赞誉,需要长期积累,特别是在销售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品牌“滤镜”对消费决策有很大的影响。
2、影响销售业绩
企业一旦发生负面舆情,通过互联网等媒介传播,相关的负面舆情信息会被传递给广大消费者。受此影响,一些消费者将选择“避雷”,长时间不购买其产品和服务,必然对公司的业绩产生影响,损害公司的经济利益。
第二章 负面舆情传播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负面危机传播的规律主要遵从于舆情传播的规律,危机的传播和扩散遵循传播学的理论特征。
一、传播要素
传播要素是任何一次完整的传播活动都必须包含的因素,这些要素相互作用、不断变化的过程构成了传播过程。传播过程通常被认为是由六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分别是:信息源、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