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印象中,朱元璋之子都是政治生物,多数野心勃勃,想要夺取皇位,最典型的是秦王朱樉与燕王朱棣。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朱元璋20多个儿子中,第五子却是一个“异类”,不爱江山爱科学,留下一部世界级的科学巨著,日本与西方学者对他赞不绝口,直到上世纪还有西方学者研究他的著作。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明朝藩王腐朽不堪,全都是酒囊饭袋,是社会的毒瘤,实际上明朝藩王里也涌现了不少顶尖人才,最典型的是科学家朱橚与朱载堉,以及明末清初的大画家朱耷。本文重点聊一聊朱元璋的第五子,与燕王朱棣同母兄弟朱橚(sù)。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吸取宋朝宗室无权而任人屠戮的教训,于是采用汉式分封制,将自己儿子分封到各地。分封诸子时,朱橚应该颇得朱元璋喜爱,他的封地都在经济发达的区域。
朱橚9岁时,朱元璋将他封在吴地,但后来朱元璋认为吴地经济发达,对国家财赋收入贡献太大,不适合分封建藩,于是就将他改封在开封,以宋宫故地为王府。开封原本是周世宗柴荣与后周的都城,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成为宋朝都城,因此朱橚头衔是“周王”。
与其他藩王不太相同,朱橚文艺气质很浓郁,性喜读书,对词赋与医学尤其喜爱。到了开封之后,朱橚就盖了一座“东书草堂”,收藏了大量书籍,藏书印有“周府御书楼宝”、“明善斋记”等。之后,在诗词文章上,朱橚作有《元宫词》百章,在明初文坛传唱很广;在医药上,朱橚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组织一些学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等。
1389年,29岁的朱橚擅自离开封地来到凤阳,这让朱元璋非常生气,于是就将他流放到了云南,而这一次流放改写了朱橚的命运,让中国多了一位大科学家,也除了一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朱橚来到云南之后,对民间疾苦了解增多,看到很多百姓生活环境不好,生病的人很多,但缺医少药的情况却极为普遍,于是萌生了编写更方便实用的医药书籍。在云南时,朱橚组织府内良医李恒等编写了一部方便实用的《袖珍方》,书中一共录方3077首,每方皆注明出处,选方严谨,方论结合,切合实用,让很多缺少医生的百姓,可以通过读这本书而自己治疗一些常见小病。
但《袖珍方》毕竟要简单、“低端”了一些,从云南回来之后,朱橚立即又组织滕硕、刘醇等人,博引历代各家方书,兼采笔记杂说及道藏佛书等,汇辑古今医方,编成一部包括方脉、药性、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儿科、针灸及本草等多方面内容的《普济方》,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方书,保存了极为丰富和珍贵的医方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普济方》所引方书不下150余种,其中许多医书现已失传,没有被《永乐大典》记录的就有50种,因此《普济方》相当于医药业的《永乐大典》,为中国保存了很多明朝之前失散的珍贵的医药资料,让“古之专门秘术,实借此以有传”。
在编写《普济方》的同时,朱橚考虑到民间疾苦,民间对野生植物相对系统性的认知,于是开始组织人手研究植物。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朱橚收集了大量相关图书资料,总结前人的成果,这也打下了“开封周邸图书甲他藩”的基础。
其次,朱橚设立了专门的植物园,种植从民间调查得知的各种野生可食植物,进行观察实验。即便在朱允炆即位之初的1399年,朱橚再一次被流放云南时,也没有中断这项研究。
第三,民间调查了解,古人在长期食用野生植物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性的知识,朱橚将这些经验整理,并做进一步的观察实验。
经过长达10多年的观察研究,永乐四年(1406年)朱橚的《救荒本草》一书刊行。顾名思义,从书名上可以看到,这是一部“救荒”本草,是各种可食用野生植物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总结,与传统药物学本草不太相同,是我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救荒本草》全书两卷,共记述植物414种,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以前的本草书中所没有记载过的。表达方面与传统大不相同,独具特色,朱橚描述一种植物,即附一插图,图文配合相当紧凑,文字非常简练。由于朱橚有实验植物园,可以近距离的细致观察植物,在植物特性描述方面非常准确、真实,无论是从普及植物学知识,还是便利民众寻找食物的方面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中,朱橚还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消除部分食用植物毒性的方法,比如讲述食用白屈菜时,朱橚别出心裁的提出用细土与煮熟的植物体同浸,再洗干净以去除有毒物资的办法,即相当于用细土吸附有毒物质。因此,有人认为近代植物化学领域中吸附分离法的应用,可能始于《救荒本草》。
朱橚对野生植物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上世纪40年代时,西方学者还在研究《救荒本草》。
明清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引用了《救荒本草》中的诸多材料,还吸收了它描述植物的先进方法,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甚至将《救荒本草》全文收载,清朝很多书籍都引用过这本书的内容。
17世纪,《救荒本草》传到日本,迅速引起热潮,甚至日本学者跟风写了不少类似的救荒本草书籍。更为重要的是,朱橚对植物的近距离实验观察方法,与对植物的描述方法,对日本影响极其深远,恰如日本学者上野益三评价:“《救荒本草》对植物产地、特征、记载简洁,绘图准确,有《本草纲目》等书所无的内容,这无疑对本草学的博物学化有很大的影响。”
近代之后,《救荒本草》传入西方,引起众多植物学家的兴趣,直到上世纪40年代,还有西方学者研究这本书。上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施温高认为《救荒本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并仍然是当时最好的研究救荒食用植物的专著,而中国因为有救荒植物知识,所以才让中国驯化了大量野生植物,从而拥有的栽培植物数量高达欧美10倍以上。40年代,英国药物学家伊博恩对书中的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写了一部题为《救荒本草中所列的饥荒食物》的专著, 列出了书中358种植物的汉名、已知学名、英文名称、化学成分和在其他国家食用的情况。可以说,欧美学者对朱橚赞不绝口,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中世纪伟大的植物学家,《救荒本草》是当时最卓越的本草书等。
可以说,朱橚犹如神农尝百草,研究成果泽被后世数百年,让无数人活了下来,同时西方学者认为朱橚让中国栽培植物数量超过西方10倍以上,可见朱橚的研究让中国人至今受益,因此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科学家,说他是明朝版神农不为过。
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明朝藩王腐朽不堪,全都是酒囊饭袋,是社会的毒瘤,实际上明朝藩王里也涌现了不少顶尖人才,最典型的是科学家朱橚与朱载堉,以及明末清初的大画家朱耷。本文重点聊一聊朱元璋的第五子,与燕王朱棣同母兄弟朱橚(sù)。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吸取宋朝宗室无权而任人屠戮的教训,于是采用汉式分封制,将自己儿子分封到各地。分封诸子时,朱橚应该颇得朱元璋喜爱,他的封地都在经济发达的区域。
朱橚9岁时,朱元璋将他封在吴地,但后来朱元璋认为吴地经济发达,对国家财赋收入贡献太大,不适合分封建藩,于是就将他改封在开封,以宋宫故地为王府。开封原本是周世宗柴荣与后周的都城,赵匡胤陈桥兵变后成为宋朝都城,因此朱橚头衔是“周王”。
与其他藩王不太相同,朱橚文艺气质很浓郁,性喜读书,对词赋与医学尤其喜爱。到了开封之后,朱橚就盖了一座“东书草堂”,收藏了大量书籍,藏书印有“周府御书楼宝”、“明善斋记”等。之后,在诗词文章上,朱橚作有《元宫词》百章,在明初文坛传唱很广;在医药上,朱橚认为医药可以救死扶伤,延年益寿,组织一些学者编撰过《保生余录》方书两卷等。
1389年,29岁的朱橚擅自离开封地来到凤阳,这让朱元璋非常生气,于是就将他流放到了云南,而这一次流放改写了朱橚的命运,让中国多了一位大科学家,也除了一项世界级的科研成果。
朱橚来到云南之后,对民间疾苦了解增多,看到很多百姓生活环境不好,生病的人很多,但缺医少药的情况却极为普遍,于是萌生了编写更方便实用的医药书籍。在云南时,朱橚组织府内良医李恒等编写了一部方便实用的《袖珍方》,书中一共录方3077首,每方皆注明出处,选方严谨,方论结合,切合实用,让很多缺少医生的百姓,可以通过读这本书而自己治疗一些常见小病。
但《袖珍方》毕竟要简单、“低端”了一些,从云南回来之后,朱橚立即又组织滕硕、刘醇等人,博引历代各家方书,兼采笔记杂说及道藏佛书等,汇辑古今医方,编成一部包括方脉、药性、运气、伤寒、杂病、妇科、儿科、针灸及本草等多方面内容的《普济方》,这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方书,保存了极为丰富和珍贵的医方资料。
值得一提的是,《普济方》所引方书不下150余种,其中许多医书现已失传,没有被《永乐大典》记录的就有50种,因此《普济方》相当于医药业的《永乐大典》,为中国保存了很多明朝之前失散的珍贵的医药资料,让“古之专门秘术,实借此以有传”。
在编写《普济方》的同时,朱橚考虑到民间疾苦,民间对野生植物相对系统性的认知,于是开始组织人手研究植物。
首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朱橚收集了大量相关图书资料,总结前人的成果,这也打下了“开封周邸图书甲他藩”的基础。
其次,朱橚设立了专门的植物园,种植从民间调查得知的各种野生可食植物,进行观察实验。即便在朱允炆即位之初的1399年,朱橚再一次被流放云南时,也没有中断这项研究。
第三,民间调查了解,古人在长期食用野生植物的过程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性的知识,朱橚将这些经验整理,并做进一步的观察实验。
经过长达10多年的观察研究,永乐四年(1406年)朱橚的《救荒本草》一书刊行。顾名思义,从书名上可以看到,这是一部“救荒”本草,是各种可食用野生植物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总结,与传统药物学本草不太相同,是我国本草学从药物学向应用植物学发展的一个标志。
《救荒本草》全书两卷,共记述植物414种,其中近三分之二是以前的本草书中所没有记载过的。表达方面与传统大不相同,独具特色,朱橚描述一种植物,即附一插图,图文配合相当紧凑,文字非常简练。由于朱橚有实验植物园,可以近距离的细致观察植物,在植物特性描述方面非常准确、真实,无论是从普及植物学知识,还是便利民众寻找食物的方面来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这本书中,朱橚还提出了一些新颖的消除部分食用植物毒性的方法,比如讲述食用白屈菜时,朱橚别出心裁的提出用细土与煮熟的植物体同浸,再洗干净以去除有毒物资的办法,即相当于用细土吸附有毒物质。因此,有人认为近代植物化学领域中吸附分离法的应用,可能始于《救荒本草》。
朱橚对野生植物的研究,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上世纪40年代时,西方学者还在研究《救荒本草》。
明清时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引用了《救荒本草》中的诸多材料,还吸收了它描述植物的先进方法,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甚至将《救荒本草》全文收载,清朝很多书籍都引用过这本书的内容。
17世纪,《救荒本草》传到日本,迅速引起热潮,甚至日本学者跟风写了不少类似的救荒本草书籍。更为重要的是,朱橚对植物的近距离实验观察方法,与对植物的描述方法,对日本影响极其深远,恰如日本学者上野益三评价:“《救荒本草》对植物产地、特征、记载简洁,绘图准确,有《本草纲目》等书所无的内容,这无疑对本草学的博物学化有很大的影响。”
近代之后,《救荒本草》传入西方,引起众多植物学家的兴趣,直到上世纪40年代,还有西方学者研究这本书。上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施温高认为《救荒本草》是世界上已知最早并仍然是当时最好的研究救荒食用植物的专著,而中国因为有救荒植物知识,所以才让中国驯化了大量野生植物,从而拥有的栽培植物数量高达欧美10倍以上。40年代,英国药物学家伊博恩对书中的植物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写了一部题为《救荒本草中所列的饥荒食物》的专著, 列出了书中358种植物的汉名、已知学名、英文名称、化学成分和在其他国家食用的情况。可以说,欧美学者对朱橚赞不绝口,给予非常高的评价,认为他是中世纪伟大的植物学家,《救荒本草》是当时最卓越的本草书等。
可以说,朱橚犹如神农尝百草,研究成果泽被后世数百年,让无数人活了下来,同时西方学者认为朱橚让中国栽培植物数量超过西方10倍以上,可见朱橚的研究让中国人至今受益,因此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科学家,说他是明朝版神农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