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症吧 关注:171,889贴子:3,937,737
  • 15回复贴,共1

原来这叫焦虑躯体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3年就开始怕死什么的,晚上总想怕死,郁闷,郁郁寡欢,不知道和别人说什么,反反复复,特别难受的时候才写一下记录,过年的时候有濒死感,头晕,随时要晕倒的感觉。我出门都要老公给我带上救心丸,他不理解说我希命,说我有神经病,今年是上他们老家过年去的,照顾着两个孩子我把控不了我也很难受,一直想和妈妈的关系,是要不要说让妈妈自己回她家,我一个人带娃,可是妈妈喜欢带娃我知道,我如果给妈妈说你休息休息吧,我自己带,我妈的精神支柱也没有了,因为爸爸去世了,如果让妈妈回自己家就是每天她一个人,因为教育孩子我们出现了很大分歧,孩子每天也很拉扯,一边姥姥一边妈妈也很纠结,妈妈很固执,一直还觉得我是小孩,照顾不了自己的两个小孩,其实我辛苦一点真的不算什么总比纠结的感觉好。可是一边又想着如果妈妈自己一个人住,我又不孝顺,尽不了孝道,时间不等人呀,妈妈年龄也大了,我怕我以后没尽孝道更后悔自责,这35年来都是妈妈给我做饭,8年妈妈照顾我大女儿比我多,朋友们有没有解决办法呢,好难过呀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25 08:20回复
    内卷很严重,读书破万卷,这当然仅仅是一个谐音梗,但是在飞速变化的今天,没有人能够否认读书的极端重要性。巴菲特曾经说过,我认识的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没有一个不是不每天阅读的。有人问他如何能成为伟大的投资者,他说读一切可读之物。世界上的书大致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提升某方面的技能技巧的,可以统称为工具书。工具书有它的价值,但是只看工具书,掌握的再多无非是一个行走的工具箱,而要成为更好的自己则需要更深层次的滋养。第二类书呢是属于素质提升类的,这类书很多人觉得没用不想读,但正是这类书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审美等更核心更重要的东西,是构成一个人精神气质,视野眼见的基础。也就说呢这类书看似无用其实最有用,因为它影响的是我们底层的操作系统,正是底层操作系统决定着关键时刻我们的选择,而人生其实就是几万次选择叠加的结果,每一次选择就是一个岔路口,分流着不同的人生方向。今天我们正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各种规则都在进行着调整,有用和无用也正在进行者转换,过去觉得有用么东西正在变的无用,过去觉得无用的东西它的价值正在得到彰显 。最直接的就是AI和自动化带来的冲击 ,它们淘汰的正是那些操作性强规律性强的工作,那些表面看起来无章可循,需要诉诸于人的情感和认知判断的工作,反而不容易被淘汰。未来也许有一天,看似有用的东西可能会被抛弃,需要那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来安身立命。而且越是高端的工作,越会诉诸于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所以读书不仅仅是升学,也不仅仅是为了获取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升级我们的底层认知系统,提高我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未来应对风险和变化的能力和底气。显然读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要把书落实到具体行动,很多人又觉得有心无力,因为日常的生活已经太忙太累,很多人拿不出足够多的时间和心力来读书,也有一些人受限于知识结构和知识储备,即使一本好书放在眼前,也往往get不到它真正的好。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2-25 09:05
    回复
      马云曾说过:“改变别人很难,改变自己也很难,但是改变自己才有希望!”
      很多关系中,都有着一方试图改变另一方的现象。比如谈恋爱时看不惯对方的兴趣,就逼着他放弃;和朋友交往中两人习惯不同,就强迫他改变。我们都是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性格和喜好,独立的思维和能力,强行改变他人,是一场灾难。
      根深蒂固的东西很难改变,别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我也没资格剥夺,做好自己就够了,不要把自己的手,在别人生活中伸的太长。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25 09:08
      回复
        巴菲特说:”我不会花一秒钟去改变任何一个人,除非他自己一定要改变!”
        很多人不改变,总说我没有这个,没有那个,缺这个,缺那个,等这个,等那个,因为这个,因为那个... 其实你真正缺乏的就三个字:做决定!记住:不是你的能力决定了你的命运,而是你的决定,决定了你的命运!
        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是什么?比尔·盖茨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被问到这个问题。盖茨回答说:“找到合适的人结婚”。巴菲特也认为:“人生最重要的决定是跟什么人结婚,选择伴侣不仅是选择一个人,更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巴菲特给年轻人的两个建议:1、去接近成功人士,让他们的想法影响你;2、走出去学习,让精彩的世界影响你; 世间没有贫穷的口袋,只有贫穷的脑袋。
        哈佛有句名言: 当你为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忙碌的时候,就没有时间为不想要的东西而担忧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25 09:09
        收起回复
          在这个世界上有两难:一是改变别人,二是改变自己。
          人们却偏偏容易犯难:不自觉地改变别人,亦或不得法地改变自己。
          01想想的确如此,没有人能改变另一个人,除非TA自己想改变。
          还记得那个女人吗?因为丈夫一直往她养的兰花盆里,弹烟灰、扔烟头,多次劝阻后,丈夫也没有任何改变,她只好选择离婚。
          我一直清楚地记得,她对孩子说的一句话:“希望你能理解妈妈,一辈子太长了。”
          是啊,可就是这么长的一辈子,我们都无法轻易改变一个人。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我那传奇的远房大伯。
          大伯有一个癖好,在我们那里叫“喝大酒”,不是“对影成三人”的月下小酌,而是每天都要喝的酩酊大醉,神志不清。
          不夸张地说,大伯和伯母因为这事,每天都会吵上几个回合,闹得家里鸡飞狗跳。
          伯母想让大伯别喝酒,大伯想让伯母别管他。
          就这样吵吵闹闹几十年,发展到现在,两人甚至每天都要互相“问候”家里人几次,可彼此仍未有丝毫改变。
          即便有时大伯嘴上含糊答应,端起酒杯的手却没有慢上半分。
          每天喝到不省人事后,边骂边帮大伯收拾烂摊子的还是伯母,擦脸洗脚,换下满是酒味的臭衣服。
          我们眼看着老两口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两人的状态却始终没有任何改变。
          永远不要试图去改变一个人,因为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在多少感情中,两人一直都在试图改变对方,可成功的寥寥无几。
          曾听一位朋友讲,她老公特别喜欢玩儿,一天到晚地打游戏,喊都喊不动。
          她想让老公帮忙抱一下孩子,老公都会发火。
          不过游戏结束后,老公总会抱着她,一脸真诚地说:“刚才对不起嘛,我会改的,相信我。”
          她真的信了,忘了一切委屈,满心欢喜地等着对方变好。
          后来才发现,原来只是她在一次又一次地麻痹、说服自己罢了。
          最终,直到两人分开,依然什么都没有改变。
          我们扪心自问,就连改变自己都很难,更何况是改变别人呢。
          两口子因为一件小事大动干戈,是希望对方能有所改变。
          实际上,只是转移了对方的注意力,消耗了双方的心力而已。
          改变别人,对于改变者和被改变者双方,都是白白地折磨。
          其实,我们改变别人的执念,大部分源于自己内心的投射。
          减少放在别人身上的注意力吧,让对方自己去发现和承受自己的问题,也许比我们直接指出,更容易让人放下戒备,也更易于接受改变。02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师海灵格曾说:
          “幸福的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前面提到的我这个远房大伯,他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女儿,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好不说,人也特别乖巧懂事,大伯一家都把她捧在手心里。
          家里的亲戚们想着,让大伯的女儿来劝大伯少喝酒,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他自己女儿的话总归是会听的吧。
          于是大家就和堂姐说,让堂姐劝劝大伯。
          结果呢,堂姐苦口婆心地劝了一段时间,大伯依旧置若罔闻,涛声依旧。
          原来在“改变”这种事情上,就连亲生女儿出马也是无用。
          堂姐根本没法改变大伯,同样,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伯也没法改变自己的女儿。
          本来,堂姐的高考分数已经足够去一所985重点大学。
          但因为堂姐想学一个自己很喜欢的冷门专业,她想要报的学校,看好的专业是比较领先,可学校却相对来说普通了些。
          大伯和伯母不懂这些,两人统一战线、一通“混合双打”,最后仍无济于事。
          假意妥协之后,堂姐在最后关头,又偷偷改回了自己理想的志愿。
          管得了一时,却管不了一世。
          越是亲密的关系中,我们越是需要有清晰的界限感。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位长相好、收入高的27岁女子,因其父母觉得她嫁不出去很丢脸,不仅各种催婚,还疯狂地安排相亲。
          最可怕的是,但凡相亲失败,父母就会大骂,还会说一些“30岁之前嫁不出去,他们就不活了”之类的话。
          因无法承受父母“催婚”的压力,女子跳楼自杀了。
          死前她留下遗书:“你们安排冥婚吧,我再也不会反抗了。”
          多么可悲的结局,多么可惜的生命。
          生活中之所以存在冲突,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总想改变别人,总想让别人按照我们的想法行事。
          但别人不是自己,那些一开始就不同意你观点的人,就算你解释的再多,也不可能改变他们。
          就拿很多喜欢买保健品或是理财产品的父母们来说,即使警察和银行的人就在旁边,告诉他们这都是骗人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也仍会照买不误。
          人是感性动物,靠讲道理是没用的,即便你讲的是真理。
          我们每个人都在影响着彼此,在要求别人改变时,也要多想想别人对我们的要求。
          起心动念在己心,因缘业力在己身。
          过好自己,不轻易干涉别人,改变自己远比改变别人来的更实际。
          03《城中大盗》中说:“人们每天起床后都会做一件事。他们会告诉自己,总有一天要改变自己的生活,可没人付诸行动。”
          如果不能改变风的方向,那我们就要想办法调整风帆。
          其实,不管是改变别人还是改变自己,尊重往往比控制更有效。
          有一位我很敬佩的领导,在我看来,他非常有智慧,也很懂管理。
          下属有缺点,他从来没想着去费力改变,而是选择充分了解下属的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2-25 09:09
          回复
            下属有缺点,他从来没想着去费力改变,而是选择充分了解下属的优缺点。
            尊重下属缺点的同时,充分利用下属的优点。
            我们在对待自己时,也可以效仿这个方法。
            这让我想起,以前看《圆桌派》时,陈坤提到了一个概念——内观。
            改变自己,内观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洞察、认知自己,因地制宜地改变自己。
            只有这样,你才有可能去影响别人。
            看到过一个故事。
            说是有一位大师,久居深山,几十年都在苦练《移山大法》,终于修成了正果。
            有人前来拜师,虔诚地向他请教:“大师,请问您是用何种神力将大山移开的,我如何才能练此神功呢?”
            大师笑答道:“练此神功非常简单,只要掌握一点就行了,那就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一语惊醒梦中人。
            是啊,自己的一点改变,不正好带来了我想要的结果吗?
            在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情像大山一样挡在面前。
            但只要你愿意做出一些改变,很多事情很快就能够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不要总将目光聚焦在别人身上,当你改变不了别人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
            当我们自己改变了,你会发现,别人变了,整个世界也变了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25 09:11
            回复
              归根结底还是太闲了,忙治百病。你的问题的确繁琐需要心理医生疏导那种,条件可以就去做个咨询,另一方面多多自救增加自己的认知:思维改变生活、优质思考的力量、当下的力量、精神焦虑症的自救、喜马拉雅s听。平时若无聊可以多多听全球好书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2-25 10:10
              回复








                IP属地:浙江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25 10:31
                回复
                  自己孩子自己带,与老人立法三章,否则她就自己过。你在纠结中生活,你的孩子也会在纠结中成长。试着看看一些心理咨询师的公众号(例如“常军心理”、“花径原生家庭”等),或许会帮到你。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2-25 10:45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