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吧 关注:410,361贴子:11,270,870

诗经注释之补正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总集,共311篇,其中6篇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篇数取整亦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相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孔子删《诗》。后世对《诗经》及其注疏的研究甚多,但多有穿凿附会,甚至凭空杜撰。


IP属地:甘肃1楼2024-02-26 13:56回复
    《毛诗》,毛亨和毛苌所传的今本《诗经》及其注释。据传毛亨诗学源于子夏,毛亨作《诗序》、《故训传》,传授毛苌。时人谓毛亨为大毛公,毛苌为小毛公。还有研究说,毛诗《诗序》的作者并不确定,可能非一时一人之手,甚至包括孔子、卜商、荀子、孟子或诗人自己。
    汉初,解说《诗经》的还有鲁人申培公,齐人辕固生和燕人韩婴,合称三家诗,被立为官学。资料还记载,毛诗训诂简明,很少神学迷信内容,起初未被立为官学,只能在中国民间传授,东汉时受到重视,允许在朝廷公开传授,东汉末年经学者郑玄作《毛诗传笺》,三家诗自此渐渐衰败,至今佚失殆尽。(齐诗亡于三国魏,鲁诗亡于西晋,韩诗现今仅剩外传10卷)


    IP属地:甘肃2楼2024-02-26 13:58
    回复
      三家诗衰败,也许因为其神学迷信不符合民众预期,也许因为解说多有谬误且被识破,也许因为非儒学主流,但毛诗及郑玄等人的穿凿附会甚至凭空杜撰也是显而易见的。没有依据,全凭个人凭空臆断,这些人的作品竟然还被后人奉为经典,实在是对文明的侮辱。
      不顾事实真相,没有事实依据,靠吹牛和包装而出名的,总有被揭露的一天。此类人等及其遵奉者,已是文明的耻辱,还在效仿此法的,更是耻辱中的耻辱。


      IP属地:甘肃3楼2024-02-26 13:59
      回复
        弄懂了字的释义,才有创作文字的基础;明白了真理,才有宣扬大道理的资格。“半瓶醋”的文人,“半瓶醋”的“悟道”者,必须被揭露被敲打,否则就会继续蛊惑,还会贻害后世。
        有一种事业,叫“文化评论”或“文学批评”,虽然不擅长做菜,但能分辨厨师所做菜的味道,洒家就擅于品尝。
        不明白真理却盲目地宣扬大道理,道理没弄明白却大声说教,这些人早已被预言判决。《格庵遗录》说:“天通地通粪通,所经不谒盲朗,道通知觉我人,粪通知觉道人也,无声无臭无现迹何理,见而狂信徒愚者,信去天堂人,今时满员不入矣,终身愚人地狱,不信智人飞上天。”


        IP属地:甘肃4楼2024-02-26 14:00
        回复
          《毛诗》中众所周知的一些错误,就不列举了,这里主要发布一些尚未暴露的。
          (一)《风篇·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锺鼓乐之。
          释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窈”和“窕”的释义都可为“深远”、“深邃”。“窈窕淑女”的“窈窕”,寓意女子可见而不可得,也是形容女子的朦胧之美。
          朦胧之美是“窈窕淑女”含义的本质,之前的注释都把“窈窕”释义为“娴静”、“美好”等,没有谈及“朦胧之美”。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锺鼓乐之”,是君子“寤寐求之”、“辗转反侧”之时所构建的画面。
          “逑”的本义为“聚合”,说文解字:“逑,敛聚也。”把“逑”释义为“配偶”是不准确的,与“仇”通假更是非常离谱地穿凿附会。“仇”的释义并没有“配偶”一说,在后文《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好仇”会继续分析。


          IP属地:甘肃5楼2024-02-26 14:01
          回复
            (二)《风篇·周南·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释义“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仇”为“仇仇”之意。“仇仇”,前面的“仇”是“以……为仇”,后面的“仇”是“仇敌”。古语的宾语常有省略的情况。
            《秦风•无衣》“修我戈矛,与子同仇”的“仇”,为“仇仇”或“仇之”都可。
            《小雅•正月》“执我仇仇,亦不我力”,“仇仇”也是“以仇敌为仇敌”之意。
            常见的注释把“仇”释义为“伴侣”、“同伴”,是错误的。“仇敌”是“仇”的本义,怎么能有反义词成为释义?


            IP属地:甘肃6楼2024-02-26 14:09
            收起回复
              如果一个民族的文字有完全相反或自相矛盾的释义,那么他们的文化就会逐渐走向衰亡。
              同一汉字的释义完全相反或自相矛盾,已不是个例,除了“仇”,还有“不”、“污”、“离”、“享”、“让”、“望”、“赋”、“遗”、“遑”、“阳”、“御”等。释义混乱的字,也有很多,这里就不列举了。
              释义错误或混乱源于不能理解字的本义。例如,《左传》的“夷吾诉之,公使让之”,《东观汉记.光武帝纪》的“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司马相如的“让三老孝弟以不悔之过”,把“让”释义为“谴责”,是不正确的。有些字典也弄混了。“让”的本义之一是“谦让、谦退”,把“让”释义为“使……谦让”是正确的。虽然“使……谦让”有“谴责”的意思,但二者不能混用。
              再如,《史记.外戚世家》的“景帝以故望之”、“王夫人知帝望栗姬”,“望”被释义为“怨恨、责备”也是不准确的。“望”的本义之一是“期盼”,“期盼”落了空是“失望”,“失望”有“怨恨、责备”的意思,但已是另一个含义了。
              再如,“享”的本义“祭祀、供奉”,用作意动词就是“以……‘祭祀、供奉’”,“以富贵供奉”某人,某人就“受用、拥有”了富贵。“享”的这两个意思看起来也是自相矛盾,但都是正确的;为避免产生歧义,释义时应当说明。(采用一字一语训诂的人,大概是想效仿先人的“春秋笔法”,但画虎不成,不仅似犬,还会惑乱后世)


              IP属地:甘肃7楼2024-02-26 14:12
              回复
                汉字释义的方法应该是:首先确定字的本义,其次可从本义衍生其他释义,最后可用来引申其他意思。汉字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也应如此。汉文化的核心包含了汉字。但很遗憾,因为“学者”的穿凿附会、随意发挥,甚至无中生有,把汉字释义错误,使越来越多的汉字被讹用,讹用衍生出成语,讹用衍生出汉字的字典释义,实在是中华文明之耻辱,亦是中华文化之悲哀。


                IP属地:甘肃8楼2024-02-26 14:15
                回复
                  训诂也无须那么多的通假字,如果从字的本义就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为啥借用通假字呢?而且大量借用?所谓的通假字,有些其实是名家所写的错别字,因为出自名家之手,出于“盛容修饰”的目的,不能说写错了,就以通假来解释。


                  IP属地:甘肃9楼2024-02-26 14:17
                  回复
                    古汉语俭省,字又多义,释义也不能详尽、直白,这就让后人理解起来很费劲。也许古人所训诂的并非字本义,而是本义所衍生或引申的意思,后人如果生搬硬套,不知思考,就会歪曲误解古人的初衷并会造成字释义的混乱。(汉字的古训不能详尽,也许与国人不能精益求精以及标榜不求甚解的性格有关?但“不求甚解”并非一知半解,也不是粗枝大叶。精益求精之时,不能“不求甚解”;无须精益求精之时,可以“不求甚解”;应当精益求精之时,不能以“不求甚解”来搪塞)


                    IP属地:甘肃10楼2024-02-26 14:24
                    回复
                      汉字的释义也应以字义为本,词义只是辅助,很多汉字所衍生的释义是从词组而来的,甚至属于讹用。
                      例如,“扈”什么时候有了“强横无理”的释义?那是“跋扈”词组的意思,而非“扈”的,有些字典已经弄混了。“跋”有“行走”的释义,“扈”有“随从人员”的释义,“跋扈”有“踩着随从人员行走”的意思,可引申为“强横无理”的意思。再如,“戒”的本义为“防备”、“警戒”等,“禁止”、“革除”之意大概是从宗教的“戒律”而来,虽属讹用,但已成俗,“错”何时有了“不对的”、“错的”之意?也是讹用且已成俗,“肆”的“放纵、不加约束”之意似乎也是讹用,把“肆力”、“肆目而望”的“肆”释义为“竭尽、用尽”,似乎也不准确,虽然意思相近。
                      汉语表达冗词赘句太多,字释义不准确,词组使用也不规范,只有摒弃这些弊端,汉语才能成为世界领先的语种。汉文化欲成为世界领先的文明,不仅须正本清源,还要与时俱进。


                      IP属地:甘肃11楼2024-02-26 14:26
                      回复
                        (三)《风篇·周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拜”的意思是,拜偶像或拜物。


                        IP属地:甘肃12楼2024-02-26 14:29
                        回复
                          (四)《风篇·邶风·日月》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释义“日居月诸”。
                          “诸”是兼词,这里是“之乎”的合用。《论语.子罕》:“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
                          “月”是动词,“以……为月”。古代改变字的词性很常见,诗经中也有很多,例如:“芃芃棫朴,薪之槱之”,“上帝耆之,憎其式廓”,“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薪”、“耆”、“君”、“宗”、“皇”都是用作动词。
                          “月诸”表达的意思是“月之乎”,“之”指代“日”,“月之乎”意思是:以太阳为月亮吗?以此为比喻,才有了后句的“乃如之人兮”。按此释义,诗句更有意味。
                          如果字词释义不准确,就不能正确理解诗句,还会觉得味同嚼蜡。
                          “下土是冒”,“冒”是“不顾”之意。如:“冒险”。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张空拳,冒白刃,北向争死敌者”。宋.华岳.骤雨诗:“慌忙冒雨急渡溪水”。
                          成语词典似乎也没搞明白“日居月诸”的意思。把“诸”释义为语助词,先秦的文献有其他相关示例吗?
                          “日居月诸”应该是疑问语气。重设句读为:
                          日居月诸?照临下土,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胡能有定?宁不我顾。
                          日居月诸?下土是冒,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胡能有定?宁不我报。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
                          日居月诸?东方自出。父兮母兮,畜我不卒。胡能有定?报我不述。


                          IP属地:甘肃13楼2024-02-26 14:31
                          回复
                            (五)《风篇·邶风·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叔兮伯兮,何多日也?
                            何其處也?必有與也。何其久也?必有以也。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叔兮伯兮,靡所與同。
                            瑣兮尾兮,流離之子。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释义“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
                            该句大意为:“旄丘”的“葛”,为什么长出新的葛节了?(因为已经过了很多天)
                            “旄丘”也可理解为,“旄”插在土丘上。(很多天已经过去了,“旄”依然插在土丘上,没有出征救援的实际行动)
                            释义“狐裘蒙戎,匪車不東”。
                            狐裘是贵重的皮衣,蒙在去征战的兵车上,有必要吗?而且车上有了遮盖物,会影响视线和活动空间,能灵活地使用兵器和弓箭吗?车上可以有覆盖物,但并非兵车,王侯娶亲的车子可以有,但也舍不得用“狐裘”蒙车,如《大雅•韩奕》中的诗句“鞹鞃浅幭”,“浅幭”是蒙车之物,但价值显然比狐裘低得多。
                            “狐裘蒙戎”和“狐裘龙茸”都是成语。成语词典把“狐裘蒙戎”释义为“狐裘袍子蓬松凌乱”,大概是把“戎”和“茸”弄混淆了。先秦文献中的“戎”有“茸”的意思吗?
                            “狐裘蒙戎,匪車不東”说的是:所期盼的救援兵车“狐裘蒙戎”,黎国贵族的车子向东逃亡。“狐裘蒙戎”的含义是:兵车是用来装样子充门面的,中看不中用。这与“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相应,也与“襃如充耳”的含义相似。


                            IP属地:甘肃14楼2024-02-26 14:40
                            回复
                              释义“褎如充耳”。(另有版本为“襃如充耳”)
                              毛诗说:“瑱,塞耳也”,“充耳谓之瑱”。毛诗认为“充耳”就是“塞耳”。
                              “塞”既有“充满”之意,也有“阻塞”、“阻隔不通”之意,也许毛诗及其之前的时代“塞”的本义是“充满”,但“塞”应该也有“因充满而阻隔不通”之意,如《孟子:尽心下》的“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塞”已有“阻隔不通”之意。
                              如果“阻塞”了耳朵,“瑱”只有塞进耳朵里,但用“瑱”堵塞耳朵的确是很另类的事件。“瑱”,古代系于冠冕两侧,垂在耳旁的饰品,通常由玉石制成,硬邦邦的怎么往耳朵里塞?毛诗如果想表达“堵塞耳朵”的意思,显然是不正确的。
                              但郑玄、孔颖达继续沿用了“塞耳”的说法,似乎在混淆概念,也似乎在为毛诗文过饰非。郑玄说:“充耳,塞耳也。言卫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由此也“诞生”了成语“充耳不闻”,衍生了成语“以规为瑱”。孔颖达说:“礼以一绦五彩横冕上,两头下垂,系黄绵,绵下又县玉以塞耳。”
                              但有更多人认为“瑱”是“充耳”,是用来装饰用的。《说文解字》:“瑱,以玉充耳也。”《左传》:“以币锦二两,缚一如瑱。”《战国策》:“彻其环瑱,至老不嫁,以养父母”。诗经中还有其他描述“充耳”的诗句,难以看出是堵塞耳朵的。
                              “褎”,释义应为“衣袖”,其他解释并不准确。《说文解字》:“褎,袂也。”诗经《唐风.羔裘》:“羔裘豹褎,自我人究究”。“褎”和“充耳”一样,应该都是可以显示贵族身份的。
                              另一版本“襃如充耳”的“襃”大概为讹用。
                              “褎如充耳”意思是:“褎”如同“充耳”。(都是显示身份的。虽然华美,但与“狐裘蒙戎”一样,用来装样子充门面,中看不中用)


                              IP属地:甘肃15楼2024-02-26 14:4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