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属于三聚体蛋白家族,同时具有促炎和免疫调节功能。
作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键因子,TNF不受控制的生成和慢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生有关,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炎症性肠病、强直性脊柱炎等。
TNF通过两个单独的受体—即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和受体2(TNFR1和TNFR2)传递信号,这些受体的细胞定位存在显著差异,TNFR1可广泛表达,而TNFR2表达则仅限在免疫细胞。
在正常生理浓度下,可溶性TNF能激活TNFR1,却无法激活TNFR2,而膜结合形式的TNF则可激活两种受体。
目前应用在TNF通路的药物有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培塞利珠单抗,以上药物均为注射使用的生物制剂, SAR441566则是一种口服小分子靶向药物。这两类药物虽同属TNF通路,但它们的靶点并不相同,生物制剂的靶点是肿瘤坏死因子,而SAR441566的靶点是肿瘤坏死因子的受体。这两者是钥匙和锁的关系。
SAR441566可靶向疾病核心通路相关靶点,且兼具口服便利性和抗体的疗效。
▲赛诺菲下一代口服药物(图片来源:赛诺菲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