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招吧 关注:704贴子:7,815
  • 0回复贴,共1

《美丽的颜色》说课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说教材
《美丽的颜色》这篇说课稿主要围绕教材内容和设计思路进行。根据《纲要》的要求,选取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具有挑战性和现实意义。本次说课以“彩虹”这一自然现象为例,它常出现在夏天雷雨后,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但难以捉摸的自然现象。通过这一主题,旨在引导幼儿认识彩虹,了解彩虹的成因及其七种顺序排列的色光,同时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说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使幼儿认识彩虹,了解彩虹的成因及其七种顺序排列的色光。
能力目标: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制造“彩虹”,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目标:引导幼儿感受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培养幼儿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同时,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彩虹,了解彩虹的成因及其七种顺序排列的色光。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尝试用多种方法制造“彩虹”,并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四、说活动准备
空间准备:选择晴天开展活动,确保活动场地光线充足,便于观察彩虹现象。
物质准备:准备课件、镜子、装满水的盆子、圆珠笔、色拉油、白纸、三棱镜、放大镜、泡泡等实验材料,以便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五、说教学与学法
教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示范等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彩虹的奥秘。
学法:引导幼儿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多种方式,自主探究彩虹的成因和制造方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彩虹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回忆自己见过的彩虹,并谈谈对彩虹的初步认识。
探究彩虹成因:通过课件或实验演示,向幼儿介绍彩虹的成因,即阳光通过雨滴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同时,引导幼儿观察光线通过三棱镜、放大镜等光学仪器的折射现象,加深对彩虹成因的理解。
实践操作:分组让幼儿尝试用镜子、装满水的盆子等材料制造“彩虹”,并观察其形成的原理和过程。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共同探索。
分享交流:让幼儿分享自己制造“彩虹”的过程和感受,并鼓励幼儿提出问题和建议。教师及时总结并解答幼儿的疑问,增强幼儿对彩虹现象的理解和认识。
总结归纳: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强调彩虹的美丽和自然界的奇妙现象。同时,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探索自然界的奥秘。
文章来自 Yg


IP属地:江西1楼2024-05-28 11:1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