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教招吧 关注:704贴子:7,815
  • 0回复贴,共1

江西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二元一次方程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元一次方程组》.
新课标指出: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今天我将贯彻这一理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的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以及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实际意义的重要模型,具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中考常见考点,本节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延伸,同时也是为后面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及函数做下铺垫.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本节课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作为一名教师除了把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应该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意识,使他们会学。因此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及其解的概念,会判断一组数是不是某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模型,进而感受方程思想.
情感与态度:使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获取成功体验; 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分析,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得出本节的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来认识二元一次方程,通过列表求解讨论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运用“实际问题- - 数学问题的”建模意识来理解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特征来说,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思维活跃、好奇心强
积极主动,希望平等对待,学生逻辑思维从经验型逐步向理论型发展,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和想象能力也随着迅速发展。但同时,这一阶段的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厌烦空洞的说教,爱发表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这些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素材,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知识基础来说,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方程以及应用掌握得非常不错,为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打下了基础,但对于理解(由于其抽象程度较高)学生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学中应予以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
针对以上的学情,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教法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从教学内容上看,本节课的教学是概念性教学,备课中如果按教材编排去授课学生会感到单调无味,那么教师就无法很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指参与到课堂上来.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分析,教师的单一讲解和空洞无味练习不会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可是教师过于放手教给学生探索总结,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够主动参与,教学就不是面向全体学生了,更谈不上不同层次学生有不同发展了.因此,我采取的是情景教学,启发式教学和类比法合用,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从学生喜欢的篮球比赛视频和上学期学过的球赛积分问题引入,启发式教学和类比法合用:通过类比法实现知识的迁移,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循循善诱,直观生动,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增大了教学容量。
2.学法分析
在学生已有的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本节课教学学习起来并不会感到有畏难情绪.同时针对本班中等生较多以及学生讨厌空洞的教法等这些特点,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学法指导,所以我将学法确定为观察猜想、合作交流、抽象概括、总结归纳,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互助意识,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高度准确概括能力.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回顾旧知
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2、什么是方程的解?
师生活动:主要是齐答方式进行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的回顾,为本节课的学习做铺垫。)
时间约1分钟
(二)创设情景
视频导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篮球积分问题。
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如果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10场比赛中得16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分别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题意,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很容易列出一元一次方程从而解决问题,教师追问还有其他方法吗?如有并且就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话就进提出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的,如没有就引导学生发现和思考:要求的是两个数,能不能根据题意直接设两个未知数,使列方程变得容易呢?学生在这样的提示下会有-定的想法,但对于列出二元-次方程组来说还是比较困难的。此时教师展出表格示意图,引导学生通过题意,发现题干中包含的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得到两组关系式并设出未知数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以问题串的形式创设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旧知识产生设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三)探究新知
题中包含两个同时需要满足的条件∶
胜的场数+负的场数=总场数
胜的积分+负的积分=总积分
列出方程
(教师在副板上板书两方程)接下提出以下问题
(1)上面每个方程有什么特点?
(2)与一元一次方程比较有什么区别?
(3)猜想一下它们是什么方程?
学生思考并概括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并板书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通过类比的方法概括出二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时间约5分钟。
文章转载来源:易公教育


IP属地:江西1楼2024-06-04 12:5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