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吧 关注:5,478,683贴子:40,764,234

考研数学系列攻略(汇总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在吧里陆陆续续发了数篇攻略,感谢小吧主Ceron123提醒,重新发一贴汇总所有已发攻略,今后如果有新的攻略也会汇总到本贴下。
目录如下:
第1篇---考研数学命题改革前后(2016~2020vs 2021~2024)--变与不变
第2篇----24真题点评和应对---从储备能力到实战能力
第3篇----3+1能力训练系列---计算能力篇
第4篇----3+1能力训练系列---方法选择能力篇
第5篇----3+1能力训练系列---逻辑思维训练篇
第6篇----书课题各自特点和用法
第7篇----真题的定位和用法


IP属地:广东1楼2024-06-12 18:47回复
    考研数学命题改革前后(2016~2020vs 2021~2024)--变与不变
    考研数学大纲改革采用目前的试卷结构已有四个年头了,这四份试卷虽然仍然是个较小的样本,从其中我们仍能分析出当下的命题者逻辑和应对方式。
    首先,为什么有这次大纲改革及试卷结构调整?且从调整前的2016卷说起。15年左右,考研报名人数激增+专硕学硕比例调整等多重因素施压下,亟需命题组拿出更高区分度的卷子---简单的说就是什么水准的学生在考研数学中拿到符合水准的分数,便于招生单位按需选材。
    在此背景下,具有标志性意义的2016卷登场。这份卷子的特点是计算量大,部分题目反套路(只是反当时主流教辅的套路,反的不是数学的套路),杀的当年考生人仰马翻。到了什么程度呢?很多C9级别高校的热门专业,入复试名单的几乎没有能考到130分的,其他985级别院校甚至数学最高的也就110-120之间,这在以往年份前所未见。
    24年考完,不少考生说这份是史上最难犹胜16,这种看法不准确。从我们团队参与京区阅卷的两位反馈,这份卷子是有不少高分考生的,并没有达到16卷“消灭一切高分段”的效果。当然从命题区分度的实现效果来说,24卷远比16卷出色,具体下一文24卷的分析中会展开细说。
    那么16卷有没有实现区分度目标呢?嗯……它实现了粗暴的两分---高手和凡人,极少量的高手和极多的凡人,是一份从区分度角度来看较失败的试卷。原本的目的是,这份卷子各个分数段按一定比例分布,但实考后平常110-135水平的全部打到一个分数段,70-110水准的打到另一个分数段,统统成为贴饼。当年那届我们的学员中出现数例目标100上下,考前就决定采取放弃部分有难度大题的考生,实考分数和平常模考130左右学员出分差不多的现象。
    原因是什么呢?上难度的方法过于简单粗暴。就三招:大题中猛加计算量(甚至正确结果奇怪造成考生自我怀疑),填空题中考容易被忽视的冷门点(例如数三伪二阶型差分方程),选择题中搞套娃(多个点揉成一题,且计算量也大)。大部分考生做完选择节奏就混乱了,后面大题更是越答越懵,能正常发挥平常水平的十不存一。
    在此背景下,2017卷出现了明显的难度回调。在大家见识过16卷的残酷加强复习强度和卷子难度显著下降的双重影响下,这是高分泛滥的一年---尤其是当年的数二,那一届我们的学员中出现了3个数二满分,140以上近十人,其中过半在平常只是125左右的模拟实力。
    毫无疑问的,这种矫枉过正的难度回调也许可以帮助上一年受伤的二战考生上岸,从区分度来看仍然是不合格的。
    不合格怎么办?18卷,难度加回来呗。这份卷子其实还是吸取了16卷粗暴加计算量的教训的,引入了历年真题命题常用,但16没用好的招数---通过方法选择能力做区分。即计算量看上去较大的题目大多为一题多解题,如考生有能力在审题和分析阶段选对最合适的处理方法,计算量显著减少(这招在新结构下仍然继承了,例如主观第1道二重积分为典型---用轮换对称性计算量极小)。
    从实考效果来看,这份卷子比16卷区分度成功许多,基本达到了命题者要求。当然还是出现了中高分数段比例低于设计的问题,这是因为主观题加计算量后的分数不可控---主观题的分值和答题特点决定了它经常是拿不下来就会丢掉绝大部分的分数。
    但在这一年,产生了两个全新的问题:
    其一,形成了所谓奇偶年的预期。其实在主观上命题组不想弄奇偶年出来---每年出的不水也不过于暴力,达成区分度目标该多好,但客观上一发力就失控又有什么办法。在那几年的教育部考试分析中,在某些题目的点评里对于大部分考生是有颇为嫌弃的吐槽式点评的---这也不是设计的大坑啊,怎么都往里跳?怎么连这个技巧都看不出来呢?
    其二,出现了神押题现象。常年9道主观大题,每道大题出在哪个章节相对固定的模式下,最顶尖的一拨命题研究者以类似于出卷人的命题思维,实现了接近于政治试卷的押题效率---9道大题中4道。
    2019年,难度略微回调,但不像17年调的那么水,属于中规中矩的年份,不细谈。
    2020年,由于报考人数又创新高峰,对区分度的要求使得难度再次上升,再次强化了奇偶年的现象,且押题成风,部分顶尖押题人押中2道左右大题。
    在数学上押题成风这个事上是比较犯教育部忌讳的,它不像政治,从一众政治议题中筛选当前最重要的议题并熟记本身就是合理的,也不影响考察目的。数学……靠赌博式复习挤掉对手,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和分数不匹配可不是教育部想要的。
    但问题是,怎么有效压制押题之风呢?在当前试卷结构下很难破局。因为9道大题各司其职几乎是明牌,大家都知道你两道线代一道可能是方程组,另一道二次型;概率一道可能是二维随机变量,另一道就得是统计+估计,高数加难度一定要加在实际应用极值,构造或泰勒型中值,几何应用套微分方程,放缩型递归数列,级数等有限的几个点上。经验丰富的出题者再分析近年出过的点,适当给出个50道左右的题目池子,命中2-3道同类型是大概率的,不是运气,确实是实力使然。
    甚至8道选择题都是半明牌。因为旧结构下历年在各个章节的分值分布相对稳定,有限的八道选择题里,有些章节几乎是必考,具体考什么亦可有针对性的做准备。
    所以,要想扭转这一切,解决每年命题难度波动,遏制押题之风,必需采用新结构。在这一点上,必须承认教育部的命题设计人员,想法和思路还是极高明的。
    为什么只是增加两道选择题,调高选择填空题的单题分值1分(4分变5分),同时大题9改6就能实现这两个目标?且看下面对改结构真正玄机的分析:
    首先,增加难度不再主要依靠提升大题难度或计算量这种粗暴手段。正如过去几年的攻略所说,新结构下试卷拥有了两个难度调节阀门,一个是选择部分投放部分高灵活度题目调节难度,一个是主观部分按旧有传统投放计算量较大或较难的证明推理型题目调节难度。在24卷中,又出现了一点新苗头---其实如果需要的话,以往只用来靠纯粹计算能力或冷门点处理的填空题,也可以加计算量或稍有些变化。
    其次,一个目前大部分攻略类文章还没有意识到的点在于,新结构的命题组合方式更为灵活,从而可以有效防止押题手段。在过去的8选择9主观模式下,大题考哪几个点的搭配是相对固定的,例如第一道考极限或导数,第二道考积分相关,第三道考多元极值相关,即便有选择也不多。这是因为如果大题不考,这个章节的出题分值就凑不齐,前面也没法通过两个选择来考察它---两个选择也才8分,并且选择也只有8道,不能往某个点过于集中。
    新结构则不然,例如今年大题第一道就出下半册的二重积分,数三线代大题出方程组,数一线代大题也不是二次型,那么以往那些必考章节没考到?不会的。在新结构下,用2道客观题就可以实现对某个章节分值10分的考场,和旧结构一道大题分值相当。
    所以在新结构下,命题的排列组合方式大大丰富了,你以为考大题的,可以在选择题中玩不同角度的2连击,或是出1选择1填空,即考概念,又考计算;你以为考小题的,也不是不能去可出道大题,反正现在的命题结构中,不再是大题主导全卷的时代。海量的组合方式下以往的神押题几乎难以再现,过去的大题可以拆零考,过去的小题可以升格考。
    改革后的第一份卷子2021卷是一份“新瓶装旧酒”的过渡卷,主要起到新卷子平稳亮相的作用,难度较平和,试题偏传统风格,甚至连试题顺序也未做特殊调整。
    2022卷比21卷难度稍高一点,但远未达到改革前的偶数年难度波动程度。这份卷子里开始有一些基于新结构的试探改变,但不多。例如数三卷把主观第一题交给微分方程+渐近线小综合问题,大题中没有极限问题的身影,更没有递归类极限。放哪儿考呢?一道常规的选择考无穷小量,一道常规的填空考函数极限计算,再来一道有难度的数列极限和最值问题的小综合,这也完成了往年15分的极限考察。这就是所谓灵活调节组合的魅力了,考法多变。另外,这一年的二次型最值问题令不少考生措手不及,也使得后续的教辅中大篇幅增加此类内容(新结构后,大部分教辅更明显的落于真题命题步调之后了,这一问题后续攻略会在探讨给出解决方式)。
    23卷在一个相当特殊的年份出现,当年很多考生是带病上场的,对于身体状况的热搜盖过了试卷本身。这份卷子考虑当年实际情况难度下调,尤其线代接近送分,但风格已经不知不觉的切换到新结构应有的样子了:选择第一题考偏导即为灵活性的体现。总体来说这份卷子稍显平淡,服务于特殊时段无可厚非。
    最近一次的24卷,是一份充分体现新结构优势的卷子。以三份卷子中命题水准最高的数一为例:
    选择题中,计算推导型选择和纯计算类平均分配,其中多道题目通过方法选择筛选区分考生,例如第3题级数选择,求导后赋两个特殊值后作差,比传统做法省时许多;第9题利用重期望公式又比传统做法省时极多,这两道是有意设计的区分题。
    填空题中出现了一道有一定挑战的线代题,这题其实是一道微缩型的大题,可能对不少考生心态造成了干扰。另外,傅里叶级数好些年未考,部分考生未重视丢分---这仍属于常规年份用冷门点区分的路子,不新鲜。
    主观题中,第一道数一的二重积分题精彩度逊于数二三的题,后者也是通过方法选择做区分---熟练轮换对称性省时。
    18题切平面与极值题属于常规计算考察;

    这是一道半明牌,只考察逻辑推理能力,几乎没有考察构造能力的证明题,难度只在中等水准。如果复习中不是始终不做题的翻翻党,在这道题目出现极大阻力反应了平常做题时被教辅和视频牵着鼻子走,只通过在头脑中与做过的题目印象碰撞来解决题目,不具备基本的逻辑解题能力。
    如果平常做题时对于稍有综合度的题目能够按逻辑做规范分析,并形成习惯,拿下这种题目是不在话下的。

    从团队两位参与阅卷的老哥反馈,这份卷子的区分度是比较成功的,没有出现扼杀全部高分,分数往某段集中的效果,各个分数段考生合理分布,比16,18,20都要合理些,从命题目标实现上来说应该是较成功的一年。
    24年是考研人数达到高峰后有所下降的一年,预计25年人数也不会明显上升。所以难度上,预计还将与24持平或略有下降。因为24卷没有造成区分度的失败,命题者不至于大幅降低试卷难度,某些考生道听途说来的奇偶年,25一定是简单的不成立。
    总结一下,如果您有耐心看完上文,就应知道奇偶年是旧结构下的产物,21~24这四份新结构的卷子难度始终在平稳递进(23特殊年特殊卷除外)。
    在新结构的考研数学下,除了常规的了解,理解,掌握三基等老生常谈的要求,想要取得高分必须有以下三个能力,缺一不可:
    1.扎实的计算能力;
    2.面对不同情境快速选择合理方法的能力;
    3.中等以上的逻辑推理能力。
    扎实的计算能力是以往考研复习都会强调,但多数人没练到位的,后两者是很多考生甚至机构也没意识到,更没有刻意训练过的。
    粗糙的做个分数衡量,具备还算扎实的计算能力,后两者不行的话,在当前的形势下可能只能考120上下,波动取决于实考面对2,3情形时受到多大的心理冲击,造成答题节奏多大的混乱。可能扎实但应变不足,掉到100分上下这个档次,说实话有些考生心里是不会服气的---我明明全年挺努力了,题没少做,为什么就这分?但没辙啊,版本迭代了,你的手段只有旧版本那套,当然赶不上趟了。火力不足,奈何奈何。
    2,3的刻意练习是有完整的训练方式的,后续的攻略中,团队将分别就1,2,3这三种能力展开具体攻略和全年各阶段做法。


    IP属地:广东2楼2024-06-12 18:49
    回复
      24真题点评和应对---从储备能力到实战能力
      如前文所述,24卷是自21年使用新结构卷以来,第一份充分展现新结构命题弹性的试卷。从阅卷情形来看,大部分考生答卷情形明显比过往的3年要差许多,区分效果明显。
      具体特点有:
      1.命题组合方式丰富。由于选填分值权重大幅上升,单题分值提高,不再有过去某些章节必出主观,某章节出客观的分际,大题出题章节可能性增多。出现大题考点拆零考小题的倾向;
      2.强化对于考场压力环境下,迅速做出方法选择的考察,即一题多解,不同思维能力和理解程度的考生可能选择不同做法,从而形成不同的时间消耗。该考法属于考研数学的传统特点,可以说衡量一套模拟出的好不好,就看其中有多少这种类型的题目。但在旧结构下,此类题目一般出现在主观题,新结构下有随着大题拆零考小,此类考法也开始进入小题环节;
      3.由于大题考法拆零进小题,部分小题的计算量明显提升,与5分一道的分值匹配。这导致不少考生出现了答题节奏的头重脚轻,花极大的时间在前面的选填,后面主观题所剩时间不足以支撑谨慎思考下答题。
      考后至今,在新形势下如何应对考研数学,不少参与考试的考生或自媒体也给出了建议,其中有真知灼见,也有讲歪了方向的。其中有两个误区要警惕:
      1.忽略版本改变,还在迟钝的强调奇偶年概念,把24卷看成如以往偶数年一样的难度反弹,断言25难度会回调。
      这是极大的误解。如上一文中所说,新结构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可以维持每年难度的相对稳定,因为区分度可以通过选填命制和主观命制的多种组合方式实现,之所以前几年没有今年难,是因为过渡期与23年特殊年景所致。
      在新结构下,难度是可以保持相对稳定的,预计25年可能略有回调,但不会出现明显回调。
      2.认识到24卷比过往几年难且风格有所进化,但错误的认为应该去刷难题,刷竞赛题,这属于过犹不及。须知考研命题的风格和目的均与竞赛有较大的不同,虽然可以找到个别题目两者互相借鉴改编,但用竞赛题库必然意味着有60%以上的努力错了方向。
      那么,如何应对新形势,新结构的试卷,拿到高分呢?
      最核心的问题是,平常所复习的东西,考场上能发挥出来么?
      今年不少认真长时间复习的考生,考场上有一种窝囊感---要说都不会吧,不至于。但它考的不在熟悉的点上,做着别扭,考完更别扭,按说水平远不止卷面展现的,但就硬生生的给这卷子搅成了糨糊。
      何解呢?在新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区分一下考研数学复习中的储备能力和实战能力了。
      按照大纲要求,用课程和各类教辅复习,做一些题集,这些都可归为储备能力的范畴(其实就是传统复习模式)。在获得储备能力的过程中,当然也会具备一定的实战能力,但这种实战能力的获得是非刻意的,属于复习中的附带品,从而提升的可能还不够应对较难年份的试题。
      这种提升个体差异很大,有些考生基础好,理解能力强,即便用这种模式考的也算不错,但这类个体显然占比并不大。前文说过团队两位改卷的小哥提供的反馈还是有高分的,但他们所改的卷子对应的是清北人航为主,即便如此,130以上也是较往年少许多的。为了解的更全面些,我们又问了其他地方的一些985,211出分,发现不少985里非热门专业,数一110已经是能进复试中的中上分数,120以上比较少。
      社交媒体里总是能看到更炸的出分,我们不太想去评价这些分数。很多引流的140+分专业代码都不太对的上,例如之前团队一小哥看到本校同专业有个147的数一哥们,问了本院核实了一下,实际上今年本专业最高分是133分。可能人家搞社媒引流的,考的不是我们这个宇宙这一场吧(F12大法好啊)。
      言归正传,上文的意思是,通过常规模式复习提升了储备能力,但这些能力中的大部分没有能够转化为实战能力,出现努力和得分不匹配的现象。
      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各阶段加入一些刻意的练习、归纳与总结环节,这些环节的目的是打造“3+1”种实战能力:
      1.经得起实战考验的计算能力。指的不是平常复习时慢悠悠节奏下的算对;也不是步骤不规范,方法运用有缺陷的仅结果上算对,而是从完成时限到步骤规范的计算过关。这方面需要贯穿全年,用各种强度的题目计量达标完成,具体阶段做法下一文中详述。
      2.根据不同条件快速选择方法的能力。即所谓“一题多解”能力。这里的一题多解不是炫技式的会多少种解法,关键在“快速比较---试错---取最优”的能力,所以日常牵涉到一题多解的情形,一定要加一个比较整理的环节,用简略笔记写清本题最优解法是哪个?为什么?其他题目此解法为什么不优?具体哪些条件改变导致的?
      3.逻辑解题和推理能力。目前396联考考逻辑,数一数二数三其实也考逻辑---蕴藏于题目中。目前大部分考生解题依赖于“撞库模式”,即靠看过做过的题目和试卷上的题目印象碰撞,撞上了就按印象里的步骤开始写下去,一旦发现题目精巧改编过,像但用原方法行不通就会陷入宕机状态,随机触发其他负面buff。这样当然是不行的。
      逻辑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解题思路本身具有逻辑,除部分一看就能做的纯计算外,应训练逻辑化的做题能力---拿到一个题,分拆它的条件(动,静条件,约束因素),引申,易错,待求,分类排开,然后再综合求解,例如上文的猫脸模型。在此种训练模式下形成的解题能力比“撞库模式”适应性强许多,面临改编后的非常规出题角度也能从容解决,或者至少能写出若干得分步骤。逻辑能力的另一个方面是推理和放缩、构造能力,该能力常见于证明题考察,但随着大题拆分小题考法的出现,近年来也常见于选择题中。该能力可通过先课本定理及推广结论用自己语言复写和拆解,而后适量拆解各章证明,归纳类问题来提升,同时,全年需积累各类构造,放缩能力,总结出一些常用的套路放在笔记本中备查阅。
      以上三个能力目的在于完成储备能力向实战能力的转化,操作上并非增加全新的环节,也不需要很多的额外的时间,只需要或在原本复习中引入新的做题模型,或在复习中加入新的归纳总结环节而已。
      说白了是复习中的局部改进和催化,完成向实战导向的过渡。
      而在不同阶段评估自己复习的怎么样,也应考察当时的这三种能力到了什么水准。如果复习中所做的事情明显与这三者均无关,可以定性为复习偏离了轨道,应该及时纠偏。
      说来简单,做来不易,后续团队将继续更新3篇新攻略,分别讲述不同基础的考生如何在全年各个阶段,用何种材料练习以上三个能力。
      有了这三个能力,可以保障在实战面对各种灵活角度题目时有应对能力,不慌张的得到符合自身80%左右能力的分数。剩下的20%怎么拿?
      区分考试型选手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答题节奏和考试心态。试卷未必总是按你的意愿出,面对实考时的意外题目,思考多久应该跳过去?连续几道题目卡壳怎么办?无法应对这些突发,就可能打乱节奏,考不到应有水平。
      所以在日常做卷子时,我们应当有一套稳定的标准(例如2分钟全无思路跳过?推到关键步骤卡住多久换方法?),判断何时跳过题目;不同难度等级的试卷选择,填空,主观各自应该分配多长的时间(不同难度卷子时间分配需要有及时调整);节奏乱了的时候如何迅速回到正常心态和答题状态等等。
      这个环节一般而言训练时间相对靠后(9月后),不必贯穿全年。部分从小到大经常在这个环节掉链子的同学,不妨将此环节的训练启动时间向前推到6月起,先用较为简单的模拟卷或真题进行个人标准摸索和定型。
      这个环节训练达标的标准是:考前对多久跳题,多久换方法,不同难度各部分多久,应急换心态方法是有清晰可描述的预案的。而不是靠着幻想支撑:“应该不至于很难吧,按顺序全做对不就得了”都属于准备不足状态。
      总之,整个数学复习应从能力储备,直接应考转化为实战导向,将能力储备转化为应试能力,最大化个人能力下的卷面分数,这才是我们的复习目的。
      接下来的攻略中,我们也将给出市面教辅和各类课程中的内容,如何能够按照以上“3+1”能力下充分应用。


      IP属地:广东3楼2024-06-12 18:52
      回复
        3+1能力训练系列---计算能力篇
        从本文开始,我们将分六篇攻略逐一讲解如何在全年各个阶段锻炼上两篇文中提到的“3+1”能力,本篇为计算能力篇。
        每个考研数学难度上热搜的年份,“计算量大”“算不完”这样的词语都是高频的。从历年的阅卷情况来看,无论是一道积分还是一个初等变换都能让大把人花式犯错,这也反应了考研数学参加者中,能够达到计算能力过关的人群或不足四成。
        考研中计算能力过关的定义,应该是这样的:
        在一定的压力环境下(考场环境),能够在合理时限内,规范的用正确的方法完成计算。
        注意上述的三个定语:“压力环境”“合理时限”“规范正确”,它们缺一不可。
        在复习刚开始的时段,相当多的考生对于亲自下笔做题有抵触,于是采取错误的替代方案:
        1.看视频课程,然后再看教辅,一个看不明白,吐槽讲的/写的不行再看另一个,甚至热衷于名师评测,饭圈评论,主打一个见多识广。这类考生都是懂哥/懂姐,参与各种群讨论头头是道,因为讨论到的关键步骤他/她们还真挺会,以至于产生了一种高手错觉。
        须知看只能在脑中形成思路的大概轮廓,辅助理解某些关键步骤的思路处理,但不动笔做的话,永远不知道实际做题时会卡在哪里---每个人潜在的“堵塞点”是完全不同的。实战中,很少动笔的考生即便能使出看来的那些思路,也会因为前后各个细节掉链子,很难完整完成。阅卷中,类似于牛头鱼身狗尾巴还带墨镜的怪诞画般的解题过程,多出自“眼高手低”考生之手。
        2.做题时要求宽松,既无时限,也无绝对独立性。有的考生题是做了不少,平常正确率也不差,一考一个不吱声。因为她/他们做题时,对自己太过宽容了。
        做题答案对了就行,你管我写的乱不乱呢;
        做题时公式忘记了?不要紧,翻书查一下呗;
        没思路了,上回做个题跟这个挺像的,对照一下呗;
        实在做不出来,看下答案,哦妙啊,懂了懂了;
        三道积分算了我一上午,我可太努力了;
        …………
        以上行为,你是否也有呢?这种过于宽容的日常训练,导致在实战中没得查没得翻时,慌乱畏难,束手束脚,会的也自我怀疑写不出来,想回头检查思路,对不起,过程乱到没头绪。
        3.错误反复循环,初心不改。许多考生只生产错误,不断重复错误,但从不主动解决错误。
        有的考生觉得,我对过答案了,当时也知道错哪儿了,怎么不算解决呢?
        还真不算。唯结果论,解决了为什么后面还反复同一类型出错?
        下面我们按照顺序,一一解决:
        1.如果基础不太好,对数学又没多爱,确实会挺排斥下笔做题的,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可以由易到难。
        易可不是指做容易的题目,沉醉于高正确率。而是用解析详尽过程完整的题目,先看后仿写。
        仿写类似书法中的描红,请用视频中的例题和教辅中的例题来操作,而不要用各类题集来操作。这有两个原因:
        视频例题和教辅例题过程解释比较详细,且一般前后还有类似题型归纳和引申,便于辅助理解;
        习题集里的题目,还要留着后续不再需要仿写时用,形成递进。
        仿写有两个很关键的操作细节:
        其一,不要立即仿写。比如听完一堂课立即把课上题做一遍,教辅看完一节立即把例题写一遍,有效果但不多。正确的做法是拉一个时间差出来,例如头一天听了3讲课程/看了2节教辅,那么第二天先把昨天看过的课程和教辅里的题目独立做一遍,再开始继续看今天的课程或教辅。
        初期(暑期前)每天的复习,可以由做前一天的例题和看今天的新内容构成。
        对于狮子训练营的学员,作业怎么办?可以穿插在其中进行。比如中间一天做作业,而后继续上面的模式。
        其二,仿写时就不要再翻教辅,回去查看课程了。为了防止做不动,开始前可以准备充分一点,第一天把例题摘出来备第二天做的时候,思考下每题的关键点和步骤,提前写写算算,相对于为第二天的“个人小考试”做个准备。这类似于部分高校在期末前给学生划了重点,降低了上手难度,但第二天做的时候还是要独立回忆思路,写完过程的。
        第二天仍然没能写出来的题目,请爽快的承认自己不会,对照下过程,看看哪里出了问题,把问题写在旁边。这部分题目可以在一个章节结束后,集中复习下,再第二天独立做一遍,相当于又一次“个人易错题小考试”。
        这种模式,我们称之为“自主实践+考试”模式。
        通过这种先熟悉题目,第二天再考试的描红时方式,可以让眼高手低的学员逐步过渡到能够独立做题的状态中去。
        注意,看的同时跟着动笔写写算算是个好习惯,但这也不视为仿写,不能替代上述过程。跟着写算只是用来辅助理解的,没有完整独立的写过全过程,效果要远逊于仿写。
        对于基础略弱的考生,整个第一轮用教辅/视频中,对于其中的例题均可这么处理。
        在这过程中觉得可以在非仿写的状态中,独立的做一做其他题集了,当然可以。
        也可以仿写与独立做题环节交叉进行,例如周一到五用仿写模式推进复习,周六日独立做题集。或者按个人情形灵活调整时段,均可。
        有的考生会觉得,这方式挺好啊,能够深入吸收教辅和课程中的题目,为什么只讲第一轮用,后面听强化课冲刺课之类的,不用这么操作了么?
        那是因为到时候,随着实力的增长,我们应该倒过来操作。即先尝试做其中的例题,看能不能顺利写出来,用何种方法写出来,再带着对比和归纳的心态去看视频或者教辅。仿写的阶段是“cosplay”,恨不得仿它个形似神似,后续阶段变成了一种“切磋”心态,我的实践当和教辅/视频的创作者彼此互动,找出问题所在。
        实力较强的一战或多战考生,可以一开始就按上述倒过来操作的方式来。
        2.日常做题的时限和规范性要求。即便是仿写阶段,我们宁可拉一个时间差,第二天去做题,也不能放弃独立性要求,可见独立性是规范性中的第一条。那么,时限和过程上的规范,应不应该加在仿写环节呢?
        应该,但可以稍作放宽。在第一天准备第二天要做的题目时,我们就可以按照解析的步骤多少和复杂程度,预估用时,把时限标在题目上。第二天做的时候,超过这个用时可以,但要标出超时,后续标一下超时原因(例如某些地方计算不熟练)。一般而言仿写不会出现完全卡壳没思路,如果真的出现了,以超过思考时限60%无思路即判为不会(例如标6分钟的题,4分钟动不了笔就先跳过,别在那死磕,效率偏低),后续再总结原因。
        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防止“三道积分耗一上午”。
        有了这样的自己标时间,按时间来的操作,后续独立做习题集和训练营作业时,估时能力也将有所提高,可以设定合理的估计完成时间和无思路跳过时间(前者的60%),独立完成它们。
        在此过程中,做完题目将产生以上几种产品:
        没思路跳过的题目;
        做错的题目;
        做对了,但方法和解析不一样的题目;
        以上三类题目,应当分类收入到专门的错题本中。如果用纸质错题本,最好用活页的;如果用电子的,那当然更加自由,可以随时标注和添加,按照个人习惯选择即可。关于错题本的格式和操作,后续还将有专文讲到。
        没思路跳过的,做错的这两类,当时做完搞懂错因,请用最简略最通俗的语言把原因写在题目下面(想顺便谴责自己一嘴加深印象也行),将这些题目按章节集中起来,先进行复习,后第二天考试。有些学员不知如何进行章节的复习,其实做一章产生的全部错误,就是对自己章节复习的最有效巩固。解决这一章学习中产生的实践错误,还有什么会比这更有针对性呢?
        当然,如果考生较有能力,可以在此基础上提炼下章节的易错点,重要题型和方法。没有能力/耐心或者觉得时间不够也无所谓,用教辅回顾即可。相比务实的“自主实践+考试”模式,纯粹的知识提炼收效要小不少。
        3.某些错误不断循环的问题。有些考生会反复重复同种错误值得考前,其中大部分属于理解性的可以通过上文的章节/阶段性考试解决掉,没解决完就不断隔一段时间就从错题本中组合抽题,重复上述阶段考试。
        还有一类错误,是跨越了章节,甚至能够跨越学科---如果你是理科生,相信专业课也会犯类似错误,即计算马虎,丢这里,忘那里的问题。
        这类问题的个人原因占比大,可以尝试用贴条的方式解决,例如彩色便利贴,把错误原因和示例写在上面,贴在随处可见的地方,常看常提醒;或者专门设一个我会犯的二傻子错误专门小手册,随身携带,外出闲着的时候拿出来翻翻。
        这类错误的解决,主打一个长记性,让它如影随形进入到潜意识就能改善。


        IP属地:广东4楼2024-06-12 18:55
        回复
          计算能力篇简化指南
          核心思想:“自主实践+考试”模式;
          初期做题能力弱的考生:仿写模式,即第1天看完视频或教辅,将其中的例题摘录出来,按过程复杂程度预估用时和无思路跳过时间(两个时间,一般后者是前者的60%),第2天独立完成。
          第1天摘录完题目,标注时间后,可适当复习下每个题目的解题要点和需要用到的公式,相当于为第2天的“自命题考试”做准备。
          第一轮手头的主要教辅和视频均可用该模式吸收,实现既提升理解,又不与实践脱节。
          在此过程中,可穿插纯独立做题环节,即做手头习题集(狮子训练营作业也在此列)。例如周一到五仿写,周末两天纯独立做题集或按自身情况调整时间。
          其中形成的错题和跳过的题目,标明原因收入错题本。一个章节结束后,将手头错题和跳过的题目再标时间,复习一下作为一次考试。
          后续阶段性复习时,可按自己实际情况重组错题,随时给自己考试。例如高数前三章考试/高数全范围考试/各类积分(一元,多重,曲线面)回顾考试等等。
          简言之,手有错题题库,随时重组考试锤炼自身,咱也是个命题人呢!
          能力增强后:所看的强化/冲刺类课程或教辅,可先独立做其中题目,再看课程或教辅讲解,形成“切磋”和方法比较。错题还是老规矩,作为自命题考试题库,阶段性考查。
          做题能力强的考生:取消仿写模式,视频和教辅先做后看,题集正常独立完成,错题利用模式类似于上述。若某些章节力不从心,也可局部使用仿写模式,实事求是不丢人。
          当您掌握上述模式,给自己出了第一份小考卷并完成它的时候,您将走在最有效的复习道路上。


          IP属地:广东5楼2024-06-12 18:58
          回复
            3+1能力训练系列---方法选择能力篇
            3+1能力训练系列---方法选择能力篇
            在如今的考研数学命题中,有一个常用的区分手段:一个题目的不同方法对应不同繁琐度,不同用时,耗费不同精力。例如填选中各出1~2个这样的题目,就可以让方法选择能力较弱的考生用时较长,到了主观部分时间更显紧张,不仅影响后续解题心态,还直接影响全卷完成。
            形象点说,这种题目的设置是“劫贫济富”的,很残酷的他富就更富,你穷就更穷法则。常有人质疑为什么有些人能在这么大计算量下,每部分都做的快还有时间检查,就是因为这类考生方法选择能力优秀,在有通关密码的地方都跳关走了捷径,当然就快。
            一般而言,一份考研卷子里会设置4~6道多解可供选择的题目,即4~6次跳关机会。如果能够把握其中的半数以上,完成整张试卷的节奏就比较舒服了,拿高一些的分数也更有把握。如何在复习中提升这种能力,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在计算能力篇中,我们已建立了错题本,并提到了一个分类:做对了但与答案解析不一致的题目,这类题目就是我们用于训练方法选择能力的素材了。
            在暑期前这个复习阶段,由于积累较少,分析能力不足,我们的训练侧重在各个考点的理解和计算能力的提升上,对于方法选择能力的训练无需频率过高,建议每个月安排一次即可,或者也可按章节划分,每3章左右安排一次。
            在选定的时间点,把错题本中所有牵涉到多解的题目集合起来,做如下点评操作:
            1. 每个方法动笔理顺关键点,区分出方法难易程度;
            2. 简要点评在该题中,哪种方法较好,是什么原因?
            3. 与其他类似题目比较分析,分析为什么不同题目,不同方法的难易度会变化?尝试提炼出“关键信号”---即该类题目中,看到什么条件应该优先用哪种方法。
            以下题为例:



            看,我们通过这两个题目,既分析了各自解法的关键步骤,又通过比较得出了不同情形下同一个方法可能不适用的原因和关键判断点---区间上的数值是否小于1。用类似的思想,我们可以完成类似多解题目的比对分析。
            随着复习深入(或者考生初始实力较强),可以加大此类分析比对的比重,尤其是开始利用历年真题来做此类分析。这是因为,真题是利用这种命题思想最多的试卷,其它如模拟卷等此类题目往往设计精巧度不及真题。
            为什么之前攻略中说竞赛题不能作为加强度的主要材料呢,关键原因就在于竞赛题常常“华山一条道”,考你用单一技巧方法突围的能力,这和考研风格是不相符的。
            真题是做一题多解分析的最优教辅,没有之一。有些同学舍不得拿真题提前当教辅用,准备留着模拟打分用,大可不必(拿它们模拟出来的分数与实考不能说关联不大,简直是毫不相关)。除了新结构下的最近四份试卷可以留作模拟用,其余卷子当教辅反复拆解使用才是最科学的用法。我们需要找的是那种解法全面,分析详尽的真题资料。
            推荐李艳芳老师的真题系列解析,这是我们所见解法给的最全面,分析最细致,可用性最好的真题类书籍。
            当把所有真题中和日常做题中遇到的一题多解全部归纳整理完毕后,就可以从容面对考试时的多解情形了。
            检验的方法仍然是将此类题目专门形成自编题库,阶段性的组卷考试,直到熟练。
            一句题外话,由于K12教育愈来愈卷,中小学那块的手机端app里,已经出现了同时具备拍照错题,抹除笔迹,利用错题在线组卷功能的便利产品,考研也可拿来使用。为了防止有带货之嫌疑,不在这里给出特定软件名称,大家可以自行搜索选用合用的产品。
            上文的计算能力+本文的方法选择能力训练,最终都依赖于错题收集---定期组卷考自己的模式确保有效,这一点请各位学员务必注意。说的再牛的方法,听了再牛的课,用了再牛的题,缺了这一环节都是镜花水月。
            下一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锻炼考研数学所需的逻辑推理能力。


            IP属地:广东6楼2024-06-12 19:00
            回复
              方法选择能力篇简化指南
              考研数学中经常会设置4~6道“劫贫济富”的一题多解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快速选择最优方法的能力。
              此类题目的最优训练素材是历年真题,因为真题恰是运用这种命题思维最多的卷子。
              但大部分考生不可能在暑期前就开始研究真题,所以我们先采取过渡方案:将错题本中涉及一题多解的题目,每月或每几章做一次总结归纳(因为此阶段遇到的多解题量少,不必太频繁。示例见上文)。
              到了暑期段左右,以历年真题为蓝本,整理,分析,比对所有涉及一题多解的题目,形成专门的多解题库,定期从该题库中抽题组成试卷考察。
              后续冲刺阶段做模拟卷时,遇到此类题目,可以继续加入多解题库,继续对比分析,打散考察,直到考前。


              IP属地:广东7楼2024-06-12 19:01
              回复
                3+1能力训练系列---逻辑思维训练篇
                在“3+1”能力体系中,逻辑思维能力是一种隐藏能力,它与选择题中的命题判断类和主观题中的证明类直接相关。当然,线代一整门中处处体现着逻辑,各类课程和教辅均会对线代的逻辑脉络有梳理和引导,不在此文讨论之列。
                在应对考试中,逻辑思维有显性考察和隐性考察之分。所谓显性考察主要分两类:一类是选择题当中的命题判断,辨析类题目,例如判断所给命题是否正确,或是命题正确的个数等等;二类是证明类题目,例如大家最熟悉的中值系列证明题,也包括其他各章节的证明问题,例如各类不等式证明,与级数相关的证明等等。隐性考察就无所不在了,例如一个看似普通的计算型题目,选择方法,理清条件完成转化,处处皆逻辑推导。所以隐形考察也可以视作解题逻辑范畴。
                所以,我们的策略是:通过对显性逻辑题目(辨析型选择&证明)的应对,全面养成解题思维与逻辑。
                选择题中的命题辨析或推理类,需要的关键能力是透彻理解大纲要求的命题和定理。何为透彻理解?只是背下来会套用可不够。一个命题有各种限定条件,有些还有着特定的语言顺序,我们要在“破坏实验”中,搞清它的各种变化。例如罗尔定理要求闭区间连续,不连续会如何?可得出一个反例;只是开区间连续,或者半开半必如何?又是一个反例。另外有些命题我们也可试着做推广,看有无反例产生,例如结论限定某类函数,那么其它?尝试一下得到反例;倒着能不能推出?又可产生反例。
                在复习前期直接对着命题去这样操作可能是比较尴尬的,因为考生的积累不够,对着命题苦想不得往往陷入低效,不值得提倡。所以这块我们得借助模板。模板主要来自于做过的命题辨析类选择题,我们可以在完成3-4个章节的训练后做一次反例整理。例如:高数上半册命题与反例整理,下半册整理,线代行列式与矩阵部分整理,方程组部分整理,特征值与二次型部分整理等等。
                整理出来的反例最好用一本单独小本子收录(或者独立电子笔记),便于阶段性复习。复习方式可以不采用之前攻略的组卷自测,间隔一段时间就把反例拿出来梳理即可。也可结合进行,先梳理某一部分反例,而后复习对应章节典型错题,再隔天从中抽题组卷自测。具体方式可按个人习惯做微调,没有一定之规。
                证明类题目是大部分考生的梦魇,但凡真题考证明题,几乎就稳定占据卷面区分度前三名。例如前文谈到今年的泰勒相关证明题,技术难度仅为中等,若放在竞赛卷中更是排不上号,在考后却被许多考生评价为“历年最难证明”,“完全没有思路”。这是因为大部分考生复习证明题的方式从根本上有问题。
                不妨把外延放大一些,说大部分考生做题方式有问题,也成立。前面攻略讲过很多考生是靠做过的题目和考场上的题目印象对撞,如同两个特工在暗巷中接头,完全接上了就有思路能做下去;接头人来了但和约定的不完全一样(题目有少量变化),就犹犹豫豫,答题磕绊;对方没来……对不起放弃任务。其实题目小改,恰如斗争形势变化对方留了记号,转一条巷子就能顺利完成接头。
                逻辑推理少的题目,例如较纯粹的计算型题目,只要做题够量,按部就班一般能接上头;灵活变化的各类题目,不免出现困境。证明作为变化最丰富的题型,当然体现的最明显。
                所以我们必须变做题时被动跟随记忆,解题时被动找回记忆这“双重被动”为做题时主动拆解理清逻辑,解题时主动重组形成逻辑这“双重主动”。
                双重主动的第一重,主动拆解理清逻辑,即对于遇到的证明例题,按逻辑顺序进行设问式拆解,并收入笔记定期回顾。
                双重主动的第二重,即解题时对题目条件和问题进行拆解,按逻辑重组和之前拆解中思路对应,快速形成解题思路。有考生会在此疑问:不对啊,你耍猴呢?这不还是和记忆对撞接头么,绕这么大圈子就这?不一样,我们不一样。题目拆解后的思路是底层思路,解题是逻辑整理后对应的思路恰也是底层思路,具体题目的变化是无穷尽的,底层思路彼此相通,且数量很有限。
                大致相当于大海捞针和汤锅里捞牛肉丸的区别吧。
                考生可以利用手头教辅比照此模式开展证明题训练,例如手头两本教辅,一本做第一重拆解,另一本就可以做第二重解题训练。
                证明常常被视为高分者的游戏,很多考生觉得不行就放弃。这里要说明一下:实考时的证明题,要求分数只在国家线左右的考生确实可以酌情放弃部分问或者全部放弃,但平常的证明训练最好不要完全放弃。这是因为,证明训练提升的是数学逻辑能力,这些能力除了为数不多的显性直接考察外,还有大量的隐性考察。通过一定量的证明题拆解与重组,提升的是整门数学的逻辑能力,最终提升的是整体实力,不只是个别题目。
                当然,分数要求低些,用于拆解和重组的题目数量上可以少一些,很难的题目可以略过。
                本篇是“3+1”能力系列中,三大能力的最后一篇。下一篇发布的是全年的狮子课程体系设置和用法,这之后会继续发布关于“+1”的部分,即答题心态和节奏训练,以及后续的增补攻略等等。


                IP属地:广东8楼2024-06-12 19:02
                回复
                  逻辑思维训练篇简化指南
                  考研中的逻辑思维分为显性考察和隐性考察,前者主要体现为选择题中的命题辨析型选择和主观中的证明类问题,后者散布于解题思想中,其中线性代数整门皆为逻辑思维驱动。
                  在复习策略上,我们可以在应对显性考察中,磨练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使数学能力整体提高,也能应对隐性考察。
                  对于命题辨析类选择,可结合做过的选择题,每几个章节后做一次反例分析和整理,后续复习中遇到同一个问题下新的反例,可以不断补充进来。
                  阶段复习反例可以与错题整理大周期结合,例如高数上整理错题,抽题自测的同时,过一下高数上全部的反例。
                  证明类问题同样可专题应对,需要在训练中变做题时被动跟随记忆,解题时被动找回记忆这“双重被动”为做题时主动拆解理清逻辑,解题时主动重组形成逻辑这“双重主动”。
                  因为分数需求不高而完全放弃日常证明相关训练不可取,因为它可带动整体数学能力提高。可以按个人分数需求适当减少拆解重组训练的题量,同时跳过部分高难度题目节省复习时间和精力。
                  逻辑思维训练是三大能力中相对最难提高的项目,但它决定了考生上限在哪,要想冲135以上,这块的训练不可少。


                  IP属地:广东9楼2024-06-12 19:03
                  回复
                    书课题各自特点和用法
                    书课题,指的是考研数学复习常见的三大载体---教辅书、视频课、习题集。有不少考生在复习中疑惑这三者的优先级和使用先后顺序,团队将通过此文做出详解。
                    先说结论:从使用效率来排序,是习题集最高,教辅书次之,视频课最低;从易用性来排序,是视频课最高,教辅书次之,习题集最低。
                    视频课是很多一战考生觉得最好用,最重要的载体。它有着突出的功能性---在考生所懂较少,理解障碍较多的阶段,能够迅速的帮助考生跨过学习门槛,了解知识点的脉络和关键点。比较好的视频老师,还能让考生在比较轻松的节奏中,找到一路向下平推的快感。所以一战考生相当一部分会患上“视频依赖”,不多看就没有安全感。
                    但是,视频的隐藏缺陷是无法回避的---它的吸收率最低。看视频虽然互动感强烈,学习方式直接,但由于缺乏个人实践环节,所得较虚。课上习得的种种妙法,在自己真正用来的时候,不是这个环节卡住,就是那个环节忘记,似是而非。这和视频主讲者的个人水准无关,再顶级的老师也不可能逆转这一载体特性(所以一路看课走下来考不好,别去喷这个那个老师了)。
                    辅助理解是视频课的最大优点,缺乏真正的独立实践环节,是视频载体的最大缺点。我们当然可以通过课后笔记整理复盘的方式,将视频课的内容加工后完成吸收,但所花时间一般是1:1.5~2.5左右,即听1个小时的视频课,需要花到1个半甚至2个半小时的时间去吸收。
                    所以,视频课的使用是最讲究“适度原则”的,不宜同时采用多个老师的全程课程,那会大幅度挤占做题和总结的时间。但在使用一个老师的课程时,部分环节不太明白或者觉得欠缺,可以采取用其他视频打补丁的方式---例如积分中该老师部分技巧没有讲到,那么我们可以在其他老师课程中寻找相应部分补充,或者直接在B站中寻找播放量靠前的相应技巧小专题,这类专题一般时长控制在10~20分钟,不会造成太大的时间消耗。
                    视频课是否适合自己的判断标准也比较简单:视频课的首要功能是辅助理解,并搭建初步的解题思维框架(俗称能下笔)。辅助理解是视频最有效也是最核心的功能,如果一个视频课不能让屏幕前的你概念理解更清晰透彻,再有名对你也是不好的。这里也需要说明一下,彼之蜜糖汝之砒霜,很好的课如果不契合个人的思维习惯,理解上也许并不好,不是说该课对所有人都不好;搭建初步的解题思维框架是视频的另一重要功能,有些学员独立做题下不去笔,看比较明晰的视频课示范思考和解题过程,可以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
                    注意,视频课是辅助,纯辅助,绝对的辅助。它不能喧宾夺主,占据整个复习的C位。有些看似贴心的课程会给你讲完一整本习题集,有些考生觉得这不比自己做来的爽快,听一听就全会了,整个一无痛考研有没有。没这么便宜的事情,听别人讲一本习题集,只隔三天还拿这些题来独立考您可能也做不到60%正确率,就不谈稍微改一改条件了。恭喜,您的实战能力基本上还是战五渣,只不过在实战之前信心比较足,受打击时戏剧感拉满而已。
                    总结一下,能够帮助你梳理概念和搭建解题框架的课程就是好课程,纯讲题课少听。如果要用讲题课,一定是自己做过了题,带着某些疑问听特定的题目讲解。大部分题目何必要听讲解?看纸质或电子解析效率要高得多。
                    复习中可不可以不看视频课呢?如果考生基础和自学能力较好,教辅是比视频课更具效率的载体,因为它使用时的自由度显著高于视频。比如看到某个考点的讲解,这块本身你理解的就不差,通过教辅只需关注少许关键点就可以快速弄懂,而在视频里你是没有这种自由的,即便拖动进度条也不可能做到快速精准到听某个关键点;例题也一样,视频中不可避免有一些不要他讲你也会的题目,有时又纠结他会不会讲的方法不一样?只好都听了吧。教辅一目了然,这方法是不是和我想的一样,是否有必要从头看一遍很好判断。
                    所以,对于基础较好的考生,或者二战三战的考生而言,如果不是大面积理解缺失,就不要以视频为复习主资料了,以教辅为主体是更具效率的选择。且教辅可以在过的同时就提炼其中典型例题用于错题---组卷模式(前面攻略中提到过),也可直接提炼笔记,这都比从视频中提炼更高效。
                    教辅比视频好,但也不宜同时使用多种平铺推进。几年前的攻略中,团队曾经说过教辅的选择原则---一主一辅,或者一主多辅。
                    所谓一主,指的是用来扫清概念障碍,形成每章知识脉络的教辅,只选一本。这一本在用法上是追求无死角全吸收的,任何题目和细节都不跳过,自身的梳理笔记也围绕这本展开。张宇系列(结合趋势更新最勤)、李林系列(去年模拟卷有争议,但教辅质量仍然不错)或者李范全书,文登指南(经典并不过时)等等都可以实现这一目的,选择其中看起来最舒心的一套作为个人主教辅即可。
                    舒心这一标准略为主观,其实和视频类似,教辅和考生个人的适配度就是很有些主观色彩的。如果你使用某教辅实在不习惯,可以换用手头其他教辅试试,但不可反复横跳,如果跳了两本还觉得不适配,那大概率是你当前的心态和考研这件事情不适配,不能沉静下来学数学。
                    如今大家手头教辅一般不止一本,用了一本主教辅后,剩下的就是辅助了(也包括上文试错后觉得某教辅更适配,切换后的原教辅)。无论是一本辅助,还是多本辅助,它的定位很清晰---补充不足。打个比方,复习到高阶导数部分,“哎,我手头这教辅关于泰勒展开求高阶导例题有点少啊,怎么没有缺项类型的?”,翻手头其他教辅,找到相应例题,补齐;复习到曲面积分,它这投影法我看完还是有点一知半解啊?没问题,用手头其他教辅补一补,互为对照。
                    总之,如果你的复习有漏洞,辅助教辅拿来缝缝补补。做裁缝活时,用一整块布包在另一块布上补一个小洞是疯子所为,考研复习中同样如此。
                    有的考生会担心,我用这教辅听说不如别人用的那教辅,会不会缺内容,导致我做不了某类题啊?关于视频,不少人也有类似的疑问:用了A没有用B,会否没学到什么?
                    如果除了视频和教辅外,你不打算做题了,那是有可能的。但相信大部分人不至于如此托大。在做题中,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练习中得到的反馈发现在视频、教辅学习中没有关注到的细节,漏掉的点等等,及时补足。
                    由于如今的考试形势,题集的选择上,我们推荐一主一客。所谓一主,指的是综合类题集,即各种题型都有的题集。例如张宇1000题,李林880,李艳芳900,汤1800等等均属于此类。其中难度上张宇1000和李艳芳900较高,李林880较均衡,汤1800最温和(但冗余题略多),按个人分数需求选择合适的题集即可。
                    题集要不要和教辅搭配,做全家桶?见仁见智。有人觉得全家桶能够最大化效果,有人觉得会不会陷入一种风格里不全面?其实影响没那么大。对于题目风格的担忧,可以在模拟卷选取上多种结合,增强适应能力。
                    一客,就是纯客观题的题集,在这条赛道上,660+330系列是市面在售中当之无愧的NO.1,不做其他推荐。
                    由于数学复习最终都是服务于解题能力的,所以不同题集本身不会有什么彼此冲突,挤占时间。但吃透题目不仅是对答案正确,或是简单的没做出看答案弄懂了,而是如之前“3+1”系列攻略中所说,对于其中的错题,疑难题,一题多解类题目都是要做归集后定期组卷考察不断回顾的,所以从实践上看,还是应该选其中1~2本题集精做,其余题集可以做章节上的补充---例如想补级数大题,就可以做另几本题集上的相应部分。
                    即便时间很富裕,其他门压力很小,打算做2~3本题集,也不必采取齐头并进的做法。做完一本,按照错题归集组卷流程完成后,再用另外的题集巩固,这时你会发现做起来是很轻松的,因为大部分题目考法已经较熟悉,仅有少量题目需要额外关注。
                    模拟卷广义上仍属于习题类,但功能又有所不同。这几年自媒体上有个很流行的叫法“模拟哥”“模拟姐”,以刷各种模拟卷,表演高分为华点,好像………最终考好的比率很低?其实模拟卷是有它独特的功能的:
                    首先,训练整体答题节奏。分章节逐个知识点复习和做题,与最终考试时把所有知识混合到一个卷面上做题,感受是大为不同的,其中的关键就在于节奏感和时间分配。按章节做时,一章内哪些难,哪些易是容易判断的,且也不太关注所谓时间分配,混合在卷面时,每部分分配多少时间(按照不同难度的试卷还需动态调整),单个题目卡壳时(例如小题2分钟没思路,大题3分钟完全没思路跳过)多久可以跳过,都需要通过模拟卷去习得。
                    其次,训练考试心态。常有人吐槽某些模拟卷出的太过变态,还是去做真题来的心平气和。这观点呢,团队倒是不太赞成。模拟卷有不同风格,甚至迥异于过往真题的风格是好事,这才能在训练心态上大放异彩。如果平日做的都是让人进入舒适圈,风格高度相近的卷子,到了考场上面临风格突变,是反应不过来的。我们在模拟的时候需要一些出的难,风格诡异,能够造成心态起伏的试卷来磨练。
                    最后,查漏补缺。我们在日常按章节或专题复习时,不可避免有所侧重,每一章有相对重点关注的题型和方法,有些不起眼的可能不太关注。但,考试也是可能考到的。之前试卷分析攻略中也说过,利用冷门考点拉区分度,也是命题人常用的手段。通过模拟卷,我们就可以提升对这些点的关注,相应的补上漏洞。
                    模拟卷可以采取混编做法,即将3~4种模拟卷混合编成若干个训练单元。例如9月下旬做第一个模拟卷训练单元,取张宇8+4系列1套,李林6+4系列1套,合工大往年共创,超越各1套,再取近五年真题中1套作为对照组,这样合起来六套卷子成为一个训练单元。每套卷子都按照实考,独立用三小时完成模拟、打分和对答案,在六套卷子全部完成之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比一卷一总结效率要高,且素材更丰富),同时对于不同难度和风格的答题节奏,心态调整和需要补缺的内容做一个阶段总结。
                    如果用近五年真题做对照组,可以完成五个这样的模拟卷训练单元,对于绝大部分考生,这已经足够了,且效果也显著好于只做一种风格的模拟卷。
                    写到这里,这篇书课题攻略也差不多该收尾了。文中看似漏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真题。只说近五年真题用于做最后的模拟卷训练单元参照卷,那么其他年份的真题呢?他是当题集用,当模拟卷用,还是当教辅用?这可是个极重要的问题,在下一篇攻略中,我们专门来谈。


                    IP属地:广东10楼2024-06-12 19:06
                    回复
                      卧虎藏龙的大佬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6-12 19:07
                      回复
                        真题的定位和用法
                        真题作为整个考研复习中最重要的资料,关于它的用法说法一向比较多元。
                        有人说真题是天,是唯一的神话,只要做透真题,就没有考不好的道理。但是,啥子叫做透哦?做透这件事情,没有具体的操作方案,大部分人就不可能做到,靠自行开悟那不现实。
                        有人说真题旧了哎,你看考的比较难的年份,哪年像过去年份风格的?做模拟卷才是正经事情,真题当模拟有什么用?
                        战术性的和个稀泥,上面的说法都有道理,但都不全面。真题很重要,掌握合理的用法更重要。
                        首先,真题不应所有年份一视同仁,我们先把它切分成三个部分,1987~2008,2009~2019,2020~2024。
                        其中2020~2024用于上一篇攻略中所说,模拟卷编组训练中每一组的参照卷,每一组正好用1套,一共五套。
                        这里乱入了一个2020卷,可能不少考生会有疑问:它也不是新结构下的试卷啊?这主要有两方面考虑:其一,2020卷难度够,还真是很好的模拟资料;其二,5个阶段编组训练更充分一些,需要它来充数。
                        剩下的两个时间段真题,1987~2008卷可按章节顺序使用,视为一本教辅资料,作为所用教辅和题集的最佳补充。有些考生担心手头的教辅题集过偏或者过于简单,有这么一份分章真题作为参照物即可解忧,它可以帮助考生了解本章在实考中的命题侧重和分布,也可在不同年份的考察中观察到命题的趋势迭代。
                        要达成这一目标,需要一本分章节类的真题,此类书有不少,团队最推荐的是李艳芳老师的真题系列,因为该系列恰恰把1987~2008这段的真题做成了分章,而没有干扰后面年份的真题,这样与我们把真题切分,分目的使用的策略完全一致。且李艳芳老师的真题是最细致入微的,自带了大量的总结和归纳,所以在没有拿到任何广告费的情形下,我们还是把这本作为真题用书的唯一推荐。
                        2009~2019的真题,可以用作一轮复习完毕,但还不到能做模拟的阶段时的训练套卷。即进行部分考点强化和专题化复习时,用这些卷子来暴露自身问题,明确专题方向。
                        原因很简单,很多考生只是机械的执行复习一轮,二轮,冲刺,每一轮做的都是差不多的事情,这样的多轮其实意义不大。每一轮应该解决对应的问题,以目标为导向,例如一轮是为了解决计算能力和概念理解,而到了二轮绝不是继续刷一遍一样的资料,而是对于一些常考的,有一定技巧的,或者自身不熟练的内容,做专题化的应对。
                        那考生如何知道哪些专题需要专题化应对?参考一些教辅上给定的小专题是一个捷径,但不够贴合自身需求,因为也许你复习中问题较多的专题无人编写总结。这时候,通过成套做2009~2019的真题,会形成一些个人的痛点和感悟,恰好与该阶段的复习进程相结合,不至于使该阶段复习偏离正轨。
                        所以,切分成三个部分的真题,恰好作为三个阶段的参照物和稳定器。在第一阶段,它是我们分章复习时期,了解实考考什么如何考的最靠谱资料;在第二阶段,它是我们专题复习不至于滑到追逐偏怪难的权威参照,且能帮我们及时发现不足,设立对应专题;在第三阶段做模拟时,它又是一组卷子中的对照组,无论我们做了多少风格的卷子,有它在那里,我们才可做到从容不逾矩。
                        简言之,真题是参照物,类似于智能汽车时代的车道保持。将真题切分成三块是团队今年最新的提法,这是为了与三个阶段所需参照物的形态更好的匹配。
                        真题的用法,通过本文,您学会了么?


                        IP属地:广东13楼2024-06-12 19:08
                        回复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6-12 19:26
                          回复
                            辛苦辛苦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6-12 19:44
                            回复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6-12 20: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