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对“二十四贤”的史料出处进行了辨析与汇总,他认为虽然曹丕《“二十四贤”令》的原文已不可考,但其定位和现存其他曹丕魏王令相似,均可视为“广义上的禅让程序的组成部分”,根据裴注《魏名臣奏》中记载的华歆上表,这些先贤表彰还伴随着对其后代的优遇措施。而曹叡的《“二十四贤”状》则明确体现了曹魏统治者的官方立场:反外戚,反宦官,与汉末“清流”士人保持一致,抑或以汉末“清流”的继承者自居。
值得注意的是,文明二帝旌表并述撰“二十四贤”、否定外戚与宦官权力并靠拢“清流”士人的政治立场,并非是对曹操的政治主张或出身的违背(考虑到曹操正是“宦官之后”)。作者在新书《带献帝去旅行:历史书写的中古风景》中,在本文末尾进行了增补,认为反宦官外戚、靠拢党锢名士的立场在曹操发布《让县自明本志令》乃至青年时期就已体现。因此,在作者看来,“二十四贤”的彰表是延续了武帝精神,由文明二帝一以贯之的、进行曹魏王朝建构的政治举措。
全文无法放出,请大家自行检索。本文作者徐冲,为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也是阎步克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