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举人、晋阳名士刘大鹏先生著作等身,给后人留下了一大笔文化遗产。这“等身”毫不虚夸,是实实在在的。据不完全统计,其著述有35种,272卷,另有《退想斋日记》200册。他一生勤于著述,1942年农历七月十九,即在他去世前5天,还写了最后一篇日记。
大鹏先生的诸多著作都是手写本,只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正式出版了《退想斋日记》(删节本)和《晋祠志》,其他作品大都因种种原因散失,只有极少数留存于世。在留存的作品中,以《晋水志》的经历最为奇特。
当时的晋水,以每秒1.8m的流量,浩浩荡荡地通过四条大河和无数渠沟,灌溉着3万余亩土地。是晋水流域30多个村庄百姓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晋祠名胜风景区的灵气所在。而大鹏先生的家乡赤桥村,紧靠晋祠,山相连水同脉,世世代代依靠晋水生活。大鹏先生的父亲刘明老先生,世称“善人”,也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他对儿子刘大鹏说,晋水造福一方百姓无数年,但翻遍所有地方文献,缺乏关于晋水的详细资料。虽然你在《晋祠志》中有《河例》的记载,但却不是晋水的全貌。“不足以报晋水之德,大有负于晋水矣!”于是指示由刘大鹏担纲,带领孙子们“专志晋水,独编一书”,即专门编纂一部《晋水志》。大鹏先生于是立即动手,自己担任总纂,给4个儿子分配了任务,有的收集资料,有的用小楷誊抄,有的负责校对。为求翔实,收集资料当然要跑遍全流域,步量各条小渠小河距离,查看水流走向……而每写成一个章节,即交刘明老先生监督把关,核实修改后作为终审定稿。经数年的辛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杀青,刘明老先生还专门给这部书写了序言。这部地方文献巨著,凝聚了刘家三代人的心血。当时就有许多乡贤、文化人传阅过,认为“博洽详明,搜罗富有”。还有人写诗赞叹:“闻道君家乐事多,祖孙父子互观摩。篇成皆有椿庭训,征信无虞作易讹。”
晋祠老一代文物工作者张友椿先生(1897-1966),热衷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有详细介绍:《晋水志》手抄稿本,有13卷,分定6册。每页20行,每行25字,11个大纲。有源流、用水制度、各村的水程、受益水田亩数、河工伕役征用规定、因晋水引发的多起案件、历代有关晋水的碑文、祭祀水神的仪式、祭文等也一一记录。张友椿先生说:“(此书)纲举目张,了若指掌,各卷之首冠以小序和河图……藏赤桥刘宅,(但)失掉首册。”他还提到,1936年,当时南京的民国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征集全国各地的水利专书,曾派人来照抄过这本书。
这么重要的一部地方文献,其命运如何呢?1982年,为编纂《太原市南郊区志》,曾发出过《征集编纂区地方志资料的通告》,但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太原市南郊区志》编成,也没有征集到这部书。1986年,刘大鹏先生的《晋祠志》出版时,点校者慕湘将军在《序言》中说:“然《晋水志》已佚,虽多方搜求不可得。”所以,他在《总目录》的附录里《晋水志》条下注明“缺”字。
谁料,这部被认为“失掉”“已佚”的《晋水志》首册,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
1992年,赤桥村来了个文物贩子,在大街上吆喝着收买文物。一位老太太拿着一册线装的手抄本来卖,文物贩子一见,眼睛都亮了,马上以10元钱成交。正当他要把书装起来时,该村17岁的小青年温洁恰巧路过,小温很喜欢地方文化,见此情景,把书夺了下来,说:“这本书不能出村!”他给了老太太15元钱,自己把书收藏起来。这就是《晋水志》第一册4卷,后来他把这本书无偿捐献了出来。
有意思的是,原先看过此书的人,包括作者大鹏先生,在提到这本书时都说是《晋水志》。而张友椿先生在这部书的《目录》后,用篆书写的书名也是《晋水志》。这本书被发现后人们才知道,封面上的书名是《晋水图志》,书里有手绘图。
晋祠博物馆对这本书非常重视,决定出版影印本。为求得“全璧”,曾根据张友椿先生提供的线索,专门派工作人员赴南京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其余5册的抄件,结果也没有找到。便把幸存的这一册于2017年影印出版。
留存的这一册,是十分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料。书前的4个《序》、凡例、总目录,两幅《晋水源流图》,以及当时几位文化人写的《跋》和读后感等一应俱全。其余如水源、各条河的灌溉情况、暗渠、石塘、八角池、鱼沼泉、龙门堑等,都有详细记载。在晋祠古堡早已拆除,有关晋水的碑碣大多被毁,许多相关民俗文化失传的情况下,这部手稿保留的历史信息尤显珍贵。
摘自2024年7月3日太原晚报 作者 李海清
大鹏先生的诸多著作都是手写本,只是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正式出版了《退想斋日记》(删节本)和《晋祠志》,其他作品大都因种种原因散失,只有极少数留存于世。在留存的作品中,以《晋水志》的经历最为奇特。
当时的晋水,以每秒1.8m的流量,浩浩荡荡地通过四条大河和无数渠沟,灌溉着3万余亩土地。是晋水流域30多个村庄百姓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晋祠名胜风景区的灵气所在。而大鹏先生的家乡赤桥村,紧靠晋祠,山相连水同脉,世世代代依靠晋水生活。大鹏先生的父亲刘明老先生,世称“善人”,也有着很高的文化修养。他对儿子刘大鹏说,晋水造福一方百姓无数年,但翻遍所有地方文献,缺乏关于晋水的详细资料。虽然你在《晋祠志》中有《河例》的记载,但却不是晋水的全貌。“不足以报晋水之德,大有负于晋水矣!”于是指示由刘大鹏担纲,带领孙子们“专志晋水,独编一书”,即专门编纂一部《晋水志》。大鹏先生于是立即动手,自己担任总纂,给4个儿子分配了任务,有的收集资料,有的用小楷誊抄,有的负责校对。为求翔实,收集资料当然要跑遍全流域,步量各条小渠小河距离,查看水流走向……而每写成一个章节,即交刘明老先生监督把关,核实修改后作为终审定稿。经数年的辛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杀青,刘明老先生还专门给这部书写了序言。这部地方文献巨著,凝聚了刘家三代人的心血。当时就有许多乡贤、文化人传阅过,认为“博洽详明,搜罗富有”。还有人写诗赞叹:“闻道君家乐事多,祖孙父子互观摩。篇成皆有椿庭训,征信无虞作易讹。”
晋祠老一代文物工作者张友椿先生(1897-1966),热衷于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有详细介绍:《晋水志》手抄稿本,有13卷,分定6册。每页20行,每行25字,11个大纲。有源流、用水制度、各村的水程、受益水田亩数、河工伕役征用规定、因晋水引发的多起案件、历代有关晋水的碑文、祭祀水神的仪式、祭文等也一一记录。张友椿先生说:“(此书)纲举目张,了若指掌,各卷之首冠以小序和河图……藏赤桥刘宅,(但)失掉首册。”他还提到,1936年,当时南京的民国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征集全国各地的水利专书,曾派人来照抄过这本书。
这么重要的一部地方文献,其命运如何呢?1982年,为编纂《太原市南郊区志》,曾发出过《征集编纂区地方志资料的通告》,但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太原市南郊区志》编成,也没有征集到这部书。1986年,刘大鹏先生的《晋祠志》出版时,点校者慕湘将军在《序言》中说:“然《晋水志》已佚,虽多方搜求不可得。”所以,他在《总目录》的附录里《晋水志》条下注明“缺”字。
谁料,这部被认为“失掉”“已佚”的《晋水志》首册,却出人意料地出现了。
1992年,赤桥村来了个文物贩子,在大街上吆喝着收买文物。一位老太太拿着一册线装的手抄本来卖,文物贩子一见,眼睛都亮了,马上以10元钱成交。正当他要把书装起来时,该村17岁的小青年温洁恰巧路过,小温很喜欢地方文化,见此情景,把书夺了下来,说:“这本书不能出村!”他给了老太太15元钱,自己把书收藏起来。这就是《晋水志》第一册4卷,后来他把这本书无偿捐献了出来。
有意思的是,原先看过此书的人,包括作者大鹏先生,在提到这本书时都说是《晋水志》。而张友椿先生在这部书的《目录》后,用篆书写的书名也是《晋水志》。这本书被发现后人们才知道,封面上的书名是《晋水图志》,书里有手绘图。
晋祠博物馆对这本书非常重视,决定出版影印本。为求得“全璧”,曾根据张友椿先生提供的线索,专门派工作人员赴南京市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查找其余5册的抄件,结果也没有找到。便把幸存的这一册于2017年影印出版。
留存的这一册,是十分重要的地方文献资料。书前的4个《序》、凡例、总目录,两幅《晋水源流图》,以及当时几位文化人写的《跋》和读后感等一应俱全。其余如水源、各条河的灌溉情况、暗渠、石塘、八角池、鱼沼泉、龙门堑等,都有详细记载。在晋祠古堡早已拆除,有关晋水的碑碣大多被毁,许多相关民俗文化失传的情况下,这部手稿保留的历史信息尤显珍贵。
摘自2024年7月3日太原晚报 作者 李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