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吧 关注:174,651贴子:4,241,423
  • 2回复贴,共1

太极拳为什么不能打?暨“搬拦锤”和“金钢倒锥”的实战应用讨论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
一、要基于以下两点基本理念才能展开讨论。
.
1.招式是对常用有效击法的总结。真正能应用招式要练习纯熟 ,形成条件反射。
2.在1675年,黄百家在《王征南先生传》中指出: “(拳术)而其要则在乎錬,錬既成熟,不必顾盼拟合,信手而应,纵横前后,悉逢肯綮。”
肯綮(綮读庆):筋骨关节之意,指要害。
黄百家的意思是说:
功夫主要在练。
练成熟,就不必拘泥招式定数,能做到信手而应。辗转腾挪击敌要害。
“信手而应”可能是“无招无势、无形无相”的最早版本。
练拳要基于套路击法,逐渐提高,不是直接就能无招无式的。
最迟自1928年武术改为国术,太极拳完全以健身性和体操化普及。推手的技击性失真,套路则基本失去其技击性。
二、本研究主要采用架构
杨氏拳主要基于1921年许禹生版杨氏拳架。陈氏拳采用陈清环版陈氏太极拳小架。
1.搬拦锤:搬是破敌用左腿踢击我右肋,拦是破敌右直拳。
敌的左腿和右直拳的进攻,特别像电影里的少林罗汉基本功。
此锤和陈拳锤无异。
2.金钢倒锥,初始双手向右是防敌左直拳,左臂随身体左转是防敌右直拳,然后“右勾拳和下膝顶。”同时进击。
三、结论及分析讨论:
1.从强度分析,陈长兴杨露禅两位宗师时,技击强度没那么高。
2.金钢倒锥是破解敌组合直拳进攻的,如果金钢倒锥招式形成早,则杨拳不可能抛弃它。盖其形成清末民初之时。陈家在不断完善击法和套路。
3.普遍存在问题是,一些拳师胡乱、随意拆招,直接就是奔一个信手而应而去。而信手拈来恰恰是熟练招式本意之后的事。错误和矛盾在此。
师父都不熟练(知道)其招式的本真用法,徒弟的信手拈来又能在哪里呢?
这也是目前太极拳不能打的一个重要原因,还是熟练其本真击法之后再说吧。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7-05 10:53回复
    杨氏搬拦锤的锤是直接前进拳。我就没说。
    一些人总说变招。这是个很坏的习惯。
    还有我比你懂变招。变招也有先后顺序和规律可循的。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05 10:59
    回复
      太极拳基本打法存在普遍性缺失。
      更别提太极拳神明之“灵巧”技击。
      所以如今的太极拳对于传统太极拳,实操也,不能打是必然。
      也是是时代选择、历史选择了其健身属性,抛弃了曾经的技击之根本。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05 11:0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