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吧 关注:814,386贴子:28,069,696

评价常见前叉的气室系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国内常见能买到备件的品牌,以具有完整的lsc/hsc和完整的lsr/hsr油路的型号为参考,缺失关键油路的产品不建议购买因此不写了。
1320欧的贵物气室镇楼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7-10 12:14回复
    气室系统决定了前叉的线性,负压决定了早期行程的阻力,气室容积则决定了中后段的支撑
    评价气室的好坏从以下几个方面
    1可靠性:气压的保持能力,故障率,修补件获取难易
    2气室线性:初段灵活性(负压大小),末端支撑性(气室渐进调节)
    3气室重量,包括整个负压部分的重量和气嘴重量
    4气室润度,气室结构对启动阻力的影响,单纯从结构考虑,不计算因为温度和fork oil的影响
    5出厂设置表现,到手即用,不考虑拆开换油的性能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7-10 12:23
    收起回复
      从最简单的结构说起吧
      三拓单气(三拓、老马祖奇前叉使用)
      可靠性5,气室线性3(上限5分但大多数工作室不会给你调整),气室重量2(额外接近100g的死重,体重越大附加的死重越多),气室润度5(单个y形圈),出厂性能表现2(默认垫块数量少,密封圈劣质,负压弹簧匹配的体重区间小)
      怎么说呢,经典的构架,上限高下限极低,优点在现在也只剩下可靠性了,弹簧撞击导致气室侧产生金属碎屑也是个恶心人的问题。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7-10 12:33
      收起回复
        野宝单气(包括野宝和老狐狸使用)
        可靠性5,线性3(上限4,受限于较短的负压部分,以及官方没有爆炸图扣大分),气室重量2,气室润度5(但可能比三拓那种结构要低点,x型圈的预压还是高不少的),出厂性能表现3(原厂密封件还行,双套弹簧的初段线性变化适用范围比三拓那种原装的好点,但改负压似乎挺麻烦这么多年也没见过谁改)
        中规中矩的东西,套了热缩套依然不能解决弹簧磨损掉屑的问题。野宝高端全是没有图纸的油囊,出问题修理很麻烦和昂贵。没有一点图纸真的扣大分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7-10 13:16
        回复
          直播


          IP属地:河北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4-07-10 13:19
          回复
            单气就这些,早期的soloair就不列了,毕竟有完整油路的叉子没人用这玩意就不列了。
            老款pike的气室杆,左侧为soloair右侧为debonair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7-10 13:28
            回复
              催更()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7-10 13:43
              回复
                还没歇好呢,上班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7-10 13:49
                回复
                  写在双气之前,主流的双气都是通过内管开槽串气自平衡,并通过增加正气室内的垫块改变容积。可以看到的双气室差异基本存在于负气室的结构和容量优化上,不同品牌的原理和密封件基本差不多(包括三拓2024的杜蕾斯都用skf了,这方面的差距真的没有了),差异源于如何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改变负气室容积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7-10 13:53
                  收起回复
                    先从最拉的说起,。三拓双气,大量标准件使用的好处是成本压的很低,两千出头能买杜蕾斯38rc2eq或者axon 34elite eq。
                    缺点1,内收的负气室底部,负气室容量-1
                    缺点2,气室杆不开孔,白白浪费了杆内的容积
                    负气的垫块更小,这点能省出来一些体积
                    总结一下,在顶级赛场你能看到的最弱的(排除manitou那种靠py进去的抽象贵物,负气室加垫块改行程我只能说manitou穷疯了脸都不要了),也不是不能用。解决润度最好的办法是换低黏度底桶油,但要注意fork fluid里面VI聚会物会因为摩擦损坏造成高温黏度下降,改装后需要缩短保养周期。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7-10 14:19
                    回复
                      gkd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7-10 14:21
                      回复
                        rs的debonair和fox的evolution air仅能代表这玩意是通过串气槽自平衡的双气,对于线性优化的改变很多,因此后面的描述仅针对每一项改变线性的额外优化配置进行讨论和概述。
                        对于润度,迷信品牌是个愚蠢的笑话。静载润度这主要受底桶油黏度影响,fox是气室侧20w阻尼侧5w,rs是气室侧约25w(115cst 40度)气室侧0w30(49.2cst40度,约为10w),三拓那个丢人玩意则是大概上百w的便宜锂基脂。这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使用环境更换合适底桶油才是玩家该做的。(图里只是参考,更合适的是按照黏度选择而不是品牌)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7-10 14:53
                        回复
                          cy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7-10 15:04
                          回复
                            gkd


                            IP属地:新疆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7-10 15:18
                            回复
                              三拓把垫块全拆了可以加大一点,话说三拓拆光垫块以后能赶得上evol或者debonair吗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5楼2024-07-10 15:3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