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记》和《孔子家语》中,有记载称宰予(字子我)担任临菑大夫期间,与田常共同作乱,并因此导致全族被灭,孔子对此感到羞耻。然而,通过查阅《吕氏春秋》并与《左传》相印证,可以发现这并非宰予的行为,而是传闻的错误。根据《吕氏·慎势篇》的记载,齐简公有一位大臣名叫诸御鞅,他曾警告简公说陈常和宰予之间存在很深的矛盾,如果两人相互攻击,将危及君主的安全,建议简公除去其中一人。简公没有听从这个建议,结果陈常果然攻击了宰予,并在庙中杀害了简公。《淮南子·人间篇》也有类似的记载。另一方面,《左传》中提到,在哀公十四年,齐简公还在鲁国时,阚止(字子我)受到宠信。简公回国即位后,任命阚止掌管政事。陈成子对此感到忌惮。诸御鞅再次提出警告,建议简公在陈、阚二人中做出选择,但简公仍未采纳他的建议。后来,阚止因一次事件被捕,陈氏家族趁机发动政变,最终导致阚止被杀,简公也被陈桓(即田常)所控制。从这些记载来看,《吕氏春秋》和《左传》描述的是同一件事件,但由于阚止和宰予都字子我,导致《吕氏春秋》错误地将此事归咎于宰予。而《史记》和《孔子家语》由于不了解详细情况,进一步误传为宰予与田常共同作乱并遭受灭族之灾。这种错误的传说如同钟盘烛籥般逐层累积,使得一位贤者遭受了千古冤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