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我们到哪里欣赏长调
为了让更多人关注长调、保护长调,几年前,我国开始将长调作为代表项目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据专家介绍,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是长调艺术最主要的发源地之一,然而由于长调是跨国界的,所以在向联合国申报“人类口头非物质遗产”时,把长调作为申报项目的不只我国。
近年,内蒙古的马头琴、陕西的皮影戏、新疆的十二木卡姆等民族传统艺术已分别被蒙古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抢先申报成功,而这些艺术形式在我国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稳定而且庞大的传承人群,有的甚至“根”在我国。这样的遗憾仍在继续,下一个可能就是长调。
当我们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精粹被“凝聚”在域外他国时,对我国民族艺术的完整性、民族的凝聚力将会构成何种影响,令人难以想象……采访中,部分长调艺术研究专家和大量长调演唱者、爱好者们不无忧虑。
就在别人把我们的民族艺术精粹当“宝贝”时,我国的长调艺术保护令人担忧,其中对长调传承人的关注与保护问题尤为突出。
拉苏荣认为,蒙古长调通过演唱者的歌喉得以传承,本身又无不可变通的固定模式,同样的作品不同人演唱可以风格迥异,所以长调“附着”在传承人身上,他们是长调艺术的活化石。现在著名长调演唱艺人、流派代表人物有的年事已高,有的相继离世,一旦师承关系得不到延续,独特的演唱方式、方法不及时传承,必然危及长调保护与发展。
“注重传承的同时,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长调艺术遗产的动态保护,就是拓展。”致力于蒙古族美学研究内蒙古社科院学者满都夫说。
近些年来,歌坛劲吹“草原风”,德德玛、腾格尔、斯琴格日勒……他们的歌曲,正是因为有了草原文化的滋养,深受广大歌迷喜爱。专业人士可能会辨认出其中依稀可见的蒙古长调的痕迹,但更多的听众表示:我们想从中寻找回归自然的感觉。受此启示,一些人开始从市场化的、“为我所用”的角度考虑长调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当现代文明离我们越来越近、纯净的自然离我们越来越远的同时,人们心中越渴求自然、越渴望寻回那片迷失的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