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吧 关注:6,579贴子:90,577
  • 6回复贴,共1

【转载】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是对曹操“唯才是举”的背叛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本文是《国家人文历史》杂志于2022年9月发布的推送,对“九品中正制”的确立过程及历史作用进行了较为明晰的梳理与论述,主要有以下3个要点:
①文献中的“九品”出现时间可追溯至先秦,曹操时期已经在北方用品第之法选拔人才;
②曹丕继承了曹操打击“浮华交会”的用人思想,并成为他推行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③曹魏政权以九品中正制抑制地方大族对朝廷选举的破坏,意在将选举权收归中央,进而加强中央集权;

本文作者:瀛洲海客
原文地址:https://mp.weixin.qq.com/s/1ggzJoX5paoiQJqLYX5iTw


IP属地:北京1楼2024-10-22 10:43回复
    汉孝献帝建安八年(203)至二十三年(218)间,曹操先后五次下令求贤,一而再、再而三地降低道德标准,主张“唯才是举”。这显然是对东汉以来选官“唯贤(德)是举”的挑战。
    求才还是求贤?重才或是重德?
    尽管“才”在曹操的支持下一度占据上风,但这场“才”与“德”的较量仍未在短时间内分出胜负。
    汉魏禅代之际,新的选官方式——九品中正制(宫崎市定、陈长琦、胡舒云等学者主张称“九品官人法”)横空出世,家世(出身、背景)与行状(品德、才能)成为州、郡中正裁定士人品级的重要凭据。然而,这种平衡并未持续多久。及至西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家世成为朝廷选官的唯一主要标准,“才”与“德”都成了输家。
    一般认为,九品中正制有巩固门阀、促进门阀制度形成的作用。但令人不解的是,同意推行九品中正制的人正是曹丕。曹操用人“唯才是举”,他提拔寒门庶族子弟入仕,正是对地方大族的抑制;那么,他的儿子曹丕,为何会在称帝前夕(220)采纳吏部尚书陈群提出的九品中正制?这岂非是对曹操“唯才是举”的背叛?


    IP属地:北京2楼2024-10-22 15:51
    回复
      【唯才举,所为何】
      印象中,“唯才是举”与“九品中正制”似乎互相矛盾。毕竟前者看重人的才干、能力,而后者主要看门第与出身。
      宏观而言,的确如此。作为贵族特权,九品中正制业已成为门阀大族垄断选官结果、维护自身地位的实用性工具。可是,如果将目光聚焦在九品中正制诞生之初,就能发现:它其实是对曹操用人思想的一种继承。
      所谓“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人才之多寡、优劣,是影响国家或政权兴衰的主要因素之一。曹操用人不拘一格,“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由此可见,选拔更多优质人才为己所用,正是曹操“唯才是举”的直接原因。
      这在当时并不罕见。诸葛亮一边强调“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一边重视官员才干,其所拔蒋琬、费祎、姜维,皆为一时俊秀;孙权亦主张“忘其短而贵其长”,所以他“纳鲁肃于凡品,拔吕蒙于行阵,识潘濬于系虏”。魏、蜀、吴三国执政者不约而同地放弃名教,即可说明东汉时期的选官主要方式——察举制已有了很大弊端。
      历史学家阎步克先生曾将其总结为三个方面。一是“选官腐败”。掌权的外戚、宦官徇私舞弊,甚至卖官鬻爵,随意操纵选举,以至于“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轻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二是“以名取人”。无数名士为求“终南捷径”,经常“三察不起,九辟不就”,以此获得更高声名。如此沽名钓誉之辈,谈何有真才实学?三是“以族取人”。如汉末大儒仲长统所言:“选士而论族姓阀阅。”地方大族“世仕州郡”,其子弟自然能近水楼台先得月,依靠家世与人脉优先入仕。
      官僚腐败尚且能够遏制,但已成为社会风尚的“名”与“族”又当如何应对?
      东汉时,地方盛行人物品评与乡里评议。朝廷察举士子,便以此为重要评判依据。渐渐地,地方大族与名士便能操纵舆论,并通过臧否人物来决定其日后仕途。就连曹操本人,也是这种环境下的受益者。他年轻时,为太尉桥玄所赏识,“由是声名益重”。在得到许劭评价后,曹操身价倍增,一跃成为中原地区炙手可热的名人。
      有此经历,曹操自然明白这种选官方式的弊端:当地方大族与名士能操纵王朝选举时,社会话语权终究会集中在少部分人手中。而且,这些人还不是在朝职官。正因如此,曹操多次强调“唯才是举”,不仅是为了选拔心仪人才,更多是要抑制地方大族、名士对朝廷选拔官员的干预。当然,其手段也不仅限于此。


      IP属地:北京3楼2024-10-22 17:37
      回复
        【破浮华,抑朋党】
        士人成名,往往离不开“商业互吹”。据《后汉书·党锢列传》记载:“逮桓灵之闲,主荒政缪,国命委于阉寺,士子羞与为伍,故匹夫抗愤,处士横议,遂乃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
        东汉末年,名士祢衡鼓吹孔融“仲尼不死”,后者则赞其为“颜回复生”。刘备曾盛赞下邳名士陈登:“若元龙文武胆志,当求之于古耳,造次难得比也。”陈登也回礼道:“雄姿杰出,有王霸之略,吾敬刘玄德。”由于双方都是名士,经过一番“浮华交会”,他们的名气就会再上升一个档次。按照惯例,中央与州郡府就该走流程,将这些“命世大才”征辟入府,以示其用贤、爱才之心。
        在此情形之下,曹操“唯才是举”便相当于在仕途之路上另开一道,同时令以往的“快车道”失去作用。而为了让士人都走上曹氏之道,曹操还不忘在“快车道”上设置一些障碍,抑或是警示。正如他当初给孔融的信中写道:“破浮华交会之徒,计有余矣。”不过,孔融当时是一代大儒,又是文坛执牛耳者,名满天下,连何进、董卓、袁绍都怼过;面对曹操的威胁,他自然没有重视。
        直到建安十三年(208)曹操一统北方,下令将孔融满门诛杀,后者这才醒悟过来。曹操不惜背负“擅杀名士”的骂名,也要打击朋党势力,以尽可能地避免私人清议之风对朝廷选官造成影响。当然,孔融之死还有其他原因:他身为孔子嫡系后人,非但是儒家代言人,更是汉室的坚定拥护者。在他身后,一批“浮华交会之徒”聚集于此,“激扬文字”,以孔门礼教为阵地,对曹操掣肘颇多。直至曹操一统北方,挟大胜之资干预朝政,罢三公,进汉丞相;伴随而来的,是孔融这个重量级人物也被拿来“开刀”。这一连串事件,非但提升了曹操的政治权威,也开启了曹氏僭越的新篇章。
        打击“浮华交会”之徒,是曹操用人思想中的一个重要主张,后来被曹丕继承,并成为他推行九品中正制的主要原因之一。
        魏黄初中,名士曹伟“以白衣与吴王交书求赂,欲以交结京师,帝(曹丕)闻而诛之”。此事后来被视为曹丕打击“浮华交会之徒”的标志性事件。如魏明帝曹叡时,董昭上书称:“近魏讽则伏诛建安之末,曹伟则斩戮黄初之始。”
        又据《意林》引《典论》记载:“桓灵之际,阉寺专命于上,布衣横议于下,干禄者殚货以奉贵,要名者倾身以事势,位成乎私门,名定乎横巷。由是户异议,人殊论,论无常检,事无定价,长爱恶,兴朋党。”
        从曹丕所著《典论》中,不难看出他对“浮华交会”的反感态度。同理,曹丕同意推行九品中正制,也是为了继续抑制乡里清议之风,进而削弱名士、大族在官方选举中的个人权威。
        何以见得?


        IP属地:北京4楼2024-10-22 21:02
        回复
          【乡里议,定九品】
          诚然,九品中正制能与察举制、科举制并为中国古代的三大选官方式,固然有其创见与独到之处。但正如历史学者胡宝国先生所说:“历史上很少有突如其来的事情,感觉上的突如其来大都是因为我们对此前的情况并不理解。”九品中正制虽看似出现得很突兀,却绝非是无根可寻、无据可依。
          九品之法,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尚书·禹贡》根据土壤、贡赋将九州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个等级。汉代以降,人们开始用九品之法品评人物。司马迁评价李蔡(李广从弟)曰:“蔡为人在下中,名声出广下甚远……”唐人司马贞《索引》注曰:“案,以九品而论,在下之中,当第八。”
          东汉初年,朝廷为太子选妃,亦用此法品评人物优劣,马援之女即被评为“上中以上”。对九品论人之法有巨大推动作用的当属史学家班固。据统计,班固在《汉书·古今人表》中收录上古至秦代共1954人,皆按九品之法区分,其中上、中、下品人物分别为394人、955人与605人。
          需要指出的是,一部分学者认为九品中正制中的评定等级并非是传统的“上上、上中……下下”之分,而是用数字“第一、第二……第九”来明确品级。历史学者廖伯源先生认为:这显然受到了汉代考课之法的影响,后者亦是以数字“第一、第二……第九”明其等第。
          此说颇有见地。九品中正制的一大主要特色,就是“官方化”。与其让民间的约定俗成影响选举,倒不如将其“官方化”,纳入曹魏政权的制度范畴内。九品论人之法是一方面,乡里评议又是另一方面。且从形式上看,乡里评议与九品中正制还有着继承关系。
          汉末颇负盛名的人物品评盛会,当属许邵、许靖主持的“月旦评”。不同于其他评议,许氏兄弟对乡党人物的评价是具有追踪性质的:根据情况,他们会随时调整对人物的评价,并公布在每月初一举办的盛会上,故称之为“月旦评”。魏晋时期的中正为士人定品时,同样要参考乡里评议。而在定品之后,他们仍需对士人进行追踪考察,并根据其道德表现与乡里评议,随时升降品级。
          二者形式上既然一样,是不是能说明:曹丕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呢?
          实际并非如此。据《后汉书·符融传》记载:“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子艾,并恃其才智,炫曜上京,卧托养疾,无所通接。洛中士大夫好事者,承其声名,坐门问疾,犹不得见。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以为与夺。”
          晋文经、黄子艾沽名钓誉、坐地起价,竟隐隐能干预三公辟举。由此可见,少数地方大族与名士可以通过控制乡里清议(本质上是一种舆论),进而操纵选举、干预政治。许邵、许靖主持的“月旦评”,也有如此功效。
          曹丕推行九品中正制后,地方大族、名士拥有的“评议特权”就被中正取代。中正一般由中央官员兼任,他们既是朝官,代表朝廷意志;同时又主持地方上的评议。如此一来,选举权就从私人转移到了官方手中。这是符合曹操用人思想的。


          IP属地:北京5楼2024-10-22 21:03
          回复
            【官方化,渊源早】
            历史学者邓小南曾提出要“走向‘活’的制度史”,她认为制度本身是活动的、动态的,“应当尽力追索,关注当时具体的活动方式”。曹丕同意推行九品中正制,固然有很多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与曹操的用人思想是一致的,而非宏观上的所谓“背叛”与“对立”。
            就连将乡里评议“官方化”以及九品论人之法,也并非曹丕或陈群首创。曹操虽然以“唯才是举”而著称;但早在建安年间,他就开始尝试将“乡里评议”与王朝选官统一起来了。曹魏名臣荀彧、崔琰、韩嵩等人,都或多或少扮演了“中正”的角色。
            据《三国志·荀彧传》注引《彧别传》记载:“前后所举者,命世大才,邦邑则荀攸、钟繇、陈群,海内则司马宣王,及引致当世知名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之俦,终为卿相,以十数人。”
            包括郭嘉、戏志才等人在内,荀彧所举名士多为颍川郡人;而其他外郡人士,也几乎是荀彧所熟知、了解的。如司马懿,其祖父司马儁就曾担任过颍川太守。而曹操之所以令荀彧举荐“汝颍之士”,也是看中他熟悉乡党人物,有识人之才。值得注意的是,曹操迎奉天子至许后,荀彧“进汉侍中,守尚书令”。荀令君既然是在朝职官,他向曹操推荐人才,自然就不是以私人身份操纵选举了。
            建安九年(204),曹操定冀州,自领冀州牧后,辟河北高士崔琰为别驾;后者在冀州,曾举卢毓(卢植之子)为冀州主薄。结合曹操曾“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唐长孺先生指出:“曹操幕府过去并无著称的四州人士,我想新附的如清河崔琰、北海王修等可能参与选拔。特别是崔琰……”
            不同于荀彧,别驾崔琰只是州长官曹操的府官,但他仍能举荐、选拔人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进大汉丞相,开府治事,崔琰仍以丞相府属官——东曹掾这个“官方身份”掌典对士人的品评推荐,“文武群才,多所明拔”。可见,从荀彧的汉官到崔琰的府官,掌控乡里清议的“官方”虽然由汉庭转变为曹操的霸府;但不难看出,乡里评议与“王朝”选官的确已有结合的趋势。
            据《宋书·恩倖传》记载:“汉末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因此相沿,遂为成法。”九品之法是否为曹操创建,学界尚有争议,但当时的确已有案例。
            曹操平定荆州后,拜名士韩嵩为大鸿胪,令其“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之”。一部分学者甚至将其视为九品中正制的开端。这也并非空穴来风。鲁肃就曾对孙权说过:“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看来,曹操在北方地区已开始用品第之法选拔人才。
            而且,这与他“唯才是举”并不矛盾。汉末丧乱,社会动荡,人士流移,朝廷选官的难度可想而知。是以,曹操虽然排斥乡里清议,却仍要采取这种方式。他欲用“汝颍奇士”,就要依靠荀彧;欲用河北才俊,就要拔擢崔琰;欲招揽荆州流寓士人,也需要韩嵩为他参谋。
            汝颍、河北、荆州等地都是文化发达之地,乡里评议之风盛行。曹操不放心,也不会再让少数地方大族、名士操纵选举,所以他自然要让负责“核定乡闾”的人成为在掌控范围内的官方人物,这便有了乡里评议的“官方化”。至于其他的在朝达官,也往往能代表本州郡保举当地人才,将失散到各地的人才集中到中央,为曹操所用。所以曹操提出的“唯才是举”,不仅是选拔人才的另一种快速通道,也是对这些“中正”提出的要求。
            随着曹魏政权的建立,尽管地方上的乡里评议仍然存在,但也逐渐变得“官方化”。曹操去世后,世子曹丕继承魏王,即将取代汉朝。彼时,汉室虽已名存实亡,却仍有一些士人以汉官自居。那么,曹丕该如何将这些汉臣有选择地纳入魏王国以及魏国的体系内呢?
            将曹操时期的用人之法制度化,使其成为一种确立的体制,正是曹丕与陈群等人商议的结果(当然,九品中正制亦有创举,在此不多作讨论)。这样一来,曹魏政权不仅能筛选出适合其日后发展的人才,也能进一步抑制地方大族、名士对朝廷选举的破坏,并迫使他们主动与官方合作,使诞生于民间的乡里清议成为朝廷选官的利器,进而加强中央集权。
            然而,这只是暂时的。
            事实上,地方察举仍为大族、名士掌控,只是他们名义上归属中央管辖。曹氏为取汉祚而代之,所遇阻力重重,也只好采取这种妥协性的办法,暂时与地方大族达成合作。
            至曹氏落败,代表大族利益的司马氏上位,九品中正制就完全沦为门阀大族操控选官的工具。于是,这才给人一种“曹丕背离了父亲曹操用人思想”的错觉。


            IP属地:北京6楼2024-10-22 21:04
            回复
              参考资料:
              1、陈寿撰,裴松之注《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7
              2、韩国磐:《魏晋南北朝史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
              3、黄炽霖:《曹魏时期中央政务机关之研究——兼论曹操与司马氏对政制之影响》,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2.3
              4、胡舒云:《九品官人法考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9
              5、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6
              6、宫崎市定著,韩昇、刘建英译:《九品官人法研究:科举前史》,北京:中华书局,2008.3
              7、唐长孺:《论魏晋时期的变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北京:中华书局,2011.4
              8、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2011.4
              9、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魏晋南北朝史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10
              10、张旭华:《关于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几个问题》,《九品中正制略论稿》,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10
              11、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5.1
              12、胡宝国:《读唐长孺先生论著的点滴体会》,《将无同:中古史研究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20.1
              13、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8
              14、邓小南:《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朝信息渠道研究为例》,收入《多面的制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4
              15、范子烨:《论中国古代的“九品文化”》,《求是学刊》1995年第4期
              16、廖伯源:《汉代考课制度杂考》,《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2002年第42期


              IP属地:北京7楼2024-10-22 21: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