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吧 关注:34,171贴子:318,993

龙起源于星象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商代甲骨文的“龙”字构形,正好与苍龙星宿的图像吻合。根据甲骨卜辞记载,商人占卜通常是将龙和降雨联系在一起(《甲骨文合集》28422、28420、13002)。卜辞内容有商人作“龙”,目的就是为了降雨,因此有学者认为《淮南子·地形》记载的商汤遇到旱灾作土龙求雨是有历史依据的。类似的情况还见于《山海经·大荒东经》、《春秋繁露·求雨》、《论衡·乱龙》等文献,说明以土龙求雨的传统观念和信仰活动在古代社会颇为流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10-27 09:36回复
    美国天文学史学者班大为先生利用天文实时模拟软件Starry Night Pro 6.4.3回推了苍龙星象在一年不同时节的不同形态,给出了公元前2000年二月二十日(注意这里是公历,与前面二月二龙抬头一类的农历历法在月份上存在差异,下面的日期也是公历)傍晚六时三十分角星宿出现在东方地平线上的“见龙在田”星象,此时角宿两星冒出地平线,其他星宿仍位于地平线以下不可见。
    同一年的四月八日傍晚七时十五分,在东方天空会看见以角星宿为首的东方苍龙星象以几乎垂直于地平线的姿态跃向天空,此时在地平线以上可以见到角、亢、氐、房四星宿以及心宿的一小部分,这就是“或跃在渊”的龙姿态。
    同年七月十一日夜晚八时三十分,苍龙宽至75度的全部星宿以横向平展的姿态展现在南方天空中,非常符合爻辞“飞龙在天”的星象,此时正值夏季。
    最后,该年八月十一日夜晚八时十五分,苍龙主体出现在西方天空中,此时已经不能看见角宿,它已经沉入地平线以下,整个苍龙星体呈现出向西沉入地平线以下的形态,表现出“亢龙有悔”的态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10-27 09:39
    回复
      无论学者们对乾卦爻辞作何种时节和月份阐释,天上之龙毫无疑问都是星象之龙,它们在中国的存在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盖东侧的龙和仰韶文化时期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中的蚌塑龙形。
      图一 战国曾侯乙墓漆箱盖
      图二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平面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10-27 09:40
      回复
        又来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10-27 09:41
        收起回复
          春夏之交,黎明前的“东方苍龙”。星联CSVA摄影师王添玮,摄于2022年5月3日凌晨3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10-27 09:42
          回复
            中古夏商周对苍龙七宿的动态表达,全盘继承了上古华夏的“衔尾龙”,基本未予改动。因为“衔尾龙”是标示苍龙七宿循环旋转的完美表达方式,除了局部细节的精美化,总体造型没有改进的余地。但是中古夏商周对苍龙七宿的静态表达,并未全盘继承上古华夏的图像传统和雕塑传统,而是做了重大改进。改进的原因,是文字的出现。上古华夏没有线性的文字,所以龙的静态表达,无论是二维的平面龙,还是三维的立体龙,都是先按照苍龙七宿的连线进行拟形,再发挥想像,做成尽可能活灵活现的平面神兽或立体神兽,所以上古华夏的神龙造型,并不严格符合苍龙七宿的连线。中古夏商周出现了线性的文字,所以龙的静态表达,首先不是二维的图像或三维的雕塑,而是按照苍龙七宿的连线,造出便于书写的线性“龍”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10-27 09:45
            回复
              夏商周的大量平面龙和大量立体龙,都是严格符合苍龙七宿连线的卷尾龙。考古发现的最早一例,是夏代晚期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卷尾龙。商周两代,则有无数的卷尾铜龙和卷尾玉龙——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10-27 09:46
              回复
                中国的四方神兽,源于二十八宿的四宫连线:
                四方皆有七宿,可成一形。东方成龙形,西方成虎形,皆南首而北尾;南方成鸟形,北方成龟形,皆西首而东尾。(《尚书·尧典》孔颖达疏)
                苍龙七宿的宿名,严格符合龙体的各个部位: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共为苍龙之体。南首北尾,角即龙角,尾即龙尾。(《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孔颖达疏)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10-27 09:47
                回复
                  湖北黄梅白湖乡焦墩遗址的龙形堆塑,全长4.46米,高2.28米,宽0.3~0.65米。焦墩遗址属于大溪文化,时代约为公元前4000年。龙形堆塑使用卵石堆塑而成,龙角上扬,长颈弯曲,背部有鳍,腹下有爪。龙背上方有三堆卵石,呈东南向排列,与龙角成一条直线。古代授时的主星是大火星,即苍龙七宿的心宿二(Antares a Scorpio)。黄梅焦墩的龙形堆塑的心宿位置有用石块摆塑着三星图案,推测可能是古人观象授时的心宿三星。
                  史前社会龙形堆塑的出现,表明龙的起源与祭祀祈祷龙星的信仰活动有关。文献所述的龙“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所指的即是龙星。龙星从地平线升起之时,正好是农耕开始的初春。《左传·桓公五年》记载:“凡祀,启蛰而郊,龙见而雩,始杀而尝,闭蛰而烝,过则书。”服虔注:“大雩,夏祭天名。雩,远也;远为百谷求膏雨也。龙见而雩,龙、角、亢也。谓四月昏龙星体见,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雩祭以求雨也。”公元前8世纪的文献资料表明,初春惊蛰后当苍龙星宿出现于东方地平线,就要举行雩祭。四月龙体星宿显现出来,这是农作物最需要雨水润泽的季节。《国语·周语》有“夫辰,角见而雨毕”,也是指当苍龙星宿的龙角露出地平线就会有降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10-27 09:48
                  回复
                    《国语·周语中》:“夫辰角见而雨毕。”韦昭《注》:“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
                    《史记·天官书》:“杓携龙角。”可知角即指苍龙之角。
                    《说文·亢部》:“亢,人颈也。”《尔雅·释鸟》郭璞《注》:“亢即咽。”
                    《汉书·张耳陈餘传》师古《注》:“亢者,总谓颈耳。”知亢实即龙之咽颈。
                    《诗·小雅·节南山》:“维周之氐。”毛《传》:“氐,本。”《国语·周语中》:“本见而草木节解。”韦昭《注》:“本,氐也。”知氐之初义为本。“本”、“首”二字互训。《礼记·曾子问》:“不首其义。”郑玄《注》:“首,本也。”《礼记·祭义》郑玄《注》:“各首其类。”孔颖达《正义》:“首,本也。”知氐为龙首。
                    《春秋经·昭公十七年》孔颖达《正义》引李巡云:“大火,苍龙。”司马贞《索隐》引李巡云:“大辰,苍龙宿,体最明者。”知心指龙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10-27 09:55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10-27 10:07
                      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10-27 10:08
                        回复
                          东汉天文星占学家张衡在其名篇《灵宪》中,描绘了天上的星象分布:“苍龙连蜷于左,白虎猛据于右,朱雀奋翼于前,灵龟圈首于后,黄神轩辕于中。”按照这种方位陈列或表现的天象,在古代的墓葬图像中比比皆是,西安交通大学出土的汉代壁画中,就运用了龙、雀来展现星象(图一、图二),位于龙身体各部位的小圆星点构成中国古代天文学二十八宿中的东方六宿,分别为:角、亢、氐、房、心、尾,加上龙尾后的箕宿,便形成了东方七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10-27 10:10
                          回复
                            东方苍龙各星宿的名称代表龙的不同身体部位,角宿位于龙的头部,为龙角,韦昭注《国语·周语中》就有:“辰角,大辰苍龙之角。角,星名。”这幅壁画中龙的头部残损,无法很好的辨识出角星宿的组成星点。头部以下,龙的四只爪子各抓着一个星点,应该代表亢、氐、房、心四个星宿,尾部的一个星点表示尾宿。中国古代的天文星图中,苍龙六宿各宿的组成星点数量不一,但都不止一个星点,该壁画对苍龙各星宿的表现并非完全写实,依照此表现方法,角宿很可能也只有一个星点。龙的尾巴后面,一个跪坐姿势的人手里拿着一个带星点的叉状物品,表示箕宿,有五个星点,与古代天文星图中的描绘大致相同。
                            将东方六星宿画在龙的身体上,也出现在尹屯新莽汉墓、陕西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和东汉的三块画像石上,这些画像对六星宿的表现均采用线段连接小圆星点的方式,各星宿的组成星点数量不同。
                            角宿的展现,有时候是龙首处左右各一星(图三),或两星(图二)、三星(图一)。左右各一星共两星的表现方式是古代二十八宿星图中常见的数量,一般被视为《史记·天官书》中记载的“左角,李;右角,将”。左右各两星,表现的应该是角宿下属的天田和天门两个星官(星官是中国古代对天上星象的划分单位,相当于西方的星座),各两星,成平行状(图八)。左右各三星,有学者认为是左、右摄提星官,位于大角星左右,各有三星(图八)。角宿就是龙角,因此无论其星数多少,学者们一般会在龙的头部附近去寻找或识别角宿的形状和星点数。
                            图一 尹屯墓中的苍龙星宿
                            图二 东汉画像石苍龙星宿a
                            图三 东汉画像石苍龙星宿b
                            图四 东汉画像石苍龙星宿c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10-27 10:14
                            回复
                              接14楼
                              苏州宋代石刻天文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10-27 1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