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意心法正文
拳经云:“内功之传,脉络甚真。不知脉络,勉强行之,则无益而有损。前任
后督,气行滚滚,井(肩井),池(曲池)双穴,发劲循循。千变万化,不离乎本。
得其奥妙,方叹无艰。龟尾升气,丹田炼神,气下于海,光聚天心。”
脉络为人体内真气运行的轨道,练气而不懂脉络,犹如兴修水利而不明白江河分
布,水势之大小,盲目行之,没有不出毛病的。人身脉络主要的有十二正经,奇经八
脉,其中最根本的则是前任后督两脉。任脉在前,起于承浆穴沿喉头,胸骨柄、剑突
、直下至阴前高骨。督脉在后,起于尻尾(尾巴骨),土至命门(与肚脐,前后相对),
再上至夹脊(背后两片扇子骨的正中)过大椎、泥丸(即百会穴)下印堂至人中而止。小
腹正中为气海,武术家也叫它丹田,它既是人体的中心,又是人体经络场的重要场源
,气聚于气海之后,就会沿经络运行。额上正中谓之天心。气自龟尾上升经百会沿任
脉而下聚于丹田,丹田气足则化而为神,自天心出,二目即芒可射人。崂山道士匡常
修有云,“神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即指此也。肩头正中为肩井穴,肘头分中为
曲池穴,此二者为周身发劲之所。散打中之所以有“点肩井”和“打曲池”等手法,
即以制止对方之发力也。
既明脉络之后,还须讲究姿势,此即气功中所谓“调身’是也。正确的姿势才能
有助于内气按正确的轨道运行。·对于姿势,拳经中有明确规定:“头正而起,背圆
而正,肩平而顺,胸出而闭。足竖而稳,膝曲而伸,档深而藏,胁开而张。”形意拳
内功虽有坐功,站功,行功之分,但仍以站功,行功为主。上边一段话主要是针对站
功讲的。可是无论练哪种功,在姿势上都应正头起项,壮面凝神,肩松胸出背圆,前
身微微有收敛之形,此乃练内功之真正诀窍。
形意拳内功的呼吸法,即“调息”,是用的逆腹式呼吸,也叫“后天法”。气路
是走的“混元气”而不是“经络气”。即并不按十二正经的顺序行气。这在拳经上也
有明确说明:“先吸后呼,一入一出‘先提后下,一升一伏。内收丹田,气之归宿
。吸入呼出,勿使有声。”又曰:“下收谷道,上提玉楼,或立或坐,吸气于喉,
以意送下,断至底收。升有升路,胁骨齐举,降有降所,气吞俞口。”所谓提,即是
引气上升,所谓下,即是导气下降。下降之气必会渐缩渐小,伏于丹田之内。耳后高
骨,拳家叫作玉楼,并不是针灸穴位;俞口位置在背后上部自大椎到夹脊这一段,拳
家统称之曰俞口,非穴位也现在先将坐功和站功(即站桩)的姿势与行气分别介绍于下
练坐功时,可以盘膝静坐于榻上,闭目绀口,舌顶上颚,两手内外劳宫穴相对,
置于小腹上。也可以坐在板凳上,以两脚踏地两大腿能放平为宜。两手可分别放在两
大腿上,掌心朝下。仍要闭目绀口,舌顶上颚。调息时,一出—入,皆从鼻孔,要均
匀细长,好似肺部不动只用肚脐呼吸一般。气定后,即吸气一口,以意领之自涌泉沿
两大腿而上升入丹田,再上升入两胁。胁骨即上举,将气送达耳后高骨——即上提玉
楼是也。再上达于百会。降气时,随呼气即以意领之,从百会降至印堂,经人中入口
内,再由舌而至喉。故必以舌顶上颚去接气。然后自喉通至后背,即所谓“气吞俞口
”是也。自后背直穿出前心,沿任脉降至丹田。丹田气足,则向下经会阴过尾闾,故
必须内收谷道以通气路,尾骨还要向前向上兜转,叫作“提肛缩肾”,则气可直上过
命门,夹脊,玉枕,而达泥丸(即百会,道家叫泥丸宫)。玉枕穴在脑后高骨稍后处,
也是内气不易通过之处,要以目内视头顶,慢慢引导之。如此循环,周流不息,这就
是小周天法。拳经上对这一段行气之法有如下的叙述:
“紧攫谷道内中提,尾间一起绉节骨,玉枕难过目视鼎,来到丹田存消息。悉心
搭通鹊桥路,十二时中降地池。镇住心猿拴意马,要立丹田海底基。一时快乐无穷尽
,返本还元心自己。久练自成全刚体,百病皆除如童予。”收功时,将气收于丹田,
觉气渐收渐小,如龙蛰虎伏而藏于斯。然后以意送下,直至涌泉。收住。
形意拳内功之站功,也叫桩功。一般人常练的有“三体式”(又名三才式)和“浑
元桩”(又名乾坤桩)两种;前者适用于青少年,后者适用于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