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话题吧 关注:9,928贴子:2,904
  • 3回复贴,共1

治一药多名价难降 “处方”在哪? (4月8日见报稿)

收藏回复

  • 219.232.35.*
    焦点话题 
    卫生部今年将在内地医疗机构中建立医师处方评价制度,以评估用药的科学性和费用的合理性。同时重申医务人员必须使用药品通用名开处方,解决“一药多名”问题。 
    业内观察 
    担心“多药一名”有隐患 
    一个药品一般有3个名称,即化学名、通用名、商品名。“一药多名”是指一个药有几个、十几个、几十个商品名称。出现“一药多名”这种现象,主要是多家生产厂商制造了同一品种的药,但在市场上销售时为了和其他企业有所区别,而在命名上标新立异造成的。 
    按照规定,药品外包装上商品名的大小是不能超过通用名大小的,但是为了宣传自己,多数商家都把商品名放大了,所以多数消费者记的都是药品商用名。有些药厂每隔一段时间就给老药起个新名,有的药甚至只是规格不同,但也摇身一变,而且身价看涨。一些顾客图新鲜,来了就点名买这种“新药”,这是厂家营销策略使然。 
    一药多名造成很多麻烦, 一方面造成价格难以监管,另一方面,也给药品的安全使用留下了隐患。消费者生病时一旦服用了不同名称的同一种药,就有可能造成重复用药,这对身体健康非常不利。不过,“一药多名”也起到了标明药品身份的作用,使得某些产品质量较差的厂家,能比较容易地被辨别出来。如今大家共用一名,可能会为鱼目混珠创造一些条件。 
    刘志民(北京医保全新大药房总经理) 

    我有话说 
   “看不见的手”才是“真处方” 
    市场的问题应该运用经济理论来解释,但是目前药品市场的价格并非是由看不见的手在自动调节,而是一种医药供应体制内的垄断,顶多也就是垄断竞争。这个垄断使得药品从生产厂家到消费者手中往往要经过九大流通环节:生产企业—总经销大型批发企业—大片区或省级代理—地市级代理—批发公司销售商—零售药店进场费—零售药店配送中心—零售药店店长—零售药店店员;如果是医院供药则后四道环节主要是在医院内相关部门和个人间流转,并形成了各自的既得利益。在这个利益后面受损失的是百姓,百姓的生活必须品变成了奢侈品。 
    从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保障民众生命健康的角度看,医药产品应该是经济学上商品分类的公共物品或者是混合物品,当市场被人为垄断破坏而至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干预和调节是应该而且必须的。 
    要真正严控药价,光治理“一药多名”是远远不够的。政府部门的干预和调节必须找准着力点,过去的医药行政审批和垄断销售并没有能抑制药价的过快上涨,如今既然药品市场的垄断已逐渐被一些“平价药房”的竞争行为冲开了缺口,政府部门就应该顺势而为、顺应民心,加大改革力度,在有效监管的基础上,放开审批、放宽准入、促进竞争,从而让药价高昂的头迅速低下来。 
    唯有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让市场充分竞争,“看不见的手”才能令各种垄断利益被迫退出,也才能确保群众利益不受侵害。 
    顾一兵(江苏省南通市国税局) 

    意见箱 
     处方评价得权威 
    应该说,建立医师处方评价制度是提高医师处方水平、有效遏制大处方的重要举措,对评估医师用药的科学性和费用的合理性,以及维护广大患者的权益也具有积极地作用。但是,笔者在此所关注的是,这个医师处方评价制度究竟是由哪一级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的?是由医师所在的科室负责,还是由医院负责?抑或是由其上级主管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这恐怕是需要明确的问题。 
    笔者以为,既然建立医师处方评价制度,对医师用药的科学性和费用的合理性进行评估,那么这个医师处方评价制度就必须具有权威性,否则,如果“评价”了半天,既没有权威性,又没有制约性,那么这个医师处方评价制度将难以起到积极地作用。 
    阎淑萍(市民) 
    药品质量得接近 
    笔者对于政府决心治理弊端迭出的“一药多名”现象由衷地表示赞成,但是治理“一药多名”仅仅靠一律使用药品通用名这一做法还显然不够,还需要许多配套措施来辅助才行。比如,由于各个药厂设备和管理上的差距,尽管都生产同一品种药物,但质量肯定存在差距。那么,既然不同厂家的药品名称相同了,能不能保证药品质量也接近呢?这的确是一个需要药监部门予以重视的地方。 



1楼2006-04-08 11:17回复
    • 219.232.35.*
        另外,从消除用药腐败的角度看,不排除一些厂家通过生产特殊规格药品的方式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因此,要使治理“一药多名”的行动达到预期的效果,前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孙广勋(市民)     
         
    另类看点
    先抓商业贿赂 
        医师处方评价制度只是从理论上能够推动用药科学和收费合理,存在于我国的尴尬在于,制度往往很完美,但是执行起来却总难到位。比如“药品招标采购制度”理论上能让患者买到最优惠、性价比最高的药品,但是据4月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一些地方的药品招标结果,反而是药价高者中标。 
        从这个角度看,如何让理论上很美的制度真正产生实效才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国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于近期将医药领域列为反商业贿赂的重点来抓。或许只有药品的商业流程正规化了,医药领域畸形的利益链条被斩断了,听起来很美的制度才具备了实施的前提。
    秦治 

        用药物替代制度 
        破解药价难降低 
        药物替代制度简单地说,就是在保证同等的疗效、具备同等药物成分、同样药量的原则下采取以便宜药品替代昂贵药品的措施。 
        芬兰就采取了这样的措施。为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由芬兰全国医药管理局确定并向全国的药店提供可供替代的清单,该清单过几个月就更换一次。此举实行以后,医药公司在激烈的竞争中,竞相降低价格,以使自己的产品可以列入替代清单。 
        推行药物替代,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医药管理部门在保障安全疗效的原则下要指定替代药品目录,规定患者或药店可以在名单的范围内选择是否使用替代的药物。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药剂师有权对处方中不符合经济利益的药物进行更换。如今医药分家遥遥无期,药物替代也许是一把破解药价高的利剑。
    吴海鹰

    精品留言
    重树医德最重要 
        开天价处方也好,小病大看故意让患者多花钱也好,搞一堆药名让患者如坠云里雾里也好,都是个别医生“眼中有金钱,心中无责任”的具体体现。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解决,最终都要靠医疗人员来实施,如果不能重树医德,再好的经也会被念歪。 
        郑洪 
        不如废止商品名 
        要从根本上杜绝医生开处方使用商品名,最简单的方案是取消药品的商品名。如果为了区别不同企业生产的药品,可以通过区别商标来完成。至于企业的自主知识产权,完全可以通过专利等方式给予特殊保护。
    纪卓瑶 
        清理现存多名药 
        要想彻治一药多名,打击药价虚高,还患者一个公道,首当其冲就必须要对已有的一药多名进行清理,将冒牌新药的商品名一一打回通用名,同时将它们虚增的价格也一一打压回原来的水平。
    吴应海 
        改名可以别改价 
        如果允许改药名,但药价不能变,相信用不了多久,靠改药名发财的厂家就会洗手不干了。 
        海东 
        加强药品的审批 
        建立医师处方评价制度解决一药多名挺好,但如果不加强药品的审批,处方也难以反映出真实的情况,因此也就难以治理一药多名所带来的药价虚高。 
    董刚 
        治乱还得用重典 
        要想刹住医生的“大方”,得“治乱用重典”,对于出手“大方”的医生,有关部门一经查实,绝不护短,从严处理。
     米效国 
        买药多看看成分 
        不管药品有多少名称,不管换上什么“马甲”,药品成分、性能应该是一样的。当药品成分成为群众购买药品的首要衡量标准时,一药多名存在的市场空间将大大缩小。
    叶祝颐 
        需多部门齐努力 
        现在的一药多名现象并不仅仅是药品名太多、太乱,还涉及到药品注册审批、药品定价、药品招标采购、医保报销目录等领域,因此要彻底解决药价虚高的问题,在建立医师处方评价制度的基础上,还需要与之相关的多个部门共同努力。
    曹立先
    


    2楼2006-04-08 11:17
    回复
      今后若观点类似,有照片者优先发表~~


      禁言 |3楼2006-04-08 11:21
      回复
        • 221.216.161.*
        祝贺


        4楼2006-04-08 15:0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