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离家出走的原因是复杂的,从社会心理因素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人格异常与逆反心理。人格异常的学生会对周围的人抱有敌意和戒备心理,与学校或家庭的成员闹矛盾而突然出走。 第二,学生感到学习负担过重,厌学情绪就会产生,某种逆反心理也会形成,有些学生便以逃学或出走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三,是人际关系紧张。从调查材料来看,出走的青春期孩子大多因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师生关系紧张及与同学相处不融洽,造成心理上的压抑,导致弃学离家出走。 第四,角色观念变异与拜金心理。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接受了大量信息后,一部分人会对读书不感兴趣,而热衷于读书以外的东西,比如早恋或迷恋于网吧。 此外,拜金倾向严重的学生,在学习中经常表现出漫不经心,逃学去挣钱,或学某些歌星、影星,离家外出闯天下。 最后就是盲目从众心理。当媒体披露因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一些学生压力太大而离家出走的消息后,有的学生就加以仿效,以为是解脱的好方法。从众心理本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若盲目从众,将有百害而无一利。5名女孩就是出于对尼姑的片面了解而做出轻率的举动。 所以,家庭和社会应积极配合学校工作,尤其对于那些离异家庭的孩子。同时学校应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重视心理教育课程的开设,提高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青春期孩子以良好的心态度过学生生活。 青少年离家出走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一定要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加强教育,避免“悲剧”发生。 家庭的正确教育是避免孩子离家出走的最好药方。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身心都在成长中,心理上还在依赖父母,但行动上却表现出想独立的倾向,时时希望得到尊重,稍不注意就会发生冲突。父母应细致观察孩子,注意其细微变化,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孩子。首先要理解孩子,尊重他们的人格,平等对待孩子并与之交朋友。如果能放下家长的架子,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自然而然会向父母敞开心怀。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就在交流中变得亲密、友好,家庭环境宽松和谐,孩子不可能离家出走。德莱塞说:“和睦的家庭空气是世上的一种花朵,没有东西比它更优美,没有东西比它更适宜于把一家人天性培养得坚强、正直。” 其次,父母应经常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在物质上要有一定的限制,精神上要尽量满足。要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要使他们有参与感、成就感和荣誉感。孩子出现了毛病和缺点,要善于引导他们,要指出问题的严重性,提出解决的办法,使之自觉改正错误。同时可搞一些挫折和磨难教育,让孩子吃一些苦。家里较难的家务,孩子能做得到的,应让孩子去做。根据孩子的年龄主动让他们到社会去闯,做错事的时候可能不少,家长要抓住这一机会指点孩子,并继续让孩子去做,错了再指点直到圆满完成。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勇气、自信心、责任感,使孩子健康成长。可以说只要孩子意志坚强,离家出走是不会发生的。 学校一定要加强教学改革,以创新的方式活跃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被迫学为自觉学。同时老师要增加与学生的亲和力,对一些不正常的现象要及时发现,及早采取防范措施,循循善诱,离家出走就会在萌芽中被制止。 开展法制教育是避免孩子离家出走很有效的措施。应利用媒体,办宣传栏、黑板报等在青少年中大力开展法制教育。同时请法官、律师到学校、社区为青少年作有关法律的报告,深入浅出普及法律知识。有时还应组织青少年到少管所了解那些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痛苦经历,警醒孩子不要做有害社会、家庭和个人的事。 对一些不健康的网络、影视、读物,各有关部门要采取措施治理整顿,禁止孩子到不健康的场所活动,看不健康的文艺作品。孩子对很多东西都非常好奇,社会应提供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增长智慧的各种活动场所,出版适合孩子的文艺佳作,让孩子在玩乐和学习中增长知识,享受生活。如此,离家出走不可能发生。 对于离家出走回来的孩子,家庭和学校都不能歧视,要多给予关心和爱护,找出他们心理的问题,帮助解决心理毛病。 除了以上所述加强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外,孩子自身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按国家的政策、法律和社会的有关道德规范约束自己。要学会关心体谅他人,关心集体,热爱国家。树立远大的理想,做一个有知识、有理想、有良好道德情操的人。要做到这些,孩子除了学习书本知识外,还要学习课外的知识,多参加社会活动,多做些有益于社会、他人的事情,培养坚强的毅力,以开阔眼界拓展视野,提高心理素质,培养宽阔的心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承受能力,使之自觉应付所面临的种种困境,成为有责任感的人。 青春期心理,青少年离家出走,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关系到孩子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希望全社会都要关注这一问题,给孩子提供健康成长的条件。正像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我们用什么充实我们的孩子?我们用什么来提高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只有唯一的、强有力的、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