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府吧 关注:531贴子:4,355
  • 9回复贴,共1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批判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面对当今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片赞美之声,我认为提出反对的意见是极有必要的。
诚然这首诗之能够流传千古,总有其创作技巧上的若干长处,其工丽的勾画、精致的衔接确实可令文章作手们学得一二。不过这首诗未入我国诗歌传统之大道。何谓大道?就是《毛诗序》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舜典》所说“诗言志,歌咏声”。那《春》诗所言的是什么“志”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生存实质的空洞意识;“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生存体验的悲剧意识。
《春》诗在宣扬虚无主义方面和中国绝大多数传统诗歌——包括像李煜词等等颇为消极的作品——大异其趣。中国传统诗尽有悲剧性甚至绝望性的主题,但总是把肯定生活视为默认前提,因此即使“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也还不过是对生的肯定性感情的失落而已;江淹有《恨赋》《别赋》,其中所主导的还是对生活的留恋之情;纵然佛家道教诗,像《春》诗这样对生存意识之深刻否定亦是相当少见的。
我们也用不着对此诗艺术成就评价过高,它有几个重大弱点使之不可能像三曹、李杜或者乐府名篇之类成为中国诗的圭臬,兹列举如下:
其一,藉形而上的思辨架构通篇,是靠一个近乎佛教“苦谛”之概念给了全诗一种淡淡哀愁的底色。而我以为,真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诗人,是不假手形而上概念翻花样作诗的。
其二,虽则词句工丽,却缺乏足以传诵千秋的佳句(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那样)。以作者之精通修辞炼句,可见问题恰在于他缺少发自于生活本身的感受,把精力都贡献在细处镂刻上了。
其三,作为一首长诗,缺乏起伏跌宕,类似一个简单主题的若干变奏,在结构上令人感到单调。
其四,通篇藻饰,缺乏藻丽与白描之适当对比,花枝太繁,易令人萌生倦意。
其五,雕琢痕迹明显,和所谓“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背道而驰。
最后想说,近年对《春》诗有推崇太过之势,我看其社会影响毋宁说是负面更显著的。



1楼2011-01-31 17:31回复
    隋炀帝也有一首同名诗作,仅四句:“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就文学性而言,“潮水带星来”之灵动韵致可谓胜张若虚通篇而有余,虽则,隋炀帝人品上确实臭名昭著,作诗也明显有享乐生活炫耀文才的倾向。


    3楼2011-01-31 20:53
    回复
      那么说到悲剧性的诗,不由联想起李商隐“锦瑟”。那一首是围绕着“此情”,尽管始终没点破“此情”到底是段什么样的因缘,但由“望帝杜鹃”“月明珠泪”依稀可推断“此情”悲怆,由“月明之珠”“蓝田之玉”仿佛可揣测“此情”弥足珍贵。虽然最终带着“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深深失落感,但诗人显然不是为经历“此情”而懊悔,反而是通过文学的表现而使之得以铭记永久。这种灵感的启动,正是近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滥觞。
      而张若虚走的是相反的路线。在其笔下,良辰美景不过一场空(与隋炀帝那首完全不同),人生也终躲不过失落(写离愁别恨最终是引到人生难免失落),因此,对人生及人生所经历,是完全否定的。这就决定了张若虚和近代浪漫主义没有相通之处,倒是和悲观的存在主义心有灵犀吧。


      4楼2011-01-31 21:17
      回复
        放在粗略知道点中国古典文学的人读张若虚,乍一看有点新鲜,看下去就觉得有点倦、有点闷。一定要有氛围把他当做热点、时髦、品位,被迫去琢磨,才会养成习惯,才会从那些字里行间“看出”许许多多妙不可言。我老实说,前一种人的感受恰恰就是对头的,那种“使劲”体会出来的妙不可言恰恰就是不对的。
        是呀,吸烟喝酒,一开头都觉得辛辣、受不了,一定要有氛围把这当做时髦,使劲去尝试,那要死了——上瘾了。


        5楼2011-01-31 23:23
        回复
          嗯,“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蛮好。时光凝滞,好只管良辰美景快活下去,结果呢?
          不估量这“平不动”背后的代价,主要是骄傲,看不到那载舟覆舟的力量啊!


          6楼2011-01-31 23:27
          回复
            但是“潮水带星来”确实生动不可多得,出色到了必须借鉴一下的程度。


            7楼2011-02-01 00:00
            回复
              李商隐的“锦瑟”有点把艺术体验抽象化符号化的味道,至少客观上可以这样理解——反正谁也琢磨不透他的“此情”有何生活基础,而且不论那隐秘的“此情”是什么其文学效果还是差不多。稍稍有点类似于拉斐尔前派的绘画那样。
              在当今信息社会,“此情可待成追忆”的体验要当心!IT技术、传播学、心理学、生理学……如果把“追忆”克隆过去摆布,说不定就惹麻烦了。
              文学要不紧密依靠人民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镇住唬住那些个技术那些“学”,它是站不住脚的哦。


              8楼2011-02-01 00:15
              回复
                说到借着诗侃形而上学,不由得想到王国维那首号称顶级大作的“浣溪沙”,什么“可怜身是眼中人”的。那无非是用中国的词捏造了个意志表象的世界,到底看到了意志的荒谬和生命固有的烦恼。
                对于作诗而言,这真是“割鸡焉用牛”!我读诗可不喜欢这种“全套组装”的“超仿真虚拟现实装置”哦,难不成看万花筒还要设想自己就在筒里面?不过就人举着万花筒,拿眼睛凑上那洞洞眼瞧一瞧呗。


                9楼2011-02-01 13:25
                回复
                  不能过分吹捧,也不能过分贬低。虽然没有过多言志,“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样句子所表达的变与不变,短暂与永恒等,足可见其有所长。至于配乐朗诵那些,过了,陶情养性还可意,充高雅可不行。


                  IP属地:浙江11楼2011-08-31 22:0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