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今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片赞美之声,我认为提出反对的意见是极有必要的。
诚然这首诗之能够流传千古,总有其创作技巧上的若干长处,其工丽的勾画、精致的衔接确实可令文章作手们学得一二。不过这首诗未入我国诗歌传统之大道。何谓大道?就是《毛诗序》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舜典》所说“诗言志,歌咏声”。那《春》诗所言的是什么“志”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生存实质的空洞意识;“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生存体验的悲剧意识。
《春》诗在宣扬虚无主义方面和中国绝大多数传统诗歌——包括像李煜词等等颇为消极的作品——大异其趣。中国传统诗尽有悲剧性甚至绝望性的主题,但总是把肯定生活视为默认前提,因此即使“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也还不过是对生的肯定性感情的失落而已;江淹有《恨赋》《别赋》,其中所主导的还是对生活的留恋之情;纵然佛家道教诗,像《春》诗这样对生存意识之深刻否定亦是相当少见的。
我们也用不着对此诗艺术成就评价过高,它有几个重大弱点使之不可能像三曹、李杜或者乐府名篇之类成为中国诗的圭臬,兹列举如下:
其一,藉形而上的思辨架构通篇,是靠一个近乎佛教“苦谛”之概念给了全诗一种淡淡哀愁的底色。而我以为,真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诗人,是不假手形而上概念翻花样作诗的。
其二,虽则词句工丽,却缺乏足以传诵千秋的佳句(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那样)。以作者之精通修辞炼句,可见问题恰在于他缺少发自于生活本身的感受,把精力都贡献在细处镂刻上了。
其三,作为一首长诗,缺乏起伏跌宕,类似一个简单主题的若干变奏,在结构上令人感到单调。
其四,通篇藻饰,缺乏藻丽与白描之适当对比,花枝太繁,易令人萌生倦意。
其五,雕琢痕迹明显,和所谓“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背道而驰。
最后想说,近年对《春》诗有推崇太过之势,我看其社会影响毋宁说是负面更显著的。
诚然这首诗之能够流传千古,总有其创作技巧上的若干长处,其工丽的勾画、精致的衔接确实可令文章作手们学得一二。不过这首诗未入我国诗歌传统之大道。何谓大道?就是《毛诗序》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尚书.舜典》所说“诗言志,歌咏声”。那《春》诗所言的是什么“志”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生存实质的空洞意识;“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生存体验的悲剧意识。
《春》诗在宣扬虚无主义方面和中国绝大多数传统诗歌——包括像李煜词等等颇为消极的作品——大异其趣。中国传统诗尽有悲剧性甚至绝望性的主题,但总是把肯定生活视为默认前提,因此即使“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也还不过是对生的肯定性感情的失落而已;江淹有《恨赋》《别赋》,其中所主导的还是对生活的留恋之情;纵然佛家道教诗,像《春》诗这样对生存意识之深刻否定亦是相当少见的。
我们也用不着对此诗艺术成就评价过高,它有几个重大弱点使之不可能像三曹、李杜或者乐府名篇之类成为中国诗的圭臬,兹列举如下:
其一,藉形而上的思辨架构通篇,是靠一个近乎佛教“苦谛”之概念给了全诗一种淡淡哀愁的底色。而我以为,真正“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诗人,是不假手形而上概念翻花样作诗的。
其二,虽则词句工丽,却缺乏足以传诵千秋的佳句(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那样)。以作者之精通修辞炼句,可见问题恰在于他缺少发自于生活本身的感受,把精力都贡献在细处镂刻上了。
其三,作为一首长诗,缺乏起伏跌宕,类似一个简单主题的若干变奏,在结构上令人感到单调。
其四,通篇藻饰,缺乏藻丽与白描之适当对比,花枝太繁,易令人萌生倦意。
其五,雕琢痕迹明显,和所谓“慷慨吐清音,明转出天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背道而驰。
最后想说,近年对《春》诗有推崇太过之势,我看其社会影响毋宁说是负面更显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