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希那穆提吧
关注: 6,994 贴子: 90,396

清除幻觉,自由自在

  • 目录:
  • 其他生活话题
  • 156
    这几天看了这本小册子,第一章看了好几遍。 本来想打个总结,却始终不敢写,因为文中一直在摧毁一切结论。 第一章也好,最后一章也罢,其文风基本上是一样的 —— 起初是循循善诱,接着是对思绪的梳理和毁灭,解脱自在,虚室生白,最后是什么?真地不知道。 - 要是我读完之后有所记忆,有所心得,那么我就会逐渐萌生出讨厌之情: 反复地讲同一个东西,真是恶心! ——这里的“同一个东西”,其实就是我总结出来的心得。 - 因此 读了就
    订餐号 9-18
  • 35
    42本PDF格式的克里希那穆掉的著作,是这位20世纪世界最著名的心灵导师的全部著作合庥,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私信我,赠送给大家。
  • 1
    喜是悲,如果你观察过它。《克里希那穆提 真正的革命 —— 3、从恐惧中解放》 Pleasure is pain, if you have observed. 《J Krishnamurti - The Real Revolution - 3. Freedom from fear》 - 记得王东岳先生讲过,除了人之外,没有动物会笑,为什么? 因为人要逗人爱,才能被关心、呵护。 笑,是人在演化过程中无奈的选择。 - 张至顺道长曾说:六欲病好治,七情病难医。 我以为喜欢就是畅快高兴,而今才有些眉目:喜笑是病,还是人类特有的病。
  • 80
    所谓的意识活动,是看不见的,它是透明的,不是形容的出的具体事相……当一个感受能够被识别为喜欢还是厌恶,说明意识知道这个感受。当一个人能够把一种叫不上名字的感受分解并再理解为“喜感和厌感”(我们称之为分别心)时,就是意识在发挥作用,这种挟裹“喜感和厌感”将事相扭曲后再显现出来的力量,就是意识活动的力量,而它本身是不会随着事相显现而显现在我们的认知观里的。 而叫不上名字的感受,说明意识还无法消化和接受
    fengweiqi8 8-31
  • 4
    我给这哥们总结一下:不比较、真理无法表达…… 总结清了么?清了就闭嘴吧。一坨屎还分无数个坑的人。
    订餐号 9-6
  • 8
    有一天孩子的母亲来问:“什么是爱?爱是关怀,是信任,是责任,是男人和女人之间的喜悦吗? 爱是依从的苦恼和孤独吗?” 你正在养育你的孩子,你倾注如此多的关爱,孜孜不倦的精力,你倾注你的生命和心血。 或许,你不自不觉地感到这是你的义务。你喜欢那样。但是教育的窄化作用将会开始,将会使他顺从惩罚与奖赏以适应社会的结构。教育被接受用来制约心灵的工具。 我们接受教育的目的何在?是为了做不完的工作还是为了老死?你已
  • 1
    你有没有注意到,你的父母和老师告诉你,你必须在生活中有所作为,你必须像你的叔叔或祖父一样成功? 或者你试图模仿一些英雄的榜样,像大师、圣人一样; 所以你永远不会自由。无论你是以师父、圣人、老师、亲戚为榜样,还是坚持特定的传统,这都意味着你要求自己成为某种东西; 只有当你真正理解这个事实时,才有自由。
  • 0
    克有大乘精神,宗教精神, 他对世上的一切冲突负责 几年前,在战争期间,有位美国女士来找我。她说她的儿子死在了意大利,她还有一个十六岁的儿子,她想保住他。所以我们就这件事深谈了一番。 我向她提出,要保住她的儿子, 她必须不再做美国人; 她必须不再贪婪 不再积累财富 不再寻求权力和支配 她必须在道德上简单 不只是穿着简单,不只在外在事物上简单,而是在思想和感受上、在关系上简单。 她说:“那太难了。你的要求太高了。
  • 5
    通过以下克的文字,明白克的态度 大家就会明白,教诲非常好理解 【总是拿自己与某件事或某个人作比较,是冲突的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比较是从小就被教导的。当你根本不比较,当没有理想,没有对立,没有二元性的因素,当你不再挣扎着与你是什么不同。“你的头脑已经停止创造相反的东西,并且变得非常聪明,非常敏感,能够产生巨大的激情。】
  • 2
    说完最后一句禁言的B,玻璃心就别张嘴啊 你就那点废话,反反复复水无数个贴子 拉屎还分无数个坑? 吧里差你那点发贴量啊 ………… 另外赶紧把你恶心头像换了,顶着个****的头像在那嘚嘚
    订餐号 9-5
  • 0
    自由者必定说自由的话 自由的话必定从目标 动机 时间 欲望 比较中解脱 所以金刚经体现了这一精神 世尊!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来说名实相。
  • 0
    只有所有寻求渴望停止 窄门不在未来,不在某处 真理不会宣传自己是道路 世上有的是自称道路,自称方法的权威 所以真理是真理 此乃大解脱。
  • 1
    你无法通过寻找 思考 如何达到寂静 冥想跟思考,道路,练习,发达无关
  • 0
    我讲了六十年的话,就是想看见别人也同样能达成这种状态,但“达成”这两个字不太恰当,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所有的问题和烦恼都解脱了,因为那是超越时间的纯粹大能。 然而一个人要如何既不教导,也不刻意救度或推销,只是坦白地告诉大家“这个方式能引导你得到真正的平安与爱”我很抱歉必须使用这些字眼。假设你已经达到了这状态,你的脑子已经和这股大能一起共振,那么你要如何才能帮助另外一个人?我是指真的帮助,而不是说说就算
  • 7
    观者是理想 所观是现实 两者的分裂距离就是时间 “成为”就是想要缝合两者的行动 没有对比就是无限的寂静,整体 真理无路,头脑无法追求宁静 表达出路径,追求仍然是时间中的运动 道理其实朴素浅显
    订餐号 9-4
  • 3
    听一个追星的人说,来到追星的线下活动,感觉就像回家一样。 在这里遇到的每个人,都有着共同话题 为什么回到生活,我们同样为人却大多数时候 无法沟通你有你的问题, 我有我的问题就算是我们有共同的精神领袖,仍然会有派别之争 我们全体人类是否有共同话题
  • 1
    一群不比较, 从时间解脱,自由的人 在一起可以探讨什么问题 这样的人,不受困自己的未来,自己的问题 他内心必定是无限的空间,热情,激情 这样和平的他们,在一起会探讨什么话题
  • 0
    很明显,是有真理的 但是,真理又是不可说的 【真理不可说】 否定真理可以到达的话,如:真理无路 是为了提醒那些想念真理,练习到达真理的人 【有真理】 真理可说,又是为了建立不信的人的信心 从喜欢比较 理想 未来的生活,解脱出来 发现更大的世界 自由者的话,是随时扫相,清理时间距离的话 ”实相无相“
  • 6
    正式笔记。删除所有低幼向的吐槽和无关联想,仅梳理克的主要表述。 —————————————————————————————— 第一章:抛弃成规。心存依靠者,无法迈出探寻真理的第一步。 第二章:真理为无路之国。心智的自由是认识自己的起点而非终点,。 第三章:把意识作为一个整体来认知。当意识内部没有分裂和摩擦时,意识就是一个整体,反之,当人依靠基于比较、度量的各类观念来认知根本问题,也就无法根本认知意识中
    订餐号 8-26
  • 64
    我读的不多,一本半,freedom from known整本,般若之旅部分章节 看过2个视频,后来不看,因为视频大多是特定方向,或泛泛而谈,回答那些莫名其妙的问题,还有什么跨领域的问题,娱乐性质多一些。 文字的意义展开的更深,中英文对照意义更确切。 freedom from known,算是教义的展开,涉及多个核心主题,遗憾的是只有克一个人在说,话题深入的有限,不算泛泛而谈。这里说一下,为何要推对话类文本,因为有意义的相互确认,你说的是啥意思啊,你
    fengweiqi8 8-21
  • 1
    搜索我微信视频号,有什么都可以问我,我即是克
    订餐号 8-20
  • 2
    众所周知,克这个东西,很多读者都能建立一个大致轮廓 那就是,无。 但是很多人对克的这个无的理解,是硬加上去的无。 所谓近视眼拿着眼镜找眼镜。 ………… 很多人忽视一点,克的无是观察得出来的,是直观的无,不是你上来就捧着个结论装出来的一个态度。 关于重践轻思,已经堪称大奸似忠的典范了……这个观点非常流行,因为省劲,是个阿猫阿狗的都可以哼哈两声,说其他人只会用头脑,暗示就算他不会用头脑以外的东西,起码不会用
    这啃你 8-18
  • 26
    真正的革命,第八部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我猜,来到这儿,或者去寺庙,或其他地方, 是因为我们的生命太单调、太孤独、太没有意思了, 我们想找点事情,以获得深刻地满意,以带来深刻的满足感。 - 因此,为什么我们不满足,我们对什么不满? 拜托了,请你亲自回答这个问题。 原文 part 8: And most of us, I presume, have come here this morning, or go to church, or anything, because our life is so monotonus, so lonely, so utterly meaningless, and we want to find something, that will be deeply gr
  • 24
    1978 8.27 讲话二: 一个人如何拥有彻底的秩序? How is one to have complete order? - 以下为摘要: - 心烦的时候,一个人该做什么? Knowing consciously that one is in disorder psychologically, what is one to do? - 我等为何欲望深陷? Why is there such a tremendous pressure of desire in most of us? - 对于感官来说,获取、感觉,是正常的功能; 然而,在那一刻,能停下来而不让思想进入并创造愿景,追求那愿景(形成了欲望)吗? It is natural to have a perception, a sensation, but can that moment stop and though
  • 21
    内容分布大致如下: 第一部分:向内探索 第二部分:个人的独立 第三部分:团体的成功 第四部分:观照生命 - 关于习惯的定义:
  • 45
    一般来讲,说佛家是出世的,但实际上它的口气是非常入世的 譬如佛家谈苦说乐的,意味很明显。不过佛家的这个苦乐,和世俗掺杂了意念的苦乐还有很大不同。 佛家的苦乐可能说的就是受蕴里的苦乐,很单纯的东西。 不过谈起佛教来,其实大部分人只是知道个释迦族圣人,还有动不动就因天果地,一堆神鬼护法的大场面。还有它是印度舶来品。这么来说吧,据传,佛教传入中国是在汉朝。它为何传入中国呢?就和印度在20世纪不断往欧美复兴是一
  • 3
    尽管克里希那穆提说我们是被编了程序的机器, 尽管钱学森说人是一个复杂的超巨系统, 尽管现代科学理论认为人是从奇点爆炸,经150亿年,由分化出的基本粒子而演化出来的产物, 尽管有人说人是最灵活的机器, 然而,我作为一个人,不愿承认自己是机器,是机器的同类。 总是自以为是地死守着: 我们人是有灵魂的、有个性的,是高等动物,甚至是高于动物,是万物之主宰……等等虚恍的观念。
  • 6
    大多数人关于“灵修”,脑中泛起的诸多活动,不过是类似于“轻度幻想”的白日梦而已。 因为没有现实的对照限制,这种幻想可以相对自由宽泛的展开,因此灵修话题成了逃避压力的一种脑部自娱活动。 这一点有点类似于童话……这些文字描述,让人感觉到,暂时摆脱了地心引力。 ………… 什么是现实?现实的神秘之处在于,似乎大家都感觉到了现实的压力,但是却又很难说清现实之物到底是什么。 因为现实也是一种“幻想”,现实本质也是一
    订餐号 7-30
  • 42
    之前B站经常看他视频,也看了几百个小时了。难道世界真的如他说的那样吗?人类的大脑在底层逻辑上有共通性可以感知各种情感恐惧爱恨情仇就可以称得上是人类的大脑吗?是在哪个层面。还有一集说的人死后还会留下什么,人类的自我意识即所谓痛苦的来源就在这个大脑,人死后自我意识消失。留下的?那为什么不是走进虚无了呢。其实底层逻辑聊的还是人类的心灵心理。聊一些起源之类的我认为模棱两可,因为根据你的逻辑很多东西都会走向
    zkevin23 7-24
  • 5
    百度百科的词条里有原文,吧友们可直接搜一下来看,我就不发原文了。
  • 5
    你敢说就得面对回复 你娘胎里就开始看也没用啊。
    订餐号 7-22
  • 0
    我相信,很多人读了无数的灵修文字 但根本的困惑,就是看了这些文字,压根没有什么用 起码对于改变当下的处境,似乎是没有什么用 ………… 克曾经说过,好现在你坐在我对面,我们因为观念的冲突,我对你有意见,我感觉到被挤压,我要胜过你。请问这股虚拟的挤压力发生在我之中,还是现实之中?到底是因为什么导致了这种紧张感? 一个个的问题似乎天生的就存在于我们的思维之中。合理化、逃避等等并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它们掩埋这些问
    订餐号 7-16
  • 14
    在信仰和教条背后,始终埋藏着一股未知的恐惧,但我们从不去观察这份恐惧,我们只是不断地在逃避它。#生命之书#
    订餐号 7-16
  • 73
    从16岁接触到克,那时每天苦苦挣扎着想改变自己(经历了从很重视成绩很享受优越感到不想成为分数的傀儡的心态转换,现实中从优等生到差生的下滑让我无所适从,也不怎么会处理人际关系,老师父母都对我很失望,一时间境遇变得很糟。这时想改的不是从世俗意义上提升自己,变得讨人喜欢。而是想改变懦弱害怕的个性,勇敢起来,不再为了考试提心吊胆,让自己不受人事操控的立住,有自己的主心骨)读到 如果你开始认识自我,但并不试图改
  • 45
    偶然看到的,这个人好像叫什么帕帕吉(papaji,xswl这名字),可能也是个什么所谓的赝品上师之类的东西
    GTOMP 7-9
  • 0
    或许有些人会注意到 人类自然的视觉印象中,包括在我们看到的很多带背景的绘画作品中,人体往往占据了一个很大的比例 这不奇怪,毕竟我们的视觉往往是出自一个人的视角 作为人这样一个生物,将人的肉身放在所有构图和知觉的重心,譬如占据80-90%的版面是很正常的事。 或许可以说,任何不把人的肉体当成视觉重心的,譬如将世界或社会当成构图中心的,都是不正常的、反天性的、刻意被塑造的意识的体现。 当然,这里我想表达的,并不是版
    订餐号 7-11
  • 23
    有一位对赛斯感兴趣的网友想让我说说,赛斯系列怎么个就是虚构的了 我就结合这个大标题谈谈 赛斯这个东西呢,据说是上个世纪,出自一个叫珍罗伯兹的女作家。 可能说到这,我们已经发现,她并不是一个专业修行者。 譬如我们说K这个人,他的前几十年,不管他愿意与否,他都是一个专业修行者,一直处于专业修行机构的照看下。我并不说这个专业修行机构就能怎么样,我想说的是这东西并不完全是虚构的。布拉瓦茨基夫人创立的神智学会,从
    订餐号 7-9
  • 83
    我们来探讨一下,你所说的“转世”究竟指什么——是探讨问题的真相,而不是探讨你的转世信仰,也不是有人宣扬或你导师讲的转世。 毫无疑问,能让你解脱的是真相,而不是你的定论、见解。当你说“我将重生”时,你必须明白那个“我”究竟是什么。那个“我”是灵性体吗?那个“我”是延续的吗?那个“我”独立于记忆、经验和知识之外吗?那个“我”,要么是灵性体,要么只是意念所思;要么超越于时间之外——我们称之为灵性,非时间
    GTOMP 7-9
  • 8
    我并不是贬低佛教。 但我觉得我说出的是很多人的心声。 佛教语言,其实很多情况下(大部分人有能力接触的语境),都是在说车轱辘话。很多人吹金刚经、心经,还有楞严经、大藏经、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等大部头,更多是憧憬,就像有些东西买不起,所以觉得尊贵。 我说,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因为不对治。我相信那些经论,若能系统读下来,必然有所得,但是普通人负担不起。 所以,佛教有些店大欺客。 说实话,佛教经论,大部分也就是感
    GTOMP 7-9
  • 3
    FW: I am not enquiring into i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a scientist. Let me say matter is something unknown. So I feel when we explore into the unknown... K: You can't explore into the unknown. Be careful, you can explore into the known, go to the limit of it and when you come to the limit of it you have moved out of it. You can only enquire into the known …………………… K: Can we take the two: listening and listening with the heart, with compassion. First, what does it mean to listen, what is the art of listening? FW: When we ask what does it mean to listen, it seems very diffi
  • 1
    在基督教等、佛教、伊斯兰各类宗教,都有所谓的地狱。 地狱、炼狱这个概念等同于审判,实际上是有罪之人相对于某种准则(或许是道)自觉悔恨所化。 实际上,就道德、良知这个概念而言,真正有可能存在的实际之物只能出自人本身的忏悔。 任何人以某种名义惩戒其他人,都只是犯罪而已,或者是谎言,属于以道德之名强加他人的措施。 ………… 人们对佛教的地狱比较熟悉,它属于平行的六道之中的一道。佛教的概念就是这是不知名的因果律
  • 5
    克里希那穆提经常在他的作品中描述大地:她的丰饶、广袤和美。 他要求我们轻轻地在这片土地上,别破坏我们自身或这里的生态环境。 原句: He asked that we tread lightly on this earth without destroying ourselves or the environment.
  • 2
    黑格尔 —————— 思考?抽象?—— Sauve qui peut! “大家赶紧逃啊!”我已经听到一个被敌人收买的叛徒大喊着,向人们揭发这篇文章,因为我们将在这里谈论形而上学。而面对“形而上学”,以及“抽象”,就像面对“思考”这个词一样,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逃开,就像面对鼠疫患者一样避之不及。 但我们其实并没有恶意,好像我们要在这谈论何谓思考或何谓抽象一样。对于这个美丽世界来说,没有比各种解释更难以忍受的了。我自己也一样,一
    订餐号 6-28
  • 2
    根据马某人的观点,用对立的模型去解释世界的时候,会得出暴力斗争是唯一、且必然的结果的结论。 那简直就是说,看起来暴力可能是不对的,但是只有它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不妨来质疑一下这个结论。 ……………… 马某人的观点范式最初是出自黑左,但是为了要在当代语境中找到对应性,重新在唯物的层面找到了一个对应的概念,那就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人类历史观,并且起了个名,叫辩证的唯物历史观。 什么是黑左,就是黑格尔理论的左派,
  • 74
    Brockwood Park 1978 - Public Meetings - The movement of desire 1978.8.26 - Can I strip myself of the network of language? 英国 布洛克伍德公园 1978年讲话 —— 欲望的移动 言词编织出一张网 ,这张网就是‘我’,我能撕裂这张网吗? 这个讲话大概有90分钟,指明了很多要点,比如: 一个挑战:挑战现存的生活方式,带来一个变革,一种新生活。 一个志向:清明的头脑,最高的道义,从而,展现卓越的行动。 一个行动:并非发源于经验的、基于过去积累的知识的行动。 一个洞
    订餐号 6-25
  • 8
    (一) We see emotion and reason as opposing one another. This is an error in definition. Intellect taken as a whole is also emotion。 Reason provokes thoughts whose images evoke feelings which conquer a special emotion. Reason has no limits -- only humans have limits. In man the growth of 【conscience】 consists of the growth of the intellect and the growth of superior emotions which accompany it, when they grow they become more intellig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tellect 【assimilates】 the emotions. "Spirituality" is a “fusion” of intellect with superior emotion
  • 3
    如果理智与疯狂存在,我们该如何区分(If sanity and insanity exist, how shall we know them)? ——大卫·罗森汉恩 一、使精神病学与心理学蒙羞的实验 1973年,当《在非理智的地方保持理智(On being sane in insane places)》还未发表前,大卫·罗森汉恩(David Rosenhan)仍是个默默无闻的心理学者,但他彼时多半已经料到这篇论文将要引起的轰动。这个实验,即将挑战美国乃至全世界关于诊断精神疾病的可行性与可信性。作为实验设计者,罗森汉恩知道,实验的结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