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吧 关注:166,008贴子:372,619
  • 13回复贴,共1

中国神话的分类与《山海经》的文献价值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家之言,仅作参考


IP属地:四川1楼2011-11-23 21:34回复
    内容提要 作为神话学文献,《山海经》至少有三方面价值:一、对七大类中国上古神话做了程度不同的记录;二、留下了关于神话世界空间的可靠的文字根据;三、保存了大量的凝聚着原始文化信息的原始物占,蕴含着潜在的神话学价值。对于中国神话的分类,不宜采取以其所体现人类意识和精神成长历程为根据的西方神话分类原则,而应把神话的主要内容、基本精神、内在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重要特征作为主要根据。《山海经》对追溯事物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部族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等)记录较少,而对英雄神话、部族战争神话记录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特点和文化精神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山海经》 中国神话分类 原始物占


    IP属地:四川3楼2011-11-23 21:35
    回复

      《山海经》作为我国上古时代的一部百科全书,内容十分广泛,举凡宗教、历史、神话、传说、民俗、礼仪、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矿产、医药等等无不涉及,其价值和意义当然也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观念、地理观念、民俗、礼仪、神话及有关的宗教神话思想和思维方式,更是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的目的是将《山海经》作为神话文献,从神话学的角度考察其神话资料价值。具体说来,也就是考察它所保存的神话资料的具体内容、性质和特点及其在我国神话殿堂整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对其神话学的文献价值做出实事求是的评判。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把握中国上古神话的全貌。可是,有关论著在谈到上古神话时,不是概括性的说明就是举要式的介绍,很少从神话分类学上做全景式的鸟瞰。其结果往往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于做全面系统的把握,这对于中国神话研究当然是很不利的。这种情况的出现,或许是由于我国神话记录零乱驳杂,没有保存神话的专书,难以类归;或许是由于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散点透视”,不注重“一以贯之”的分析;抑或是由于产生于西方的神话分类理论适用于西方神话而与中国神话相龃◆,而中国又缺乏有关的系统理论。……学术上的缺口平时往往不太容易感觉到,当我们要在上古神话的整体格局中寻找《山海经》的坐标,进而对它的文献价值作出评判时,问题便显得十分突出了。


      IP属地:四川4楼2011-11-23 21:36
      回复
        龃龉


        IP属地:四川5楼2011-11-23 21:37
        回复
          与希腊神话不同,主要是产生于祖先崇拜观念基础上的中国神话,不但新神、旧神之间的界限不清楚,而且由于祖先崇拜所崇拜的对象不同(不同的部族崇拜的祖先不同),[9]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内在统一的普遍的神系以及处于核心地位上的主神。
          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道路与古希腊根本不同。夏、商、周三个王朝的前身分别是以原始氏族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夏部族、商部族和周部族。他们各自生息、发展于一隅,后来才先后入主中原,成为天下的共主。地位虽然变了,但是,在统治阶级内部仍然保持着原先的那种血缘亲族关系,所以,夏、商、周三朝都有国家政权与家族统治相迭合的特征:家事即国事、治家即治国。不同血缘、不同祖先的夏、商、周三朝不但在政治上相互排斥,而且在文化上也难于相容。一旦推翻旧王朝,即“**创制,改正易服,变置社稷”,(《尚书·汤誓》)前朝一切统统废弃,一切重新开始。即使是做社主的木材,各朝也互不承袭:“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论语·八佾》)由此不难想见各部族和王朝在政治、思想和文化上相敌对的情况。在宗教信仰上反映更为突出:各部族内部都盛行祖先崇拜,但只崇拜和神化自己部族的祖先,而排斥和贬抑其他部族的祖先。夏、商、周各有自己祖先的神话,但彼此却不能继承和发展,前一个朝代的神话在后一个朝代得不到重视和继续加工的机会。例如,周人推翻殷朝统治以后,出于维护自己统治的需要,极力渲染自己祖先后稷诞生的神话,并用以取代殷人祖先契诞生的神话。这样一来以前的神话不但得不到提高和发展,而且十分容易散佚(这正是我国神话流传下来较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祖先崇拜和部族利益在文化上的排他性严重地抑制了我国神话发展和提高,使之得不到像希腊神话那样反复加工的经历;同时,由于每个部族各搞自己一套神话,并按自己祖先神话的世系编排诸神的世系和辈份,因而最终未能形成各部族统一的神话和相应的神系,以及贯穿全部神话并统率众神的主神。其结果,一些神的神格和辈份混乱,诸神之间关系多有歧异,也就是必然的了。后来,这些神话未及进一步被加工和系统化,神话历史化的风暴便向它们袭来,使那些具有超自然神奇能力的神◆,逐渐演变成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先王和圣哲。诸神既然已经被从天上请到地上,定格于人间,那么,渊源于原始时代的神话的发展也只能就此停止,中国上古神话因而也就仍然保持着未经系统整理的散乱状态。
          一个民族的意识和精神的发展不能系统地体现在“没有统一组织起来”的诸神身上。所以,尽管中国神话中的每个神◆,也像希腊诸神一样,蕴含着一定的文化观念内容,但是,要从中国神话诸神中寻绎它的发展和演变,也就是寻绎中国哲学精神的早期发展历程,却是十分困难的。在体现意识和精神成长的历程方面,既然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根本不同,那么,当然也就不能用对希腊神话的分类标准,即神话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精神成长的历程来衡量中国神话,作为中国神话的分类根据。
          对中国神话分类,必须充分考虑中华民族早期发展的特殊的历史道路和文化背景以及由此决定的中国神话的本质特征。只有从中国神话的具体实际和特殊性出发,才有可能对中国神话作出科学的分类。为此,我们不采取以神话所体现的意识和精神成长历程为根据的西方神话分类原则,而把神话的主要内容、基本精神和内在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重要特征作为中国神话分类的主要根据。
          这样,我们对于英雄神话中英雄的理解,就不必局限在半神半人或得到神支持的人的范围内,而把创造了英雄业绩的神也视为英雄。这样理解英雄,除了前边说的原因之外,还可以从英雄这一概念自身发展的过程找到根据。“英雄”希腊文是Hero,意思是统治者、主人。神话中的英雄最初是指一些杰出人物,如祖先、领袖和勇士的灵魂,他们虽然已死,但对生者仍产生影响。这说明,英雄从开始阶段就是超验和神秘的。后来,英雄的范围不断扩大,还包括了某些自然神、传说中的某些人物和精灵以及人神结合的后裔,即半人半神或得到神力帮助的非凡的人。所以,在古希腊,“英雄被认为是处于神与人之间的中介者,凡人的保护者,灾害和祸患的防御者,苦难的救助者。他们是人们的恩人,是妖怪和大盗的歼灭者,是同仇恨人类的恶魔作战的斗士。”[10]“英雄”概念的发展说明,神、半神半人、传说人物以及杰出人物的灵魂,只要是能够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给人们以保护的,都可以被称为英雄,而并非把神排除在外。决定是不是英雄的关键,不是看他的身份(神或是人),而是看他的业绩。这一点对我们认识中国的英雄神话和英雄颇有启发。


          IP属地:四川7楼2011-11-23 21:37
          回复
            没显示出的是:神只


            IP属地:四川8楼2011-11-23 21:38
            回复
              读qi,百度识别为:只


              IP属地:四川9楼2011-11-23 21:38
              回复

                (二)
                我们把中国上古神话按内容分为以下七类:创世神话、洪水神话、民族起源神话、文化起源神话、英雄神话、部族战争神话和自然神话等。这七类神话虽不能说把中国上古神话包容净尽、毫无遗漏,但说它概括了其主要内容却是毫无疑问的。所以,掌握了这七个方面,就可以大致认清中国上古神话的全貌和整体格局。有了这个全局,也就可以对《山海经》在中国上古神话宝库中的地位和价值做出比较具体、比较准确的判断了。比如我们常说《山海经》保存神话最丰富,是七类神话都丰富还是有差别?说《山海经》保存的神话最富于原始特征,七类神话是否都如此,还是只有一部分如此?除此之外,《山海经》还有什么文献价值?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考察,才能摆脱和突破关于《山海经》神话学文献价值的种种笼统观点。
                1、洪水神话
                一般说来,洪水神话是指人类诞生不久,遇到重大的洪水灾难,人类如何躲避和战胜洪水的神话。不受洪水侵害,人类才得以生存和延续,所以洪水神话往往具有救世的意义。作为对于人类幼年时期所经历的重大灾难的朦胧回忆的洪水神话,具有真实的背景和根据,并且是各民族神话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中国的洪水神话主要是指鲧、禹治水的神话。与一般的洪水神话相比,除了背景后移(即不是人类诞生不久)之外,其他没有什么不同。[11]
                记载鲧、禹治水的古籍很多,秦代以后自不必说,先秦古籍中,除《山海经》之外,还有《诗经》、《尚书》、《论语》、《左传》、《国语》、《楚辞》、《墨子》、《孟子》、《韩非子》、《荀子》和《吕氏春秋》等,同一神话见于如此多的古籍是比较罕见的。在诸多古籍中,若就神话保存的全面、具体和具有原始性来看,哪一种古籍也不能与《山海经》相比肩。
                《山海经》中关于鲧、禹治水的神话共有十余则,记录了这一神话的全貌:诸如鲧、禹的世系、洪水泛滥、鲧窃息壤,触犯上帝被杀、鲧腹生禹、禹继承父志继续治水以及重整山河、均定九洲、杀相柳、逐共工、征三苗等等,举凡鲧、禹治水的神话皆备于此。在上述典籍中,除《楚辞》、《吕氏春秋》之外,所记鲧、禹治水神话皆不出《山海经》所记范围。
                《楚辞·天问》曾就鲧、禹治水提问:“鸱龟曳衔,鲧何听焉?河海应龙,何尽何历?”这一内容确为《山海经》所未及,但可惜它只是就神话提问,而具体事件不存。《吕氏春秋》中有几篇确是提供了新的内容:一是《行论》所记鲧因为没有被封为三公而迁怒于尧,最后被“殛之于羽山”;一是《知分》所记禹省南方“黄龙负舟”;一是《求人》所记禹至东西南北四方遍求贤人。这些内容皆不见于《山海经》。但是,一则这些材料数量不多;二则这些内容对于治水主题来讲,多属枝蔓,其资料价值远不能与《山海经》同日而语。
                《山海经》所记鲧、禹神话不但覆盖面广,比较完备,更为重要的是富于神话的荒诞神奇特征。这样的例证很多,限于篇幅仅以禹杀相繇为例,《大荒北经》:
                共工之臣名曰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洪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禹湮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因是以为台,在昆仑之北。
                其中相繇形象的怪异,源泽形成原因的奇特以及它的巨大危害,都有鲜明的非经验、非理性的神话特征。像这样一则相对完整和集中又跌宕多姿的治水神话在其他典籍中是难以找到的。如果对照《尚书》、《国语》、《左传》、《论语》中鲧、禹治水神话被加入过多的后代思想成份而变得雅驯化和历史化的情况,就越发觉得《山海经》神话的朴野、荒诞、幼稚之可贵。较少地受到后代思想的干扰和加工,较多地保持上古神话的原始风貌,正是作为神话文献的《山海经》的巨大优长。
                2、英雄神话
                英雄神话是神话分类中的一个复杂问题,中外学者的认识颇不一致,关键是对英雄的理解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所根据神话的不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从中国历史文化和中国上古神话的具体特点出发,同时参照西方神话中英雄和英雄神话内涵的演变过程,那么,可以这样认为,中国上古神话中的英雄主要是指那些为了达到崇高的目的,而以超凡的魄力和勇敢以及顽强不屈的精神克服艰难险阻,创造辉煌业绩的神或半人半神。由于他们面对的困难(或敌人)十分巨大,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牺牲,所以,他们的斗争过程充满了悲壮的气氛。中国的英雄神话则是关于这种具有悲剧性质和色彩的神话。
                


                IP属地:四川10楼2011-11-23 21:39
                回复
                  夸父追日是一则著名的英雄神话,见于《山海经·大荒北经》,又见于《海外北经》。除此之外,未见于其他先秦典籍。[12]汉代以后,《列子·汤问》、《淮南子》有所涉及,但不仅记录时间较晚,文字也较简略,内容皆不出《山海经》所记范围,所以在文献价值上根本不能与《山海经》同日而语。
                  精卫填海也是一则著名的英雄神话,见于《山海经·北次三经》。除此之外不见于其他先秦典籍。汉代以后,有的著作(如《述异记》)据传闻踵事增华,故事虽有发展,但却失去了原始神话的特征。
                  后羿射十日和翦除诸怪的神话见于《山海经·海内经》、《海外南经》和《大荒南经》,此外还见于《楚辞·天问》。《天问》是提问体,涉及的故事大体不出《山海经》的范围。《山海经》不但记录了后羿射十日的业绩,而且提供了十日的来历:羲和生十日本身就是奇异的神话,作为后羿射十日的背景,使英雄神话更加绚丽多彩。
                  《淮南子·本经》所载后羿的神话内容完整而丰富,汉代以后广为流传,影响很大。其实,它正是在《山海经》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充实的结果。
                  3、部族战争神话
                  部族战争神话的范围比较清楚和明确,是指以原始社会末期部族之间的残酷而激烈的战争为背景的神话。由于背景具体,所以与历史传说的关系也就更为密切和复杂。我国社会由母系氏族制进入父系氏族制以后,曾发生多次大规模的部族战争,其中主要有:黄帝与四方部族的战争,黄帝与三苗、蚩尤、共工、炎帝之间的战争,舜、禹与三苗、共工之间的战争等等。这些战争对各部族的发展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人类文化史已经证明,人们在回忆自己民族历史的时候,总是要追溯到神话王国,在人们的观念中,人类历史总是从神话王国走来。所以,当人们试图描绘历史时,没有例外地“首先是用神话概念描绘”。[13]当人们第一次描绘作为早期历史重要组成部分的部族战争时,总是不约而同地创造了神话。
                  我国先秦典籍中保存上古部族战争记录的主要有:《尚书》、《墨子》、《战国策》、《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和《山海经》等。其中《山海经》的记录最为具体充分,最富于神话色彩。
                  《山海经·大荒北经》云:
                  大荒之中,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向。有人衣青衣,名曰黄帝女魃。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
                  《山海经·大荒东经》云:
                  大荒东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
                  这里叙述黄帝与蚩尤的战争,不是刀、石、弓箭,人与人厮杀,而是神怪动物出征: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出女魃止风雨,令应龙蓄水,最终制服了蚩尤。这段神话以奇特幻想的形式写部族战争,虽不见兵卒,却极有气势、色彩浓烈地把残酷激烈的战争反映出来。这一点,只要与其他文献的有关记录做一对比,就会看得更加清楚。
                  更为重要的是,秦汉以后的记载出于正统观念,极力褒扬黄帝,贬抑蚩尤,距离原始神话的本来面貌越来越远。例如:“黄帝之初,有蚩尤兄弟七十二人,铜头铁额,食沙石,制五兵之气,变化云雾。”(《龙鱼河图》)“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归藏》)“蚩尤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书·吕刑》)“昔黄帝除蚩尤及四方群凶,并诸妖魅,填川满谷,积血成渊,聚骨如岳……”(《拾遗记》)可以看出,部族战争的神话已明显呈现出道德化的倾向:黄帝代表善良和正义,形象越来越崇高和完美;蚩尤则成了邪恶的化身,形象越来越丑恶和可憎。在这里,人间的伦理道德原则已经取代了奇异的幻想,理性是非驱逐了荒诞不经,同时也失去了天真和稚气,失去了神话所独有的宝贵气质。
                  


                  IP属地:四川11楼2011-11-23 21:39
                  回复
                    难得修改了,大家看的时候自行查找校对吧


                    IP属地:四川13楼2011-11-23 21:40
                    回复
                      《山海经》所提供的神话空间图式及其所反映的观念具有十分珍贵的文献价值。它不但使难以想象的神话世界空间变得可以理解,从而为认识神话的时空背景提供了根据,而且为研究空间意识的发展提供了宝贵资料。
                      除以上所说的两个方面外,同时,《山海经》还具有巨大的潜在的神话学价值,这主要体现在它所保存的大量的原始物占方面。[15]
                      原始物占是物占的一种,物占是以物象作为善恶凶吉的征兆,推究神的意志的术数。在《山海经》的物占中,作为征验和预兆的物象一般都是动物(包括怪异动物),并且具有某些原始文化特征。为了与一般的物占相区别,可以把《山海经》中的这些物占称做原始物占。本文开头部分曾说过,如果按功能分类,神话中有一类可以叫物占神话。物占神话就是包括原始物占的神话。原始物占就是从这种神话发展而来。[16]
                      物占神话以神的启示的形式对事物的发展前景向人们提出了预见性的警示,极大地满足了人们预知事物发展结果的需要。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警示和预兆的功能,原始初民对其中的故事成份进行了不自觉的压缩、简化乃至摒弃,使神话故事成分越来越少,物占成分越来越多,直至最终完成了由物占神话向物占的蜕变。
                      据此,我们可以推知,现存的原始物占,特别是《山海经》中那些以怪异动物为物象的原始物占,本来都是具有特定文化背景的物占神话。只是由于向着实用化方向的发展演变,才使它们从想象奇特、绚丽多姿的神话故事变成了抽象、枯燥而又神秘的物占。这就是说,我国古代的神话要比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多得多,内容也要丰富得多。面对神秘的物占空壳,我们有理由做这样的推断,就像在千年干尸面前想象他当年确实存在的风采一样。十分明显,根据原始物占所提供的线索去追寻和发掘那遥远的神话,是神话学中的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难度很大而又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IP属地:四川15楼2011-11-23 21:41
                      回复
                        什么是神话?!!!作为人类文化现象,它是如何诞生的?神话的文化艺术特征是什么?它经历了怎样的历史发展变化啊?目前神话学研究的分类陷入了形而上学的误区…在没有搞清人类远古文化诞生发展变化的脉络之前,这是无法避免的…电话:15139869065


                        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2-09-06 10:49
                        回复
                          神话可以理解为鬼话,人死为神,不死为仙。科学探讨为暗物质文明。不是以看到和验证的方式存在的,但是可以感受的。神话可以研究不可以追究,否则就成迷信了。


                          18楼2012-09-06 17:48
                          回复
                            神话是上古人类对历史的夸张演绎,其中有着重要的史影


                            19楼2014-07-13 0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