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农庄吧 关注:1,919贴子:16,524


1楼2012-05-06 11:56回复
    内容简介
    《易经》(又名《周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同时也是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它以象征阳的“—”(又称“阳爻”)和象征阴的“--”(又称“阴爻”)为基本符号,八卦(每一卦由三爻组成)以及由八卦中任意两卦交相叠合而成的六十四卦(每一卦由六爻组成)为基本图形,通过对这些卦象的解释,阐述了事物和现象生成变化的法则。
      本书是作者潜心二十多年研究《易经》的心得结晶。
      作者结合历史解释《易经》的原初本义,在还原历史的真相中叙说哲理,在说理中联系当下,感悟人生,获得启发,将一本被誉为“大道之源、群经之首”的《易经》,解读得有根有据、兴趣黯然而又浅显易懂。


    2楼2012-05-06 12:00
    回复
        本书特别适合大中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人阅读,是作为《易经》入门的理想的入门读物。
      目录


      3楼2012-05-06 12:01
      回复
        引言:《易经》是一部怎样的书?
          一《乾》:相时而动的龙精神
          二《坤》:大地母亲的胸怀
          三《屯》:万事开头难


        4楼2012-05-06 12:02
        回复
            二十八《大过》:论以柔济刚
            二十九《坎》:周文王被囚实录
            三十《离》:突袭与反击战例
            三十一《咸》:恋爱的艺术


          11楼2012-05-06 12:06
          回复
              三十二《恒》:如何理解“持之以恒”?
              三十三《遁》:该抽身时则抽身
              三十四《大壮》:智慧与勇力的较量
              三十五《晋》:攻击战例


            12楼2012-05-06 12:06
            回复
                占筮在古代应用广泛,其作用在于答疑解惑、指示迷津,实际上是一种最原始的教育方式,所以占筮的原则也就是教育的原则。强调“童蒙求我”而非“我求童蒙”,实际上是强调受教育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对后来中国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论语·述而》中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教育原则就是占筮原则在教育领域中的延申和发展。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在教与学这一对矛盾中,学是内因,教是外因,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够产生作用。如果学生没有这种内在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求知欲望,即使“我求童蒙”,也是无济于事的。老师的教只有在学生产生了内在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才能够产生作用,一方面学生学而不厌,一方面老师诲人不倦,如此才能志趣相应,共同完成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正如《象》中所说:“志应也。”
                进一步讲,如果学生没有内在的求知欲望,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不能进行独立的思考,也不能把所学的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知识,并且举一反三地灵活运用,如此再多的知识也没有用。例如,《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创作方法,也是语言、交流必备的艺术技巧,对此孔子曾说:“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如果不学习诗歌中的赋、比、兴的语言艺术,简直就没法讲话。也正因此,《诗经》是古代学子们的必修课之一。学以致用。读再多的诗,交给你政务尤其是外交事务去处理、应酬,如果你不能针对有关问题,引用所学的诗句委婉地去回答,那么再多的诗有什么用呢?学习《诗经》是如此,其他知识、事情也是如此。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书包网
              


              105楼2012-05-06 13:05
              回复
                《蒙》:原始的教育形式(3)
                六五:童蒙,吉。
                  六五:儿童蒙昧,吉。
                  “童蒙”专指蒙昧无知的儿童。同样是蒙昧,“童蒙”为什么“吉”呢?这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儿童虽然愚昧无知,但因为年纪尚幼,还没有危害社会、他人的能力。二是儿童年幼可教,有较大的可塑性,正如《论衡·率性篇》中所说:“譬犹练丝,染之蓝则青,染之丹则赤。”只要从小加以正确的教育、引导,就可以使之成为对国家、社会的有用之材。


                111楼2012-05-06 13:09
                回复
                    ###:需于血,出自穴。
                    ###:从家中出来,在护城河边等待。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九五:在酒食旁边等待,占问吉。


                  116楼2012-05-06 13:13
                  回复
                      综合爻辞看,“郊”指主人公居住地的郊外,在主人公居住地与其等待的客人居住地之间有一条“大川”阻隔。主人在郊外等候客人,但是久等不来。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耐不住性子,前往客人来的方向探个究竟。如上所述,“大川”是危险的代名词,接近“大川”也就意味着靠近了危险。况且,还不知道客人是否能够如约前来。在这种情况下更不值得冒险前往,耐心地在远离“大川”的郊外等待就可以了,因此说“需于郊,利用恒,无咎”。
                      九二:需于沙,小有言,终吉。
                      九二:在河边沙地等待,有小麻烦,最终吉。
                      沙,是河边之沙。言,言语责备,也有人认为借为“愆”,是过错的意思。“需于沙”表明主人公果然耐不住性子来到了河边,向危险靠近了一步,但他的这种行为受到了善言制止,没有进一步发展,因此说“终吉”。


                    121楼2012-05-06 13:16
                    回复
                        九五:需于酒食,贞吉。
                        九五:在酒食旁边等待,占问吉。
                        “需于酒食”是说在为客人准备的酒食旁等侯客人。不出家门,在为客人准备的酒食旁静待客人,可见定力之大,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耐不住性子冒然外出涉险,因此说“贞吉”,《象》说“酒食贞吉,以中正也”。
                        上六:入于穴,有不速之客三人来,敬之终吉。


                      124楼2012-05-06 13:18
                      回复

                        《需》:“越是难险越向前”宜忌(3)
                        刘备虽有雄心大志,但在创业初期还没有自己的地盘,有一段时间不得已依附于曹操。为避免曹操谋害,故意在自己的住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一天,曹操突然造访,约刘备饮酒。刘备随曹操来到一亭子,见亭中已备盘樽,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于是,二人对坐饮酒。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此时曹操也将话题扯到天下形势、人物评论上来,在将当时有名的人物一一评论后,曹操说那些人都算不上英雄,然后给“英雄”下了个定义:“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问:“那么,究竟谁算得上英雄?”曹操先用手指了一下刘备,然后又指了一下自己,说:“现在天下的英雄,只有你与我!”刘备本想借种菜以示自己胸无大志,但还是被曹操看透点破了,听了曹操这话,吃了一惊,手中拿的汤匙筷子,不觉落到地下。好在刘备定力不错,也还算机智,马上定下神来,从容地低头拾起筷子。当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借口说:“嘿!没想到打雷,吓了我一跳!”将内心的惊恐,巧妙地掩饰过去了。


                        126楼2012-05-06 13:19
                        回复
                            这个故事中,阴云漠漠,聚雨将至的景象正是《需》卦卦象所象征的意义;刘备暂时屈身依附曹操,而在后园种菜,为的正是忍隐待时;在这种形势下,与曹操一起饮酒,岂不又是“需于酒食”?曹操不请而至,突然造访,正是一位“不速之客”;刘备被曹操说破心思,却能借雷声巧妙地掩饰过去,不至于使曹操起疑心而加害自己,岂不就是“敬之终吉”?如此种种相似之处,甚至都使我们怀疑罗贯中就是受《需》卦的启示而构思出“曹操煮酒论英雄”这样一个艺术情节。
                            书包网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讼》:退一步海阔天空(1)


                          127楼2012-05-06 13:20
                          回复
                              初六:不使争讼的事长久地进行下去,开始有点小麻烦,最终吉。
                              九二: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眚。
                              九二:争讼没有取胜,狼狈地逃回来,他的三百户邑人没有麻烦。
                              六三:食旧德,贞厉,终吉。或从王事,无成。


                            129楼2012-05-06 13:21
                            回复
                                六三:继承前人的思想道德,占问有麻烦,最终吉。如果从事争王的事业,不会成功。
                                九四:不克讼,复即命,渝安,贞吉。
                                九四:争讼没有取胜,返回顺从在上者之命,生活恢复安宁,占问吉。
                                九五:讼,元吉。


                              130楼2012-05-06 13: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