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作者的废话):
这个故事的最初想法,其实是两年前另一个故事留的尾巴。如今两年过去了,当初的故事早已忘记,但张薇老道士那句你看国在哪里……割他不断么却一直如梗在喉,不吐不快。
所以有了这个故事,所以有了我在这里的话。
最开始确定写的时候我一直在想,在那个时候如果一个国人和外国人之间产生了感情会是什么样的?外国人又是如何看待国人的?记得《蝴蝶夫人》中,平克顿娶了巧巧桑,就是把她当作在异国他乡时解闷的玩物(虽然我认为他最后在巧巧桑自杀时也是有愧疚的)。而从私心来说,我不希望亚瑟变成平克顿,耀君也不能当巧巧桑。再来,其实我认为那时反洋情绪是比较严重的(请看十年后的天津教案,不对请指出),这样敌对的两方中的人如果有了感情,这一定是个好故事。【当然我写的不一定好。
但是我不太想把这写成一个主人公为了感情抛弃一切的故事。所以我想《桃花扇》式的故事最适合了。确定了之后就是开头,其实这个是第三版开头。第一版是从领馆门前开始,但是时间不对,1859年没有一个领馆,毙掉。然后是和剧本版一样的开头,平铺直叙,毙掉。其实文中的不少地方都上演过类似的事,好在最后他终于完成了。
文中人物的性格问题一直让我感到很头痛。记得第一稿写完在空间里放试阅的时候龙兄就和我说,违和感太严重。然后我就开始改,最后就改成了这个样子,人物性格不明显,但依然微妙地违和着。龙兄到最后也没再评论,所以我其实心里挺没底的。
但不管怎么说,我想要表达的,还是大都写出来了。这个故事的最开始就说,命运和亚瑟开了一个玩笑。我们当然认为亚瑟的感情是真挚的,但是他那时不管师哥的死活也是真的。换句话说,亚瑟的好是只对王耀的,而对于其他的国人,仍是冷漠。在这个非国设定的故事里,亚瑟不能等于英|国,但是对于王耀,他就是英|国。所以英|国就是他,所以王耀一开始是失望,到最后失去了九龙的时候,他说,是你们害死了他。
我无意把耀君写的多高贵。我认为,他的经历决定了他不太可能一开始就说为了国仇所以不能和亚瑟在一起,即使亚瑟对他好。只能说,有了切肤之痛,所以才明白了一些道理吧。我也不明白像这样把亚瑟等同于英|国是否合适。我曾看过一篇故事,同样是敌对的两方的人,最终走到了一起。其中一个人说,我不会藏匿一个有罪的人,但有些事情要分开来看。当然这是建立在另一个主人公已经赎罪的基础上的。还是因为老道士的那句话对我的影响,我始终无法做到让王耀想着只要他对我好就可以了然后两个人远走高飞。也许这是一个为了悲剧而悲剧的故事,但是,也就是这样的一个故事了。谢谢大家看到这里,如果这个故事能打动你分毫的话,我也就满足了。
谨以此篇,作为《红疹》的致谢章。
1.在《红疹》成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远比我想像的要多。因为自身知识水平有限,所以在很多细节方面总是觉得无从下手,甚至有的根本不知道从何查起。最后是在朋友的帮助下确定了这些细节,没有他们,就没有这个故事。
2.同样是因为自身水平有限,而这个故事的战线又拉得太长,从二月一直写写改改到了六月底。在写的过程中数度卡稿,又因为违反史实或者违和严重毁掉了重来许多次。期间忙着学校的事,还有自己的考试,还有所有计划的细节都要自己考虑。所以也不只一次想到放弃。如果没有那次我悬挂的根本不指望得到回应的征集请求被朋友一一回应了,我想,我也就不会在这里絮絮叨叨地说着这些了。
远在三门峡的朋友,蛐蛐(呃啊我很少这么称呼你啊嘎嘎~)
@Say对白 感谢帮我找吸吸,感谢你和令尊帮忙提供的桃花扇。有机会也请代我谢谢那位女画家~我一定会好好珍藏的!希望全家都开开心心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