咩家第三阶梯公关部吧 关注:309贴子:27,983
  • 6回复贴,共1

☆╯PR史料╰☆『121017』转:正史说秦(一个背负着华夏使命而…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L祭华夏各位祖先


1楼2012-10-17 16:29回复
    写在前面
    华夏第一次大一统,自秦始。战国时期,天下大争、分裂而治的局面已经历时几百年,不同的国家观念、政丄治体系、文化背景导致了地区之间极大的差异,政丄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巨大的隔阂和裂缝,这是华夏民族第一次面临分裂的危机,这样的局面可能有两种走势:一是期待一个强大的国家实现统一;二是列国纷争,最终走向分裂。好在第二种状况没有出现。
    秦国异军突起,大军横扫六国,一举统一了华夏大地,结束了战乱纷争,同时,南控百越,北却匈奴,保证了华夏文明的完整性和免遭游牧民族的破坏。帝国建立之后,废分封,设郡县,建驰道,修长城,建立了完整的政丄治文明体系,并传承至今。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华夏大地有了统一的文明核心、强大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此后,虽历经无数次战乱,华夏民族从未分裂过,“一天下”的思想成为无论上智下愚都共同认可的国家准则。可以说,没有秦,就没有统一的华夏,泱泱五千年的华夏文明史很可能就在战国时期中断,各奔西东。
    秦帝国在十几年时间内完成了对华夏政丄治文明、文化文明和军事文明的整体梳理和再造,创造了历史上惊人的奇迹,然而在完成这一系列巨大的工程后,秦突然在农民起义和六国旧贵族的反扑中迅速瓦解崩塌了,留下无数巨大的历史谜团,无处寻觅。
    汉承秦制,秦开创的华夏文明一代代的传承下来,而秦部族,却成为历史中一团看不清的迷雾,存在着太多的误解和未知,也充满了太多的宿命意味。以下,结合流传下来的相关史料,对这个似乎背负着华夏使命而生的部族进行更多的推测和理解。
    


    2楼2012-10-17 16:30
    回复
      六、秦国命运的转折点——商鞅变法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即位。孝公即位之初,燕韩赵魏齐楚等山东六国强大,视秦国为蛮夷,锁困秦国,不与会盟,而秦国国内的阶级分裂和矛盾也日趋激烈,秦孝公不得不放弃献公征战得来的部分河西土地,远离战争,以换取国家安定,全力解决内政问题。
      秦孝公《求贤令》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发出的,令曰:“昔我缪公自岐雍之间,修德行武,东平晋乱,以河为界。西霸戎翟,广地千里,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徙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於心。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求贤令》历数秦国数代君主不贤,直言秦国困境,希冀求得治国贤士,恢复穆公霸业,不惜列土分疆。这份求贤令之所以闻名于世,是因为它为秦国争得了一位千古大才——商鞅。
      商鞅,卫国没落贵族之后,公孙姓,名鞅,因国号称卫鞅。卫鞅青年时以中庶子身份随侍魏国丞相公叔痤修习国政多年,年纪虽轻,却赢得了公叔痤的推崇,病重之际,郑重将卫鞅推荐于魏惠王,要求魏王“举国而听之”。能令公叔痤做出此等断语,足见卫鞅堪称旷世奇才。然魏王不听公叔痤之言,公叔丞相无奈,又提出:“王即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魏王虚应而去。随即,公叔痤急召卫鞅,告知他与魏王的对话,让卫鞅作速逃走。卫鞅却说:“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杀臣乎?”身处危境,依然能够如此冷静,洞察人心,分析大局,异乎常人的才色胆识,可见一斑。经过这件事,卫鞅已经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在魏国不会有大的发展了,他的生命随时掌握在别人的手中,魏国,已不是长留之地。公叔痤病故后,卫鞅闻秦孝公求贤令,立即“亡魏入秦”(《战国策•秦策一》)。一个“亡”字,可见卫鞅离开魏国并不顺利,甚至有可能遭到堵截追杀,因为纵然魏王对卫鞅不以为然,魏国权要知道这位大才的人却必然不在少数,他是魏相公叔痤府上的人物,公叔痤去世,魏国权力格局必将重新构架,对于这位公叔丞相死前极力推荐给魏王的人,各种势力自然是多方监视。所以,卫鞅要离开魏国,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无从得知,卫鞅经历了多少周折,方才得以逃魏入秦,但是他终究还是到了秦国栎阳城,并见到了秦孝公。这一年,也是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的第一年。卫鞅三见孝公,分别以帝道(尧舜禹治国之道)、王道(周礼治国之道)、霸道(强国兴兵之道)试探,秦孝公立即对符合秦国实情的霸道表现出迫切的需求,与卫鞅彻谈几日夜,最终决定走法治强国路线。
      变法引起了秦国贵族势力高度警惕,既然要变法,就必然涉及到阶级利益的重新分配,实际利益受到的损害最大的就是这些贵族,于是秦国朝堂上展开了一场变法与否的大辩论。卫鞅舌战群臣,提出“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观点,坚定了秦孝公变法的决心。经过两年左右的准备,公元前359年,秦孝公任用卫鞅,全面推行变法,颁布了第一批法令。由于秦国累年征战,纷乱不知,国府政令无常,面对如此情势,卫鞅“徙木立信”取信于民,昭示国府信誉,在强大政府信誉的支撑下,新法以雷霆万钧之势震动了秦国四野。
      第一次变法的内容涉及到了七个方面:第一,编录户籍,什伍连坐,鼓励告奸,无户籍凭证者(照身帖)不得上路,不得留宿客舍;第二,奖励军功,按军功逐级授爵,宗师贵族子弟无军功亦不得入宗室籍,不享受任何特权;第三,重农抑商,奖励农耕;第四,坚持法治,将律法颁行全国,凡事皆有法可依;第五,轻罪重罚,戒绝私斗;第六,刑九赏一,赏罚壹而信;第七,统一度量衡。
      


      10楼2012-10-17 16:33
      回复
        将这七个方面独立来看,每一个都似乎有些不合理甚至严苛之处,但是,把这七个方面综合起来,就可以看到当时秦国完整的社会风貌:奸者不作,民安于居,人人奉法,政务畅通,奋勇杀敌,勤力农耕,市商有律,交易公平。这样的社会环境,体现出了最大降低内耗,最高凝聚民力,最能富国强兵,最为讲求实效的整体特征。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只有努力奋争,才能赢得社会地位和尊重,征战不畏死,农耕不畏苦,不务虚言,不思投机,全部的心思都用的农战、爵位方面,从而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向上机制,有效地激发了国家潜力。这七个方面几乎覆盖了秦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政丄治、外交、经济、军事、法律、民治、民俗等,而且每一各方面都牵涉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延展出相关的律法制度为支撑。


        11楼2012-10-17 16:34
        回复
          商鞅的第一次变法给秦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初行变法,百姓皆言不便,新法颁行十年后,“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秦国由此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时期影响中国的最强大的一支力量。
          因变法之功,公元前356年,秦孝公拜卫鞅为左庶长,公元前354年,卫鞅胜魏国于元里(今陕西澄城县南),夺取少梁(今陕西韩城南)。公元前352年,再拜卫鞅为大良造,掌军政大权。同年,卫鞅率军兵围魏国都城安邑,攻克之。公元前351年,卫鞅再围魏国固阳(今内蒙古包头附近),迫其投降。三年之内,连胜强魏三次,秦国声威大震。这几次战争,重在向山东各国立威,以攻为守,同时积蓄支持变法的力量。因为即将迎来的第二次变法,才是对秦国根本的触动,秦国需要一个安定的国内环境,迫使强大的魏国投降,短期内其他国家就不敢觊觎秦国,为第二次变法争取时间。同时由于秦国长期受到魏国的欺凌打龘丄压,此次兵围安邑使卫鞅获得了空前的威信,也使很多将军士卒得到了军功爵位,这群新法的受益者就成为拥护和支持变法的强大的力量。威信如日中天集军政大权于一身的卫鞅,秦国军队的拥护,秦孝公的大力支持,都使即将触及秦国根本的变法就有了锐不可当的势头。
          


          12楼2012-10-17 16:34
          回复
            长平之战,秦赵两军相持四年,参战者秦军五十万,赵军四十万,加之后勤保障,双方为此次大战付出人口至少有一百五十万人,如此大规模的战争,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属首次。秦国白起亲自将兵,赵国则是老将廉颇,廉颇采取守势,试图期待秦国出现后勤供应不足的机会,而秦国则采取了反间计,使得赵国换了以“纸上谈兵”闻名千载的赵括为将。赵括急于求战,正合白起之意,遂借用地势之便,将赵军四十万人团团围困,赵军激战不能突出重围,绝粮四十六日,被迫降秦,白起将四十万人全部坑杀,成为中国历史上杀戮最终的将军之一。白起坑杀降卒,虽失之残忍,却也是无奈而为,四十万壮年士卒,放还,则立即重新入军击秦,化入秦国百姓,显然很难,俘虏为奴,则需要大量的兵力监管,处置万难,无从选择,才造成了这次大规模的杀降事丄件,由是,白起之名令六国军队胆寒。
            经此一战,赵国也已完全没落。此时六国的情形是:魏国领土被秦国侵蚀大半,步入衰落;赵国长平之战耗尽了国力人力,彻底没落;燕韩小国,领土近秦,被动挨打,唯求自保;齐国因燕、赵、韩、魏、秦五国联攻,几乎灭国,后虽再次复国,亦不复当日;楚国被秦国占领大片富庶土地,郢都被夺,也失去了大国的威风。六国纷纷没落,而秦一国独大,统一之势,已成定局。
            秦昭襄王后期,范雎妒忌白起之功,说动秦王同意韩赵割地求和,撤回秦军,使得秦国丧失了进一步灭掉赵国的机会,自此,白起范雎不合。将相不合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秦国在声震天下之时,却采取了保守的姿态,六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后昭襄王后悔失去了灭赵的机会,以王龁领兵再度围攻赵都邯郸,久攻不下,秦王欲启用白起,白起认为战机不合适,坚执不肯为将。秦王怒,将白起降为士卒。在此期间,魏楚发兵救赵,秦国兵败,损失惨重,威震六国的优势局面受到了极大的损伤,秦王更加迁怒于白起,于公元前257年将白起赐死,为秦国征战37年从无败绩的一代战神,就此死于政丄治倾轧。
            公元前256年,秦灭西周,迁九鼎于咸阳。秦灭周,正式向六国昭示了秦欲取代周天子而统一天下的志向,六国为之震恐。公元前255年,计然家蔡泽入秦,以商君功成身死之事游说范雎,范雎恍然大悟,称病辞去,蔡泽继为秦相,因受人恶语中伤,数月而辞,受封纲成君。
            公元前250年,秦昭襄王去世,留给后继者的是一个暂时处于低谷却依旧强势的秦国,在昭襄王的56年里,秦国真正成为能够统一华夏的唯一力量,这个两千年间偏处戎狄地区的苦难部族,终于挟雷霆万钧之势突入中原,担负起了统一之任,那则“大出于天下”古老预言,正在一步一步的变为现实。
            


            16楼2012-10-17 16:36
            回复
              这是我看过的秦史文章中很出彩的一篇,写的比较客观,好吧,我知道没人看的


              19楼2012-10-17 16:38
              回复